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乃是真龙之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赡养的,哪怕有人觉得其中漏洞太多,情节太诡异,却也无法从皇帝身上寻找证据。

    皇帝的龙体动不得,可大殿外面的地上还躺着五个同样是坠落而死的侍卫,对于这些卑贱的存在,可没有人会将他们的遗体给抬进屋子里。

    魏元忠从刑部带来了数名仵作,都是在这一行里混迹一生的老手,经验丰富,眼光老辣,且各自有不同的绝活,曾多次凭借蛛丝马迹帮刑部找到凶手。

    另外,高力士和那两名御医也留下了,美其名曰协助查勘现场,可实际上从他和李隆基的眉来眼去,可看出来其中有龌龊的内幕。

    赵无敌是镇国公主府的客卿,并且是公主指定待她参与联合查勘的人,自然可以大大方方地四处溜达。

    有内侍拿来白布将死去的侍卫给围住,由刑部的仵作检验尸体。

    仵作验尸,其过程和场面那是相当血腥恐怖而又粗暴,一般情况下,看了以后将噩梦不断,不思饮食,太可怖了!

第1059章 皇帝与太子() 
仵作们身在皇宫,又是置身于太极殿外,虽有白布帷幔遮挡,也不敢当场给摔死的侍卫们开膛破肚,以免吓着了一帮子大佬。

    他们只是将侍卫们的衣物褪去,然后将他们翻过来覆过去仔细检查伤口,看伤口的位置、兴致和轻重等,是否是目击者所说吻合。

    他们仔细检查侍卫们的每一寸肌肤,就连头皮鼻孔等隐蔽位置都没有放过,甚至将伤口扒开查看,不错过任何的细节,并且有人出手将死者全身的骨骼都摸遍,一一对比和排查,最后给出了结论,那就是他们的确是摔死的,并非为人所害。

    对于仵作的经验,就连赵无敌都不会怀疑,他们看多了各种各样的伤口,哪怕是细微的区别又瞒不过去。

    宰相们多有精通断案之人,可对于验伤却是外行,对于仵作的结论只能接受。

    赵无敌参与其中,也只是束手旁观,并不干涉仵作的查验。不过,哪怕是他离死者还有好几尺远,可他的目力何其敏锐,仍然看到了不寻常的破绽。

    在一名侍卫的心口处,有一个细小的孔,实在是太隐蔽了,换成另外的人是无法发现的。

    他装作无意中轻轻触摸孔的位置,入手有异常的冰凉感觉,可直觉告诉他,孔中并没有硬物,只有些许的潮湿。

    一共死去五名侍卫,其中三人身体上带有小孔,一人在心口,另外两人在两腿的膝盖上方,都有同样冰凉的水渍,太不同寻常了!

    赵无敌背负双手,仰望高大而巍峨的太极殿,脑海中浮现一副画面

    小皇帝在太极殿屋脊上赏月,因情绪亢奋、脚步蹒跚,一个不稳摔倒了,身边的两名侍卫好手将小皇帝给扶住了,可不知从何方飞来异物,击中了他们的心口和双膝,让他们无以为继,带着小皇帝一起滚落。

    而在滚落方向的前方屋檐处,还有两名侍卫守护,本来以他们的身手阻挡小皇帝的滚落还是有把握的,可同样被异物击中,不仅没有救得小皇帝,就连他们自己个都滚落下去,摔成了死人。

    而异物根本赵无敌的观察和分析,也许是用极寒的冰晶磨制而成,堪比金铁,无坚不摧,可进入人体后,随着侍卫体内的热度融化了,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只是他的猜想,缺少证据支持,而且离事发的时候间隔太长,冰晶早就融化了!

    小皇帝李重茂并非意外失足摔死,而是被人陷害的,而他为什么会坚持爬上太极殿顶上,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故老相传,在遥远的天竺有一种草,会开花结果,待到成熟时将果子的汁液给提炼,可得到“魔鬼的眼泪”,人们服用以后会产生幻觉,干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若是有人在小皇帝的酒水中添加“魔鬼的眼泪”,迷失他的心智,从而让他执意爬上屋脊,然后“失足摔死”,可谓是太高明了。

    杀人于无形之间,才是高人的风范,可哪怕赵无敌猜得离真相不远,没有确凿的证据,是无法让朝臣相信的。

    查验不了了之,最后给小皇帝李重茂盖棺定论,月圆之夜,一时兴起,夜游太极殿之巅,失足坠落,死的不能再死。

    帝王驾崩自然有一整套的流程,由有司部门处理,外人不得干涉。

    一个小皇帝登基不过数月,且没有留下子嗣,哪里抵得上李唐的江山社稷重要?

    太平公主召集宰相共议,其实也没啥好议的,如今能继承天下的只有相王一家子,而相王四子,在老父健在的时候,若是让他们继位,恐怕于理不合。

    最后,太平公主携政事堂诸位宰相,前去相王府求他出山,撑起李唐江山和社稷。

    到了这一步,哪怕是相王再怎么不愿意,也只好硬着头皮做了皇帝。

    相王登基称帝,再一次做了皇帝,可他也就是挂了个名,一遇到朝臣上奏的难题,立马让人转给太平公主,让她定夺。

    另外,相王四子也走出了幕后,为了替老父分担责任,他们也不避嫌,全都站到前台,出任各种要职,掌控了不小的权利。

    李隆范自幼好习武,以卫霍为榜样,出任了北衙禁军万骑将军,镇守玄武门,同时,该兼着右羽林卫大将军,一人身兼两要职,差不多掌控了北衙一半兵力,守卫着皇朝的安危。

    可以这样说,如今的皇城,没有他李隆范点头,任何人都无法随意进出。

    李隆业身为长子,正式出任吏部尚书,掌握所有臣子的升迁和考评,权利太大了,假以时日,只需要二十年时间,将培养出大笔的人才,充斥在朝野内外,成为他的嫡系。

    就连最后的李继祖也水涨船高,捞了一个左武侯大将军,手底下也有了万儿八千兵马,在关键的时候,能帮一个大忙。

    至于李隆基,那就更不得了,相王封他为楚王,领左羽林卫大将军,检校兵部尚书,雍州牧,司徒

    这可不得了,司徒是三公之一,并且是大隋体制的延续,自大唐开国以来,也就是一个齐王李元吉得到过。

    太宗皇帝为了祭奠逝去的四弟,竟然正式颁下诏书,有唐一代再也没有司徒一职。

    而雍州牧更是让人心知肚明,历来是封给太子的头衔,可如今落在李隆基手中,人们不由得议论纷纷。

    莫非皇帝要传位与皇三子李隆基吗?

    可李隆基在家中并非是嫡长子,按道理该皇长子、也就是李隆业做太子才是。

    可李隆业不肯,一再谦让,称自家德行浅薄,不堪重任,再加上李隆范和李继祖的摇旗呐喊,偏向于李隆基,到底是将李隆基出任了大唐太子。

    李隆基这个太子可不比他伯父和老父那样窝囊,纯粹是摆设,大小事情全都不能做主,只好看女帝的脸色办事。

    李煜哪怕是做了皇帝,依然改变不了懒散的性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开口就是去问镇国公主,要不就是:“三郎,你怎么看?”

    太平公主依然忙碌,可李隆基也分出了不少事物,渐渐越来越重要。

第1060章 李隆基的布局() 
相王成了皇帝,君临天下,不得不搬进九重深宫中,过着他早就厌烦了的日子。

    李隆基作为太子,也入住了东宫,他的一众势力中只有李若兮和叶嬷嬷得以朝夕相处,而余者如白虎、玄武等数十人则驻扎在宫外,也就是三司六部各衙门所在地,随时听从他的召唤。

    至于李隆业、李隆范和李继祖三兄弟则留在了相王府,就连门头上的牌匾都没有换,依然挂着“保国相王府”的名号。

    这是对父皇的敬重,也是对逝去的岁月一种念想,那段日子里是他们一家子度过的最美好时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姊妹情深,和和睦睦,让人无法忘记。

    李隆业坐镇吏部,把握着官员的升迁和考核,李隆范和李继祖兄弟两人进入禁军中,在陈玄礼等人的协助下,很快就掌控了大唐最核心的武力。

    而皇城中的禁军则在李隆基掌控之下,将原本宫变的功臣张正给礼送出万骑,迁到楚州做了一个都督。

    原本按照李煜的要求,一应大事都要征求镇国公主的意见,可李隆基等人自有对策,在清除异己的过程中绝对不会主动向姑姑坦白的。

    他们拟好诏书,然后有保管皇帝玺印的高力士直接盖上玺印,以圣旨的形式颁发,谁敢不听?谁又敢怀疑不是皇帝的意思?就连太平公主,人们也以为是经过了她的同意。

    太平公主太忙了,大唐疆域万里,幅员辽阔,每日里要发生多少大事?有州县遭遇旱灾洪涝,也有地方出现麒麟神凰,诸如山神庙崩塌、河水倒流等等等等太多了,每日里每一州上奏一件事物,搁在一起那也是堆积如山,太可怕了!

    太平公主终日里被这些琐事纠缠,无暇关注朝中的变迁,就连长安万年两县坊市中鸡鸣狗盗、妯娌纠纷,也求到太平公主案前,请她裁决,可把她给累坏了!

    其实,这一切根本就是李隆基的诡计,甚至很多文书和奏章都是伪作的,其中的事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其目的无非就是将太平公主给牵绊住,不让她有闲暇的时间,好让他们背地里干些不轨的事情。

    如今的太平公主势大,而李隆基却羽翼未丰,根基不稳,无法对抗,只能迁延时日,暗地里发展势力,此消彼长,待到能与太平公主分庭抗礼甚至是超过的时候再决一死战。

    也就是说,李隆基需要时间,可这样才能赢得时间在太平公主眼皮子底下偷偷发展,可不是件容易事情。

    最后,有高人指点,针对太平公主的弱点,投其所好,用各种琐事羁绊她,让她抽不开身,陷入无穷无尽的奏章中。

    这是效法汉末三国时的旧事,诸葛孔明就是日夜操劳,活活被累死的。

    此计可够歹毒的,能想到如此阴损而又毒辣的计谋,除了徐敬业还有何人?

    另外,徐敬业对崔缇的往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断定这就是一个朝秦暮楚的小人,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立马就能将他收入门下。

    相对于太平公主,李隆基更有优势,他是当今太子,未来的皇帝,可以给崔缇更多的好处。

    果不其然,崔缇心里都没有一丝挣扎,就背叛了太平公主,投入了李隆基的怀抱,成了他的暗间,在太平公主面前做出各种误导,并且将太平公主的一举一动告知了李隆基。

    李隆基采用徐敬业的谋划,用各地州县的诸多琐事缠住太平公主,让她无暇分身它顾,同时利用高力士掌管皇帝玺印的机会私自制造圣旨,将他的心腹安插到重要的位置。

    他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极为小心,安插的人手并不多,以免引起太平公主注意。可每一个人的位置太重要了,从禁军到各部都有他的羽翼,替他把握着核心的权利。

    如今的大唐政事堂中的诸位宰相,姚崇、宋璟和韦安石是老人,历经了几代皇帝,其中姚崇和宋璟是心向李唐,一直都和武氏子弟不对付。

    他们俩是李唐的重臣,自从李唐江山复辟以后,一路追随李景、李重茂和李煜三代皇帝,可以说只要是李唐子孙做皇帝,都符合他们的诉求。

    在他们眼中,李煜做皇帝可谓是正统,而李隆基做太子也是名正言顺,李唐江山父终子继,绵延万载,才是开天下之太平。

    而对于太平公主的参政,他们俩是不以为然的,很容易让他们回想起女帝的影子。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无论是对李唐江山,还是对于他们这样士子出身的臣子,都是一种屈辱,绝对不想再尝试了!

    因此,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权利之争中,他们自然地倒向了李隆基,而帮他隐瞒真相,收拾收尾,共同欺瞒太平公主。

    另一位宰相韦安石可是个臭脾气,当面对二张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点都不给女帝面子,最后将自己个给折腾倒了,历经挫折、尝尽凄凉,好不容易再次被启用,老爷子也学乖了,遇到事情先观望,看别人怎么说,然后,再往主流上靠。

    既然姚崇和宋璟都装哑巴和瞎子,对李隆基的小动作不闻不问,他老人家偌大年纪何必做那明白人?

    难得糊涂,是他在落难时的最大感悟,将成为他余生的准则。

    剩下的两位宰相,一个是崔缇,一个是魏元忠,表面上都是太平公主的门下,可崔缇已经被李隆基策反,变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暗间,只剩下一个魏元忠,在政事堂里可谓是孤掌难鸣。

    政事堂议事,一是看执笔者、也就是首席宰相的意见,二来也秉承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惯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