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狙击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怪不得你的军队有一种精气神,原来根源在这里啊!”蒋百里颇带探究的意味说道。

    “呵呵,这个问题。百里兄,不说了,不说了,以后,你会明白的。来,我们准备喝酒,喝酒。这个酒啊,我可是在西黔的赤水河边搞来的老酒,普通人我是不拿出来的。”岳山却不想接受蒋百里那种探究精神。

    “我证明,就是总司令的父亲想多拿一瓶走都不行。”张孝准揭着岳山的老底。

    “说什么呢?”岳山盯了张孝准一眼,“父亲经常见,是亲情;百里兄第一次见,是友情是新奇,就像第一次见美女一样,俺心头激动啊!”

    “这……哈哈哈……”众人大笑。

    喝酒当然不止四个人,除了蒋百里、张孝准外,还有张秋舫、潘明两人。不过,张秋舫与潘明两人自动坐到下方,并担当起了服务员的重任。

    此次相聚,并不是喝酒那么简单,有些话传出去了,世界也许会由此混乱的。所以总督府送菜的人都只能送到外面,然后由贴身警卫连送入客厅,再由张秋舫和潘明上桌。

    “哎,百里兄来,我就轻松了。”张孝准说了一句“工作”。

    “你轻松个屁,我才该轻松了。”岳山接了一句。这话让另外三人愣了一下,这是神马节奏?

    “呵呵,百里兄,是这样的。对你的安排呢,我的意见是参谋长职务,以后可以称总参谋长;至于张孝准这家伙,便给他升一升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副司令怎么样,排在我小舅位置前面的副司令,你是知道的,我小舅虽然不错,但其实与柏文蔚一样,也快要适应不了我们的节奏了!”

    “我……可这支部队会听我这个副司令的么?”张孝准有些担心。

    “你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听你的?谁不听,告诉我,我立即给他50万,让他滚蛋!”岳山冒火了。

    “哎,我这不是担心嘛,以前,我只是参谋长,并没有下过命令,也不知道这些师长旅长们的情况啊。”张孝准说道。

    “对了,你不说我还不知道。这便是你张孝准的一个缺点了。你以为这支部队是我拉起来的,他们都是我的人,你呢,是为我打工的,所以也不便于与我的手下往来,免得别人说你想摘桃子想拉帮结派是不是啊啊啊?”岳山有些火了,张孝准这个想法,是千万要不得的。

    “对不起,总司令,我错了。”张孝准以前确实有这个顾忌。

    “一支部队,确实需要树立首长的威信!我的威信也是在作战、训练、部队建设中一步一步确立起来的!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包括下面的师长、团长们,都能以自己对士兵的爱护,对军事素质的提高,对战争的掌控能力等方式来获得士兵的喜爱与崇拜!但是,你张孝准也知道,东南军下面的那些师长团长,他们并没有私兵,他们随时都可能由一团调到七团,甚至连一个护兵都带不走。这是制度性的安排,谁也不能违背!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张孝准还担心什么呢?”

    “总司令,我检讨!”张孝准心头非常感动,当然他以前也不是小人,而是所谓的君子节操。也是东国传统讲的忠诚忠人之事什么的。只是,岳山对此早有防备,在他的部队里,绝对不允许军头的存在。

    “总司令,我敬你一杯!”蒋百里端起杯子。

    “干什么?”岳山问的是什么理由。

    “就你刚才讲的首长威信与没有私兵的理论,让我终于明白北洋为什么不行了,谢谢你为我解惑!”蒋百里一口干后说道。

    “好,这一杯我喝。这确实是我军与北洋或民党军队的重大区别。”岳山说道。

    “我陪一辈,感谢总司令让我放下了心结。”大男人,大胸怀,张孝准是也。

    “总司令,我这里弄了一篇文章,还请斧正。”吃着,蒋百里拿出了见面礼。

    “别别别,文章我是外行。拜读可以,但斧正还是算了。”岳山对蒋百里的才华知道得非常清楚,哪敢在百里面前谈文章啊。

    “这是写我在皖省的见闻。”蒋百里说。

    “皖省的见闻,也是你的见闻。你是不是要拿去报纸发表啊?”见蒋百里点了点头,又说道:“我们刚创办了一个《东南新报》,秋舫你安排一下,告诉总编辑,百里兄的稿费按最高标准开,他拿到钱好买酒给我们喝。”

    “哈哈哈……”蒋百里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喝酒喝得最舒畅的一次。

    看书罓小说首发本书

第219章 还是工商() 
次日,袁大总统请来朱家宝,问对有关东南之事。其他人等,有关无关都与袁大总统说,这事儿,我们也要来听听啊。袁世凯知道,这是人心思动了,好吧,都来听听。袁大总统的问题很尖锐很深刻也很笼统,一句话:岳山想要干吗?对这个问题,朱家宝对岳山了解得非常深,他只用了四个字来回答袁大总统:富民强国!围观的数十人忍不住想笑。大总统问得尖锐,朱大人答得简练干净。都不愧是顶尖的政治人物啊。想来,还是这朱家宝棋高一着,竟然找了一个最有前途的女婿。“你就不多说几个字?”袁大总统没好气地说。这个朱家宝,以前还是自己的手下,现在虽然也是自己的手下,但……“大总统但有所问,卑职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朱家宝说道。从年龄上讲,朱家宝只是比袁大总统略小点点。“岳山为何扩军?”“富民强国,强国必先强军!”“朱大人啊,你看中央财政如此捉襟见肘,岳山可有好办法?”袁大总统决定谈点实在的。“大总统只需发展工商,自然财源滚滚。”“发展工商,我们也在做啊,但效果却没东南好。”袁世凯也是无法。“发展工商,以皖省之经验,重在各方利益分配。譬如这矿业开发,皖省征收了一种资源税,只要大总统一声令下,仅矿产资源税,东国一年就不下于1亿两。”“……”袁大总统沉默了。这就是他与岳山的区别。岳山可以无私地征收资源税,包括他自己开办的企业,都照章纳税不误,但袁大总统做不到,他的家族,他手下的家族。譬如周学熙,大财阀啊,但你要多收他的税,他就要找袁大总统拼命。人因有私,走不太远。“再无他法?”过了一会儿,袁世凯又问。“他法是有,岳山共有三招,但都比发展工商更慢。”朱家宝实话实说。“另两招是什么?”“发展教育,基础建设。”“朱大人,发展教育,基础建设,都是花钱的行当啊,怎么能说是挣钱的行当呢?”曹琨出言反驳道,以为朱家宝这是在忽悠大总统了。“大总统,曹大人,最初,我也是这样以为的。但皖省所做的事,却证明我此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先说这基础建设,譬如修路吧,肯定是要花钱的,譬如,修一条路要花一百万两银子,但是,因为路修好了,有的矿就可以开采了,有的特产就能卖好价钱了。政府税收就多了,而且这是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之事。最初,岳山在安庆搞了个'安庆工业园区',说白了岳山就是修路、修码头,用岳山的话说就是‘三通一平’,然后,看那地面儿,价格蹭蹭蹭往上涨。”“噫,这个啊,你说说,到底是什么回事?”袁世凯听到g点了。“出安庆西门二十公里,有一片低滩荒草之地,大约有4000亩,时卑职为皖省巡抚,便以3万两价格卖给岳山。岳山拿到那块地后,先对其进行‘三通一平’施工,所以‘三通一平’,就是通路、通水、通电,平就是将地面弄平整,可以直接在上面建厂;此外,岳山还建有配套码头、外有铁丝网、围墙等。为此,岳山大约投资有100万大洋。但就在当年,看到岳山兴办企业赚钱后,有人便想入场租其场地兴建企业,岳山便以每亩50元一年的租金租出去或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售卖出去。”“这到是一个来钱的法子。”有人当即算出了账。“这个钱,只是小钱。4000亩地,按平均每40亩为一家工商企业,在那工业园区大约兴建了100家企业,这100家企业,总投资达500万元,仅皖省一年从这个工业园区,一年就能收到60…100万元的税收。这是政府所得的一个大头,工商发展之后的税收。第二个大头,工商业主每年所赚取利润,平均是交给政府税收的三倍以上;第三个大头,100家企业里,大约有8万名各类工人,这些工人每人每年最少挣50个大洋,多者上百个大洋,大总统,可以想想这8万人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多少人啊?”“啊?”朱家宝提供的这个信息,实在太令人震撼了,马达,就是搞个生产基地,三五年政府就能收回成本?而且,还是方方面面都得利之事?“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有两个条件。”朱家宝继续说道,这些内容,都是1911年左右他不耻下问,从岳山那儿讨来的真经,也是在那之后,朱家宝对岳山也就言听计从了,马达,这是能够点石成金的能力啊。“哪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懂得列强工商业的主持者,没有这个,各项收益可能下降一半;第二,要吏治清明,否则,即便有收益,也会被贪官贪鄙一半!”“除此之外,就没法了?”袁世凯问道。上面两个条件,第一个好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第二个吏治清明,袁大总统也想啊,可是却难以办到。“还有一法。”朱家宝决定把岳山的想法说出来。“什么办法?朱大人快说。”有人一直认真听着,所以听到还有办法,大家着急了。“承包经营!”“什么意思?”众人不太明白这个东东。貌似,太超前了。“譬如大总统有一块地想办成工业园区,可以承包给某人来做,某人每年给大总统的财政交纳多少钱,剩下的便是那人的。”“这个……似乎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是,这个承包也有前提,那就是其人要有家财,要有抵押或担保,否则,他万一全亏损了,怎么办?其二,承包之人,以东国之人为好,如有西夷介入,到时收不到钱,难道跑到西夷去打官司?”“担保?”又有人发问。这个朱家宝,新名词层出不穷啊。当然东国传统商业中,是有担保的,但谁知是不是那个意思啊。“是的,担保。最近,我听岳山来信说,沪海准备成立一家'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一家'太平洋担保公司',专门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又来两个新公司,袁大总统真的迷糊了,但隐隐感到,这个岳山的崛起,真还不是偶然的。就凭他在工商方面这么多的手段,那也是东国顶尖的工商人才,再看其练兵、治军以及闷声发大财的风格,袁大总统真的很郁闷,为毛自己手下没这样的人才啊。本书源自看书網本书来源ml

第220章 段芝泉东南考察记(1)() 
“朱大人,你还说了发展教育。这发展教育与挣钱有直接关系么?”还有人惦记着朱家宝说的“三招”。“呵呵,教育确实是花钱的事儿,但也是个挣钱的事儿。”朱家宝说得累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再接着说:“教育挣钱,有这几条:第一,譬如你办一所学校,你要收学费,这教育本身也就挣钱了;第二,企业要招工,把招来的工人进行三五个月的短期教育培训,看起来是花了钱了,但这些经过培训后的工人,在岗位上却比没有受过培训的工人生产的效率更好,周大人手下有很多企业,想必有这样的体会。过去,我们一般都是把工人招进工厂,由老工人带领,以师带徒的方式来提升新工人的技术熟悉度。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慢,而有的老工人也未必愿意教弟子,教会弟子饿死师傅啊。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却可以大规模地快速地提高他们的技能,有点类似于军事训练一样,几个月后,一个只会摸锄把的农民就会变成一个会用枪的士兵。”“第三,则是普通教育了,这个部分,必须由政府投资,看起来是挣不了钱的,但西方列强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发展全民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之提升,像莱茵国,因为国民素质提升,所以遍地都是工厂,国家不但可以收到税,因为国民文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整个国家都显得异常强大,有文化的士兵亦非常善战,这便是教育长远的挣钱功能!”“好,说得好!”袁大总统终于因为听到真经而大声叫好。“大总统,这东南之举虽然好,但要办成却也不那么容易的。”徐世昌提醒了一句。徐世昌与袁大总统一唱一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这……朱大人有何高见?”袁大总统对于经济之道,办法真心不多。“我听说,岳山在组织东南各地官员,去密西西国以及欧陆诸国考察,他要求以后但凡作县令的,必须出国考察一次,这笔钱,由东南财政出。所以,我以为袁大总统也可以效法此举。”朱家宝说道。“马达,县令都要出国考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