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大工业时代-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虚道长或许修为不如刘定山,但在阵法的造诣上,却远远超过刘定山。圣地的高手,终究有些水平。结界从外看去,一片混沌,什么都看不清。

    张浩等人靠近了,风志凌出现了,他打开一道门,邀请众人进入。

    大家刚刚进入造船基地,就被扑面而来的铿锵声给震撼了。

    比如七星商行的少主冷青松,看着眼前的画面,就有些发愣。

    他看到,前面是一个庞大的地下空间,远处被封印阻挡的海水还在翻滚。而在这个地下空间中,一座庞大的钢铁支架已经初具形状。

    不同于木船的建造,钢铁战舰的建造,是先敷设龙骨、主要的肋骨,确定没有问题了,才会开始加装钢板。

    而此时,工匠们正在铆接。一根根手臂粗细、红炽的钢铁铆钉,被工匠们轮着大锤砸扁,并以此完成龙骨、肋骨的对接。火花四射,喊号子的声音雄浑有力。

    此时的造船基地,已经撤销了机床等重要物品,但依旧有行车等留下。

    一根根已经打好孔的工字钢在行车的辅助下,吊到需要的位置。现在,工字钢的长度可达9米,尤其是作为中央龙骨的工字钢,有八十多厘米宽度,厚达22厘米。一根工字钢重量可达30多吨,

    这些笨重的钢铁在工匠们的手下,被整齐的铆接到一起。

    正在敷设的钢铁骨架长达160多米,宽27米;有了上一次钢铁战舰的经验,工匠们做出了新的突破。

    造船基地中,上千人忙碌着,锻打的声音如雷鸣般回荡,迸射的火花照亮了众人的眼睛。

    这是一片他们从来都不敢设想的画面。

    用钢铁打造的战舰,原来是这样打造的。

    冷青松看的最是仔细。他看到工匠们先校对工字钢上的圆孔、校对角度,甚至会做适当地打磨。工匠们随身携带者‘法宝级别的磨削工具’,可以简单修改工字钢的棱角等。

    校对完毕,又会在接缝位置附上加强的钢板;而后再用钢筋将接缝位置固定,加固封印;而后才开始铆接。

    铆接的是时候,先铆接最近的四个孔,以对角线方式铆接。这四个孔确定了,再铆接最远的四个孔,然后再将中间的孔洞全部铆接好。

    工匠们借助修真者强大的体魄,四名工匠只用半个小时就将一对工字钢铆接完毕。

    而后上下两层工字钢还要继续叠加,中间都已经打孔。而在铆接过程中,还要铆接主要的肋骨。在龙骨和肋骨链接处,还要加装三角钢来估计定。很是繁琐。

    但这场面,很是震撼。

    张浩没有说话,就静静地站在一边,面带微笑。反正大家看了,也看不到什么技术。铆接、行车等等虽然有一点技术含量,但不高。

    铆接需要的是优秀的工匠,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对工匠的培养。

    至于说行车无所谓,驱动行车的机器他们也打不开。而且修行的世界,起重从来不是难题。至少暂时看来是这样。

    至于说钢铁的冶炼、船舶的设计和数据模型等等,他们是看不到的。当然,看到这样的作业场面,肯定还是能学到不少。

    张浩带大家来,就是要让大家震撼的,要众人对栖霞之国充满信心。张浩需要拉拢部分人,以便于打开栖霞之国的海洋之路。

    一直看到傍晚,张浩才带着众人离开;整整观察了一个白天时间。

    其实大家都不想走,此时龙骨已经敷设完毕,已经开始加装钢板。大家都是航海的,对于钢铁战舰的密封很是好奇。但很遗憾,张浩开始撵人了。

    钢铁战舰的密封,可是一项很关键的技术。用钢铁造船,虽然有万般好处,但密封却是最大的难题!

    一艘几千吨的巨舰漂浮在海面上,必然遭受热胀冷缩、遭受各种应力,局部难免有轻微的变形。而只要全舰有一个地方密封不合格,就可能酿成大祸。

    张家的钢铁战舰密封技术,是张浩结合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加上这个世界的工艺,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这个大约可以看做是钢铁战舰的核心技术之一。这是不能泄露的。

    大家虽然不满,但也理解,甚至也很满足、很震撼了。

    来到结界外,看着夕阳,张浩大声说道:“各位,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望大家喜欢。”

    张浩拍了拍手,当即有侍卫捧着大量的剑匣出现。32个商行,一共96支剑匣。每一个商行三支。

    冷青松双手接过一个剑匣,打开一看却是一支外观很朴素的长剑,剑鞘也灰扑扑的,朴素的甚至有些简陋,连基本的花纹都没有雕刻。

    冷青松端起长剑,却入手沉重,剑鞘竟然都是铁的。不对,是钢铁的!

    缓缓拔出长剑,顿时寒光爆射,映衬着夕阳的光辉,利剑似乎有某种血色扑面而来。

    “好剑!”冷青松忍不住大喊,缓缓拔出长剑仔细观察,却见剑身上有一层层波浪一般的波纹,霎是美丽、又有某种神秘。这是折叠锻打所留下的痕迹。

    而剑刃位置还有淡淡的波浪纹。这是烧刃的痕迹。经过烧刃之后,武器更加锋利、更加坚固。

    但真正让冷青松惊讶的,是这剑身竟然是钢铁锻造。虽然只是‘白板装备’,没有附加法术、阵法等,但宝剑依旧犀利异常。轻轻划过海边的坚硬的岩石,岩石如同豆腐一般被切开。

    用鉴定术鉴定一下,惊讶的发现这宝剑的纯度,竟然达到99。7%!

    张浩在旁边介绍起来:“这是张家工匠们这几天打造的。用99。7%的玄铁淬炼的钢铁,经过复杂的冶炼提纯后(其实往里面加了点杂质),又并经过13次折叠锻打塑性,最后覆土烧刃。其剑锋硬度,堪比灵宝。

    唯一遗憾的是,因为钢铁太过坚硬,难以篆刻阵法。”

    冷青松轻弹剑身,剑身轻微颤抖,如同一汪清水。他感叹道:“张少爷客气了。这样的宝剑,或许比一般的灵宝还要珍贵。

    因为没有阵法,也就没有相生相克,更没有使用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宝剑……能救命!

    东方修行世界比较繁杂,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这种顶尖的无属性装备,本身就有灵宝的强度,十分珍贵!难得一见!”

    其余人纷纷赞叹。

    张浩有点讶然,合着我不小心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啊?

    冷青松靠近张浩,“张少爷,这样的宝剑还有多少?我们出500上品灵石一支的价格,有多少收多少!”

    其余人纷纷表示,这个可以交易。

    张浩眨了眨眼,渐渐笑道:“这宝剑200上品灵石,用不了五百。这样吧,我让家族的工匠们赶制一批,等大家离开的时候一起带走。”

    “张少爷实诚!”

    晚上热热闹闹的结束晚宴后,张浩送别了众人,却心急火燎的冲向研究基地。

    早在晚宴之前,黄明山就给张浩递话了——少爷,您要求我们研究的机车,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蒸汽轮机,我们也取得了关键性进步。

    来到研究基地,张浩第一眼就看到了一项梦寐以求的技术:机车、铁轨!

    最开始,也就是大炮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张浩就让黄明山的等人着手研究机车、来取代马车。但因为整体技术的不成熟,却难有成果。

    想要制造机车,就需要动力核心。而张家暂时的机械动力核心,却是轮机,包括汽轮机以及灵石驱动的轮机。

    但汽轮机笨重,而且技术不够成熟;灵石轮机倒是不错,但想要将机械能转变成为连续输出的动力,需要的技术远比张浩预想的要复杂。这导致机车很是笨重,走在路上会直接陷入地面。

    而且现在没有橡胶、也没有类似的物品。过去的马车轮子,要么是木头包铁的,富贵人家的马车会用妖兽皮卷成轮胎。但显然这样的轮胎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后来张浩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研究轨道机车。就是所谓的火车了。

    而且如果用燃油和蒸汽作为动力,机车的力量会很大、成本会很低,应该会有大用。

    眼下,黄明山终于成功了。

    这是一头真正的钢铁怪兽,它几乎有3米高度,还没有蒙皮,能看到蒸汽轮机的主体有机复杂的管路。锅炉则采取了燃油锅炉。而锅炉已经采取了水冷壁结构、采取喷油式燃烧。

    张浩到来的时候,黄明山等人正在测试中。机车沿着一条五十米长的铁轨缓缓挪动。连杆驱动的铁轮在铁轨上缓缓滚动。铁轨宽度,足足三米!

    “少爷!”黄明山老远的就兴奋的招呼,“少爷,我们明天就铺一条通往宁河郡城、以及乱磁山的铁路如何?”

    (第三更,五千字大章。打滚求票啊啊啊)

    (公众群:799,049,799。欢迎加入。)

第二九八章 出兵丹阳国() 
张浩看着前面的机车,四四方方的造型,三米高度。轨道也有三米宽度,车厢与轨道等宽。

    铁路和机车的材料,是黑铁热处理的——也就是普通的钢铁。黄明山等人将这种钢铁,称之为‘黑钢’,是由普通的黑铁淬火后得到的。这些普通的黑铁、黑钢的玄铁含量只有10%,这样的玄铁含量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但毕竟是热处理后的,借助张家现在比较成熟的热处理,这些黑钢的硬度还是很客观的,至少足以满足普通铁路的要求。

    其实经过热处理后的普通钢铁,已经达到了普通法器的强度。张家现在对外出售的汽轮机、包括自家工厂中使用的汽轮机,就是普通钢铁打造。因为普通的钢铁已经完全胜任现在的生产要求和技术要求。

    张浩围着机车转了两圈,很满意的点头。

    这一次机车使用的,是燃油蒸汽锅炉和汽轮机,经过不断地钻研和摸索,汽轮机技术终于初步成熟了。

    之前的汽轮机,其蒸汽管路是开放式的,蒸汽是直接排放掉的,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不利于机车等小型设别的研究。

    如今,经过黄明山等人的努力,终于出现了闭路循环的蒸汽系统。蒸汽轮机得意小型化,搬上了机车。

    之前黄明山等人研究的,是用灵石驱动的轮机,但那种设备复杂而昂贵,容易引起觊觎,不利于大规模推广——说不定就会被修真者拆走了。

    张浩很满意的点头,来到黄明山旁边问道:“这机车成本多少?如果大量生产的话?”

    黄明山打开笔记本,认真的回答道:“预计大量生产,可以压缩到10000灵石之内。铁路的话,每公里造价预计在200灵石的样子。这样的铁路成本,不包含实际建设费用。

    实际建设中,可能需要优秀的路基、需要优秀的桥梁等等,成本价暂时无法估量。但最多不超过500灵石每公里。”

    张浩笑了:“可以了!我准备建立一个机车和铁路的分厂,你有没有人推荐?”

    人才,已经有点紧缺了。当初黄明山等一批人,已经渐渐分出;虽然黄明山等人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徒等,但人手还是不够。张家的发展,太快了。

    这准备建立机车分厂了,张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安排谁了。

    黄明山身边的老人,就剩下陈锋和王雪峰,三人负责张家的所有技术体系与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当吃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正在趋向复杂化,张浩觉得黄明山三人,不能再分了。

    黄明山立即点出一个人:“少爷,我推荐张越山!”

    张越山?张浩心头顿时浮现一个印象:当初第一次挑选生产小组的时候,张越山所带领的小队第一个完成了风机的生产。但他们却因为不够细心,而遭到了淘汰。(22章)

    黄明山继续说道:“少爷,后来我发现张越山开始认真学习,并依靠记忆打造了新的风机后,我就重新将他启用了。这一段时间表现很好。

    这一次机车的研究中,张越山出力不小。”

    “好!”张浩点头,“那就张越山了。对了,既然出力不小,奖励等,都统计好了吗?”

    “在这里。”

    张浩接过黄明山的花名册,翻看了一下,很满意的点头。但随后说道,“以后就不用奖励丹药了,以后丹药价格将会降低到极限,给大家换成灵石。价格……按照之前的丹药价格折算。”

    “是!”黄明山认真的记录下来,一丝不苟。不知不觉这个当初在张浩面前只敢坐半边凳子的小小工匠,已经成长为张家的顶梁柱之一。

    “张越山呢?”

    黄明山立即将张越山叫了过来,张越山有些拘谨的站在张浩面前。张浩笑了,拍了拍张越山的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