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翊微微一笑,知道乌韦已然有些心动,只是乌韦的魄力非比常人,雄心壮志早已深入骨髓,要想让他轻易罢兵、与民休息,恐怕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看来,要想最终让他知难而退,就端看明天演武场上的表现了。

    演武场上旌旗猎猎、鼓点铿锵,在新落成的牛头山宁州大营内,李翊和林易陪着乌韦在观礼台就坐,下面就是硕大的演练场。

    而云南宁州大营这支云南最精锐的劲旅,装备着这个时代最精良的武器,清一色的百炼朴刀和精钢马槊,上千名步骑兵一起出动,踏着整齐划一的节奏,正在演练分进合击、包抄堵截的阵型变换,声势的确是不同凡响,眼瞅着乌韦脸上的神色越来越凝重起来。

    无懈可击的阵型演练结束之后,这个时代最具震撼力的火器营登场了。冯杞、习关带领的火器营士卒们,将经过改良的轰天炮、震天雷,以及抛掷弹、地火龙等新式武器全都展示出来。

    随着李翊一声令下,五支拖曳着长长火舌的震天雷腾空而起,在天际边数声雷鸣般的炸响,十数里内清晰可闻,顿时让在场众人凛然动情,而乌韦也早已是脸容数变。

    他大概已经遥想到,若是有这么一枚震天雷落在军阵之内,不管是多么强大的阵型都会瞬间土崩瓦解了。

    这时候,接下来的轰天炮方阵已经就位,目标是一百米外的一座木石结构的小屋。

    冯杞指挥着士卒将五具精铁铸造的发射筒瞄准了远方的小屋,在众人屏息注目的同时,接连五声轰鸣声响过,有四枚轰天炮的炸药包击中了那座孤零零的小屋,顿时将这座五米见方的建筑炸了个粉身碎骨,砖石纷飞、烈焰腾空,景况煞是壮观。

    而最后一枚轰天炮虽然没有击中小屋,但也在小屋附近的空地上炸响,掀起了遮天蔽日的尘埃,这说明轰天炮的技术已经是相当成熟了。

    紧接下来,冯杞新发明的地火龙登场了。说白了,其实地火龙就是一条长长的导火索,这也是在李翊的引导下,冯杞多次试制后发明出来的。

    这种地火龙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导火索那么迅疾,但引燃后其所经过的草地全都被点燃,瞬间将数百平方米的地方变成了一片火海,着实让人看得惊心动魄,乌韦更是连声惊叹。

    而更让乌韦耸然动容的是单兵携带的抛掷弹了。十名臂力雄奇的士卒点燃抛掷弹后,奋力将其投掷到数十米开外,在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火光四起,碎片纷飞,顿时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这几项火器攻击演练下来,李翊不由得惊叹冯杞、习关等人了不起的成就,就算几百年后的明清早期,恐怕也是达不到这个技术水平的。

    而这时,通过观看这场意味深长的演武,乌韦红润的脸色已经变的有些苍白,内心的波澜肯定不小,但神情上仍显得镇定如恒,果然是涵养功夫了得。

    离开演武场,李翊与乌韦并骑而行。乌韦看上去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显见得意气萧索。

    因而李翊故意趁热打铁的道:“国主看上去有些神情不豫,难道有什么不可开解的事情吗?若有能用得着李翊的地方,国主尽管开言就是。”

第537章 水到渠成() 
乌韦苦笑着摇头道:“唉!李大帅助我得到了昆明国,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只是现如今我得到了牂牁国的大片土地,却仍然是寝食难安啊!”

    “唉!李大帅是个明白人,也知道现在我昆明国虽然得到了一些土地,但却仍不能收服当地的人心,而牂牁国却对我们虎视眈眈,急于诛除我们而后快。有此内忧外患,我又怎么能睡得着觉呢?”

    李翊淡淡一笑道:“国主顺利得到昆明国,乃是可喜可贺之事。国运之道,首重人才,依我看来,国主只要效法前唐,广纳贤人士子为国家所用,从谏如流、息战止争,必能固本培基,使国家迅速安定下来。”

    “然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各部族一视同仁,才能获得百姓们的衷心拥护。至于发展经济、造福广大黎民,到那时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就无需国主为此费心了。”

    乌韦点头叹道:“唉!李大帅果然是世之君子,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从不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真是令我乌韦汗颜不已啊!唉!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李大帅所言,我乌韦敢不从命吗!若不如此,实在是愧对九洞十八寨的父老乡亲了。”

    “李大帅放心,我乌韦乃是一言九鼎之人,决不做背信弃义之事,从此以后,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也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昆明国都将与贵国和平相处,永不相负。”

    李翊欣然点头道:“国主果然是真英雄、真豪杰,只有您这样的胸怀,才会造就百世之业。”

    “呵呵!国主推爱与人,我李翊又怎敢落于人后。贵国士人子弟的培养,我云南愿意一力承担,以三年为期,所有资费由我们云南全部承担,不知道国主意下如何?”

    乌韦呵呵笑道:“我就知道李大帅乃是无私慷慨之人,定能予我昆明国最大的便利,呵呵!得蒙无私厚爱,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李大帅的恩情日后再还。午后我就返回镇宁,留下遮吉与贵属商议人才培养的方略,这可是我们九洞十八寨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啊!务必要鼓捣出一些名堂来才是。”

    紧随在后的林易闻言,不由慨然道:“国主放心,在下定然竭尽心智、周密谋划,为贵国的人才培养不遗余力,定要让他们学有所成才是。”

    “另外,九洞十八寨也有数百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汉人效仿学习,趁着这个机会,我还要多多向遮吉兄讨教呢!”

    遮吉晒然一笑道:“汉文化博大精深,又有什么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呢?我游历过很多地方,人们都对你们的汉文化推崇备至,效仿追随者众。”

    “我们九洞十八寨虽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但现在的年轻人却都不感兴趣,不知道多年以后,还有多少东西可以留存下来呢?”

    乌韦面色一暗,唏嘘着道:“既然要把先进的东西学来,就不可避免的要抛弃一些落后的东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毕竟长老们会不会欣然接受,还是一个难说的问题。”

    “所以,为了能说服长老们,还是有必要采取折中的办法,保留一些我们部族内约定俗成的东西,才不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所以啊!遮吉你要多动动脑子,既要学到汉人所长,又要为我族人所欣然接受,切不可引致长老们的反感才是。”

    遮吉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众人返回了宁州的宣抚使府,李翊立刻命人安排丰盛酒宴,为昆明国主乌韦一行送行。

    送走了乌韦一行,李翊和林易也返回了宣抚使府的书房之中。

    李翊笑着对林易说道:“六哥不费一兵一卒,就成功的让乌韦回心转意,而不是去联接蜀国,擅兴刀兵,以致对我们云南造成威胁,实在是居功至伟啊!”

    林易微微一笑道:“其实乌韦本身就举棋不定,也不敢轻易的取其下策。再说了,我们这一块的形势复杂至极,蜀国本身就四面受敌,根本就没有图谋南方之心,少了这个强援,乌韦还有什么可依仗的呢?”

    “我另外还觉得,乌韦本身就是个聪明人,而且得到的支持有限,他这样的选择,也不过就是顺势而为罢了。”

    李翊点头道:“是啊!乌韦空有雄心壮志,形势却对他们相当不利,他若想一意孤行的怀有荡平牂牁国的想法,恐怕最终也只能是自取其辱了。这周围的几个邻国,可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能管好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也就不错了。呵呵!下一步,你准备怎样为昆明国培养人才呢?”

    林易正容道:“能把汉文化传播到他们蛮夷地区去,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若能让他们接受我们汉人的礼仪制度、思想观念,无疑将会使他们摆脱野蛮落后,并逐渐向我们汉人靠拢。假以时日,将会使他们这块地方被汉文化同化,就不由他们不对我们长期依赖下去,那蛮夷人对我们的威胁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准备在云南政经堂专门为昆明国开设一个教席,暂定六个月一期,每期招收四十名学员。而昆明国本身就是个小国,全国人口也不过和我们云南大体相当,我看只要三四期的功夫,大概就能将昆明国的饱学之士涵盖了。至于如何采取措施发展经济,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李翊正要点头赞同,何守杰却连门都不敲就大踏步的走了进来,满脸俱是惶恐之色,使得侧立在门内的连骏也脸色一沉,顿时全神戒备起来。

    李翊见情势不对,霍然站了起来,连声问道:“何将军,到底何事这么惊慌?”

    何守杰忧色满面的低声道:“大帅,不好了,京城里出事了!”

    “什么?”李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神情顿时紧张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京城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第538章 变生肘腋() 
何守杰见林易也在这里,很快就稳住了心神,沉声说道:“大事不好了,钱大人一行到达端州驿站的时候,突然听到传闻,说是皇上在出巡敬州的时候,在梅口镇鹿耳山这个地方,遭遇了闽国国主王延瀚的兄长王延美所部军队的突袭,由于事起仓促,且随驾扈从不多,皇上心急之下,纵马驰骋之间,从马上摔了下来,到现在仍处于昏迷之中。”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传闻是真是假,但钱大人为谨慎起见,还是派老成持重的童贯星夜赶了回来向大帅禀报,以便咱们能从容安排。”

    听到这里李翊不由得暗暗摇头苦笑,这怎么可能呢?按照历史的真正走向,刘岩还有近五年的寿命,这一次的遇险,完全可以断定绝不会是他生命的终结。

    从自己知道的那点史实来说,这个事件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几句,而且刘岩也是从容脱险了,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依李翊看来,刘岩这一次只不过是遇到了一次级别较大的险情而已,势不会对他的人身构成什么严重的威胁。

    但世事往往难料的很,从自身来说,自己这个强插到五代历史上的人物,到底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连自己也预料不到。但最起码云南的部分历史已经被自己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模样,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因此,刘岩的命运到底会怎样,谁也不敢轻易去下结论,只能是静观其变了。但是,如果刘岩真的一瞑不视,在储君人选没有真正定下来的情况下,势必会有一番宫廷争斗,甚至会导致血淋淋的残酷搏杀。

    而自己却远在云南,在京城内的势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场博弈中根本没有一丁点的胜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王或者晋王荣登大宝,而越王却注定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场。

    到那个时候,恐怕自己也就连立身之地也没有了,不知道今后会沦落到何方。唉!事到如今,也只能祈求上天,但愿刘岩吉人天相,能够躲过这一次的劫难吧!

    这时候,林易也把童贯叫了进来,详细的询问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据童贯述说,他们一行数十人刚刚到达端州驿站,就从驿卒口中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而端州本就属于京畿之地,离京城只有百里之遥,京城中有什么消息,也能很快的就传到端州来。

    而经过初步证实,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虽然暂时真假难辨,但是谁也不敢轻忽大意。

    所以,钱聪和仇封、鲁立展等人商量之后,决定由凌风、杜翼先行赶往京城,去和李翩取得联系,以便确认消息的真假。另外把童贯火速派回云南,以便大帅有时间做好充分的应对。

    从京畿之地端州赶回云南宁州,童贯和随从两人四匹马,一路上只休息了两晚,竟然只用了六天时间就回到了宁州,可见事态已经多么紧急了。

    事情到底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其实李翊早已胸有成竹。这次的鹿耳山事件,其实只是闽国的一次试探性动作,也可算是闽国王兄王延美的个人行为,以闽国的实力,国土面积只有南汉的三分之一强,人口更是少得可怜,这点家底根本就不敢对南汉有什么非份之想。

    但对于李翊这个先知先觉的历史了解者来说,刘岩遇难鹿耳山的可能性可以断定为零,最大的可能也只是受了一次惊吓而已。以此判断,这个谣言的目的可就是用意颇深了。

    这时候,挥退了童贯等人后,面色凝重的林易对李翊道:“大帅,若是皇上真有什么不测,恐怕秦王这个准储君也就名正言顺了,而心怀叵测的晋王也就要有所举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