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58章 漫山遍野的肉香() 
赵大将军如同一个恶霸,蛮不讲理,命令所有亲卫包括赵不破在内,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不要做,只管一门心思朝西南方向跑,直到跑出密林为止。

    而他一个人断后,在跑出一箭之地后,手中横刀划过,接连几道白光闪现,然后,老树依然兀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赵大将军却手脚并用,随手一拂,脚尖连挑,一颗颗大树飞向后方,原地只剩下断面光滑的树桩。

    他以一人之力生生清理出一个隔离带,然后,身影一闪,如御风而行,追赶着亲卫的脚步。

    待他们跑出密林的时候,遥远的东方天际出现了第一缕曦光,而密林外则有大批神武军将士们在严阵以待,若不是康大王眼尖,说不定将乱箭齐发,将他们给射成刺猬。

    亲卫们都很狼狈,在密林中穿行一夜,再加上刚刚不要命地跑路,慌不择路,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大多蓬头垢面,衣裳上被荆棘树枝给挂烂了,脸颊都破了,血痕一道道,渗出了血珠,看上去就如同一群逃荒的难民。

    可赵大将军依然是丰姿绝世,仪表堂堂,就连发丝都没有凌乱,让人们佩服之余,暗地里怀疑赵大将军是不是找了个地方洗了把脸,将头发梳理妥当,还顺便换了身干净衣服。

    因为不确定赵大将军在哪里出现,红娘子并没有随王忠义同来,而赵大将军也不能没有坐骑,还是王忠义让自家亲卫让出两匹马,给了赵大将军和赵不破。

    赵无敌来不及和王忠义寒暄,看那密林中火光冲天,心中大喜,手捋光洁的下巴,哈哈大笑:“本帅好些年没有放火,手艺都生疏了许多,生怕烧得不够尽兴,将黑油足足加了一倍。

    而今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够倭奴洗个痛快了!哈哈哈王将军,本帅觉得可能尚有余孽冲出,传令下去,四方合围,但见突围者,不论人畜,一律射杀,不留活口!”

    王忠义心中嘀咕:“不愧是赵屠夫啊,可真够狠的,不仅是倭奴,就连畜生都不留活口,感情是折腾一夜饿了,想弄点下酒菜”

    他念叨下酒菜的时候,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副可怖的画面,一个被火烧得半焦的倭奴,旁边还有一只同样里嫩外焦的獐子,全都散发着肉香

    他受不了了,不由得干呕起来。

    时值盛夏时节,天干物燥,有黑油为引,狂风助阵,偌大的丘陵地带除了西南方向还有些许绿色以外,余者全都毁于一旦。

    同理,也就是镇守西南方位的王忠义部捞到了些漏网之鱼,其它方向的大军从天色未明时起一直等到日暮时分,连只耗子都没有逮到,白忙活了,什么功劳都没有捞到,让包括康大王在内的诸将一个个垂头丧气。

    赵大将军看丘陵地带中火势已经熄灭,光秃秃黑漆漆一大片,估摸着很难再有喘气的,便命令留下千余人留守,余者全都回到大营。

    赵大将军的临时虎帐中,丰姿如玉的他居中高坐,诸将分列两旁,蒙大帅开恩,一一赐座,并且有小卒给每人前面摆了一张几案,另外,每张几案上一碗茶汤、一只粗瓷大碗,一小坛子酒。

    而赵大将军面前也是一小坛子酒水,一只粗瓷大碗,另外还有一壶清茶,一只琉璃盏。

    他喝不惯浑浊且口味重的茶汤,而独自品尝清茶,同理,这些久经沙场的杀才也不喜清茶,太寡淡了,一点味儿都没有,还是茶汤够劲,吧唧一大口,一肚子的油水,太过瘾了!

    赵大将军饮了一口清茶,对诸将笑道:“今日算是小胜,本该设宴庆贺,可本帅想倭人尚未尽灭,何以宴饮?只要委屈尔等,小酌几杯,聊表心意。

    那个郑书记,待会让伙房给上几样素食,倒并非是本帅抠门,舍不得肉食,恐怕诸位也吞不下吧!”

    “呕”

    干呕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尤其是从未上过沙场的周通最为不堪,就连苦胆都呕出来了。

    “哈哈哈末将倒是不碍,有那半生不熟的野味给整一大盘子来。”康大王这个胡子面不改色,并没有被漫山遍野的肉香被恶心到,开口就是吃肉,还半生不熟的,这不是诚心让人难受吗?

    “好了,康将军,多吃素对人有好处,今夜本帅陪你们吃素。”赵大将军考虑到诸将的反应,断然否决了康大王的请求。

    就在此时,一名校尉“闯进”了虎帐,人们并不熟悉,甚至都记不起他是哪一军的,只有康大王瞪着眼睛,喝问道:“王文彬,本将军今日为何不见你?汝可知擅自离营视同不战而逃,该当何罪?”

    众人方才知道这名校尉是康大王的手下,可对他的质问纷纷表示鄙视。这胡子真特么没眼色,脑袋瓜子里可能装了米田共,你也不想想,人家若是不战而逃,还会堂而皇之地来大帅虎帐?真是白痴中的白痴,堪称极品!

    果然,赵大将军一摆手,对康大王道:“康将军,是本帅安排王校尉出营的,因为事情隐秘,方才没有提前告知,是本帅的疏忽,还请康将军海涵。”

    康大王一听这小子是替大帅干私活去了,心中立马将他给划拉到不可得罪的人群中,见大帅致歉,连忙换上一副笑脸,直呼不敢。

    王校尉冲赵大将军单膝跪地,道:“禀报大帅,职下不辱使命,将倭奴的水师营地付之一炬,倭奴和战船全都被烧为灰烬。”

    “好!”赵大将军拍案而起,作色道:“今日一战,三军用命,终将倭人全歼,不留活口,此全赖陛下洪福、将士们血战之功也!”

    神武军也是朝廷奉养的军队,食周禄,自然不能忘了女帝,但凡打了胜仗,第一功该是女帝的。反正女帝也就是落个名头,并不会和他们抢封赏,何乐而不为?

    可接下来赵大将军提到了三军血战,诸将全都坐不住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觉得羞愧难当。

    同时,他们对赵大将军更加心服口服,明明是他老人家一把火给搞定了,可他却将功劳分摊给所有人,太难得了!

    如此心胸和气度,古之圣贤也不过如此!

第759章 南下() 
诸将羞愧之下,纷纷开口请辞分功,可赵大将军大手一挥,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都别婆婆妈妈了,就按照本帅所说的办。

    尔等也不想想,本帅年不过二十许,已经贵为县公,官阶更是到了冠军大将军,扬州大都督,此番剿灭倭奴,平复反贼,哪怕是功劳簿上不记名,也会再加上一阶。

    诸位,那可就是郡公、镇军大将军呀,还要怎么样?升任辅国大将军,就此养老吗?

    要不,让陛下封本帅为国公、为王?不是让陛下难做吗?

    咱们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可不能给陛下出难题。另外,你们这些做下属的,就忍心将本帅给推到烈火上烤?”

    赵大将军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不似作伪,也句句在理。

    可不就是如他所说吗?

    赵大将军年纪轻轻,官阶、品级和爵位已经够显赫了,可谓古来都不曾见。

    要知道赵大将军可不是荫封出身,他爹只是扬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军,连个火长都没有混上,今日之一切全都是他靠实打实的军功换来的。

    以他今日之年龄,再给他加官进爵,还真不是好事情。这样一来,五年后,十年后你让女帝该如何封赏他?

    呵呵,一个做臣子的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那就是功高震主,纵观整部古史,像这种人可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古来如此,概莫能外!

    人们默不作声,神色间弥漫着浓浓的凄凉和无奈,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不世名将,却因为功劳太大,已经在考虑退路了,这到底是天下人的幸与不幸?

    良久,诸将全都起身,出列,站在帅案前,单膝跪地,齐声高喊:“末将谢过大帅栽培,从今往后,当为大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就是归心了,虽谈不上效忠,但却至少表明了心迹,接受了赵大将军的馈赠。

    一个个都是军伍上响当当的汉子,遵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简单法则,受人滴水之恩,尚且好涌泉相报,何况是今日这样大的恩惠。

    赵大将军心情很好,今日装了一回牛之一口田,达到了目的,于是,端起粗瓷大碗,与诸将痛饮,就连那位王校尉也因为有大功劳,被赏了与诸将同饮的资格。

    翌日,火势彻底平息,赵大将军令将士们进入丘陵地带清场,看看是否有半死不活的倭奴,遇到了好给他们补刀,免得人家受痛苦,那样子太不人道了!

    神武军将士们用了大半天,将每一个角落都搜罗遍了,再三确认没有一个活人,顺便将倭人的数量给估量了一番,大约有两万余。

    将士们都兴高采烈,尤其是几位中郎将,杀敌过两万,可是大大的胜仗,近些年除了自家大帅在朔方干过,还有何人能做到?

    如今,这份天大的功劳有他们一份,可想而知,陛下一高兴,将他们给升上一级不是问题,呵呵,中郎将升一级成了将军,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将军了!

    倭人肆虐海东之地,北自登州起,一直往南,直到江南东道的入海口,而海陵县差不多处在中间地带。

    他们一战尽灭两万余倭人,将盘踞在海陵左右的倭奴一扫而空,接下来是南下还是北上,就需要选择了!

    诸将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也因此分成了两派,互不相让,到最后都快要打起来,只好请大帅定夺。

    六位中郎将,其中倾向于北上的占了四位,其理由是反贼李集啸聚的莲花山就在北边,且与倭奴相勾结,是此番倭乱的罪魁祸首,眼下应该大军北上,剿灭李集反贼和倭奴主力,余者可不战而定也!

    这话没毛病,中规中矩,可康大王本着对着干的劲头,偏偏提出要南下,先将南方扫平,再步步为营,一路北上,与反贼和倭奴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最后一个王忠义闭口不言,愣是不表态,被逼急了开口怼道:“又不是比人数多少,不是还得看大帅定夺吗?”

    赵大将军一开口,康大王兴奋地蹦了起来,差点将赵大将军的虎帐给撞塌了。

    谁也没有想到用兵如神的大帅会选择南下,认可了康大王的提议,太不可思议了!

    可自家大帅的性子,一旦做出了决定,素来是独断专行,不喜欢人家问缘由的,只好垂头丧气地退下。

    神武军一路南下,将零散倭奴当作点心给“吃了”,直到临近大江入海口附近,斥候查到了一个坏消息。

    差不多有五六万倭奴聚集在出海口附近的一座大岛上,不仅对沿岸村落劫掠烧杀,甚至乘坐战船闯入大江,深入数百里,太嚣张了!

    赵大将军命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并出哨三十里,斥候随身携带“平地一声雷”,遇到紧急情况好给大营传讯。

    他召集诸将议事,可各抒己见,不必顾虑。

    康大王第一个说话,那眼睛朝诸将一扫,示威似的说道:“怎么样?康某没有说错吧?五六万倭奴,还深入大江好几百里地,这是打我们的脸啊!不先将他们给剿灭,对得起朝廷的俸禄吗?对得起万民的爱戴吗?对得起”

    赵大将军挥手打断了他叽叽歪歪:“行了,别嘚瑟了!诸位都说说,这一战该怎么打?”

    卫长起身道:“大帅,这一战铁定是要打,可咱们没有水师,倭人有战船之利,来去如风,咱们总不能凫水去战吧?”

    卫长提出了诸将心中最大的难题,这倭奴在水上漂着,贼巢又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大岛,咱神武军别说战船,就连一条渔舟都没有,拿什么去打?

    赵无敌高深莫测地笑笑,道:“诸位的担忧,本帅深有同感,不过,此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哦?莫非大帅有了水师?”康大王急吼吼地问道。

    诸将直翻白眼,心道你个康胡子也太不着调,大帅用兵如神不假,可他也是血肉之躯,并不会撒豆成兵,莫非还能凭空变出一支水师不成?

    一支水师,要有坚固的战船,还要水性娴熟擅长水战的士族,两者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这也是女帝让大帅组建水师,可大帅至今还没有动手的原因。盖因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先从长计议,先行剿灭倭奴为好。

第760章 有锅大家背() 
赵大将军的话寥寥数语,其间的含义却玄之又玄,暗合大道至简的真谛,给人们指引了千百条道路,可怎么猜都猜不到谜底。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赵大将军,期望他发发善心,告诉他们谜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