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大工业时代-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张家公开了水锻术,导致很多过去想生产玄铁却没有技术的家族、商行、乃至大小门派等,纷纷开挖矿产、冶炼玄铁。

    而且,技术公开更开导致了玄铁成本的完全透明化。

    所以,现在玄铁价格下跌的厉害。就算是高纯度的玄铁,也受到了影响。”

    公主秀眉蹙起,眼神有些尖锐了:“这是张家刻意导致的?”

    “应该不是。当时张家被钱家逼到了墙角,别无选择。”

    “那这《赊欠条款》是谁起草的?”

    “朱元堂说,几乎完全是张浩负责的。”

    “哦。”公主应了一声,“你怎么看这个条款?”

    “臣认为很好。有了这个条款,我们可以用过去同样的成本,获得十倍的玄铁;只要我们能尽快将这些玄铁打造成为武器法宝等出手,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现在西方诸国准备东征,除了栖霞之国之外,其余诸国均需大量的武器法宝。所以,我们不愁销售。”

    …………

    吃完午餐,张浩狠狠地伸了一个懒腰。昨天塞满屋子的八百吨玄铁,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就被搬走了。

    换来的,是大量的灵石、丹药等。

    还有一些冶炼玄铁所必须的劣质碎灵石;这些碎灵石,将会直接被送到张家所在的长山镇。

    哪怕暂时支付十分之一的售价,张家依旧进账三万多高级灵石,就是三亿低级灵石!

    张胜德正挥舞着财富,将周围的店面全部盘下。

    顺便,还在大量的购买丹药等等。

    张浩也在盘算着:张家到了现在,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小家族了,但也不能算完全摆脱小家族的影子。

    因为,张家还没能同步提升自己的修行力量。

    财富和影响力上去了,却没有相应的力量来守护,这是很危险的。

    因此,张胜德第一时间就需大量的采购丹药,来培养自家的力量。

    虽然西方的丹药价格很贵,价格虚高,但还是要买的。

    下午时分,当张胜德带着一堆丹药返回,张家队伍即将收拾妥当、准备出发的时候,街面上游荡的人,终于有代表出头了,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人。

    “张少爷您好。”来人弓着腰、陪着笑,不好意思中带着无奈和最后的希望。

    张浩淡淡的点头,“怎么称呼?”

    “顾轩君,照顾的顾,轩辕的轩,君子的君。”

    张浩点点头,顾家,是一个和之前张家差不多的家族。

    “原来是顾少爷。可有什么需要张家帮忙的?”

    “这个……”顾轩君面色有点尴尬,但咬咬牙,还是说道:“张少爷,之前张家公开了玄铁的水锻术,大家都很感激。”

    “这个啊,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张家不过是为修行界尽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而已。

    这是应该的。”

    张浩话语不重,却说得大义凛然,令人听了肃然起敬。

    前提是,张少爷,您嘴角的那点得意是怎么回事?

    不过顾轩君是这样理解的——张家有资格自豪,是吧。所以,脸上的尴尬之色越发的浓郁了:“这个……那个……张少爷,您公开的水锻术固然好,但也引起了市场的一些负面影响。”

    “哦?负面影响?”张浩一脸的惊讶,“抱歉,我最近没有怎么关注外界,能详细的说说吗?”

    “就是……现在玄铁的质量提高了,可成本也高了;但市场价格却反而下降。那些纯度低于70%的玄铁已经滞销;而纯度高于90%的玄铁,价格却也受到影响。”

    “哦……”张浩一脸惊讶,“竟然这样。那你希望我、或者是张家做什么吗?”

    “这个……这个……”顾轩君嘀咕半天,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咬咬牙说道:“能否请张家出面,邀请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下,共同商定一个玄铁价格等。”

    张浩眼神中闪过光彩——机会终于求到我身上了啊。不过,火候还不够。

    张浩脸上出现为难:“这不应该找城主吗?”

    “城主不管这事。”

    “好吧,那你让我怎么做?难道告诉大家,将玄铁价格再提升回去?”

    “是的是的。我们不求恢复原来的价格,至少给我们这些中小家族留个活路啊。张少爷,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如今,在玄铁的冶炼领域,张家影响力最大。恳请张家出面,至少将大家请到一起,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

    张浩点点头:“这事情我无法做主,我告诉父亲一声。”

    “好的好的,麻烦张少爷了。”

    张浩起身,看着大街上那一片渴望的眼神,对大家微笑的点点头,立即换来一片点头和讨好的微笑。

    看到这一片整齐的点头,张浩忽然忍不住笑了。

    但是等张浩转过头,脸上的笑容却更盛了。不过先前的微笑是和善的,而现在的微笑,是得意的。

    哼,十多天前,你们在这里聚集,逼着我们张家,不得不拿出技术。

    十多天后,你们又在这里聚集,却是腆着脸来求我们了。

    不过,现在主动权已经不在你们身上了!

    张胜德早就将大街上的情况、以及顾轩君的话语听到了,看到张浩过来,直接问道:“果然,求到我们了。你有什么计划?”

第二十九章 向工业的大门迈进() 
张胜德很是惊讶,竟然真的求到自己身上了。

    张浩则平静的说道:“火候还不够,还要压一压。

    请爹出面,就说事情太仓促,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总之,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明确的知道,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件事情,而且我们很愿意‘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他们。

    但也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现在真不方便出面,因为我们缺少出面的‘身份’。”

    张胜德微微点头。

    这话不好说,张浩怕自己不好把握,就请张胜德出面。而且从身份上来说,张胜德是张家的代表。

    张胜德没有张浩那么多顾虑,来到门口,大声喊道:“各位各位,对于大家遇到的问题,我深表歉意,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是因张家而起,张家也将负责解决,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但暂时如何处理,我还没有头绪。

    请大家给我一点时间,好吗?”

    一听张明德这样说,立即有人急了:“张家主,我就怕我们坚持不了多久了啊。这人吃马嚼的,可都不是小数字啊。”

    “是啊是啊。张家主,您就行行好,快点解决了不行吗。”

    大家一时间激动了,语气甚至渐渐地有些不善。

    张胜德眉头微微皱起来,他忽然赞同张浩的观点——火候还不够。你们这是求人的态度吗。

    想到这里,张胜德忽然冷哼一声:“各位,当初我们公开水锻术的时候,可是说的很清楚,我们没有任何要求。

    我也不能以此来要求其余家族、商行等做出改变。

    现在,我还没想好用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理由,去与他们商讨。

    所以,请给我一点时间。

    我还有事,先离开了。

    告辞。”

    说罢,转身就走。有人想要追上来,却被侍卫拦住。

    眼看着张家的马车渐渐远去,大家激动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而后,有人忽然懊恼的捶着自己的大腿,刚才说话语气太激动了。

    马车吱呀吱呀的离开坊市、离开郡城,向张家所在的长山镇走去。车队前后左右,还有张胜德雇佣的佣兵等。这一次张家运送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必须要雇佣佣兵。

    好在一路平安,张浩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去查看黄明山等人的进度。

    两天时间过去了,展现在张浩面前的,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

    短短两天时间,在张胜业的监督下,在黄明山等七人的指导下,在赵白石、王旭河、李明峰、何正杰、白晓东五个生产小组的努力下,竟然一口气生产出足足50台风机。

    而现在,黄明山等七人,却正在设计和计算第二代风机了。

    张浩坐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黄明山七人认真的忙碌。

    数学与技术的合理结合,勉强可以算是科学的入门。

    好一会,黄明山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对张浩汇报说,第一代风机在运转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做了详细的计算,现在需要改进。

    张浩点头,鼓励了、并奖励了黄明山等人之后,开始下一步的教学了。

    数学,开始进入复杂化,多解方程开始出现,代数、几何等,还有基本的物理知识,新的单位、物质密度等等,一样样铺展开来。

    与此同时,这些新单位,也在张家内部,扩散开来。

    小时、米、千克、密度、各种本土化的数学符号等等,渐渐获得了认可,并促进张家在快速向工业化的门槛迈进;科技的大门,一点点的开启。

    这其中,也有几个小故事,张浩为了让一些单位更加合理,想出了不少怪招。

    因为一个小时只有一个时辰的一半,所以称作‘小’时。然后划分了‘分’和‘秒’。好在‘分、秒’的概念本地就有,只是度量不同,张浩只要借用下、再规范下就好。

    在引出‘米’的单位和概念的时候,张浩正在吃米饭,所以指着米饭说道:就用‘米’作为新的单位吧;一日三餐少不了米饭啊,‘米’真的是太重要了。

    至于说‘千克’的概念,也与米有关,张浩特意选了一些粒大饱满的灵米,称了一公斤,然后让大家数米粒;差不多一千多粒。于是,张浩就说:一千克就是一千颗米粒,‘颗’这个字不太合适,我们用‘克’来代替吧,主要是笔画少。

    至于说加速度、压强等,暂时没有用简化符号代替,直接用‘米/平方秒’和‘克/平方米’代替,以后根据需要再发展吧。

    总之,因为东征的脚步迫近,张浩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加快张家的工业化转变,哪怕有些手段,听上去很可笑。

    不觉又是五天时间,第二代风机投入运行。新的风机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当一台台风机取代了传统的风箱和工匠,张胜德、张胜业也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

    张家的玄铁冶炼规模越发的宏大,普通风箱已经无法满足冶炼的需要。随着第二代风机生产完毕,张家的玄铁冶炼生产线上,再也看不到老旧的风箱。

    至于说第一代风机,渐渐被撤了下来,然后……丢入铁水里融化了。

    技术,是绝对不会外传的。至少暂时是这样。

    而在风机的生产过程中,当初特批的‘白晓东’和他的生产小组,却渐渐光芒大放,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在张浩的指点下,终于诞生。

    张浩、张胜德、张胜业就亲自监督第一条风机生产线投入运行。在白晓东的带领下,已经增加到三十人的生产小组,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以每小时4到5台风机的速度生产。

    全新的流水线式生产方式,渐渐展露出强大的生命力。

    但赵白石、王旭河、李明峰、何正杰四个小组也不甘落后,他们同样在张浩的指导下,开始钻研新的生产方式等。

    竞争的思想和机制,在张家内部渐渐萌发。

    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希望。在张浩的有意引导下,大家开始学会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去研究四周的一切。

    一种学习和钻研的气氛,在这里酝酿。

    今天,张浩再次拿出了《算经》,对黄明山七人说道:“各位,第二代风机运行良好。但我们不应该满足一台风机、一个只能吹风的风机。

    我需要一种全新的风机、或者不能称之为风机,而应该是一种能够输出力量的机器。

    我们要用这种机器,来代替拉磨的人,甚至代替辛苦采矿的人。我们要用机器,来替代那些辛苦的工作,而把轻松的工作留给大家。”

    远处,工匠们喊着口号,正从事着沉重的工作。

    采矿、运输、粉碎、浇筑……

    全都是需要工匠们付出沉重的体力。

    黄明山七人的眼睛,渐渐明亮了,他们,找到了意义!

    (都说作者说话之前,一定要打滚……

    各位读者大大们,跪求推荐票、点击、赏赐……

    若有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每一条评论,天涯都会认真回复。)

第三十章 东征募捐() 
夜色渐深,黄明山等人却依旧在思考。

    实际上,黄明山等人也发现,仅仅是风机,已经无法满足张家玄铁生产的需求。

    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机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