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巴还没张开,就见到从明军那边,丢过来了几个手臂粗细的竹筒。

    竹筒看上去有些沉重,里面应该装了东西,每一个竹筒上都有一根引线,正在“吱吱”的冒着火花。

    玛喇希愣了一下,想喊的话被短暂的惊讶堵在了嘴巴边上,紧接着,一声巨大的爆裂声震破了他的耳膜,然后,他感觉自己腾空飞起,身子似乎一下轻了许多,能在空中轻飘飘的慢慢下落,入目所见都是一片黑色的烟雾。

    “这是怎么了?”玛喇希想着,再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玛喇希的身体被炸得飞起一丈多高,等他再落下来的时候,已经成了一具残缺的尸体。

    王欢咬着牙扔出了八颗灭虏弹,本来清军站得密集,只需三四颗,就能将这群紧紧靠在一起躲在盾牌后面的人消灭干净,但王欢恨玛喇希等人杀死了自己二三十个亲卫,连祖边都受了伤,一发狠,丢出了能将数倍于在场清兵统统炸飞的灭虏弹,直接将玛喇希炸成了渣渣。

    “杀!把每个鞑子都杀了,不留活口,一个也不留,投降也不行!”王欢黑着一张脸,声嘶力竭的大吼道,亲卫们留下一百人护着他,剩下的人,应声向前方杀去。

    王欢泄愤般的挥刀在刚才被祖边捅死的清兵身上又戳了几下,才喘着气掉头问祖边:“怎么样?眼睛没事吧?”

    祖边一屁股坐在地上,吱牙咧嘴起来,抽抽着应道:“还好,死不了,眼睛应该没事,无妨,就算是瞎了,就问李大人去,他那只眼罩挺好看,是谁做的。”

    王欢内疚的看着祖边血肉模糊的脸,自责道:“这事怪我,不该想着孤军在外,能节省几个灭虏弹就节省几个,没想到鞑子白甲兵如此厉害,累兄弟们伤亡了。”

    他愤愤的站起,看着正在被亲卫们收拾的白袍兵尸体,额头青筋乱爆,心中的愧疚和悔恨,转化为熊熊燃烧的怒火,增增往上冒,盛怒之下,他抄起摧山弩,将想站起来跟他一起的祖边按下去,大踏步的向前方厮杀正烈的地方走去。

    子午谷百转千折的栈道上空,片刻之后,被燃烧的粮车翻滚而起黑烟渐渐漫了一层黑雾,几乎堵塞了山谷,而粮车被劫的消失,随着这股烟雾,慢慢传向四面八方。

    ……。

    “啪!”已经从陈仓道穿过,来到了凤县的苏勒正在端着碗吃饭,听到玛喇希在子午谷身死,上万石的粮草被焚于一炬的消息时,手中的瓷碗很干脆的摔在了地上,宝贵的精米撒了满地,看得在一边低头肃立服侍他的汉人奴仆,一脸的可惜状。

    “怎么可能?明军是怎么知道真的粮车队走的子午谷?”苏勒脸色苍白,满面凝重,喃喃自语道:“难道哪里出了问题?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他站起身来,在屋中来回度步,好几次差点踩在了满地的碎瓷片上。

    站在门边的汉人奴仆,看看满地的碎瓷片,那残碗里,还有好大一坨饭,偷偷的吞了吞口水,忙不迭的从外面取来一个托盘,将地上的碎片收起,而那坨饭,也被完整的捡起。

    这个奴仆已有家室,这坨饭,足够家中很久没有见到白米饭的妻儿解解馋了,一边收拾,他已经在幻想妻儿吃到白米的笑脸,面上不自觉的也带起了一丝淳朴的笑意。

    他浑然没有觉察到,苏勒已经举起了长剑,朝他的颈脖间砍下。

    鲜血蓬起,头颅乱滚。

    苏勒狞笑着,宛如恶鬼般的面上,充斥着绝望般的疯狂,口中狂叫道:“哈哈哈,我知道了,是内奸,一定有内奸!你们这些该死的汉人,透露了我的计划,我砍死你们,统统砍死!看你们还敢不敢通风报信!哈哈哈!”

    ……

    两天后,广元的豪格大帐中,玛喇希连同粮车一道葬身在子午谷的消息,摆到了豪格的桌面上。

    豪格面目阴沉的盯着那张报信的纸,一言不发。

    帐中满座的武将,无人敢吭声,大难临头的黑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里,谁都清楚,一支近十万人的军队,一旦断粮,后果是什么样的。

    “玛喇希无能,损兵折粮,按律当论斩,念其战死,可折罪,削去职位,财产充公,立刻拟文,向朝廷上报!”良久之后,豪格闷声说道,抬起大脑袋,瞪向了帐中众人。

    众人心中一颠,顿时雪亮,这是要把屎盆子朝死人身上倒啊,大军在剑门关下屯兵月余不能寸进的罪过,就能轻轻松松的推脱到粮道被断的原因上,虽然这是事实,不过的确能减轻豪格的过失。

    不过这么干,似乎不怎么地道啊……

    鳌拜干咳一声,打破了尴尬的沉寂,声音洪亮的向豪格拱手说道:“王爷,玛喇希轻敌大意,愚钝无能,累得大军困于粮草不济,难以破敌,死罪抄家难逃!而王爷能网开一面,免其家人充于披甲人为奴的厄运,实在是仁慈之举,法外开恩,奴才敬佩!”

    他话一说完,就鼓着牛眼看向其余的人,鼻孔中哼道:“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胆边一寒,齐声道:“王爷仁慈,奴才敬佩万分!”

    听到这异口同声的赞词,豪格的脸色也好看了那么一点点,他挤出一丝微笑,算是回应,然后立刻又板起脸来,沉声道:“诸位,因为粮道被断,我军无力为续,加上天气日渐炎热,我大清官兵久居关外,受不得这等气候,疫病每日里都在增多,按律我朝有夏日罢兵的传统,本王有意,班师回朝以汉中地界和张献忠的人头,向皇上复命,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本章完)

第262章 白袍定汉中() 
帐中众人彼此对视,皆是一副愁眉深皱的模样,心中都是一百个不愿意,出征近一年,虽说得了汉中,灭了张献忠,取得了一点小成果,但此行最大的目标——将四川收入大清版图的战略意图没有达到,难言成功,就这么班师回去,不好交差啊。

    豪格冷眼旁观,看众人脸色,深谙大伙心中所想,他心里同样忐忑,大清入关以来,屡次南征西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阿济格、多铎等亲王战功显赫,纷纷晋爵和硕亲王,在他们的映衬下,豪格这次西征,可谓差强人意,就此归去,别说升官,能够不被问罪就算烧高香了。

    但是,如果不班师,后果更加严重,剑阁这道关口,看来是攻不下了,留在关下的清军尸体都能堆成山了,关城却巍然不动,诚如古人言,剑门关无人能正面攻破啊。

    大军堵在这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左右为难,想要绕道,阴平道奇险难行,明军又有防备,折了李国翰难以再行险着;米仓道的起点安康,被贺珍堵着,谭拜四万人也奈何不得;而遥远的荔枝道,山川漫漫,现在想要过去也晚了。

    最为火烧眉毛的,就是吃喝问题,豪格在广元的兵马和谭拜在安康的军队,合在一起共计近十万人,这么多人每天吃的喝的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靠从当地就地筹集粮草,是不可能满足得了的,离了关中粮道,大军寸步难行。

    缺少粮草,营啸暂且不提,吃不饱的士兵能够有多少力气作战行军,是个人都能想象得到,到时候,八旗大军不消明军动手,自个儿就要崩盘溃散,如果发生了这种后果,豪格起码要被斩首,属下各官得陪着砍一串脑袋。

    蒙古亲王额哲,最为轻松,他的蒙古骑兵不善步战,也不宜攻城,一直呆在后面无所事事,损失几乎为零,就此班师也无所谓,反正自己已经是亲王了,再升也升不到哪里去。

    所以这时候额哲左右看看,见无人表态,认为大家都碍于面子,不好说出心中实话,自己有义务来出这个头,就挺起胸膛,向上座处的豪格朗声道:“王爷,奴才等都无异议,大军出征日久,战局已定,理当班师回朝,向天子缴令。”

    额哲一带头,座中余者都纷纷点头,纵然心头遗憾,却也无可奈何,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鳌拜淡漠着一张脸,鼓着眼睛看着这一幕,闭嘴不言,心中烦恼无比,其实刚才豪格说了那么多理由,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没有讲,那是只有他和豪格所知道的秘密消息——多铎病了。

    和硕豫亲王多铎,摄政王多尔衮的亲弟弟,智勇双全,文能兴国武能安邦,战功彪炳将星闪耀,是多尔衮引为左膀右臂的心腹之人,朝中传言,大清第一人是多尔衮,第二人,就是多铎。

    攻下南京将南明弘光帝抓了活口平定江南之后,多铎得胜回朝,一时风光无限,势头之劲无人能与之并肩,多尔衮得到他的支持,更加跋扈嚣张,豪格无力抗衡,忍辱负重,一再退让,这次西征,就是忍让之下的被迫接受的结果。

    但如今多铎竟然病了,而且还一病不起,非常严重,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老天开眼呐,要收了这妖孽,只要多铎一死,多尔衮少了一个得力助手,朝中变数无算,豪格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再渺茫,甚至能看到一举翻盘的曙光。

    赶紧保存两黄旗的有生力量,班师回京,等待机会,这就是昨晚上豪格与鳌拜彻夜相商的结果。

    豪格等众人嘈杂的议论告一段落,站起身来,把众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高大的身躯上,面露凝重之色,肃声道:“既然诸位意见一致,无人反对,那么就即刻回去各自营中,安抚士卒收拾辎重,明日一早,大军开拔,班师回朝!”

    众人一齐起身跪下,异口同声道:“遵命!”

    ……

    汉中城内的苏勒,安康的谭拜,同时接到了豪格的紧急军令,两人心情各异,苏勒是满腹遗憾,玛喇希的死因他而起,虽定计时只有他和玛喇希两人在场,无人知晓这馊主意是他出的,却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又一次败在王欢手下让自负极高迫切渴望出头建功的苏勒产生了一种颓废的感觉,一颗本应璀璨的大清将星还没有升空就被王欢一巴掌拍到了地上。

    而谭拜则长叹不已,与贺珍的纠缠,让他深刻的感受到,原来汉人军队,并非如南明那般懦弱不堪,原本以为很轻松的征讨,竟然拖了一个多月还没有结束,贺珍背靠大山,顽强的抵抗着清军的进攻,而贺珍手底下,大部分都是原来的明军旧部,谭拜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贺珍当明朝将官时不堪一击,自己造反时就这么强悍了?

    清军撤退的时候徐徐而退,直接撤往西安,广元一线仅仅留下了一些降官降将守备,陕西总督孟乔芳,紧急调配了甘肃巡抚张文衡的回兵一万人到汉中,占据清军撤退后的力量真空,以防剑门关内的明军趁虚而入,并以汉中城为支点,建立起整个汉中平原的清廷统治格局,派出总兵张勇驻防汉中。

    而甘肃回兵的领军将领,正是副将米喇印。

    豪格退得干脆,不过短短十余天,大军就到了汉中,在汉中盘踞数日,到处搜罗了一点粮食,顺便修缮了一下汉中城墙,然后再次开拔,穿秦岭直奔西安,然后顺着大同一线,回师北京。

    王欢是站在秦岭山巅,目送豪格的队伍离去的,那一顶代表着豪格尊贵身份的巨大黄金龙纛,夹杂在严整的军列中,分外耀眼。

    祖边脸上包着白布,将一个头缠得如同一个圆形的布包,仅仅露出一张嘴和一只眼睛在外面,饶是如此,他也跃跃欲试,极力怂恿王欢趁机杀下去,斩了豪格,那就太妙了。

    王欢没有理睬他,此时杀了豪格,不是顺了多尔衮的意吗?用自己的手去制止一场清廷内部的权利斗争,岂不是犯傻?再说了,就凭手上这六千人,要想在十万军中取豪格首级,需要的是六千个关云长。

    马龙从一旁上来,手中拿着一个夔州军制式的传信竹管,双手递给王欢。

    王欢验看了竹管上的火漆,发现盖着的是保宁府张成的印信,心中一动,急忙撕开封漆,倒出里面卷成圆筒状的信纸。

    展信一观,王欢一目十行,慢慢嘴角翘了起来,越看越高兴,看到末尾,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

    祖边和马龙心里好奇,眼巴巴的看着他,王欢将信塞回竹管中,笑着向二人道:“张成传信,说半个月前,深山中的李定国遣人向剑阁处的李廷玉和马新田请降,要归顺大明。”

    两人顿时眼睛瞪得溜圆,祖边还牵扯到了伤处,痛的嘴巴一咧,但即使如此,也不妨碍他和马龙一道,齐声喊道:“什么?李定国要降?”

    马龙喜道:“如此甚好,李定国传闻乃献贼手中一把利刃,勇猛善谋,献贼败于鞑子,与李定国初时不在有很大关系,此人能归于大人麾下,有利而无害啊。”

    祖边则抽着冷气忍着脸上的痛,不屑道:“献贼反复无常,最是难测,他手底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