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狙击手-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东国对于读职高、中职、高职这类学生也进行减免,本质上是国家对高中教育不足和大学招生不足的一种弥补措施。当一个社会任何人都有资格进入大学读书时,读职业技术也同样该交学费。因为你学会本事后,就可以挣钱了,读书就相当于你的投资,为何这笔钱由政府来投入呢?其实,后世即便密西西国的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比例也在2:1左右,也即只有一半的人能够读大学,原因在于密西西国的大学实行的是“宽进严出”政策,入学相对容易,但想要拿到文凭,却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有相当多的人颇有“自知之明”,并没有选择去读大学。但是,因为东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人生就在于“高考”一搏!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去搏几搏!

    第五,最重要的是,太平洋银行的存款月息比列强各大银行都要高10%的利息,譬如,列强的银行存款利息是6厘,那么,太平洋银行的存款利息,一定是6。6厘,而贷款的利息,却与别的银行相当。

    这种操作方式,银行能赚钱么?

    自然能够赚钱。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惟有岳山知道两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是东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机遇,只要银行有钱,现在进行投资,两年后就是巨大的回报;其二,也惟有岳山知道后世的科技经济走向,太平洋银行的“风投”,说到底是受岳山指导的一个部门,它将在全世界去投资那些颇有价值的企业与行业,譬如密西西国的波音公司等。

    与其他穿越者不同的是,岳山即便投资波音等世界各大公司,目的并不是像其他穿越者那样去控股,而是等其股价上涨之后抛售赚钱。

    岳山相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企业,将不会再出现在其他国家,而只能出现在自己的祖国东国!而东国因为一穷二白,必须从其他国家那里去圈一点钱。

    有了钱,有了物资,再加上岳山有技术,有军队,有政权,难道东国还不能一飞冲天?

    本文来自看書王小说

第155章 实用主义(15更)() 
清帝退位,孙氏自知临时大总统之位不保,但如果就此将权力交给袁世凯,又不是孙氏的风格。 所以,在2月15日,孙氏主持召开17省代表会议,选举袁世凯为东国临时大总统,依据《东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变为内阁制,并且要求总统到江宁任职。

    这个,等于是给袁世凯挖的坑。

    实际上,查阅后世公之于世的历史资料,我们亦可看到袁世凯虽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着自己的野心,但袁世凯其实也是极其够隐忍的,至少比岳山还要隐忍。

    本来,孙氏在江宁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北洋军已经占领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要一鼓作气将最后一镇拿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袁世凯忍了。1月16日,腊月二十九,袁世凯回家路上,在京师东华门丁字街遭到同盟会京津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世凯幸免于难。袁世凯还没想过是不是报复一下南方同盟会,结果在1月18日,也即春节当天,孙氏就以提出《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企图做实南京临时政府。经过反复修改又于1月22日以公诸报端的方式将幕后谈判全部曝光,势同最后通牒,这不但令袁世凯极其尴尬和不满,也让南方17省议和全权代表伍廷芳尽失颜面。

    这时,袁世凯还是很稳得起那种,他以孙氏提出的条件与南北双方协商的内容不一致为由拒绝接受,袁世凯认为,如果清帝退位后各国不能及时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又不能统一中国,中国便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无法维持秩序,对付外人。如果孙中山一定坚持己见,他不得不作废先前谈妥之事。

    正是在这期间,孙氏忙着与蛇国人谈判,想从蛇国贷款以武装革命军,最后没有谈妥,便又生计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为袁的上台增设障碍。

    有人站在后世的高度说袁世凯如何如何,这完全是无聊。仅以1911年底1912年初的形势,包括百分之九十的革命党人,都认为清帝退位后,袁世凯是东国大总统的最佳人选。

    南北双方发生的这些事,每天都有助手将其整列为目录,供岳山阅览。如果岳山要求调阅更详细的情报,自然有私人秘书晋安将其送到岳山案头。

    对于1912年的形势,岳山早就给皖省定下了调子,不管风吹浪打,皖省都要稳如泰山,皖省在1912年,只有一个任务:发展!

    发展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大的方面,谁都能想到,譬如教育,交通,工商,法治,但要说到具体的方面,却未必能找到恰当的办法。譬如教育,在皖省光复之后,就向社会公布了皖省决心普通小学教育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但事情如果真那么简单就对了。

    要发展,就需要人才,而人才惟有教育才能提供,但这只是根本的。除此之外,还有引进人才一招,培养人才也有自己培养与委托培养等方式,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就是要分清其中的轻重缓急,虽然岳山有钱,但也不能乱花不是?

    所以,别人都在好好过春节时,岳山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与皖省教育厅长、皖省南北议和代表王忠寿以及教育厅次长龙平一起商量《1912-1920皖省留学生九年计划》。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皖省从1912年起,向莱茵国、密西西国等国派出至少1000名留学生,此后每年增加1000名学生,直达每年万名留学生为止。这个计划如果完全实现,等于在未来9年或10年间,皖省要向西方各列强派出45000名以上的留学生,远比后世留学密西西国的留学潮还要疯狂(后世一年60万左右留密学生?)!

    这个计划拿出来时,朱家宝就吓坏了。朱家宝知道岳山有钱,但派这么多人出去,这钱花得!

    “这个计划,虽然是我们皖省的计划,但最终将是一个全国性的计划。如果1920年国家实现了和平与统一,我的计划是每年派出40万左右的留学生。”岳山认真地说道。

    “???”朱家宝与余大鸿两人,都需要一个解释。

    “东国要想获得新生,就必须全面向列强学习。自曾国藩以来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收效甚微?盖因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事实上,这个理论是不成立的。东国需要向西方列强学习的,不仅仅是奇技淫巧等工商之道,还有社会人群的治理之道,泰晤士国为何几百年兴盛不衰,而且没人造反?原因在于其社会具有一种稳定性,这就得靠法治,也即得先将规矩立好!立得万世之规,才有万世之业!所以,这些留学生,除了学习自然科技外,还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法理、文化。”

    但两人的脸色并未变好。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你们担心老祖宗的东西是不是要丢掉了?”岳山自问了一句。

    两人当即点点头,马达,这还真是他们关心的地方。

    “其实,不知道都督大人对于春秋百家时代有没有研究?”岳山又问。

    “略知一二。”朱家宝老实地说道。其实,因为独尊儒术的关系,百家著作能够留传到清末的已经很少了。

    “战国时的五大霸主,并不是尊儒的;秦更是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举动,汉初也不是独尊儒术!”岳山穿越之后,因为记忆力的提升,也读过很多古籍,加上后世的见识,岳山对古籍的一般理解,往往还高于这个时代的人。

    “你要废儒?”朱家宝很吃惊。

    “呵呵,我可没那个胆量。但是,有如清廷几年前就停止了科举一样,虽然我不提倡废儒,但也不会提倡复古。我以为,我们注意到一个理念或方法就可以了。”

    “什么理念、方法?”

    “民为贵,其他次之!这是我们真正应该树立的理念。列强,之所以如此发达,就在于他们注意到了民众的需求,善于利用民众的心理,善于引导民众的力量!而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但凡民众群起而反之,而统治者只能以高压或收买的方式来维护稳定,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了朝气、生气。”

    “方法呢?”两人继续问道。

    “方法就两个字:实用!四个字就是:实用主义!一切以是否实用、适用为准绳。譬如,我们在皖省制定了一个规矩,但这个规矩有可能在东北就不太好。如果是这样,东北就得另立一些规矩。密西西国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你要搞联邦制?”两人又是一惊。

    “不,东国之根本是中央集权的共和制,各地另立规矩的权力,是相对较小的,而且不得与东国之基本国策相冲突!”

    本小说

第156章 柴油机(1)() 
“中央集权的共和制?”两人听到这里,再次沉默了。 因为这个问题,岳山多次给他们讲过。而且,他们也基本认同。

    岳山认为,东国以及东国人,都不具备西方的文化传统,因此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可能拿来就用,也就是说,孙氏所主张的那些,注定会流产与失败。

    但是,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本质上是想保住大清皇帝,这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东国来说,这完全是不可能接受的,这也是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此后有关皇室的优待政策并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

    东国人的内心深处,是有皇帝情结的,同时也是有媚上需要的,如果有一种制度,既能保证公平与效率,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内心的情结,那这种制度一定是好的。

    至于孙氏一系或后世所谓的精英,在岳山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他们之所以有市场,不是他们有多能,而是有他们生存的土壤。一个普遍贪鄙的社会,难道还不允许几个自命清流的存在?

    有如密西西国也有反对派一样,难道密国总统要因此而大动肝火?一切,都可以在宪政条下下说话。

    岳山在后世,看到过一长篇大论,讲东国政治的,岳山深以为然。现在想来,那就是一篇雄文雄论,虽然当时是建设在“假设”的前提下,但现在正好可以实验。

    那个作者是站在主流意识角度进行论述的,但岳山深以为然。那人说,列强之所以能有他们那种相对完备的制度,也是经过数百年努力的,如果仅从工业化的角度看,至少是经过上百年努力的。上百年时间,在东国就是五代人,也就是说,要把一个有着浓厚封建思想、愚昧心态、小农意识、自由散慢的农民,变成懂得尊重、协作、配合、团队合作的现代城市工人,如果有这百年时间,东国也有可能与西方完全一样,甚至能找到一种比西方更好的方式!

    但如果说就在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基础上建设所谓的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国家,这不过是一种好听的名词罢了。真要解剖后世的体制以及民众的心态,东国最多不过属于近代国家罢了。也不是农民搬进了城里,或国家有钱养活穷人了,就表示实现了所谓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并不是物资的丰饶,而是文化、思想、习俗的现代化,而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则在于讲规则与法制,而不是讲关系;在一个传统深厚的国家,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的国家,那种抱着传统文化不放,或者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就是所谓的现代化,同样不过是自我欺骗与骗人的说法而已。

    所以,从穿越到现在,岳山愈来愈清醒自己的使命。那就是通过发展工商,不但增加社会财富,同时培养具有城市规则意识的现代工人,以及在这基础之上的城市中产阶级,后世的经验证明,建立在社会基本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基础上的政治,将是一种最有活力的政治。至于发展教育,当然是给每一个国民提供一种嬗变的基础与前提罢了。

    但是,岳山困惑的地方也在于:如果想要走上中央集权的共和道路,孙氏集团的存在是一个麻烦。孙氏集团,从他们组建东国革命党的章程看,本质上是一个独裁的东西,但问题在于他们在知识阶层中颇有市场。

    所以,哪怕今天已经有了一省之力,但岳山还是得等。

    ……

    对于柔湖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舒先荣先生来说,今天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皖省革命军总司令岳山要来公司视察。

    岳山来与不来,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舒先荣不这么看。他能有今天的地位,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受到社会的尊重,都得感恩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岳山。

    舒先荣祖上一直就是工匠出身,对于冶铁、机械等向来有祖传天赋。但因为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