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东汉末-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干!!

    冯耀登时眼前一亮,猛的记起来了。

    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没想到名闻的天下的建安七子竟然主动来拜见我了!太好了!我手下正缺这样的人才!希望徐干能带一个好头,天下名士都争相来投!!

    “杨武,你快去请此人来府中!”冯耀兴奋的说道。

    接着将名刺交给了杨武,杨武依命而去,不到片刻,便领了一个二十余岁,嘴上刚刚长出一丝淡淡胡须的文士回来。

    “伟长?你就是北海徐伟长?”冯耀讶然问道。

    面前这位年轻人,身材瘦削,衣服虽然是士人所穿的绸布长袍,但是却十分的破旧了,嘴唇也有些干枯,像是很长时间没有进过饮食的模样。

    这就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徐干?冯耀有些不敢确认。

    “在下正是北海徐伟长!特来拜见冯使君!”徐干神色自然,一点也不因为自己的贫寒而感到忧伤自卑,举止神态中带着一股洒脱之意。

    “快请坐!不必多礼!”冯耀心情大好!笑意盈盈的示意徐干坐下。

    徐干也不多礼,坐下后,冯耀又问道:“不知徐兄现在吃过晚饭了没有?若是没有,我马上准备一些酒菜!”

    “如此甚好!今日一整日都没有进食了,幸好遇到冯使君,又可以饱食一顿了,呵呵呵!”徐干开怀笑道。

    冯耀亦笑,对徐干随和的性格非常喜欢,命手下很快备上一桌酒菜,两人边吃边谈了起来,很快冯耀就了解了徐干的情况。

    原来,因为曹操和臧霸在他的家乡剧县附近,来来回回的交战,徐干便带着妻子躲到了相对安静的莱芜城,见冯耀对城中百姓施行仁政,又打败了曹仁,认为冯耀能够一统天下,能够给他的家乡带来安宁,正是他想要投效的主子,于是便自荐而来。

    徐干原本也是士家之后,其父曾在北海为吏,但是因为黄巾之乱,皆死于兵中,家中只剩下了徐干一人,徐干自思一个人吃饱了一家子不饿,便干脆守在家中,苦读诗书,虽然没有了收入,经常靠着典卖一些家中留传下来的物事过日子,但是他并不担心,一心只放在学问上。

    很快,徐干便在士人中有了名声,也因此娶到一位贤惠的妻子,徐干依然不愿意轻易同意州郡长官的征辟,他认为那些人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官,不值得他追随!

    冯耀与徐干两人交谈甚欢,很快酒足饭饱了,徐干又因得到冯耀,诗兴大发,即兴作了一首诗。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躇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虽然徐干念起来朗朗上口的,但是冯耀对诗也只是略通一二,所以只要听起来顺耳,便立即鼓起掌来,大声赞好!接着又趁着酒兴道:“想不到冯使君也这么喜欢诗,真的我的知音!不如请冯使君也作一首诗,让干也欣赏一下吧!”

    冯耀微微一笑,点头道:“既然徐兄看得起,那我便献丑了!”

    说起作诗,冯耀虽然也能来几首打油诗,但是这哪能上得了台面!!

    虽然如此,冯耀仍摆正了神色,凝视着窗外的雨,很快便想到了一首与雨有关的诗!

    这首诗是唐朝才会出现的,现在用来正合适,诗名是春夜喜雨,于是冯耀便缓缓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着冯耀的声音,徐干神色越来越恭敬!眼中露出崇拜的光茫来,当冯耀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徐干立即鼓起了掌,大声叫好。

    “冯使君,我今天才真正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是什么意思!受教了!我徐干自愧不如也!”徐干叹道。

    接着徐干又将冯耀的春夜喜雨这首诗,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又重复念了一遍,仔细玩味,大赞道:“好,好一个润物细无声!!这最后一句越读越有意境!!我必须要将这首诗记下来!使君,可否借笔一用?”

    “当然了!在我这里,就当是自己的家一样就可以了!不过我希望你不但要将这首诗记下来,徐兄所作的那首诗也一定要记下来!”冯耀命人取来笔墨,亲手递到了徐干的手中。(。)

    。。。

第三百零二章 刘备和赵云的消息() 
徐干微微一怔,以为是冯耀想要收藏自己的诗,于是依命,大笔挥洒,很的就将两首诗记录在竹简上。

    哈哈大笑着,将两首诗分开,与冯耀互相赠送给对方。

    冯耀命人将徐干所作的诗好好保藏,两人继续谈论起来,不过这次冯耀有意想要考校一下徐干其它的方面的本事,问了很多关于为政的事,徐干一一作出自己的回答,令冯耀非常的满意。

    “伟长,你的才能可以管理郡县,我想让你迁到豫州去,成为我的手下。”冯耀道。

    “在下听说使君在平舆城内,建起了学院,如果使君能同意,在下愿意在学院内任职!”徐干道。

    冯耀眼前一亮,立即想到了学院自从建立起来后,虽然也请了许多有学识的士人任教,但是并没有一个令冯耀在各方面都满意的人才,如果徐干能去到平舆,主持学院的教学,那再好不过了。

    “如你所愿!你将成为学院的院长,但是现在我正在与曹军交战,希望你先以谋士的身份跟随于我,等此间事了后,再随我一起回平舆!”冯耀道。

    徐干欣然应命,正好其妻子亦在城内,冯耀派出两名亲随随同徐干回客栈,将其妻子及行李全部取回,当夜便住在了府中客房之内。

    处理完徐干的事,徐庶正好也将那些被俘的青州兵一一收编完成,只不过主将吕常死不愿降,徐庶无奈,只好来见冯耀,向冯耀禀报。

    冯耀又亲去牢中劝降吕常。

    “我受曹公大恩,怎么能在这种关键的时侯投降,请不要再浪费口舌了,若是不想浪费粮食,现在就可以斩下我的首级!”吕常虽然被冯耀开出的条件打动,但是仍然摇头拒绝。

    冯耀道:“我敬重你的才能,希望你能帮助我,统一天下,让百姓得到安康,既然你不原背弃旧主,那好吧,我会将曹操所有的地盘都抢过来的!那时,我看你还如何拒绝我!”

    吕常低头不语,良久,冯耀转身便欲离开,吕常才神色复杂的抬起头来,道:“请使君好好对待我的那些手下将士,他们只不过都是为了想到得到更好的生活,能成为使君的士卒,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所以请放心,他们是不会背叛使君的!”

    冯耀点头,在离开前又嘱咐狱卒好好照顾吕常,不要让吕常受到冻饿。

    与徐庶回到书房后,冯耀考虑了一下,目前因为徐庶及时的又从奉高调集了一万兵力,再加上收降的两千青州兵,以及招募到的壮丁新兵,现在莱芜城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的数量。

    冯耀从亲随之中挑选出了数位有领导能力的,将他们任命为部曲督,各统率千人新编青州兵,由张达统领,使张达的兵力达到六千之数。

    第二天,雨依然下着,曹操军不见有动静。

    谋士徐干进言道:“主公,这场雨至少会下五天以上!请主公尽早作好安排!”

    冯耀立即与徐庶等商议,徐庶道:“青州一带阴雨连绵,道路大多崎岖不平,多是洼地,或是丘陵,这场雨后,积水会更严重,这对于我们的骑兵非常的不利,而且也不利于攻城,若是我军长期被拖在此地,将会给曹操带来喘息的机会!不如命徐州刺史吕范派兵从东面,协同臧霸一起进攻曹操的后方!”

    冯耀依计,徐州刺史吕范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率三万兵从东海郡出发,向北海的朱虚县前进,准备攻击临朐县的夏侯渊。

    又过了一天,吕布的使者带来了一封信,问及是否同意袁绍的条件,放弃东武阳,与袁绍暂时停战。

    与此同时,冯耀也收到濮阳城袁平的密报,密报中有两条最为重要的信息。

    第一条:刘备到达了冀州袁绍处。

    第二条:一直奉命打探赵云行踪的密探,终于在赵云的老家常山真定,找到了赵云,向赵云转达了冯耀的意思,但是赵云却以家乡山贼频发,欲留在家乡保护家人为由,没有同意冯耀的征辟。

    听到了这两个消息,大冯耀又惊又喜,惊的是刘备竟然选择了投效袁绍,而不是南方的刘繇,这将会令本来就实力强大的袁绍实力再次大涨。

    喜的是终于有了赵云的消息,若是能得到赵云这样勇猛而又忠心的武将,那天下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

    刘备得不到赵云,未来的阿斗,他还会出世吗?

    “既然刘备已经在冀州了,赵云很有可能因为与刘备熟识的关系而会去投奔!!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赶在刘备与赵云再次见面前,将赵云收服!!”冯耀神色非常郑重的对密探道。

    密探虽然不知道主公冯耀为何这么看重一个并不知名的小将,但是仍然毫不怀疑的点头应命,准备离开,不过,才走出几步,密探便忽然停下,眼前一亮,若有所思的又转了回来。

    “主公!属下在打探赵云的背景时,发现赵云与一个名叫夏侯博的侠士关系极为亲密,而夏侯博有一位兄长,名叫夏侯兰,他现在正在曹操的军中任部曲督一职!不知道这条消息有没有一点作用!”密探有些犹豫的禀道。

    冯耀大喜,连连拍着密探的肩膀道,高兴的说道:“这条消息真的是太好了!若我能收服赵云,你所立的功将非常的巨大,我会让袁平记下你的功劳的!”

    密探面露喜色,很快就消失在冯耀的视线中了。

    冯耀立即召来杨武,徐庶,刘顺三人,于密室将岳父的书信让三人过目,并将刘备以及赵云的消息告诉了三人。

    亲随统领杨武立即开口:“主公,别的我不知道,我只道眼下曹操是我们的敌人,不管袁绍这次是怀有什么阴谋,只要对我们打败曹操有利,就可以去做!!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对,我也赞成杨统领的意思,目前整个中原,就只有半个青州还没有掌控了!只要能得到整个中原,北靠黄河,南依长江,东临大海,还有谁能动得了我们?!!”刘顺道。

    徐庶连连点头,显然也非常认同两人的观点,在两人说完后,便开口道:“主公,刘备此人所谋甚大,必不会甘于成为袁绍的附属,若我们与袁绍开战,刘备就担心袁绍被我们打败,而与袁绍紧密合作,共同对抗我们!”(。)

    。。。

第三百零三章 和袁绍救臧洪兖州稳固() 
“若我们与袁绍停战,则刘备就会和袁绍貌合心离,袁绍想要主动攻击我们,就会担心背后的公孙瓒、张燕、刘备,而刘备则更不会主动来打兖州的主意!”

    “这样我们就能完全空手出来,从几个方向对曹操进行攻击,温侯也可以派出兵从东阿进攻由荀彧、乐进等将镇守的临邑城!”

    徐庶一下子就点出了其中的要害,将两种选择的结果摆在了冯耀的面前。

    “主公!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刘顺振奋看着冯耀,今天能参加这个密会,让刘顺感受到了无比的荣幸!!

    虽然刘顺到现在,一直以来只是斥候营的统领,相比其他追随冯耀的将领,职位一直没有提升,但是这一刻,让刘顺更加的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错误!斥候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是属于冯耀直属的营部,是冯耀手下除了亲兵随从外,最为信任的一个兵种!

    杨武眼中露出期待,紧握拳头,按在桌上,同样振奋道:“只要袁绍能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将曹操完全击败!”

    三人各自道出了自己的意见后,俱都恭敬的望向了冯耀,在等待着冯耀的抉择。

    “呵呵!我原来还有些担心袁绍会不会在得了东武阳后,立即反悔,继续进攻我岳父的地盘!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我猜测现在袁绍已经因为曹操的失败而想放弃曹****,想趁着我们与曹操决战的时候,可以全力去进攻北方的公孙瓒!”

    “现在唯一求的就是,希望我们的盟友公孙瓒,不要那么快就被袁绍打败!”

    冯耀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意。

    这份喜悦不单单是因为对目前形势的看好,更为重要的就是如果和袁绍停战,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