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历史若是重演,届时通过玄武门的重任多半要落在张正身上。

    “王爷请登城楼,陛下尚未到来,不过,太子诸王、各位宰相尚书侍郎等都到了。”武攸宜伸手示意,请赵无敌上城楼。

    朱雀门城楼高大巍峨,靠近外侧胸墙附近搭设了高台,略高于胸墙,可让观看的人居高临下无遮无挡,将朱雀门前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高台上居中摆放着一张雕龙画凤的宝座,并有黄罗麾盖遮挡,不用猜也知道是女帝的席位。

    在宝座的两侧,隔着一段距离,并低了一级台阶,摆放着一列朱漆紫檀胡椅,此时坐着太子和太子妃、相王、太平公主和诸位宰相,余者都只能站立,且有纠察御史和金吾卫将士指挥,谁敢站在哪里,都有定律,不能逾越。

    女帝还是很有人性化的,并没有让所有臣子都站着,给儿女安排了坐席,以示尊荣,另外,宰相们岁数都不小了,一帮子老胳膊老腿的,不耐久站,万一给站坏了一个两个,反而不美。

    不过,这份恩宠也只到宰相身上,你看那须发皆白的老尚书和侍郎,照样两腿打颤强自支持。

    除了宰相,也就太子和太子妃、相王以及太平公主四人,自打武承嗣死后,满大周也就剩下几个亲王,武延义继承了爵位,可前面多了一个“嗣”字,就被划拉出亲王行列,同一帮子郡王站在一起。

    定王武攸暨远在神都留守,无法前来朱雀门城楼上抢座位,而太平公主仪比亲王,又是女帝的心头肉,被额外照顾得以与其两位兄长同坐。

第926章 千军演武() 
除此以外,在女帝宝座的左手边,最靠近宝座位置的地方,还空着一席,也是唯一空着的席位,想来该是为安王爷所留。

    太子在右手边第一席,往下依次是太子妃、相王和太平公主。而左手边除了这个空位以外,隔着一段距离则是几位宰相的位置,其中梁王武三思最靠前。

    武三思是礼部尚书,自打武承嗣死了以后,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了相,进入了政事堂,得以参议军国大事。

    这是一种平衡,女帝虽然打算在皇位传给儿子,但也不能不考虑武氏的富贵长久,除了有多位武氏子弟掌军以外,怎么得也要在政事堂占据一席之地。

    武三思在政事堂中排位不高,可他是亲王,爵位碾压一帮子宰相,而大周勋贵官员在论资排辈的时候,是首先论爵位的。

    而安王爷也是亲王,又是神武大将军,位在骠骑大将军之上,并且加了开府仪同三司的文散官,在文武两道上都是当今臣子中的第一人,另外,他同样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也就是宰相,坐在他们上首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安王爷驾到,城楼上的勋贵和臣子纷纷行礼,哪怕是心中不爽的武懿宗也装模作样地躬身,而太子等人同样起身打招呼。

    唯有张柬之大刺刺地坐着,眼睛看着远处的群山,装作没看见。还得宋璟直冒冷汗,硬是和姚崇二人一左一右将他给挟持起身。

    别看你张柬之是宰相,可却连个开国男都没有混到,如今见到大周亲王不行礼,那就是目无礼法,是狂妄,要受纠察御史弹劾的。

    对张柬之这样的茅坑里石头,安王爷都懒得计较,同众人一番寒暄和客套以后,还没等落座呢,就听有尖利的嗓子高喊:“圣人到!”

    众人又排排站,迎接女帝到来,待女帝落座以后,方才各回各的位置。

    有座位的尚好,一共也就那么几个人,可站着的立马乱了,找不到自己个该站的地方,将纠察御史鼻子都给气歪了,一个劲地呵斥,驱赶着一辈子勋贵和官员。

    有人不爽,横眉立目,纠察御史不过是屁大点的小官,却对着郡王国公开国侯以及尚书侍郎们指手画脚,口出妄言,真是太憋屈了!

    可女帝当前,人们不敢质疑,只能打落门牙肚里吞,被纠察御史呼来喝去。

    好不容易方才安静下来,武攸宜上前请示,是否可以开始演武?

    女帝端坐在宝座上,张易之居左,上官婉儿居右,侍立于两侧,还有一帮子内侍、宫娥和女卫簇拥。

    张昌宗今日没有依偎在女帝身边,反而全身披挂,与武攸宜站在一起。

    他那没经历沙场的小身板扛不住光明铠的分量,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整套皮甲,用银粉漆得锃亮,脑袋上同样是一顶银盔,将他那小白脸衬托得格外白皙,看上去缺少阳光照射,显得过于病态。

    他在腰间系了一根金丝绦,却打了个相思结,显得不伦不类,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最为搞笑的是他跨着一口横刀,大小和军中制式兵器一样,可看那摆动的幅度,似乎分量太轻了,显然又是一件样子货。

    女帝笑吟吟地睇着赵无敌,意思是征询他的意见。

    赵无敌起身道:“神武军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为陛下演武!”

    “好,武攸宜,张昌宗,宣布演武开始!”女帝大声道。

    武攸宜和张昌宗是女帝钦点否则演武三人组中的两人,一个是左羽林卫大将军,一个是右羽林卫大将军,就如同哼哈二将,一起领命,然后,转身朝向城楼下,大声宣布,演武开始。

    楼高数丈,加上朱雀门前人山人海,哪怕是武攸宜声如洪钟,张昌宗歇斯底里,也无法确保能将命令清晰地传达到神武军将士的耳中。

    为此,他们早就约定好了指挥的方式,那就是城楼上和城楼下都有专门的旗手,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传达命令。

    红旗招展,预示着演武开始,城楼下鼓声响起,如雷鸣阵阵,敲击在人们心头,让人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

    所谓演武,比不得沙场厮杀,不过是看阵容是否齐整,包括人和战马,至于其它的也就是那么回事。

    一千神武军将士驾驭战马,排成十排,每排各百骑,彼此间隔一马距离,整齐划一地朝朱雀门挺进。

    他们的马速并不快,差不多算是缓缓而行,并将马槊高举,指向苍穹,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片丛林,寒芒点点,杀气如海,汇集成一片可怕的死亡之地。

    其实,这差不多就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譬如武懿宗就在小声叽叽歪歪:“这样慢吞吞地列阵,老子的金吾卫一样能做到。看来神武军也不过如此,以前的战绩大多是走了狗屎运。”

    “呵呵,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关键是人家一直被运气眷顾,而你始终被运气抛弃,其中的缘由令人深思。”有人拿话戏谑武懿宗。

    “这有什么还深思的?很明显,长平王人品差嘛,被气运嫌弃。”有人立马接过话茬,将武懿宗怼得无地自容。

    神武军来到朱雀门前,马槊高举如林,三呼“万胜”,然后原地转身,拨转马头,其中一般骑兵出列,缓缓走到开阔地的尽头,他们复又转身,与原地不动的五百骑相对,分成两个阵营。

    鼓声响起,大旗招展,两个阵营的骑兵纵马飞奔,一时间气势如虹,烟尘弥漫,喊杀声惊天动地,不过一千人,却弄出千军万马的阵势,太可怕了!

    “安王,这是要两军厮杀吗?他们可都是骑兵,冲杀起来,会有伤亡的。”女帝问道。

    “陛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嘛就该血战沙场,马革裹尸,只有不怕死,才能炼成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赵无敌装了一回十三,慷慨激昂,言之凿凿,大肆吹嘘神武军的悍不畏死。

    “不动如山,出若蛟龙,杀气冲天,气势磅礴!”城楼上不乏用兵的行家,出言评价,格调很高。

    鼓声更密集了,一声声敲击在人们心底,让人们的心情不自禁地随着鼓声跳动,血液快速流淌,呼吸也急促起来。

第927章 三姓盟约() 
“咚咚咚咚”

    沉闷的鼓点,密集如骤雨,一声声如天雷滚动,镇压而下,将虚空都敲碎了!

    音波浩荡,震动了长空,苍穹下,两队骑兵在高速冲锋,长槊高举,绽放寒芒,接下来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轰

    他们面对面撞上,高速冲锋的骑兵相撞,不可避免将出现人仰马翻,血肉横飞,让有些人不忍直视,纷纷掩面。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用宽大的衣袖掩住面容,嘶声道:“大好男儿没有血战沙场,马革裹尸,却跌倒在朱雀门前,诚为不值。呜呼哀哉,痛哉惜哉,赵屠夫,你是大周的罪人,老夫要弹劾你,为他们讨回公道。”

    “我说崔公,您老人家能将衣袖拿下,先睁开眼睛看清楚再弹劾吗?”老者身边有人忍不住了,看他老人家偌大年纪,不忍看他犯糊涂,好心给他提醒。

    “哼!竖子,见壮士蒙难、英雄陨落,还能嬉皮笑脸,汝有何面目自称圣贤弟子乎?老夫为汝祖父羞愧矣!不过,这样也好,就让老夫最后瞻仰一番将士惨烈的遗容,记住他们的模样,来日好为他们立传。”

    老者是认定了赵屠夫的罪行,念念不忘要和他死磕到底,不死不休。

    并且,开口就将身边好心提醒他的人给喷了个狗血淋头,连带着将人家祖父都给捎上了。

    这就太过了,那人气得面皮紫胀,须发皆张,两手哆嗦着就要和他拼命,将同僚给吓坏了,连忙将他给抱住,拉到一旁,给他开解。

    “兄台息怒,何必与那老贼一般见识,他都是黄土埋到眉心的人了,你与他争斗,万一将他给气死了,可怎么办?”

    这可是实情,二人因口角而争吵中,一人毙命,在确认没有肢体接触的前提下,另一人虽然不至于给他偿命,但却也脱不了关系,最起码一生的仕途提前玩完了,太不值当了!

    老家伙还在喋喋不休,一口一个“竖子”和“屠夫”,满面愤怒和悲戚,睁开老眼朝朱雀门前看去

    神武军一千铁骑一分为二,从开阔地的两边开始冲锋,最后就如同两道钢铁洪流一样撞在了一起。

    可人们并没有看到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的场面。两对人马就像是互相穿过对方的阵容,泾渭分明,井然有序,一列隔着一列,奔袭的方向相反,却没有发生碰撞和摩擦。

    仔细回想,有头脑灵活的人恍然大悟,总算是明白了此中的窍门。

    一千神武军铁骑一分为二,每一方就是五百骑,他们排成了二十列,每列二十五骑,而列与列之间并非紧挨着,而是间隔一丈。

    在两方骑兵对冲的时候,他们已经提前错开了位置,互相错开,也就是彼此每一列骑兵都是从对方两列之家穿过,自然不会相撞。

    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太难,一千骑兵的动作如一,互相配合,历经千百次练习才有这样的默契和娴熟。

    而且,要做不到这一点,必须要有铁一般的军纪,否则,一盘散沙是做不到的。

    一千铁骑中只要有一人一骑乱了,将给所有骑兵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太可怕了。

    他们穿梭而过,然后朝相反方向转圈,收尾咬在一起,就像是一道巨大的阴阳鱼,在朱雀门前转动。

    一千铁骑在朱雀门前的广场上绕圈,分成两道逆流,互相追逐,场面太宏大了,长槊指向苍穹,寒芒映照大日,看得人们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喝彩!

    “好!如此雄师,乃我大周之幸也!自今日起,神武军当为我大周江山守护者!”女帝坐不住了,起身双手前身,环抱苍宇,感谢上苍赐给她无敌的雄师。

    帝王一言,可比九鼎,将载入史册。神武军自今日始,将不再是兵部所辖,也与南北衙无关,将超脱驻军之上,成为大周江山的守护者。

    按照道门而言,神武军就是大周的护道者,将超然物外,政事堂和各有司衙门都无权管辖,就连帝王都要保持几分敬意,感谢他们世世代代守护江山和社稷。

    女帝一开口,就将神武军划拉到现有军制以外,成了超然于政事堂之外的所在,不说兵部,至少政事堂的宰相们是心中不爽的。可自打昨日女帝突然发威,一举将韦安石送进大理寺牢狱以后,朝廷上下再也没有人敢触霉头。

    护道者就护道者吧,反正以前神武军就没有被兵部管过,有安王爷在那里一日,就没有人敢去神武军中找不自在。

    “多谢陛下,臣代神武军将士叩谢天恩了!臣定率神武军扫荡四夷,征伐不臣,为万世开太平!”赵无敌躬身道。

    张柬之几不可闻地冷哼,在心中腹诽:“好大的口气,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为万世开太平?你特么还为往圣继绝学呢!太嚣张了,大言不惭,嘿嘿,老夫看你也只能开开太平了!”

    老家伙想到这里,偷眼乜了太平公主一眼,看那曲线夸张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