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敌也将自家暗中培养的少年安插进神武军中,登记的户籍却五花八门,遍及数十个州县。

    因为都是新军,并不讲究论资排辈,旅帅以下者全凭能力高低,那些少年一个个武技不凡,又通谋略,对那些刚走出家门的新兵完全是碾压,将他们给欺负得不要不要的。

    通过这些棋子,赵无敌将神武军牢牢控制。至于校尉以上的空缺,他将康大王等原折冲府将校添补了几个,另外将周豪给提拔成校尉。

    其后,隔三差五就有人从五湖四海汇集扬州,大多是房遗则、秦怀玉等人安排的,也有其他家族的子弟和门生,手里拿着家主的拜贴,祈求能为大都督效命。

    神武军眼下只有六军建制,校尉以上的空缺并不多,将自己人安排之后,剩下的职位可谓是僧多粥少。

    因此,他对这些世家子弟并没有立即做出决断,而是让他们在城中住下,等他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决断。

    周通,益州人氏,曾在沙吒忠义麾下任郎将一职,手里拿的却是梁王武三思的信函。

    赵无敌原以为此人是投靠到武三思的门下,可打开信函以后方才知道这个周通竟然是梁王妃的娘家侄儿,想讨个中郎将的职位。

    这个面子得给,如今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再与武氏交恶,而武氏一族中,除了武攸暨也就是武三思可以利用一番,至于那个武承嗣,看着都烦。

    另一人年纪三十许,生得英武不凡,身姿矫健,一看名字,上官云长,赵无敌心想,莫非是上官婉儿的族人?

    结果还真让他给蒙对了,上官婉儿的信中将赵无敌大大地夸了一通,什么孙武再世、卫霍重生,让赵无敌的老脸红了又红。末了,上官婉儿笔锋一转,委婉地恳求赵大将军,给她这位族兄谋个职位,要求不高,给个郎将就行。

    赵无敌看罢信函,一拍几案,把上官云长吓了一跳,道:“这什么可以?上官待制这不是骂我吗?上官兄仪表堂堂,满腹韬略,区区一个郎将太委屈了,日后你就是第三军中郎将了。上官兄,本帅是个赖人,日后这军中之事你可要多多费心啊!”

    太意外了!上官云长足足楞了有半盏茶时间。他找到郑夫人,想求族妹出面在神武军中谋个郎将,可族妹却说与赵大将军没什么交情,对郎将一职别无把握,也就是写封信碰碰运气。

    可谁料到这位赵大将军太慷慨了,竟然直接给了个中郎将,可把上官云长给感动坏了!

    虽然说中郎将要经过兵部考核、政事堂公议,最后还要女帝批准。可族妹却说了神武军是个特例,只要是赵大将军举荐的人,一律通过,诸如兵部考核和政事堂公议,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上官云长冲赵无敌一揖到地,继而又觉得不妥,复以军礼,对赵大将军千恩万谢,并誓死效忠。

    六个中郎将,康大王、上官云长、周通,加上自家人王忠义和岳中奇,六去其五,一下子就只剩下一个空缺。

    僧多粥少,如之奈何?

第691章 白虎节堂() 
僧多粥少,如之奈何?

    六位中郎将,已经有了五位,只剩下最后一席,可举荐的信函还有厚厚一迭,其中颇有些大人物,让赵无敌不禁头疼。

    太平公主一心要恢复李唐将士,怎么可能对神武军视而不见?给推荐了一个林子文,心里面只有几个字:“你看着办?”

    这并非是她霸道,而是出于自信。在她眼里就没把赵无敌当作外人,你整个人都是我的,难道还会在乎一个小小的中郎将?

    最让赵无敌意外的是武承嗣这个奇葩竟然也插了一脚,毫不客气地要一个中郎将的席位,安排给他的门下走狗。

    去你嬷嬷的,赵无敌一把将武承嗣的信函给撕成碎片,告诉亲卫日后遇到那个武承嗣举荐的人,只要靠近他十丈以内,乱棍打跑。

    都不死不休了,还用得着给你面吗?反正武承嗣这痨病鬼也活不成了,不用看他的脸色。

    赵无敌将所有的信函都翻了个遍,然后问赵不破:“就这些,还有没有遗漏的?”

    “所有的信函都在这里,再没有了。”赵不破是他的亲卫首领,手底下有五百号人,因为赵无敌成了扬州都督,统帅神武军,为了进出方便给他安排了一个校尉的头衔。

    赵不破成了神武军的校尉,可任何中郎将和郎将都管不到他,因为他依然是赵大将军的亲卫头子,除了赵大将军,他谁都不鸟。

    他抓耳挠腮,迟疑着在赵大将军凌厉的眸光逼视下,老半天才吭哧吭哧地说道:“大帅,昨日都督府外来了一个大汉,生得虎背熊腰,威武不凡,且浑身散发着杀气,一看就是见过血的。此人却没有推荐信函,只说想进入神武军中为一小卒。”

    “哦”赵无敌陷入沉吟中,对这个大汉颇敢兴趣。

    一个杀气浓郁的大汉,能让赵不破另眼相看的人,却孤身前来求一小卒,呵呵,太不正常了!

    赵无敌之所以对中郎将最后一个席位迟疑不决,是因为他在等一个人出现。神武军一共六军,共有一万八千人马,对这样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队,他不相信女帝会不闻不问,放手让他折腾。

    女帝要插手神武军,又不想让赵无敌心有芥蒂,那么最好的机会就是趁这次大举荐的浪潮将她的人给安插进去。

    她不可能直接下旨,而将借别人的手举荐。可赵无敌仔细梳理一番,将举荐信上的人一一排除,还是无法确定。

    可听赵不破说还有这么一号人,立马就明白了。要说这个大汉不是女帝的人,打死他也不信。

    看来女帝真是不想惊动他,因此让人不求高位,只要能进入军中即可。可女帝也没想到堂堂扬州都督会闲到关心起一个低贱的小民,反而画蛇添足,给赵无敌提了个醒。

    “那大汉人在哪儿?速请他来见本帅。”赵无敌吩咐道。

    不多时,那威武大汉立于赵无敌面前,虽略低头弯腰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可赵无敌却感知他呼吸平稳,一切都是假象。

    哼!虽然你是女帝的人,但到了我的地盘,是龙也得给我盘着,是虎也得给我趴着,不给你三分颜色,你不知道什么叫做敬畏!

    突然间,一股磅礴的杀气席卷而来,那大汉被杀气笼罩,顿时呼吸不畅,宛若置身汪洋大海中,恰逢暴风雨来临,被狂风大浪压得吐不过气来。

    杀气凌厉,如刀般切割着他的肌肤,并从毛孔中钻入体内,浑身的血肉都难受。

    大汉冷汗淋漓,汗水如瀑布垂落,瞬间就将全身衣裳都湿透了,两条腿发软,没有一丝力气,再也无法支撑身体,情不自禁地瘫倒

    赵无敌见他不支,也就不再为难他,将实质化的杀气收回,脸带微笑,道:“壮士这是怎么了?想来是长途跋涉,鞍马劳顿,以至于体力不支,赵不破,还不快将壮士扶起,再给弄些茶水。”

    “是,大帅!”赵不破答应一声,上前伸出一只手,将那大汉给提溜起来。

    不要说大汉正在虚弱之时,就是在他最佳状态的时候,也不是赵不破的对手。这就是凡人武夫和武者的区别,任你久经沙场、力大无穷,可在武道高手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犬耳,不堪一击。

    大汉大口喘气,看见茶水也不客气,咕咚一口就给倒下肚子,就连茶叶子都少了三分之二。

    他喝了茶水,又喘了老半天,方才对赵无敌恭恭敬敬地行礼,有气无力地说道:“某,卫长,拜见赵大将军!”

    “卫壮士免礼,你身体不支就不要勉强行礼了,那个,赵不破,快给卫壮士看座。”赵无敌道。

    扬州都督府中与众不同,没有席地而坐的习惯,而是清一色的书案和桌椅,譬如赵无敌就坐在一张把高背卷云纹紫檀木椅子上,面前摆着一张紫檀木书案,而自书案以下一直到门口方向,两侧各自摆放了八把椅子。

    他请郑刺史执笔画了一副白虎啸天图,挂在中堂上,并亲自执笔提了四个大字,“白虎节堂”,作为他帅帐的名字。

    龙是帝王专属,一般人谁敢粘上谁倒霉。但在后世,虎却是大将的象征,主杀伐,动干戈,而白虎更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赵无敌以此自比,可见他的志向是要做天下第一屠夫,征伐四海八荒,饮马天的尽头。

    原本在大唐“虎”字是一种忌讳,因为李唐的先祖李虎名字中带着虎字,因此为尊者讳,天下再也不提“虎”字,就连山大王都被改名为“大虫”。

    百兽之王,被称之为大虫,想着都别扭,也不知大王有没有意见?

    不过,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并非大唐所首创。

    两旁虽有椅子,可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做的。就算是康大王和郑刺史来了,也只敢侧着身子将八月十五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一抹残月挨着椅面,其余部分都悬空着。

    可这大汉太无力了,且是个直爽人,见大帅让坐也就不客气了,一屁股坐了个结结实实。

    赵无敌点点头,就喜欢这种直爽人,问道:“卫壮士在军中待过?”

    大汉点点头,道:“某在军中待过一十八年。”

    “上过沙场、沐浴过敌血?”

    “是,某在安西多年,斩过吐蕃人的狗头,饮过杂胡的血。”

第692章 著兵书() 
“好!”赵无敌一拍书案,大笑道:“饥餐匈奴肉,渴饮突厥血,好一条汉子,本帅喜欢。”

    他忽然皱眉,疑惑地问道:“卫壮士真英雄也!可本帅有所不解,以你的身手和经历,就是做个郎将也绰绰有余,为何要入我军中做一卒,莫非有难言之隐?但讲无妨。”

    “这个”卫长黧黑的老脸上泛起浓郁的酡红,揶揄了半天,道:“某大字不识一个,如何能为将?”

    “哈哈哈卫壮士,何其谦也!本帅帐下尚却一中郎将,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今日有幸得见壮士,岂不是天意如此?这样吧,赵不破,传本帅的将领,这第六军中郎将就由卫长担任。”赵无敌大手一挥,不容置疑地下令,将最后一个中郎将的位置给了卫长。

    卫长连忙站起,一再推辞,赵无敌不允,佯怒道:“卫长,你也在军中多年,岂不闻‘令出如山’乎?休再推辞,否则,军法无情!”

    继而,他睇着卫长,能有一盏茶的时间,淡淡说道:“你能在军中十八年,如今还没有缺胳膊断腿,想必也是一个聪明人。而本帅也不笨,有些事、有些话,心里头明白就行,说出来就玩不下去了。去吧,卫长中郎将,去城外的神武军大营,好好操练第六军,可不能让别人将你给比下去了。”

    卫长告辞而去,赵不破小心翼翼地问道:“公爷,您将中郎将给了卫长,那太平公主举荐的人怎么办?”

    “林子文?给个郎将吧,爱干不干。”赵无敌没好气的说道。

    一共只有六个中郎将的职位,你也要干,他也要干,林林总总下来,总要得罪一些人的。

    康大王是扬州折冲府的老人,且是第一个效忠赵无敌的将领,给他一个中郎将的位置,理所当然,也符合他的利益。

    他已经将武承嗣给得罪死了,总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将武氏一族全都得罪干净。给武三思一个面子,借他的手制衡武承嗣,这盘棋下得并不亏。

    眼前宫中的力量是他的短板,碰巧上官婉儿送上门来,这个机会不把握住,上苍都不会答应的。

    而王忠义和岳中奇是自己人,本就是他向房遗则和秦怀玉等人求来的,如果不委以重任,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而这个卫长又是女帝安插的眼线,如其让他躲在小卒中窥视,不如给他一个高位,让他时刻处在众目睽睽下,将威胁降到最低。

    这样一来,也就只好委屈太平公主了,给他举荐的人安排一个郎将的位置。

    将校差不多就位了,一万八千人马也招募满员,神武军的大旗想要竖起,可还缺少两个关键的人物。

    一个是扬州都督府长史,一个是神武军录事参军,这两个是文职,赵无敌无权招募和任命,只能由吏部和兵部派人。

    独孤平之,就是朝廷派来的长史,正四品上,比扬州刺史的品级还要高,十足一个大员。

    他是关陇世家独孤阀的人,与当代阀主独孤亮同辈。山东世家主文教,号称待天教化万民,而关陇大族则是以武立家,是李唐的开国元勋,一文一武,两个集团垄断了李唐的朝堂长达数十年之久,直到武氏强势崛起,对他们各种打压和削弱。

    两大集团已大不如前,退出了朝堂的中心。可他们却不甘心,在暗地里谋划,欲重回朝堂,恢复昔日的荣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