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帝一怒之下,悄无声息地就将那位别驾给调离了扬州,安排到了辽东苦寒之地。

    自高宗皇帝打下了高句丽,新罗,并让百济臣服以后,在故三韩之地成立了安东都护府,管理这片极东地域。

    在平定三韩时,辽东的契丹人倒戈,主动蚁附于大唐,得到了极大的礼遇,其首领被封为辽东都督,节制河北大片土地。

    辽东虽为唐土,可大唐对辽东的控制力却小的可怜,也就是在老首领故去后,派人去册封新的首领为辽东都督,仅此而已,至于管辖也就是名义上的,当不得真。

    女帝将那位扬州刺史给安排到辽东,在都督孙道荣那做了一名长史。都督府的长史从品级上比扬州别驾高了好几阶,可在那白山黑水间,举目四顾,入眼尽是契丹人,他这个别驾能有什么用处?

第703章 不就是钱吗()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

    郑刺史就是扬州衙门的头,如今离开了扬州,且来回至少要三月之久,那么扬州城是不是就此会乱成一锅粥?

    可事实上扬州城是平静的,并没有因为郑刺史的离开而陷入骚乱中。城门按时开启和关闭,武侯按时巡街,准时执行宵禁,衙门的官员按时坐班和处理各种公务,商户也按时做买卖,升斗小民各忙各的,就连瘦西湖中的画舫也按时亮起红灯笼,招揽年少多金的少年郎共赴夜宴。

    抬眼看天,只见层云叠嶂,铅幕低垂,但天穹依然是天穹,并没有塌下来。

    大周包括大唐的官制并非开国帝王拍脑袋的哗众取宠之作,而是延续了前朝已运作久远的成熟体制,只不过是稍作微调,剔除了不合理的东西,然后在执行中不断修正,最终建立了一套高效、完整而又成熟的体制。

    在这种体制中,谁都不是必须和唯一的,缺了谁都照样运行,哪怕是帝王离开神都出巡天下,也有事先指定的太子等人监国,照章办事,一样将整个朝堂维持的不错。

    这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相互协作,相互制衡,谁也无法独大。即便是在另一个时空中出了长孙无忌那样的权臣,独霸朝堂,只手遮天,可在武后轻轻一击下就轰然倒塌,没有一丝反抗之力。

    在三省六部制的架构中,就没有人真正能够只手遮天、独霸朝堂,一切的尊荣都不过是表现,就如同那来自西域的胡子玩的幻术,瞧上去美轮美奂,不可思议,可一旦被戳穿,就什么都不是。

    朝堂上如此,地方州县同样如此,离开了刺史,扬州官员们照样吃草,一切都有章可循,他们只要照章办事就好。

    新的别驾是一位混迹官场多年的老人,宦途中多在地方任职,且是从小县的县丞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爬,在来扬州之前就在楚州任别驾,辅助刺史治理地方,对一州的吏治和政务驾轻就熟,在六曹的辅助下,将扬州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刺史面前,你一个别驾再有能耐也得慎言,否则就是坏了规矩。可一旦刺史不在,作为扬州第二号人物的别驾就要主动担起重任。

    神武军大营里依然热火朝天,没有休憩的迹象。本来按照赵大将军的想法,打算让郎将以上的将领从腊月十八开始轮班休整,每日安排一名中郎将、三名郎将值守,以免那些杀才偷懒。

    赵大将军是一番好意,可除了康大王以外就没有人领情。无他,并非他们不知好歹,而是绝大多数都并非扬州本地人,家乡太遥远,无法回乡,你让他休憩有能去哪里?不如索性赖在大营地,好歹人多热闹吧?

    就连长史独孤平之和录事参军赵政都一样,在扬州城里举目无亲,因此依然待在大营中,该干嘛干嘛,浑然没有将大将军的话当回事。

    只有康大王那小子兴冲冲地回家了,余者依然如故,打算就在大营里过年了。

    没人领情,赵大将军也不恼,将军中之事交代一番,便同窈娘等人搬回了月落湖畔的府邸,大肆采买,张灯结彩,就等着新年的来临。

    这就是在外领兵的好处,整个扬州、直至整个淮南道,除了老天爷以外,就算他赵无敌最大。不像是朝堂中的那些大佬们,此刻还在正常坐班,遇到朝会日,也要摸着黑出门,走在寒风和雪地中上朝,顶着满脑袋的冰雪渣子,呼一口气都是雾霭弥漫,太折磨人了!

    不仅如此,即便是岁日也无法安心待在家中,等着全家人的膜拜,而是要成群结队进宫,给女帝拜年。

    拜完女帝,回到府中又要强打精神祭拜祖先,然后接受家人和仆从等贺岁,给仆从们一人发一个装满铜钱的布袋子,以示对人家操劳忙碌一年的感谢。

    待到繁琐的礼节全都走完,再阖家吃个团圆饭,旧岁已过,新岁来临,想睡一会儿都是奢望,因为他们又要进宫给女帝道贺,再接受女帝的赐食。

    这还没完,除非你混成了老贼,放眼整个神都城除了女帝以外就没有值得你拜年的主,方才可以稳坐于家中,等着别人的拜年。

    否则,你得备下一份份厚礼,去走动走动,到上官和勋贵府中拜个年,再说几句吉利话儿。

    接下来会有相好的官员邀请你赴宴,大家伙一起胡吹海侃一同,直到醉卧火盆旁。

    在他们心中,过年真的很累,还不如平日里十日一次的休沐,无须迎来送往,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活得其乐融融,那滋味要多美就有多美。

    可我们的赵大将军却没有这种烦恼,他无须半夜里爬起来上朝,也不用每日坐在都督府中处理公务,而扬州城中也没人能承受他安国县公的贺喜,太自由了,简直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今年是他与窈娘和鸢儿过的第一个年,加上成亲了,家中添了沫儿和月娥,再加上女弟子星乐,总算是凑够了一屋子的人,可以热热闹闹一回。

    安国县公府上不差钱,公爷又亲自嘱咐,不要怕奢华和浪费,尽管可着劲地采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劲头恨不得将扬州城给搬空了!

    对于人们的疑惑,安国县公大手一挥,装起十三:“不就是钱吗在本公的眼里,但凡是能用钱搞定的事都不是事。钱是什么?钱就是个王八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了再去挣就是了!

    人这一辈子,生了就是为了享乐的,吃好喝好玩好,亏什么也不能亏着自己个。

    可大多数人却本末倒置了,宁愿饿肚子也不愿话一个大钱,将铜钱当做命,一个一个地塞进瓦罐子里,搁在床底下,可直到临死前,才发现这辈子太亏了,没吃好没喝好,至于玩瘦西湖中的画舫都没有登临过,太后悔了!

    对这些人,本公深感不值,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金樽空对月!得乐且乐,来来来,劝君尽饮杯中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安国县公言罢,满屋子鸦雀无声,俱都是大眼瞪小眼,被雷到了!

第704章 祸从口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金樽空对月!

    劝君尽饮杯中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安国县公豪情万丈,大口开阖之间喷出漫天的唾沫星子,人们嫌弃地直皱眉头,侧身躲避,以大袖遮面,可一转眼却忘记了,一个个眼中都闪烁着小星星。

    人们之所以前倨而后恭,盖因为他最后吐出的金句,太深沉了,满满都是豪情和豁达,还有那么点沧桑感,就像是一位历经了风雨和苦难的大家,却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对人生,豪迈地走过千山万水、天涯海角。

    对于吟诗作赋,窈娘和沫儿堪称门外女,只觉得听着顺耳,有那么一点意思,而且既然出自自家郎君之口,那么必然就是千古佳句,将传唱千秋万载。

    可月娥不同,她自幼得阿爷亲自教导,除了忠孝礼义和做人的道理以外,并未过多涉猎经史文章。

    她虽聪慧,可到底是个女儿家,冯桂可没指望她去考个女进士。

    上官婉儿那样的奇女子有一个就好,他冯桂的闺女可不想进宫,还是老老实实寻个少年郎嫁了,相夫教子,也免得给老冯家带来祸事。

    月娥不习经史,却在诗词之道上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平常偶得佳句,就像是着了魔似的,不凑成一首完整的诗篇誓不罢休。

    她口中吟诵着,一遍又一遍,觉得这两句诗太大气了,格局开朗,气势恢宏,浑然不似她平日里所写的那么小家子气。

    可这两句诗前后却无法连贯,且不符合格律,不能形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太可惜了!

    “大才女,你咿咿呀呀地吟哦了老半天了,是不是要和上一首,与郎君夫唱妇随、比翼齐飞啊!”沫儿打趣道。

    月娥俏脸一红,接着又摇头道:“可惜啊可惜,如此佳句,却未能成诗,真是”

    “真是乌龟吃麦子,糟蹋了粮食。”赵无敌接过话茬,不以为然地说道:“诗词,小道耳,不过闲来的游戏,文不能安邦定国,武不能退敌安民,何必执迷?”

    赵无敌这番话可谓是大言不惭,将谈话上升到了安邦定国的高度,就不是月娥可以妄言的了!

    “郎君教训的是,月娥妄言了!”月娥起身受教,甚是拘谨。

    赵无敌摆摆手,笑道:“本公不过是有感而发,并非是针对于你。娘子是女儿身,军国事与你何干?闲来无事摆弄诗词,也可消磨时间,给闺阁中添上几首清音,也是一件妙事。”

    沫儿哼哼着,道:“郎君,这好话歹话都让您说了,反正您是我们的夫君,又是大周的公爵,说什么都是对的。月娥妹子不过是可惜了一句,您硬是给扯到安邦定国上,我们小女子上不得朝堂、打不得仗,除了向您唯唯诺诺还能怎么样呢?”

    她这是替月娥打抱不平,赵无敌对此只能呵呵地哂笑几声,然后寻个借口,仓皇逃窜。

    腊月二十九,赵无敌没有忘记自家的“扬州都督”身份,吃罢朝食,他骑着大食宝马红娘子,在亲卫的簇拥下,踏着积雪,来到了神武军的大营。

    一万八千人马,全都是血气方刚的精壮汉子,在飞雪以后减少了训练时间,让他们有力无处使,索性借着清除积雪的机会,将整个大营里的积雪全都给清除了。

    夜来北风疾,将地面湿润的黄土给冻结了,其间夹杂着因为践踏而泛起的黑泥,一块又一块,点缀其间,让地面更加的斑驳和不堪。

    新年已近,留守大营的最高主官独孤平之下令取消了晨训,可将士们却不领情,依然按时出现在校场上,先是小跑了半个时辰,然后然后应该是清除积雪,可大营里的积雪早就清理干净了,而近日又没有下雪,倒让他们闷闷不乐,就连丰盛的朝食都没有勾起他们低落的兴致。

    康大王还不错,在家里厮混了几日,然后又回到大营里,并将家中的酒肉等年货拖了一车,给独孤平之等人分了。

    他在扬州安了家,有妻妾和儿女一大家子,明日将回家陪家人守岁,直到来年过了上元节才能归队。

    这是赵大将军允许的,其他人也没有意见。总不能因为他们家不在扬州,就拼着康大王夫妻父子不得团圆吧?

    明日就是岁日,赵政早就奉了赵大将军的将令采购了海量的物资,品种之繁多,也就是常山赵氏的商铺能够供应,换成他家还真是望而却步。

    一帮子大佬闲来无事,便聚在长史独孤平之的大帐中,听康大王口喷白沫地吹嘘,内容大多与赵大将军有关,譬如他曾与赵大将军夜游瘦西湖,一同瓜分了美人,并且赵大将军一怒为红颜,将武厚行给

    “打住,打住,康将军慎言,慎言,担心祸从口出。对于穆国公武厚行之死,陛下明察秋毫,已有了定论,乃是水土不服,引发了旧疾而不治,同赵大将军没有任何关系。”独孤平之见康大王口无遮拦,连忙制止。

    尼玛,这事情就是皇家的一大丑闻,是大忌讳,因为女帝的强势,武氏一族才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你个胡子不曾饮酒,却在这里揭老底,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你特么要死尽管死远些,可不要连累了赵大将军和某等。

    “长史所言甚是,穆国公是病死,千真万确。”赵政算是赵无敌的老熟人,自然要维护他的利益。

    “病死,病死!”

    “末将也听说了,的确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是啊,在穆国公驾临扬州时,末将曾远远见过一面,只见他印堂发黑,死气萦绕,二目无神,面容枯槁,就如同朽木般,果不其然,当夜就病故了”

    所有人纷纷开口,力举各种证据,反驳康大王的小道消息,将武厚行之死归结到病死上。

    康大王口不择言,结果成了众矢之的,被人们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