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狙击手-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炮弹落下,武卫右军的军官们顿时哑巴了,马达,那是炮兵阵地啊,那是武卫右军前锋的利器啊,怎么能够被轰炸呢?

    “旅帅,怎么办?”敌参谋布鲁被一顿迫击炮也给差不多捧晕了。

    “团长,是不是命令步兵出击?”皖军指挥部,副团长李君看到敌军炮兵腾起浓烟,提议道。

    “命令3营,去冲击一下右前方敌临时指挥所!命令二号炮兵组,立即对猬集在敌临时指挥所后面c2地区的敌步兵进行炮击!孙忠武——”

    “到!”

    “你们1营,负责清理敌铁佛镇外的那一片敌人。”

    “是!”孙忠武敬了一个礼,转身而去。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王

第185章 皖军初战(7)() 
“冲啊,杀啊——”1团3营684人在营长罗卫东的指挥下,从团指侧面约500米的一处密林中冲了出来,他们大声吼叫着,声震原野,气势如虹!

    “糟糕,皖军在山上还有有埋伏!”武卫右军协统罗宣正思考布鲁说的怎么办,突然听到右侧密林中传来充满杀气的吼叫声,当即惊慌地说道。

    “旅帅,这股敌人并不多。我担心的是皖军还有后手。”标统郑俊也同时发现了冲锋的皖军。

    “什么后手?”罗宣问道。

    “轰轰轰——”就在罗宣话音没落之时,位于他们指挥所后面约二公里外的6营7营临时住地,突然传来一阵阵爆炸声。

    “这就是他们的后手,这是皖军早就装备有的福博斯75毫米山炮,旅帅,撤退吧,虽然只有8门火炮,但我卑职估计这并不是皖军的全部力量。”

    “啊……撤退!命令部队,立即撤退!”罗宣看到皖军已经冲到自己指挥所警戒圈外围了,惊慌地下达着命令。

    “晃——”冲到近前的一个60迫炮组,以最快的速度架起火炮,向着正惊慌撤退的罗宣们一炮打过去。

    “轰——”炮弹在人群中炸开,虽然威力不大,但比一枚手雷的威力还是要大得多,随着爆炸声,立即有七八个人被炸倒在地。

    其中一个军官,在爆炸中身影一歪,差点倒地。

    “旅帅!快,旅帅受伤了——”距离罗宣不远的参谋布鲁看到罗宣腰上突然飙出一股鲜血,惊慌地大叫道。

    于是,罗宣被一个大个子士兵给背在背上,风一般地向后撤退。

    其实,如果罗宣不是特别慌张,有序组织撤退的话,虽然1团3营攻得比较猛,但毕竟只是一个营,只有684人,而罗宣身边却有他的8营,以及其他一些部队,人数上至少有1500人以上,虽然武卫右军没有重机枪,但他的指挥部所在,却也布置有小口径炮兵部队的。

    只是,罗宣这一慌张撤退,再加上他也受伤了,所以,就导致其结局真心惨不忍睹。

    此前冲到铁佛镇,被重机枪和迫击炮给揍得趴在地上的武卫右军第5营,除已经死伤的外,其余的被皖军1营给全包了饺子。负责警戒他自身安全的8营及其他部队,在慌忙撤退中被冲锋的皖军3营给吃掉了三分之二,惟有被迫击炮袭击的6营与7营,各有三分之二的人数安全地撤退了出来,只是,因为撤得匆忙,以为迫军要派步兵追赶,连一些重型装备及整箱整箱的弹药都没有搬走。

    不过,即便那些看似跑脱了的士兵,也未必就安全了,因为他们的屁股后面,就是气势如虹,快速追上的皖军。就这样,本来的一场阻击战、攻坚战,立即变成了一场追击战、溃逃战。

    呵呵,追击战,对于每周至少三次20里负重野越的皖军来说,追击战等于是平时的郊游啊,所以,皖军士兵几乎是一边说着诮皮话一边追赶的,当武卫右军的士兵实在跑不动了,在“缴枪不杀”的吼声中投降时,皖军士兵一边收缴武器,还一边讥讽道:

    “跑啊,兔崽子,你再能跑你也是一只兔子,你能跑过猎犬么?老子就是岳大帅手下的猎犬,每天训练跑步20公里,累得像条狗一样!***一个个的,能跑赢我们么?”

    这场皖军以1个团为主力配属2个山炮连计3600人左右,对阵武卫右军一个协另炮队、马队一部约5500人的铁佛镇阻击战,以皖军完胜宣告结束。此微皖军总损失为战死23人,重伤19人,轻伤54人,而歼灭的敌人数量则多大3700余人,其中打死1200余人,打伤活捉的2500余人,缴获各类火炮20余门,枪支3300余支,马匹73匹,辎重弹药不计其数。

    驻扎在夏邑,正准备前进至永城的倪嗣冲倪大帅,听到自己的前锋大败,只余千余人时,当即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待气顺下来之后,出征前的万丈雄心也消失于无形,摆在他面前,令他踌躇不决的问题是,15000人只剩下1万人的部队,此时是该进还是该退?此前的战败,是报告给大总统还是不报告?

    顺便说一下,原时空,不只是倪嗣冲提前驻扎在皖北,就是张勋的武卫前军也一直驻扎在徐州,讨袁军北上在徐州与冯国璋、张勋决战失败,导致“二次革命”不可收拾。但平行时空,由于岳山的皖军对整个皖省的局势控制十分有效,导致皖北、徐州一线,北洋军防线整体北移上百公里,也就是说,在平行时空中,苏省境内,皖省境内,皆没有北洋军队的。

    另一点不同则是攻守方易位。原时空是革命军北上攻打北洋军,而平行时空是北洋军南下攻打皖军与苏军。在徐州一线,苏军也布置有少量部队的,但他不足以抵挡北洋军的进攻,所以程德全在原时空并没有主动招惹袁大总统,因为他根本照顾不了苏北。平行时空,由于受岳山影响,思想有一些变化,但实力并没有什么提升,所以他只有听岳山的。至于那个“两头讨好”的朱瑞,显然对岳山不够相信,或者不愿意与岳山联系太过紧密。

    只是,朱瑞忘记了岳山说过的话,东南几省如果不能在1913年间友好一统,那么等待东南结局的必将是战争一统!

    倪嗣冲最终选择的是既不报告给袁大总统,也不报告给冯国璋大将军,当然也不会选择进攻,而是选择的防守、等一等。

    在原时空,倪嗣冲从中原南部开始,先现东然后沿津浦线攻击,几乎是横扫了整个皖省括袁大总统对其军事能力评价甚高(与柏文蔚相比?),所以倪嗣冲这个原地防守、坐等变化的策略也未必就是错的。有时候,战机还没出现,但等上两天,其他地方的战局起了变化,战机又出现了。倪嗣冲的想法就是这样,不能说他错了。此时的军事将领,能够想得如此周全,也算不错。

    当然,倪嗣冲之所以选择不报告给袁大总统,原因在于此前袁大总统对他寄以厚望,已经发表了他为皖省都督,如果他此时报告说自己打了败仗,不但对他自己上任皖省都督不利,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北洋军的士气。至于报告给冯国璋,倪嗣冲同样觉得没那个必要,因为冯国璋此时与张勋那个辫帅在一起,对于那支部队,袁大总统可是一直提防着呢。

    本书

第186章 擒贼擒王(1)() 
这是倪嗣冲的一己之私。

    正是这倪嗣冲的一己之私,包括后面的弄虚作假,不但导致了自身武卫右军的覆没,更导致了北洋第二军以及武卫前军的覆没,进而导致了整个北洋在“二次革命”中的被动。

    此后,袁大总统为倪嗣冲的这种擅专行为吐血三升。

    铁佛镇外的追击战,直到下午近4点,才宣告结束。跑得比较早的,跑得比较聪明的,利用地形、河流等地理原因,逃出了生天,罗宣等武卫右军高层,在逃跑过程中有马儿骑,所以也逃出了生天,但大多数靠两条腿,而又起步较晚的武卫右军士兵,都当了皖军的俘虏。

    虽然是七月,昼长夜短,但在皖省的下午4点,也接近夕阳时分了。主要原因是,视野里已经没有了武卫右军士兵,所以皖军开始收兵,在距离永城约十几里之外设立警戒线,部队开始进食、休息,等待下一步命令。

    作战命令很快下来了,是皖军司令岳山亲自下达的。命令一团在永城外围拉起一条封锁线,严禁一个武卫右军士兵逃离永城,基本战略是“围而不打”,等待下一步命令!

    铁佛镇外的战斗打响时,岳山去哪里了呢?

    岳山去了夏邑,而且就在距离倪大帅一条街的地方喝茶。

    岳山不是胆大,同时进城的警卫团士兵,至少有两个连。此时的作战部队,对于如何防止敌军渗透,并没有特别的办法。最多不过是把军营、仓库、司令部等地方守好罢了。

    其中一个连,属于岳山的贴身警卫连,个个都可称得上这个时代的兵王。而且,在夏邑城外,还隐藏着警卫团的其他部队,以及1师2团钟保所部。

    同时,还有士兵以各种方式纷纷入城。

    钟保,是原余大鸿手下之人,对余大鸿相当忠诚,当然跟着岳山后,自然也忠于岳山,其能力算是中规中矩,与余大鸿本人相似,属于忠诚、老实之人。不过,即便再老实的人,在岳山的调教下,也变得不那么老实了。

    岳山穿越后有个感受,能在东国混个一官半职的,没有一个是笨蛋,当然,那种依靠背景上台的人不计在其内。这种不是笨蛋之人,只要愿意学,多少都能学到一点本事。再说,打仗与当官,有一个非常共性的地方,那就是算计人。打仗,算计敌人;当官,算计身边人。即便在算计人的“兵法”上,几乎完全一样。

    所以,岳山那种动不动就算计敌人的战法,深得皖军各级各类军官的喜好,当然,岳山所展示出来的手段也确实让他们敬畏,这一辈子谁都可以得罪,千万不要得罪岳大司令,否则,他把你卖了你还会帮他数钱。

    此外,夏邑这间茶楼,可不是简单的茶楼,而是'神龙'的一个情报站。在这种相邻地区设立情报站,一边做小生意一边打探情报,成本既低又十分安全。有时,仅仅是从茶楼里的道听途说,就能获得价值不菲的情报。

    岳山到夏邑要干嘛?目的一个,悄悄拿下夏邑,活捉倪嗣冲。

    是的,岳山是准备趁夜夺取城门,然后放自己的部队进来,同时他将带领自己的警卫战士突进倪嗣冲所住的县衙,抓捕倪嗣冲。

    这一招在三十六计中就叫“擒贼擒王”。

    夏邑是一座小县城,但其名气却顶了天,作为东国人,如果不知道夏邑,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东国人了。

    因为夏邑是东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

    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时代虞地,秦置栗县,北魏时称“下邑”,全末取“华夏之邑”之意而为夏邑,然后相传至今。

    只是,夏邑在历朝历代,皆属于四战之地,又因在黄淮区,时常遭受洪灾。在此之前,太平天国、捻军等均攻破过夏邑,还有后来民军也攻破过夏邑,所以,此时的夏邑实没有几幢像样的建筑,破败不堪,城中居民,普遍脸带菜色,明显营养不良。

    岳山所居之地,属于茶楼的二楼,能望到更远处的县衙所在。而县衙,便是倪嗣冲司令部的所在。虽然倪嗣冲有上万人的部队驻扎在夏邑,但倪大帅并没有对夏邑戒严(没那个概念),这就给了岳山以机会。

    此时,在夏邑县衙,倪嗣冲一脸苦相,损失的5000人,好办得很,就在这豫东地区就能补充,但损失的4000余条枪,却要了倪嗣冲的老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大帅,你忧虑啥呢?”手下一个参谋小心地问道。这个参谋是新进武卫右军的,与此前的领导关系说不上,与新来的倪大帅更说不上。

    “还不是罗宣那混蛋,人打没了好办,这天下缺天条腿的蛤蟆,就不缺两条腿的人。只是,那些装备损失了,如何补充?”倪大帅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参谋,觉得还算顺眼,便把自己的忧虑说了一下。事实上,这个忧虑高级军官都知道了,但大家都没想到好办法。

    “大帅,卑职有一计,可化解此此难,不过,大帅要先原谅卑职无罪,卑职才敢说。”参谋想了想才说道。

    “好,本帅恕你无罪,你说!”倪嗣冲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一个计策,此时便是相当于看到水面上漂着一根稻草一样,能不能救命,先抱起来再说。

    “大帅,铁佛镇外一战,大帅应该向袁大总统汇报。”参谋说道。

    “啊……你?”

    “大帅,你听我说完嘛。”参谋理了理自己的思维,“铁佛镇外一战,大帅可以分成几次向大总统报告,每次报告都可说取得了胜利,打退了敌人,但我武卫右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