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狙击手-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常凯申进口货此时急于立功,二话不说便接过了这一任务。常申凯之所以急于立功,是因为辛亥起事时他躲在蛇国,没有赶上革命的大形势,回国后还是借助于陈其美的力量谋了一个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的职务。

    常凯申亦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他接手这一任务后,很快便找到一个对陶成章深恶痛绝之人,这人叫王竹卿,为光复会叛徒。王竹卿虽然对陶成章深恶痛绝,但却并不敢轻易去惹陶成章更不要说杀陶了,毕竟,陶成章是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杀了对方自己也绝对活不了。而且,王竹卿虽然对陶成章深恶痛绝,却并未达到“不共戴天”之程度。说白了,王竹卿作为曾经参加过光复会的人,还是分得清恨与仇的区别,他与陶成章之间,只有恨,没有仇,或者没有私仇。

    但是,常凯申找到王竹卿后,王就难以脱身了,常以各种理由和手段,威胁、恐吓,散布陶成章将饲机严惩王竹卿的言论,最终让王竹卿答应与其联合动手。

    看書罔小说首发本書

第147章 沪海风云(3)7更() 
有了王竹卿加入,常凯申实力大增。因为王竹卿原为太湖强盗,枪法精湛,且能飞檐走壁。端的是一个杀手性的人物。

    陶成章非等闲之辈,早已风闻陈其美要加害于他的消息。为防不测,他深居简出,行踪不定,后因治病才迁往法租界金神父路广慈医院。

    史料称,1912年1月12日午夜,天气格外寒冷。几天来为寻找陶成章的行踪,常凯申已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他蜷卧在马车的软座上打着盹。车经福州路时,迎面吹来的狂风卷起厚实的车帘,常凯申睁开眼,却意外看见路旁屋檐下正在避雪的陶成章。他急令停车,下车后趋步上前,殷勤地和陶成章打招呼。当夜,常凯申用自己的马车,把陶成章送回广慈医院,默记下陶成章的病房号码。次日又携带礼品,以探视为名,实地勘察陶成章的病房环境及进出路径。

    1月14日凌晨,两个头戴齐眉毡帽的人,鬼鬼祟祟来到广慈医院二楼的走廊上,顺着房门找到205号病房。这二人便是蒋介石和王竹卿。其中一人学着护士的腔调,轻轻叩门道:“陶先生,吃药的时间到了。”陶成章酣睡正甜,听见有人呼唤便拉开门,然后随着一声枪响凄然倒地。

    这一段史料,前世岳山曾经看过,穿越后记忆十分清晰。随着岳山在沪海布局手段的展开,岳山对于陶成章这事儿,又陷入此前端方在巴蜀时一样的困惑:救还是不救?

    救端方,理由是很充分的。端方作为旧的皇朝的代表人物,在旧有皇朝被推翻之后,必定会感念己恩;但陶成章不一样,陶成章是推翻旧皇朝的有功之臣,且民间声望相当高,岳山将其救下,对皖省未必就好,说不定对岳山此后之路还会形成阻碍。当然,两人都有功于社稷,这是不可否认的。

    这事儿,与端方还有不同。救与不救端方,岳山可找自家准岳父朱家宝商量,但救与不救陶成章,却不能找朱家宝商量。原因在于朱家宝虽然支持岳山,但并不等于就认同陶成章们的主张了,所以找朱家宝商量,难以得到真正有用的意见。

    好在岳山还有人可以商量,这个人就是张秋舫。

    “长官,可救!”在听了岳山简单叙述后,张秋舫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为何?”

    “长官,救陶,益处有三:第一,长官有可能赢得光复会的友谊;第二,可给沪海局势注入不可测因素,有利于长官在沪海布局;第三,可给民党添堵。最近,我看了一些民党的言说主张,说实在话,如果我没看过长官的主张,也许我会觉得民党很哪样,但自从有了长官的主张之后,我觉得民党的存在完全是给长官添堵,以其这样,为何不给民党添堵啊。”

    “没坏处?”岳山其实也是倾向于救陶成章的,但却主要考虑到“给民党添堵”一条,或最多考虑到让局势更乱两条,绝没有想到神马赢得光复会友谊,马达,友谊,岳山需要么?至少,此前的岳山是不太在乎这种政治统一战线的。而张秋舫,似乎给岳山上了一课。

    “坏处不过是增加一个竞争对手罢了。可是,当清廷一结束,长官的竞争对手不说一百也有三五十吧,多一个也不多。”

    于是,历史又拐了一个弯:

    1月14日凌晨,两个头戴齐眉毡帽的人,鬼鬼祟祟来到广慈医院二楼的走廊上,顺着房门找到205号病房。这二人便是蒋介石和王竹卿。其中一人学着护士的腔调,轻轻叩门道:“陶先生,吃药的时间到了。”陶成章酣睡正甜,听见有人呼唤便拉开门,然后听到门外砰砰砰几声枪响,吓得陶成章立马将门关上。但是,陶成章的动作还没有完成,病房的门就被一只脚给别上了,“陶先生,你的两个朋友来看你,你竟然不欢迎?”

    说着,门被强力打开,只见一个头巾蒙面,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大汉,一手提着一个头戴齐眉毡帽之人,将其丢在陶成章的病房之内。然后,开门之人以及所有的人,都迅速从陶成章面前消失了。除了枪声以及病房里躺着的两个呻吟着快要死亡的人,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接下来的事不用说,陶成章怎么会不认识两人呢?门口发生的枪声,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而且,王竹卿与常凯申两人各自的肩夹骨,已经被蒙面人给打穿了。

    惟一的解释,是刚才那个蒙面人救了自己,而这两个家伙是要想刺杀自己。

    “来人啊——”陶成章大声叫道。

    ……

    早晨八点,沪海人又进入了一天的忙碌。突然一群报童冲出报馆,后中挥舞着报纸大声叫道:“买报,买报,特大新闻,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遇刺,刺客为神秘人反伤——”

    “报童,我买一张。”

    “报童,给我两张。”

    听到陶成章遇刺,刺客又被反伤,马达,新闻年年有,今年特别怪啊。沪海的市民们,又哪有不掏出几个铜子的。

    次日早晨,又一群报童冲上大街:“买报,买报,刺杀光复会领袖刺客之真实身份爆光,民党内部争权夺利惨不忍赌!”

    次日早晨,又是一群报童冲上大街:“买报,买报,刺客在警局交待,幕后黑后为沪军都督陈英士!”

    另一群报童跟在这一群报童之后,也大声叫道:“买报啊,买报啊,五毒散人陈英士,刺杀成瘾疑争宠!”

    “叭,叭,叭!”在沪海的某个寓所里,陈其美陈英士已经连摔了三个茶杯,几乎就是一篇报道摔一个。但是,最后这一篇报道,却是摔了茶杯之后,自己也摔到在房间里了,吓得几个助手慌忙将陈英士给扶起来。

    好久之后,陈英士醒转而来,大声叫道:“你们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为什么事前没听到一点风声?”

    手下蔽声蔽气,谁敢接话啊。

    “英士,黄老板来了。”就在这时,一个朋友走进来说道。

    “有请,快请。”陈其美可以骂这骂那,但对于黄老板的驾到,他必须得百分百重视起来。在江湖上,黄老板是他的长辈,是拜过把子的那种长辈,绝对轻慢不得。

    本书首发于看书罓

第148章 沪海风云(4)8更() 
黄老板,著名的沪海滩大享黄金荣,青帮大佬,发迹于1892年,成为法租界华人探目,后升至探长。此时的黄老板,下手门徒千余人,势力遍布沪海滩每一个角落,可以说一时风头无俩。即便原时空常凯申发迹后带着国民革命军再入沪海,甚至新东国进入沪海,都不得不对黄金荣“善待”,因为怕沪海由此混乱。

    黄老板现身,气场逼人,身边是8名贴身短枪保镖,屋里屋外还有很多枪手隐于暗处。

    陈其美是黄金荣晚辈,持弟子礼迎接。

    “英士啊,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报馆怎么会刊登对你不利的消息?”黄金荣是来表示关心的。

    虽然陈其美是黄金荣的弟子(常申凯也是),但现在陈其美作为沪军都督,手下有万余人枪,实力强大,已经有与黄金荣平起平坐的资格了,至少黄金荣不能把陈其美当成普通弟子看待。

    “师尊,我……”陈其美突然一脸苦相,以此想搏得同情。

    “哎,虽然你现在发展得不错,但我早就说过,你们那革命党内部远比我们青帮还乱,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火烧身。报上说的陶成章那事儿,是你做的吧?”

    “秉报师尊,是弟子做的。只是……”陈其美想要搏得黄金荣同情,必须得做让步。

    而黄金荣如此问,自也有他的目的。陈其美投靠黄金荣的时间很长,而且也忠诚。但问题是陈其美这人自恃聪明,留过洋有文化,有时难免自行其事。譬如这几次杀人事件,就显得太过锋芒,而且又太过轻率,最终让人掌握了把柄。

    “你做的事,愈来愈不像我们青帮做的事了。”黄金荣决定好好地敲打一顿。

    “师尊,我……”陈其美当即跪了下来。盖因黄金荣这话,威慑太大,而且含义不明。

    “你起来吧,我不是来责怪你的。青帮做事,向来讲谋定而动,未算胜先算败,否则,青帮又怎么可能从众多帮派脱颖而出?而你几次行动,都没得到青帮真传,显得十分草率。”

    “请师尊教我。”陈其美的姿态放得很低。

    “呵呵,我可没什么能教你的。我这次来,只是有一些老头子不放心你,让我给你传句话。”黄金荣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才说到正点儿。

    “请师尊说……”

    “他们说,江湖有江湖的道儿,政治有政治的道儿,劝你切莫把两者混淆了。”黄金荣语气缓慢地说道。这话,初进黄金荣耳朵时,也是不以为意的。但不到三分钟,黄金荣便感觉到其势逼人,如雷贯耳!因为这话直切青帮十大帮规之“不准江湖混道”。

    托黄金荣带这话的,确实为青帮的一名老头子,比黄金荣辈份还高。而那名老头子几乎直接点明了陈其美如此做,不合江湖规矩。

    这话,等于是说黄金荣御下无方。

    不过,这话却不是普通人说出来的,而是沪军第一师师长韩致平说出来的。

    韩致平,沪军师长?

    是的。韩致平,沪军师长,从沪军团长到沪军师长,韩致平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当然,韩致平这个师长颇有水分,即便加起来也不过6000余人枪。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师长也是沪军都督府任命的。沪军都督府任命,岂不是陈其美任命?是的,确实是陈其美任命。

    为什么陈其美会任命韩致平为师长?

    这话后世有人问,但这个时代肯定没人会问。因为,辛亥年代,完全是“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只要你人多枪多,委任状多的是,你即便要当个“军长”也不算是个什么事儿。与有段时间常申凯全国到处发委任状的状态颇为相似。

    当然,韩致平要让陈其美委任其为师长,也是要花一些手段的。这个手段便是钱。韩致平给了陈其美五万大洋,便得到了这个任命。

    本来,韩致平在作环球贸易商团团长时,就与青帮的一些老头子关系比较好,后来韩致平发展得愈来愈好,那些老头子不但感觉到脸上有光,某一天早晨醒来,仿佛还感觉到腰杆也硬了起来。自己有一个非常看好的晚辈,手上有6000人枪啊,不但是沪军人数最多的师,而且还是战斗力爆棚的师。

    当然,韩致平的部队与岳山皖省本部一样,士兵的人数随时都在增长着,只要机会一起,倍增成上万人大军也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至于韩致平为何会与青帮的老头子们关系比较好,这完全是岳山的“指导”。岳山身居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见多识广,哪怕他在军中,也依然会遇到各色老头子老人物,有的退居二线,有的正居要职,但不管他们处于何等位置,都不能忽略他们的力量,一个年轻人成事,老人未必能帮你什么,但要坏你的事,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何况还是沪海滩这种龙蛇混居之地。

    岳山的指导,便是要让韩致平以“末学后进”的身份,广识各路人等,方结善缘,只要机会一到,就争取取而代之。

    当然,这个取而代之的对象便是陈其美。

    陈其美是要下台的,原时空里陈其美下台的时间就是孙氏辞去临时大总统时间,是时,京师的袁大总统任命孙氏为全国“铁路总办”,让他去修建“十万里铁路”,任命黄兴为全国“矿业总办”,让他去开“十万座矿山”,还任命了陈其美为全国“商务总办”……不过,陈其美很聪明,他并没有去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