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敌对武氏一族情感复杂,女帝经过仔细斟酌,给归纳了一下。

    赵无敌对她敬重之余又多了依恋,就像是在母亲身旁撒娇和孩子,时不时地任性一回,可一年三节,却没有忘记派人请安。

    对于赵无敌的这种态度,女帝很满意,恍惚间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加上太平那个丫头和他纠缠不清,在女帝心里,赵无敌已经是一家人了。

    另外,赵无敌对武氏一族的态度太明朗,和武攸暨交好,甘愿为他背锅,同武三思没什么过节,但和武承嗣那就是水火不容,没有和解的余地。

    这样也好,武承嗣心胸狭窄,就不是守成的主,女帝对他的心也渐渐淡了。

    话说收到安王爷厚礼的人,表现可就不同了。

    武攸暨就家底都给捐光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要知道他在同太平公主成婚之前,可是有儿有女的,如今儿女年纪不小了,长子都议定了婚期,届时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太平公主身份尊贵,自从他尚公主、成了驸马以后,薛崇胤、薛崇训才是府中的嫡子,而他的那个儿子却成了没名堂的庶子,住在他原先的府邸中,靠他接济度日。

    就在他为长子婚事的花销发愁时,赵无敌让柳先生给他捎来了不少金银珠宝和香料等稀罕物,粗略估算最少价值数万贯,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感激之余,又越发地惭愧,更加觉得对不起兄弟。可眼前他急需用钱,也就不再推辞,将礼物全都收下,令以前的老家人着手筹备长子的婚礼。

    既然是一世的兄弟,那么也就不在乎多用他一些钱财,至于拿什么还?大不了将命给他就是!

第842章 众生相()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古代圣贤的教诲,教导世人要懂得感恩,将别人的好永远记在心里,用一生一世去报答。

    对于武攸暨来说,他对不起赵无敌,绿了他的女人,还有了娃,而且,这个娃好让赵无敌一直背着锅,真是太对不起兄弟了!

    而兄弟却不在乎,并没有反目成仇,反而依然将他当作兄长对待,每年给陛下进贡的时候都没少他那一份,这越发地让武攸暨难受了,心中惭愧得无以复加。

    武攸暨心中有愧,韦团儿却心无杂念,将礼物给收起。然后,该干嘛干嘛,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她是个罪臣之女,家世没有上官家族那样显赫,但也衣食无忧。自从进入宫中,她只是为了求活,本能地讨好宫里的大人物。

    她的要求不高,只想有朝一日能出宫时,能有一个安身之地,寻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嫁了,做一回真正的女人,过与世无争的日子。

    她在宫中待久了,已经厌倦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只想一家子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对此,安王爷给了她承诺,只要她愿意,月落湖就是她的家,再不行,海外有四时不谢之花,可谓人间净土,完全可以满足韦大美人的心愿。

    至于窈娘所戏言的,让王爷将韦团儿给收了,还真是一句戏言。韦团儿厌倦了宫中生活,只想远离朝廷,安王爷明显不符合她的要求。

    正是赵无敌的出现,让韦团儿有了盼头,不再热心于权利争斗,对武承嗣等人的拉拢虚与委蛇,一心只盼着逃出牢笼的那一日。

    韦团儿也因此逃过了一劫,没有被搅进东宫巫厌案中,落得过香消玉殒。

    而另一位宫中的大美人上官婉儿心中所想与韦团儿又不同,她也想出宫相夫教子,做一个真正的女人,可她是上官仪的孙女,身上流淌着上官家族最纯正的血脉,事事都要以重振上官家族为重,至于个人的幸福实在是不算什么。

    经过多年的经营,上官家族有了些许生机,女帝虽然没有公开给上官仪翻案,但从上官云长在禁军中出任将军一事,可以看出她是默认了,这给了家族新的希望。

    上官家族出了一个禁军将军,对于被女帝打压的关陇世家来说,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就,预示着上官家族重新回来了。

    而这些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并非是解脱,而是担负了更重的担子,她要结交各种势力,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好处。

    她就是一块砖、一片瓦,在宫中伺候女帝,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其作用无非就是为上官家族添砖加瓦,对于一个不再年轻、红颜渐逝去的女人,何其悲哀。

    她与赵无敌交好,与太平公主情同姐妹,同张氏兄弟吟诗作赋,就连武承嗣那样的病痨鬼,她也不敢置之不理。

    太可悲了,她终日里左右逢源,只为了上官家族积累更多的人脉,可人在官场中,恰似那大户人家的厨子,如何能做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菜肴?

    这个道理她何尝不明白,可她却不能不做,身为上官家族的人,这就是她的命,无可改变。

    能让安王爷惦记,每年按时送礼的,谁不是神都城中跺一脚天翻地覆的人物,可其中有一人却出人意料。

    这人就是王方,原本是鸿胪寺中一个从七品下的小官,勉强算是武承嗣的门下,曾随遣唐使出使瀛洲,亲眼见证了星辰神王的诞生。

    此人并非世家子,也没有被豪强看上纳为女婿,在鸿胪寺中日夜钻营,可苦无靠山和钱财,一直得不到晋升的机会。

    他身无余财,也没人孝敬他,一家子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就连吃次羊肉都得等过年。

    可自打他从瀛洲归来,渐渐变了,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在清华坊中置办了宅子,占地不大,也就六七亩,但位置极好,离六部衙门也就隔着四道坊市,按照人们估算起码得要一千贯。

    可就王方那德行,一千贯钱财,他八辈子也余不下。因此,人们纷纷猜测,这家伙要么是报上了某权贵的大腿,要么是在地下挖到了前人的藏宝。

    他自称是武承嗣的门下走狗,可他的官儿实在是太小,且在鸿胪寺中干些迎来送往没出息的事情,一向是眼高于顶的武承嗣哪里记得他?

    他不仅置办了新宅子,出手也阔绰了,每日里忙完了公事,隔三差五就请上官和同僚去醉仙楼享用美食,亦或是到温柔坊喝个花酒,一来二去,混成了场面人,在鸿胪寺里长袖善舞,风生水起。

    不仅在鸿胪寺里出手大方,就连其它衙门里的达官贵人家中有个事情,他也早早备下一份厚礼前去贺喜,所谓伸手不打送礼人,久而久之,王方到处混了个脸熟。

    不知不觉中,他在不停升官,从鸿胪寺调到了户部,做了一名正六品上的员外郎,再进一步,可就是服绯的朝官了。

    他家里没有挖到宝藏,所有的一切都是安王爷所赐,当日在瀛洲,还是安国县公的赵无敌给了他两个选择,生还是死,没有中间路可走。

    做安国县公的眼线,打入武承嗣身边,将所窃得的消息告诉与他联系的人,将得到他八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财,并能升官,光耀门庭。

    若不答应,那么将被抛入茫茫大海中,做鱼虾的美食。大海茫茫,波涛汹涌,翻艘船、死几个人太正常了。

    王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效忠安国县公,开玩笑,他老人家就是个杀神,在瀛洲杀了多少倭奴,也不多他一个。

    安王爷对自己人一向很大方,柳先生此行也给王方带了些稀罕物件,好让他迎合上官打点关系。不过,柳先生可不会去拜访,而是将东西交给了醉仙楼的掌柜。

    西市醉仙楼就是安王爷在神都设下的秘密基地,利用这里传递消息,发放好处,一般人怎么也想不到,吃个饭都会隔墙有耳,被有心人窃取了朝中的秘密。

    契丹人,蛮夷之地,敢杀官谋反,并先后两次击败了大周的军队,让大周损兵折将近四十万,这口恶气,女帝怎么能够忍住?

第843章 喋血东硖石谷() 
群臣大出血,让女帝积攒了大笔的钱粮,接下来就该再次出兵讨伐不臣。

    第三次征讨,兵分数路,欲合击李尽忠和孙万荣部。

    第一路军,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领兵十万,出幽州。

    第二路军,左羽林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领兵十五万,出檀州。

    第三路,给武懿宗添了五万兵马,让他汇合李多祚,一起进军夺回幽州。

    至于武三思,职位不变,但却没有增加一兵一卒,也没有安排出击的路线,似乎女帝就是让他在河北地看风景。

    另外,司农少卿麻仁节督运粮草,负责各路大军的补给。

    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河北地,契丹人故伎重演,再次放弃了幽州,退回老巢。

    几路兵马齐聚幽州,聚拢成一路,按照官阶品级大小,暂时由建安王武攸宜为主将。

    武懿宗小眼睁睁骨碌碌始终在转动,以他的意思干脆坚守幽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万一形势不妙,好再次逃跑。

    可他是戴罪之身,知道女帝不打待见他,因此一声不吭,不敢乱表态。

    李多祚是军伍出身,曾在边地御敌多年,曾浴血沙场,力主出战,给契丹人狠狠一击,挽回不利的局面。

    建安王武攸宜想守又想战,心里挣扎得厉害,最后一狠心还是选择了出战。

    这也是没办法,大周已败了两场,急需一场胜利。而且,以他的意思,不求大胜,只要小小的胜一场,哪怕是斩杀敌人数百也行。

    他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厮杀,故此将指挥权交给了李多祚,有李多祚领兵十万出幽州,深入辽东寻找契丹人决战,而他则带领十九万大军缀在后面,给他压阵。

    至于武懿宗,实在是一个丧门星,就连他本家兄长武攸宜都嫌弃,不愿带着他,故此扔给他一万兵马,让他留守幽州。

    武攸宜的决定可谓是正中武懿宗下怀,老子本就不想出战,可不好意思开口,如今你主动要老子留下,真是太感谢你了!

    嘿嘿,等你们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可不要指望老子救援。

    二十九万大军黑压压地行走在河北地,兵分两路,一前一后,遥相呼应。

    这一日,李多祚的前军进入东硖石谷,而武攸宜的大军则在谷外五里地排开阵势,一旦李多祚遭遇埋伏,他将令大军反包围,与李多祚里应外合,大破敌军。

    可似乎契丹人真的退走了,会山林中猫冬,李多祚大摇大摆地通过了东硖石谷,进入了一马平川的开阔地。

    随后,在李多祚的警戒下,武攸宜部也安然通过了东硖石谷,此时天色将晚,武攸宜和李多祚一合计,干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背靠着东硖石谷,遇到事可从容撤退。

    大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将士们腹中早就空了,纷纷甩开腮帮子对付餔食。

    突然,大地在震动,越来越激烈,在薄暮下能看到不远处的地面起伏不定,这是

    李多祚曾抵御突厥人,对骑兵冲阵并不陌生,立马将碗一摔,扯起嗓门大吼:“敌袭!敌袭!快整军备战”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将士们正在吃饭,将兵器抛在一旁,此时突然遭遇敌袭,也想去拿起武器迎敌,可仓促之间一下子乱了!

    契丹人在冲锋,薄暮下万马奔腾,黑压压一眼看不到尽头。他们着装怪异,面目可憎,手里拎着各种各样的武器,嗷嗷叫着,就像是发生了兽潮。

    骑兵冲阵,转眼即至,契丹人杀进大周军营里,见人就杀,刀砍斧劈,并且一路放火,制造混乱。

    周军全乱了,大多手无寸铁,抱头鼠窜,一时之间被杀者不知凡几。

    不知是谁带头跑向东硖石谷,所有人如潮水般朝山谷中跑去,可在契丹人的追杀下,狭窄的山谷中拥挤不堪,许多人扑倒在地,被自己人给踩死。

    而且,在山谷的顶部不知何时出现了许多伏兵,他们推下大石,将出口给堵死,然后开弓放箭,恣意射杀周军将士。

    李多祚最先发现契丹人踪迹,率先骑上战马迎敌,可没几下就被契丹人乱箭射死。

    而武攸宜身边有一千悍卒,都是羽林卫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们训练有素,就连吃饭时都不离开战马,因此在第一时间上马,并将武攸宜给提上马背,朝谷中冲去。

    他们速度太快,在契丹人抛下巨石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全数奔出了峡谷,来到开阔地。

    武攸宜回望被堵死的东硖石谷,大放悲声,欲回去迎敌,将将士们给救出。

    可那名提着他的校尉用刀背在他脑袋一敲,两眼一黑,晕了过去。然后一行人马不停蹄,连夜奔回了幽州城,与武懿宗汇合。

    武懿宗得知前线的战况,立马就跳了起来,大叫着撤军。

    武攸宜悠悠醒转,不仅没有怪罪将他给打晕的校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