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游龙-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为了匡扶大计要和秘营短暂分离,但在京城一样会有用武之地,也是在为秘营积极筹备力量、积蓄实力,要我说,大哥在京城的作为,其贡献要比在云南大得多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哥肩负着在皇城脚下发展、壮大秘营力量的重任,那可是咱们朝廷的中心啊!而且若干年后,那里就是逐鹿群雄的战场,也是我们匡扶大业的所在。”

    “大哥在那样险要的地方披肝沥胆,为秘营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无疑是责任重大。兄弟我还觉得有些对不起你,你所做出的牺牲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的,你怎么还会觉得有愧于心呢?”

    唐经天苦笑摇头道:“兄弟有所不知啊!我唐某从不畏惧什么艰难险阻,为了咱们秘营的匡扶大业,死都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是,我在秘营里呆了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却与那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已经是不舍得离开他们了。”

    “我虽然才能低微,但幸有薄技在身,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它们传授给孩子们,这一次远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孩子们相聚,徒留满怀遗憾在心中不能释怀啊!”

    李翊肃然点头道:“唐大哥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这个事情好办。”

    “唉!其实我本打算等这些孩子们再训练一段时间后启用他们,现在只不过才两年多的时间,我总觉得时日尚短,他们还很不成熟,贸然使用他们只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可是我说什么也不愿意看到的。可是既然唐大哥有心栽培他们,我又怎么会反对呢?”

    旁边的林庆良笑道:“大帅也不必有此担心。依我看,这些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远超过我们这些自认为高明的人。呵呵!人小志气大,我看个个都是人精啊!他们不耍我们这些大人就不错了,还怕他们受什么伤害呢?”

第556章 雏鹰展翅() 
林易也点头道:“我看也是时候了。秘营的孩子们有大有小,最大的也有十七八岁了。再加上咱们训练的这么规整,可以说奇巧异技无所不包,寻常人等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旦夕相处,已经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情谊,同生死、共进退,其威力足以让世间任何高手闻之色变、见之胆寒。何况,京城秘营筹建在即,唐大哥也需要一批忠心不二的属下为其所用,才能有条不紊的把这项使命顺利完成,这对孩子们也是最重要的考验和历练。”

    “所以说,现在大可以抽调一批表现优秀、才干杰出的孩子,跟随唐大哥前往京城,这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唐经天脸露喜色,略显急切的道:“林兄弟说到我的心坎里了。若是大帅同意的话,我想把水易带在身边。这孩子精明灵透有识见,我正想把一身衣钵传授与他,带在身边定然方便的紧。”

    “哦!我知道水易乃是大帅的义子,也是大帅义兄唯一的孩子,但请诸位兄弟们放心,只要有我唐经天在,定不会让他受到半点伤害,不知道大帅意下如何?”

    李翊闻言不由得沉吟不决。要知道水易乃是义兄逯龙唯一的儿子,临死前才托付给自己,自己又怎能不悉心的照顾他一生,让他不受到一点尘世的伤害,才是自己应尽的本份。

    但话又说回来,既然选择了让他加入秘营,李翊其实已经替他选择好了今生的道路,这虽然有点对不住逯龙临死的托付,但是就这样让他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却绝不是自己内心所期望的,也不是水益能接受的得了的。

    男子汉大丈夫,面对纷繁乱世,若不能尽展其才,轰轰烈烈的过一生,苟活于乱世又有什么价值呢?

    水易今年还不满十六岁,让他早早面对这个纷乱无情的世道对于他来说,的确有一些残酷。而随着事情的发展演变,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唐经天唯一的亲传弟子,自己已经不可能再把他抓住不放,也是时候将他放飞了。

    想到这里,李翊慨然点头道:“唐大哥休怪我犹豫不决,实在是我义兄逯龙当年临死时将水易托付给我,实在是沉重至极。”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我今生都要践行的承诺。若是水益有个三长两短,我又怎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义兄呢。”

    “但我现在想明白了。既然生于这乱世之中,就应该勇于面对这一切,特别是咱们这些有血性的男儿,就应该也有责任承担起这个重任,无论是谁,都要最终面对人生的大考。雏鹰总有展翅飞翔的时候,所以说,水易也不例外,即便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怪责于唐大哥的。”

    众人肃然点头,李翊接着道:“既然咱们决定在京城大展拳脚,就要动用足够使用的力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秘营的孩子们已经训练了两年多,相当多的孩子们已经成熟了起来,我想已经可以抽调出一批年龄较大、见识较多,同时也是有担当、才能突出的的人,随唐大哥前往京城了。”

    “这件事要和庄大哥他们好好的商议一下,除了水易之外,具体的人选,要和他们一起商议决定。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点头称是。李翊忽然想起一事,对林庆良笑道:“这次二叔不是要在云南好好的休整一番的吗?为什么又想着尽快赶回京城了呢?”

    林庆良叹了口气说道:“唉!身不由己啊!前些天孙茂才孙大掌柜的来信说,京城产业发展的太快,他已经快掌控不过来了。资金什么的到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人才方面实在匮乏的很,他整天为此忙得焦头烂额,还是有很多事情顾不过来。”

    “呵呵!这也难怪,我早说过,孙茂才也就是个专才而已,让他统揽全局,实在是有点难为了他。所以说,我也必须和老唐及早赶过去,否则的话,孙茂才跳井的心都有了。”

    众人莞尔一笑,气氛轻快了许多,李翊不由点头笑道:“那这样一来,二叔岂不是今后就闲不下来了。再要找你喝酒的时候,难道还要千里迢迢的赶到京城里去吗?”

    林庆良不怀好意的笑道:“那可不一定,等我将老唐送到京城里去,那一摊子可就全交到他手里去了,我今后就是甩手掌柜了,那还不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大帅喝酒、品茶啊!”

    唐经天正要开口反驳,门外却传来禀报之声,李翊吩咐了一声,书房的门轻轻打开,何守杰快步走了进来。

    何守杰走到李翊的身前,见到没有外人,连忙轻声禀报道:“云南驻京进奏院传来四百里加急快报,看来京城之内又有变动了。”

    说着话,将手里的一个火漆密封的铁匣递到李翊的手中。

    李翊‘嗯’了一声,接过铁匣和连骏递过来的钥匙,随手打开了铁匣,将里面封着火漆的两封信抽了出来。

    第一封信是驻京进奏院使钱聪呈送的,信中说,自从皇上在梅口镇鹿耳山遇险以来,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上个月委任老将李知顺为东南面招讨使,率军三万进攻闽国边境重镇潮州,结果却是很不理想。

    闽国潮州都指挥使王延美联合闽国援军,不但正面击退了李知顺的进攻,而且暗使偷袭,一举击溃了大汉的数万大军,身经百战的李知顺竟然险些被擒,可说是丢尽了大汉的颜面,惹得刘岩是龙颜大怒。

    现下李知顺已经被解除兵权,下在了天牢之内,据说刘岩要拿他开刀问斩,以解心头之恨。而现在坐镇敬州的是老将梁克贞,一改先前突军急进的用兵策略,与闽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而皇上刘岩却失去了耐心,连日来与朝中重臣们密集商议,以期找到迅速破敌制胜的谋略,但现在看来应该是还没有商量出应对之策。

第557章 闽战选帅() 
第二封信是李翩通过云南驻京进奏院传递过来的。信里的内容一开始也和钱聪传来的大致相同,但接下来的内容就让李翊吃惊非小了。信中说,由于李知顺出人意料的战败,以及梁克贞暂时的按兵不动,使得朝中大臣们之间的争执瞬间甚嚣尘上。

    以左仆射何稹、吏部侍郎卢膺、都官郎中郑翱为首的数十名大臣,提议由内常侍、内侍省丞,内侍卫大总管、上柱国、护国大将军吴怀恩挂帅出征,并增调数万军队归其节制,以期一举荡平闽国。这样的说法的确诱惑很大,甚至差点就让刘岩动心了。

    而以中书侍郎王定保、崇文使肖益、右仆射兼左都御史、西院使王璘等实力派大臣,却认为在目前情势下,闽国国内安定团结没有内讧,军事实力也与我国不遑多让。即便派出吴怀恩这样指挥有方的帅才,以及十万以上的大军,也不一定能顺利的克期制胜。

    而若是战事拖延日久,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两虎相拼必有一伤,而对于在北面虎视眈眈的楚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若是他们趁机举国来攻,广北防线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说,若为稳妥计,应该继续维持目前的态势,若有必要,应该与闽国方面达成有条件的和解方是上策。但这个以稳为上的方略,却让刘岩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要知道正在震怒中的刘岩,又怎么会轻易的咽得下这口气呢!

    这时候,以开国元勋、尚书左丞、工部尚书倪曙、内常侍、内宫使、内侍卫副总管、上柱国、骠骑将军邵廷涓为首的数名大臣,认为梁克贞虽然征战多年、屡立战功,但是现如今年纪老迈,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而现在是启用年轻将领的时候了。

    他们推出的人选,的确让许多人大跌眼镜。那就是原先在对楚作战中屡立战功的广北节度副使,现如今的镇雄节度使吴珣。

    此言一出,刘岩却只是默默无言,好一阵子后才大发感慨的道:“吴珣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却已经多年没有显赫的战功了,如今远在镇雄,恐怕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近两年来能够为大汉开疆拓土的,也就只有远在云南的李翊了。他在云南只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就能够四战皆捷,笑纳数县之地。若是把他调回来,不知道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

    没想到刘岩的一句看似无心的玩笑话,却引来了众位大臣的齐声反对。而反对者之中,竟然有向来与李翊交好的内常侍邵廷涓,他反对的理由是,国家征战大事,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盛衰与存亡,决不能意气用事的交到资历、名望都不足的人手里。

    虽然李翊在云南屡获奇胜,但面对的都是实力相当的对手,且又获得了四周邻邦的相助。在实力占优的形势下所取得的胜利,根本不足以体现出他真正的能力。

    而且李翊年轻资历浅,军中的威望更是不值一提,很难压服得住一贯骄悍无比的军中将领。未开战已先挫三分锐气,这场仗根本就不用打了。

    看到邵廷涓对自己如此评价,李翊顿时有了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但是细细思量之下,李翊很快就明白了邵廷涓的良苦用心。

    对闽国作战,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闽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虽然都不到南汉的一半,但是整个国境内山势险峻,地形复杂,而且军队战斗力相当强悍。

    这也是小小的闽国在南唐、南汉和楚国之间的夹缝中能够一直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所以说,南汉面对闽国时根本就占不了什么便宜。

    而以自己的资历、名望,想要如臂使指的统帅大军与闽国交战,光是压服手下将领这一关就够自己头疼的了。

    所以,将帅不能齐心,未战已经输了一半,似此还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呢!邵廷涓竭力阻止李翊接手这场战事,无疑是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的。

    想通了这一点,李翊的心情已经很快平复了下来。以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南汉和闽国之间,小摩擦虽然不断,但是一直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事,这场风波最终会烟消云散,自己何必对此耿耿于怀呢。

    李翊顺手将手中的信递给林易,等他看完后,苦笑着问道:“在六哥看来,皇上最终会选择谁来带兵对闽作战呢?”

    林易稍加思索后,斩钉截铁的说道:“如我所料不差的话,这一次恐怕吴大帅就闲不下来了。理由就是,现在的主帅梁克贞,即便暗藏谋略、引而不发,是为了整个战局考虑的,也必然会被皇上所抛弃。”

    “因为有那么多的大臣都对他表示了不满,皇上也必然对他丧失了信心,再要继续使用他,徒然使梁克贞的处境更加艰难。”

    “而七弟资历、名望均不足以服众,皇上也只是说说而已,断不会把这么重大的战事交到你的手上。而除此以外,广北节度使程宝,虽有不世谋略,但其直面楚国雄狮不敢擅离。且其不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