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时光-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窜进瓜田,在几个西瓜上依次敲了几下,听声响选定一个熟度恰好的,口味应该也不会差。

    前世的渭北老家盛产西瓜,在西北那是出了名的,听声选瓜这门手艺是自小就练就的。虽说如今略有生疏,却也八九不离十。

    既是顺手牵羊,就必须行动果断。

    杨浩当即摘下西瓜,抱在怀里准备离开,不想一转身,一个身影站在身后,正定睛看着自己。

    一个女人,正是那个身着杏黄道袍的女道士。

    近距离接触,杨浩终于看清楚此人容貌身形,虽然梳着道髻,容貌秀雅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身道袍遮掩了身段,却隐约透着些许高贵气质。

    宫中嫔妃嘛,高贵漂亮是必须的,而且她……或许是个有故事的人。

    杨浩不想沾染是非,一直谨守行宫禁忌,不曾越过河湖桥头半步。

    但今日,是她自己主动从对岸过来,而且偏偏将自己现场捉赃。

    尴尬!

    女道士只是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眼神便颇有杀伤力。

    杨浩本就难为情,这下越发尴尬了。

    “仙姑容禀……”

    杨浩欠身一礼,脑子飞快转动,思索着该如何解释。

    然而目光触及女道士的落脚之处,后背顿时不寒而栗,电光火石之间,杨浩一手拖住西瓜,一手拔出怀中的匕首。

    自打上元夜遭遇袭击之后,杨浩便让老铁匠打造了一把匕首,随身带着作为防身之物。

    瞧见杨浩拔刀,女道士顿时一惊,只见杨浩顺势掷出了匕首,朝她飞来,花容失色是下意识的反应。

    “贼子安敢!”

    一声奸细的呼喊在瓜田之畔响起。

    杨浩只觉眼前影子一闪,一只大手便扼住了咽喉,怀中西瓜应声落地,砸碎四散。

    终于看清楚了,眼前是个年轻男子,哦不…唇间无须,面容白嫩,喉结几乎没有,应该是个太监。

    可是……

    他的力气为何如此之大?一只手死死扼住咽喉,根本挣扎不开,杨浩只觉几乎快要窒息。

    “松…开……误……会!”

    杨浩不断拍打小太监的手腕,抬手指向那边女道士所在的方向,挣扎着想要解释。

    小太监似乎终于回过神来,回头瞧过去,见女道士安然无恙,这才松了口气,但手始终没有松开。

    直至女道士呼喊道:“隐歌,先松手。”

    “是!”

    小太监闻言松手,杨浩弯着腰大口喘息着,再迟片刻,自己定会窒息,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小太监虽然松手,但仍旧用冷冰冰的眼神盯着自己,仿佛随时会再度出手,一击毙命。

    “你你……你瞎啊!”

    杨浩气不打出来,指着女道士所在方向,疾呼道:“蛇…啊,你没看见吗?”

    小太监仔细瞧过去,但见距女道士立足之处不过三尺的地方,一条青色的蛇耸拉在地,一动不动。

    盖因一把匕首精准地的刺在蛇头七寸之处,将青蛇死死地钉在地上……

第七十三章 清虚灵照大师() 
杨浩先前预备解释“顺手牵瓜”时,恰好看到了那条青色的蛇接近女道士。

    眼见蛇已吐信,呼喊已经来不及,受惊乱动结果只会更糟。

    偏生距离远,也没有长木棍、竹竿之类的东西阻止,电光火石之间,杨浩想起了怀中的匕首,下意识拔刀掷出。

    谢天谢地,得益于少年时和小伙伴投掷飞镖的功底,成功斩蛇。

    否则,不过二十出头的女道士就要香消玉殒了。

    奈何她的护卫小太监误以为自己是行刺,险些将自己扼死。

    唉!

    做好事的风险真高啊!

    说到底是这个小太监护卫不称职,没发现毒蛇也就罢了,毕竟站得远,视线可能受阻。

    可杨浩掷刀之后,第一反应不该是挡刀救主吗?

    如果主人有伤亡,即便擒获袭击者,又有多大意义?

    不过幸好他犯糊涂,否则挡开了匕首,女道士就该丧生蛇口了。

    真相澄清,小太监一脸震惊,女道士也脸色惨白,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些许歉然与感激。

    瓜田里有蛇不奇怪,但皇家园林里的瓜田里出现毒蛇,就不寻常了。

    禁卫军很快便出动,首先护卫女道士快速离开,然后开始清查瓜田果园,周遭农田是否还有毒蛇,并且飞速禀报宫中。

    至于顺手牵瓜这样的小事,已经没人在乎。

    不过从瓜田里一出来,那群种地的内侍学徒闻讯而来,纷纷称杨浩命大。

    “小郎君,你要吃寒瓜说一声便是,何必去那片瓜田呢,是有个三长两短……”

    “那片瓜田很危险吗?因为有蛇?”

    内侍嘀咕道:“有蛇之事甚至是奇怪,我在玉津园好几年了,还是头一遭见蛇。”

    “那是?”

    “那片果蔬院子是清虚大师的,旁人不得擅入。”

    “清虚?”

    “清虚灵照大师,从来冷冰冰,不苟言笑,她身边的张隐歌武功奇高,一出手便可要人性命。”

    “呃…这个倒是领教过了,差点掐死我。”

    “幸好你斩蛇救了清虚大师,否则就该……”内侍摇了摇头,“收尸”二字终究没说出口。

    “好吧!”

    杨浩诧道:“那位清虚灵照大师是何许人也?”

    “呃……”

    几个内侍面面相觑,然后整齐划一地摇头,半个字也不提。

    神秘兮兮的,看来女道士身份非同寻常。

    算了,越是有故事,是非也就越多,不问的好。

    倒是……一想到自己经常出没的农田里有蛇出没,杨浩便有些不安,不是每一次都能那么好运,可以飞刀斩蛇。

    内侍们也是相同的反应,那种冰冰凉凉的长虫和植物一个颜色,游动攻击迅速,防不胜防,着实让人担忧。

    事实上,事情远比想象的更复杂。

    看到王守忠率人匆匆而来之时,杨浩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玉津园是皇家园林,皇帝时常前来收麦观稻亲农桑,要是遇到毒蛇,那还得了?

    关乎皇帝安全,都是天大的事。

    王守忠进园之后,率先过桥前往深处的宫宇,想必是去探望那位受惊的女道士。

    不过多时便出现在玉米地旁,看着杨浩问道:“三郎没事吧?”

    “无妨…”杨浩下意识摸了摸咽喉,不适感已经减轻很多。

    “隐歌莽撞了,还望三郎不要见怪。”

    “没事,职责所在,可以理解。”

    王守忠叹道:“三郎明理大度,身手也好,救了清虚灵照大师,功不可没,我会如实奏禀官家,给你记功请赏。”

    杨浩谦虚道:“都知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何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王守忠笑了笑:“好了,三郎不必客气,你且先回去休息。这两日若非必要,先不要过来,此间需得清理蛇虫。”

    “是!”

    杨浩欣然点头,玉津园这几日是非多,不来最好。

    唯独可惜了西瓜,摔得粉碎,虽说园里还有,可往后恐怕……再也没机会顺了。

    ……

    杨浩悻悻出了玉津园,王守忠脸色顿时转寒。

    带着禁卫查看瓜田果园,包括那条蛇尸,又好一番叮嘱查问。傍晚的时候匆匆赶回宫中,径直入了福宁殿。

    寝殿之中,赵祯换了常服,并未入睡,也没有前往嫔妃处临幸,而是来回踱着步子,似有不安。

    直到王守忠进殿,赵祯才停下脚步,问道:“大伴,怎样?皇……她还好吧?”

    “官家勿忧,清虚灵照大师安然无恙,只是略微受惊。”

    “那就好!”

    赵祯微微松了口气,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清虚大师去果园,足畔有毒蛇出没,当时杨三郎也在瓜田,估摸是顺手牵羊摘瓜。”

    王守忠笑叹道:“也多亏杨三郎在,瞧见了毒蛇,反应迅速,以飞刀斩之,这才救了大师一命。

    隐歌以为他要行刺,出手扼了杨三郎的咽喉,想必也要难受一阵子。”

    “毒蛇?玉津园中怎会有毒蛇?”赵祯有些震惊,有些愤怒。

    王守忠低声道:“官家,不止是有蛇,而且来的蹊跷。”

    “怎么说?”

    “老奴命人查看过了,那蛇名曰青竹梭,东京当地是没有,多见于荆湖山野。”

    赵祯脸色一变,冷冷道:“什么意思?有人故意在玉津园中放毒蛇?”

    “极有可能。”

    王守忠沉声道:“老奴已经派人捕蛇,并清查玉津园,彻底清除蛇患。”

    “嗯!”

    赵祯点点头,沉吟片刻后问道:“大伴,你觉着这事是冲着朕,还是……”

    “不好说,官家每年六月都会入玉津园稻,天下皆知,今年没去是临时改变,若说是冲着官家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真正在玉津园中常住,并出入那片果园的,唯有清虚大师,保不齐……”

    老奸巨猾的王守忠还有说下去,但赵祯已经明白,沉吟道:“大伴是怀疑郭……”

    王守忠道:“老奴不敢妄言,但当年之事,他们对清虚大师多有怨恨,打听到大师的下落之后,指不定……”

    “朕心里有数。”

    赵祯沉吟良久,低声道:“玉津园里,尽快清理干净,务必保证清虚安全。庄稼也都种在那里,朕和百官都会去,不可出岔子。”

    “官家放心,老奴会尽快办妥。”

    “还有盯着平卢,还有相州你那个老伙计……”

    “是!”王守忠心念一动,点头应允。

    “大伴,你说杨三郎……”

    赵祯沉吟道:“他的出现很是巧合,会不会是……或者,当真是个福星?”

    “官家,目前看来应是巧合,杨三郎出入玉津园时日短,连清虚大师的身份都不知晓,也不知她会出入那片瓜果园。”

    王守忠低声道:“老奴已经详细查问,是内侍们给了杨三郎半个寒瓜,估摸不够,想顺手牵羊。乱入进了瓜田,恰好遇上清虚大师,纯属巧合。”

    “原来如此,几个寒瓜而已,说一声便是,何必伸手……”

    赵祯笑着埋怨两句,吩咐道:“既如此,大伴就摘几个瓜赏给他,顺道去他家院里看看,玉米和土豆也该成熟了。”

第七十四章 腐烂的土豆() 
暂时不用去玉津园,杨浩便专心操持生意。

    冰糖、白糖相对容易些,技术都已经提前试验过,按部就班便是。

    至于原料,闾岩正好派上用场。

    南方乃是蔗糖产地,闾岩曾前去行商,认识不少商家,采购好原料,直接通过运河运送到东京,十分方便。

    酿酒相对复杂一些,前世倒是见过老家有人用玉米、高粱酿酒,但依样画葫芦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杨浩为此专门重金请了擅长酿酒的师傅,一边请教,一边结合前世见闻,逐步摸索。

    除此之外,肥皂、香皂这些洗涤用品也开始着手。

    没办法,盛夏时节,每日都要沐浴,杨浩着实用不惯胰子。没有沐浴露,有块香皂也是好的。

    索性制造工艺不难,这年头不需要添加各种杀菌抑菌的有机化学成分,只需能去油去污即可。

    肥皂相对简单,动物油脂加碱是最基本的配方。香皂精致一些,换上植物油,再加上些许鲜花香料即可,怎么着也比皂角水和胰子用起来舒服。

    作坊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逮着空隙,终于可以回家歇会。

    摆了张长榻在枣树下乘着凉风小睡,颇为安逸,可是没睡一会,便被吵醒了。

    对于王守忠这种扰人休息的做法,杨浩颇为不满,但看到几个浑圆硕大的西瓜时,所有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王都知,快请坐!”杨浩热情招呼,目光却始终盯着那三个西瓜。

    王守忠笑道:“听闻三郎喜食寒瓜,官家特意赏了几个。”

    “谢官家赏,有劳都知。”杨浩一点也不客气,欣然笑纳。

    “听闻你最近生意很忙?”

    “瞎闹腾,瞎忙。”

    “哼哼…”王守忠笑了笑:“顺利否?”

    “托都知的福,一切顺利。”

    “你小子…冲你这句话,倘若有事,尽可告知于我。”

    “恭敬不如从命,小子就先谢过都知了!”

    杨浩心下一笑,老宦官在大宋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敢不给面子的人应该凤毛麟角。

    “算算日子,庄稼也都该成熟了吧?”王守忠打量着院里为数不多的庄稼,轻声询问。

    “是呢,您瞧,辣椒已经红了。至于玉米、土豆也都可以收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