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众人热切的目光,李翊知道,通过自己几个月来不懈的努力,在众人心目中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分量。

    不管是稳定云南局面也好,还是凝聚人心也罢,在这个识英雄、重英雄,权力和威望双重主导的时代,在云南这块地方,自己一个人的安危,就已经能左右局势的发展和走向了。

    想到众人的殷殷期望和真心的拥戴,李翊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是异常沉重。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也为了能继续服务于这片热土,可不能再拿自己的安全和云南的命运开玩笑了。

    换上了‘玄丝软甲’,再套上官袍,李翊倒也没有觉得身上有了累赘。

    李翊和郭准的身形也差不了多少,穿上去还是比较合适的。

    五个人围着李翊,就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指指点点的品头论足。

    靠!这也太囧人了吧!这价值连城的东西穿在身上,怎么琢磨怎么觉得,在众人的眼里,宝甲无疑是夺人眼球的,自己倒好像成了配角了呢!呵呵!

    ‘云南讲武堂’第一期毕业的日子终于到了,这是李翊期盼已久的大日子。这一帮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即将要步出学堂的大门,成为云南基层军官的一员,这也使得云南的军事实力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这批接受了崭新思想理论,先进的军事战争观念和技战术熏陶的军中骄子,无疑会给这支军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一扫旧军队那种奢靡享乐、不思进取、战斗力低下的作风,为整个云南军队带来一股强劲的改革春风。

    更重要的是,‘云南讲武堂’就像是一部播种机,把这些颗粒饱满,优质高效的种子播撒出去,然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以点带面,言传身教,从而带动整个云南的官兵,刻苦训练,认真学习,打造更多的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战斗力出众的官兵。

第190章 军中骄子()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他们现在人数虽少,但是他们就像星星之火,必将不断蔓延、扩大,形成熊熊的燎原之火,影响和带动广大官兵,锻造出一支敢打必胜的王者之师。

    到那时,自己手里的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战场上的胜负,其实都是军事思想上的胜负。

    这支充实了先进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素养的军队,在这个时期,虽不敢说百战百胜、无敌于天下,但只要加以实战的检验,积累了必要的战斗经验之后,要想对敌人战而胜之,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第一期的四十名学员,通过这半年来紧张、刻苦的学习和训练,各方面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了步、骑、侦查、辎重运输、浮渡工程等全方位的能力,一个个面目黝黑、体格强壮,技战术能力超强。军事理论和军事素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精神面貌有了质的飞跃。

    在前几天何守杰对他们的稽查考核中,全部顺利过关,有部分学员还获得了优秀的评定。

    像刘晃、潘崇彻、凌风、岳维等十人,以优秀的考绩获得了甲等学员的评定,按照规定也直接被授予从八品宣节副尉。

    次之的十名学员,获得了乙等学员的评定,按照规定被授予正九品虎贲执戟长;余下的二十名学员,被评定为丙等,也被授予从九品仁勇执戟长。

    别看他们获得的品级都不算高,但是一旦有了品级,他们可就不是普通的基层军官了。就像现在的公务员一样,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行政编制了,从此可就拿朝廷的俸禄,在大汉吏部有行文告身,建档规制了。

    而第二批四十名学员也已经遴选完毕,今天第一期的毕业典礼也就是第二期的开学典礼。这次从整顿后的云南军队里,精心选拔了四十名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基层军官和士兵。

    其中仅从川南灾民中充实到军队里的人员,就有十七八名之多,这些人本身就有很多是大唐将领的后人,俱都是家学渊源、文武具备的有为青年,素质上比第一期还要突出。

    其中仇封从蜀国带来的那两名蜀国谍报人员,这次也被李翊指名参加了第二期的培训。

    这两名蜀国间谍,一名叫杜翼,一名叫赵商,虽然都很年轻,但是德操、武功俱臻上乘,都是仇封的绝对心腹,他们在亲身耳闻目睹了李翊的所作所为后,早就深深的被他折服了。

    所以在仇封的带动下,也都毫不犹豫的向李翊表示了忠心,愿意死心塌地的为大汉效力。

    这两个人精通刺探、伪装、扰敌、袭敌之术,也是现在非常需要的人才,今后还要倚重他们,所以让他们接受一定的军事培训,今后用起来可就更加如鱼得水了。

    另外,李翊的亲兵霍风、吕松、吕槐也进入了第二批的名单,等他们学成归来,宣抚使府的亲兵队伍素质,必将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站在‘精武堂’内气派的讲台上,面对着台下站的腰板笔直、意气风发的四十名即将毕业的军中骄子,和另外四十名即将踏入‘云南讲武堂’,开始他们毕生难忘的人生洗礼的学员们。

    李翊环顾了一下台上列坐的其他众多云南官员,然后欣然开言道:

    “各位,今天是我们‘云南讲武堂’大喜的日子,我作为讲武堂的堂正,今天也是百感交集,喜悦不胜。虽然培训时间只有短短的六个月,但在这段时间里,通过诸位孜孜不倦的渴求和百折不挠的奋斗,诸位都已经成为了咱们军中的骄子,大汉朝廷的脊梁。”

    “要知道,我们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四十名学员学有所成、顺利毕业,可以说是我中华大地开天辟地的头一遭,也是我们万般辛苦的回报。”

    “你们作为我们大汉云南军队里的精英,加入到‘云南讲武堂’里来,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东西对于你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到,也许还很陌生。”

    “但是,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你们就卯足了劲,刻苦学习,认真领会,形成你追我赶,唯恐落于人后的局面,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你们的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这从你们的学习成绩里就可以看的出来。所有学员全部通过严格的考核,没有一个人落伍,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本帅为你们感到高兴和欣慰。”

    “你们无愧于你们付出的艰辛努力,你们无愧于‘云南讲武堂’第一期学员的身份,也无愧于朝廷给予你们的表彰和奖励。”

    说到这里,为了掀起演讲的高潮,李翊立刻带头鼓起掌来,霎时间台上台下群起响应,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响彻于精武堂之内,‘大帅英明’‘大帅英明’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显露出激动和振奋的神情。

    李翊知道,这些掌声和欢呼声即是对于自己人格魅力和正确决策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于他们自身奋力拼搏,顺利过关的最大奖励。

    第二期新来的学员们也深受感染,一时间,所有人都沉浸在对往事历历在目的回忆中,和对未来无比期盼的憧憬中,气氛的确感人至深。

    等到众人都兴奋够了,李翊的煽情表演也结束了,他止住了众人经久不息的掌声,继续说道:“这次毕业考核,本帅因为诸多原因,没有能够参加。你们也因为自己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表现,分别获得了等级不同的考核成绩。”

    “本帅要说的是,获得甲等考绩的学员们,现在还不是你们骄傲的时候,而获得乙等和丙等考绩的学员们,你们也不要因此而气馁。”

    “现在你们所获得的成绩,只是代表你们在‘云南讲武堂’内刻苦学习得来的的成绩,还没有经过真正实战的检验,那只代表你的过去,而不能证明你未来有多么优秀,更并不能说明你们就是一名合格的军官了。”

第191章 学以致用() 
说到这里,李翊凌厉的目光掠过全场。

    继续道:“接下来,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战事,或者突发事件等待着你们,即便在平时的训练和执行任务中,也有无数的困难需要面对。到那个时候,真正考验你们的时候就要到了。”

    “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你是英雄还是狗熊,在大事面前糊不糊涂,你有没有驾驭风浪的信心和勇气,有没有抵御困难,冲锋陷阵、悍不畏死的精神和毅力,到时候都会一一体现出来。”

    “到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个个都是甲等,个个都是千锤百炼、勇往直前的英雄,千万不要辜负了本帅对你们的殷切期望啊!”

    这时候,台下台上一片静穆,大家仿佛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破了这宁静的气氛。李翊知道,自己的这番言论,让这些学员们都有些紧张了。

    李翊放松了面上的表情,微微一笑,接着道:“为了‘云南讲武堂’各种教材的编写,为了训练课程的精心设置,简将军、钱大人、林大人、何将军,还有李参军、连校尉,都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这才有了你们赖以学习的这些书籍。”

    “我在此向诸位大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你们所有学子常怀感恩之心,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本帅和诸位大人对于这些军事上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纯粹是依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摸索总结而来。”

    “所以,照本宣科的东西,只不过是你们需要掌握的必要基础,而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改进,才是你们今后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而第二期的学员们,第一期的各种教材和训练方法,其实说实话还是不完善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说,第一期是摸索阶段的话,第二期就是完善和规范的阶段。”

    “我们会根据第一期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总结和改进,争取提高训练标准,完善科目设置,改进训练方法,使你们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更好。”

    “当然了,你们自身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适应学习和训练的能力,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热情和本领,争取超过你们的老大哥,把‘云南讲武堂’的尚武精神发扬光大。”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后云南的安危就看你们的了,今天我就讲这么多,谢谢诸位。”

    李翊的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又再次响起,李翊走下讲台,一一的和各位学员握手,询问他们的姓名,勉励他们学成本领,报效朝廷。

    一时间,讲武堂内群情鼎沸,学员们争着抢上来和李翊握手,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礼节,把李翊忙的是晕头转向,不亦乐乎。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要是有条件合个影就更好了。

    在回宣抚使府的路上,李翊和简铮并骑而行,在询问了他的朴刀营和骑兵营、斥候队的建设情况后,才想起了一件事。

    这些日子光说要完善后勤保障,高度重视后勤保障,但是一直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这次可要好好的嘱咐简铮一番,以免久拖不决了。

    李翊一边放马缓行,一边郑重的对简铮道:“简将军,你是宁州的兵马都指挥使,各关防的事情要多费些心。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关于平阳关的调防问题,这几天就要全部完成。”

    “后勤营的设立也要抓紧进行了,虽说我们现在没有战事,也不急在这一刻,但是,后勤营的大体框架一定要快些搭建起来。”

    “我的意思就是,后勤营人员设置不需要很多,目前二三百人也就够了。他们平时也就是修造军械,储备军粮,联系匠人制作军械、服装盔甲,搞好物品分发什么的。战时就要保障粮草军械的供应和运输、搭建桥梁、开挖道路、安排和组织民工运输队伍,为前方将士服务。”

    “后勤营的营指挥使一定要简拔得力人员充任,此人不但在军事上在行,而且要有大局观,组织能力突出,事务安排细腻,不知道你目前有什么好的人选?”

    简铮闻言毫不犹豫的道:“,据我观察,卫荆的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均衡,特别是组织能力比较强,我想让他出任这个指挥使,不知道大帅以为如何?”

    听到简铮推荐的是卫荆,李翊摇了摇头,不容置辩的道:“卫荆不行!”

    简铮听李翊这么说,不由吃惊的‘哦’了一声,略显犹豫的迟疑道:“卫荆为人精细,做事严谨,再加上处理问题老成、作战经验丰富,按说应该是最佳人选了,何以大帅说卫荆不行呢?”

    李翊瞅了一眼有些吃惊的简铮,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