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同寻常,竟然有人敢直接行刺王欢,说明对永历帝的决定大为不满,敢杀王欢,那就说不定敢做了永历,得赶紧回去报信,加强永历身边的防备。

    王欢侧身送行,口中却不停,轻声道:“请千岁转告圣上,王欢在四川,做下的局面再大,也是皇上的,如皇上被情势所迫,无法安身,随时遣使者送信于臣,臣肝胆涂地也要率众来迎。”

    长平公主快步经过王欢身边,掀起帐帘走了出去,对王欢的话不置可否。

    帐外,王应熊已经等得额头冒包,好几次想凑近点偷听,又被王欢的护兵毫不留情的拦下,只得百无聊赖的在外面转圈圈,将大帐外的草都踩死了一大片。

    长平公主走出大帐,王应熊赶忙迎上去,长平却只是匆匆点点头,连话都没说,直接跳上卫士牵来的一匹白马,动作潇洒流畅,显然常这么做。

    望着长平身上的红衣似一团烈火般在大队卫士的簇拥下消失在夜幕中,王应熊张大着嘴巴,不知所措。

    他眨眨眼,看向站在大帐门口的王欢,想凑过去打听打听。

    王欢却先说话了:“王大人,夜深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说罢,他转身吩咐护兵将李定国和刘云并马万年都叫过来,然后进了大帐,丢下王应熊一个人在帐外发呆。

    ……

    肇庆城内南城之巅,一座高楼建在一片偌大的花园房舍中,正是永历的居所永明宫。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城内除了更夫游荡之外,再无声息,就连那平时窃窃低鸣的虫蚁,也似乎陷入了沉睡而忘记了发声。

    永明宫中,几盏孤灯摇曳,为空洞的大殿制造了几分暗淡的光明,几根巨柱的影子在墙上随着烛光晃来晃去,仿佛鬼影般慑人,而光线照耀不到的大殿深处,黑影栋栋,空旷又让人心悸。

    在最靠里的一座大殿门口,几个宫人在台阶上打着瞌睡,呵欠一个接着一个,却不敢离去,正无聊间,却听脚步声起,有人顺着长长的回廊,走了进来。

    宫人们睁着疲惫的双眼看去,顿时一惊,无比快捷的翻身站起,一齐躬身道:“见过公主千岁!”

    长平公主朝透着灯火的殿中看去,问道:“陛下还没睡?”

    一个年长的宫人小心翼翼的答道:“是的,皇上还在看书。”

    长平公主看着殿门,正欲让人通报一声,却听里面一个声音传来:“是长平到了吗?快快请进来!”

    宫人们上前,为长平公主推开殿门,一束灯光从殿内射出,让长平公主一眼就看到了殿中景象。

    两盏青釉鹤嘴烛台高高立在大殿两侧,十数只巨烛点缀其上,将整个殿堂照得透亮,一壶檀香放在一张花梨木矮几上,正缕缕冒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大殿正中,有一面无比巨大的水墨山河图屏风,画的燕山全景,用笔强劲、泼墨写意,北地的苍凉跃然纸上,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屏风下设有一席软榻,榻上有一几,永历正端坐榻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摊在几上的一册书籍,而在软榻之侧,立有一个大书架,琳琅满目的堆满了无数线装书本。

    永历应该已经看了许久的书,两眼有些发红,他揉揉眼睛,向站在门口的长平欣然道:“站在哪里做什么?赶快进来,来呀,给公主看座。”

    长平应声入内,宫人赶紧从殿中一角搬过一把椅子,又放上一个软软的坐垫,然后自觉的退了出去,关上殿门。

    坐在椅子上,还没开口,永历就先耐不住了,上身倾斜凑向长平,满脸期待的轻声问道:“公主,如何?此子可信否?”

    (本章完)

第280章 还礼() 
迎着永历帝那期许的目光,长平公主黛眉微皱,思考了一下,才斟酌着说道:“可信,却又不可信。”

    “哦?”永历帝大感意外,追问道:“此话怎讲?何为可信又不可信?”

    “平凉伯机智敏锐,虑事千里之外,其大局观之强,远超常人,能居陋室而虑天下,颇有大将之才。”长平公主肃然说道:“观朝中诸将,能及得上王欢的,不出一二,故而可信。”

    永历闻声喜形于色,笑道:“如此甚好,朕终得一可用大将矣!”

    他捏紧拳头,朝空中挥了一挥:“朕继承大统以来,无一天无一刻没有思虑着收复祖宗山河,可看看满朝文武,上百大员,竟然没有一个用得上的,文臣成天吵吵嚷嚷,武将每日混混僵僵,朕看来,这些人都想着怎么往自己腰囊里装银子,从没有想过如何为朕分忧,说不定哪一天这天下变了姓氏,这帮人换身衣裳,面不改色的同样做官捞钱。”

    永历长叹一声,看向长平公主道:“先皇曾说过,文臣人人可杀,朕思来想去,不无道理,朕还要加上一句,武将人人可诛!”

    长平公主脸色一变,眉头皱深了几分,明亮的眼眸也暗了下去,显然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沉默不语。

    永历帝同样觉得不舒服,打住了话头,强颜笑一笑:“看看朕,扯远了扯远了,都过去好几年了,不提也罢,言归正传,请公主细细说说,平凉伯为何又不可信?”

    说到王欢,长平公主的神色才恢复了几分,朝永历帝微一欠身,继续说道:“平凉伯固然国之重器,当之无愧,本宫与他交谈,他慷慨激昂,细数陛下身边无可靠之人,对诸公人品能力之了解,仿若当面历数一般,长平尚且知道得没有他多,足见此人对朝中事物人物,了若指掌,陛下,他在四川甘肃一带活动,为何对远隔千里的朝中人事知道得这么多?这岂不是不打自招吗?”

    永历沉吟片刻,摸着下巴道:“也许是王应熊告诉他的呢?王应熊久居宦场,朝中人事熟络得很,如果他有心栽培王欢,有可能会仔细教导他一些东西。”

    长平摇摇头,不屑道:“陛下,王应熊此人,除了会夸夸其谈,写点花团锦盛的文章尚可一观外,没有别的本事,论知兵,他远不如湖广的何督臣与堵巡抚,可偏偏他的辖区内出了个王欢,这可能吗?照长平看来,不是王应熊栽培王欢,而是王欢让王迎新沾了光,要说教导,那是半点谈不上的,他差平凉伯几条街呢。”

    “而且王应熊这些年一直在外统兵,朝中的事情他知道并不多,福建江西的诸般情形更是一无所知,而王欢却知道得清清楚楚,陛下,如果不是胸怀天下的人,用得着费力去收集千里之外的情报吗?”

    “所以,平凉伯此人,可堪大用,但不足为信。”长平断言道:“如果他如他义母那般,忠君为国,则是我大明之福,皇上之喜,若他居心叵测,藏有不臣之意,恐怕今后待他羽翼丰满,会比鞑子还要可怕!”

    永历帝听得表情凝固,瞪着两眼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显然对长平的话,有些将信将疑。

    “平凉伯不过十九岁啊,天纵奇才,是上天降福于我大明。”永历帝把几上的书本合上,伸手轻轻摩挲着书皮,缓缓道:“他义母秦良玉一生忠于朝廷,先后丧夫失子,可谓满门忠烈,晚年收王欢为义子,言传身教,想来多少有些影响,忠义之心,想必会植根与王欢心底。公主所言,当然也不无道理,不过朕还是觉得,值得押上一宝在王欢身上!”

    他站起身来,从软榻上下到地上,地板是冰凉的金砖,永历帝就这么赤脚在地上走来走去的度步,长平要给他递鞋,永历帝看也不看,自顾自的边走边说。

    “不押宝不行啊,长平,你也看到了,如今武将跋扈到了什么程度,李成栋不过据有广东一省,就嚣张到不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瞿首铺、丁楚愧等人拥戴有功,也渐渐架空了朕,朕手中可用的人,不过马吉祥一人而已,他手中握着的锦衣卫,还算可供朕差遣,故而朕知道此人是个妄臣,却不得不用,朕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真是,唉……”

    永历帝再次长叹一声,闭目向天,满脸的无奈。

    长平公主看着他,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一种无助的凄凉。

    她突然发现,永历帝的头上,那高高挽起的发髻里,竟然有斑斑白发,永历才二十四岁啊,就长出了白发,这是何等的焦虑与愁绪,才会发生的少年白!

    伍子胥一夜白头,那是被莫大的精神打击造成的,而永历帝呢,在众目睽睽之下,都是一副纵情声色、不知忧虑的太平天子形象,敌军来了掉头就跑,敌军走了溜回来继续享福,受人轻视,背地里调侃他是跑路天子。其实谁人知道,人后的永历,比任何末代皇帝都要有抱负,那些糜烂的生活不过是为了自保的伪装,他心中受承受的痛苦与悲伤,从来不敢表露出来,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唯有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望着星空发呆。

    长平看着永历,不知不觉的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又忆起了太子被外公亲手送出门外交给李自成的部下时,那声嘶力竭的哭喊。

    眼前慢慢有些模糊,太子和定王的脸却清晰起来,那一声声“姐姐,姐姐救我!”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闯军将士如狼似虎,将两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拖着离开,而长平被外公家人死死拉住,除了连声音都哭哑了,无能为力。

    突然间,场景变化,四周烈火熊熊,竟变成了曾经居住的紫禁城寿宁宫,一人身着龙袍,提剑闯了进来。“你为何要生在我家?!”父亲崇祯帝挥剑砍向自己时吼叫的话语,犹在耳畔,字字诛心,那柄长剑,像旧景重现般又闪着寒芒落下来,剁去了长平的左臂,剧痛让让长平猛然清醒过来,才发现,一切都是幻觉,眼前的永历帝仍然在度步自语。

    “朕要牢牢的抓住平凉伯,让他感恩于朕!同时,也要布局。”永历帝皱着眉头思索着道:“明日朕就传旨意到石柱,封秦良玉为太子太傅,上柱国,居四川招讨使,让他当王欢的上司,这样一来,只要秦良玉还活着,王欢总不能造他义母的反吧?嗯,就这么办!”

    想出了好办法,永历帝高兴起来,转回来在软榻上坐下,拍着大腿问道:“公主,这法子如何?”

    长平公主淡然一笑:“陛下既然有了旨意,自然是好的。”

    永历帝笑意涟涟,不住的点头,显然对自己想出这个办法,极为满意。

    待他乐够了,长平施施然站起,走到软榻前,向永历帝深深一躬,说道:“长平有一计,愿为陛下解忧。”

    永历帝大感意外,奇道:“哦?公主请起,有何妙计?”

    长平公主脸色坚毅,一字一句的说道:“请陛下赐婚,将长平嫁于王欢为妻!”

    (本章完)

第281章 杀人者,必死于烈焰之下() 
“什么?赐婚?”永历帝张大着嘴巴,失声喊了出来,一脸的震惊:“你想把自己嫁给王欢?”

    “是。”长平公主坚定的点点头,面庞如一潭秋水,没有一丝涟漪。

    “为何?是不是王应熊对你说了什么?”永历帝皱眉:“此人也曾对朕出过联姻的主意,因为涉及到皇室颜面,朕一直没有表态,难道这老头直接找上了你?”

    长平公主摇摇头,说道:“王总督没有对我说什么,这主意,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跟王总督无关。”

    永历眉头皱得更深了,凝目盯着长平道:“联姻大臣,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古来有之,历朝历代,都精挑细选有为少年郎为驸马,本朝也不例外,按理说,皆是成例,符合礼法。不过朕膝下唯有一个女儿,还不足三岁,难以下嫁王欢,朕本想在宫女中选一个,收为养女,以公主的身份嫁于王欢,但时间紧迫,还没有来得及着手准备。”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长平道:“公主愿意嫁于王欢,岁数倒是合适,不过公主乃先帝嫡女,算起来虽然是朕的侄女一辈,却是身份尊贵,而王欢不过一庶民起事,卑微如草芥,他义母秦良玉也世居蛮夷土司,族中无饱学之士,亦无巨室之力,公主下嫁,太过委屈了!”

    长平静静的听着,待永历说完,脸颊上长长的睫毛轻轻眨动,如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好看,明眸轻移,看向永历帝道:“皇上深意,长平领会得,不过正如皇上所言,除了长平,再无其他公主适合了,皇上仓促收一宫女充作公主,未免敷衍,平凉伯就算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必有芥蒂。而长平一生苦楚,什么委屈没有见过、受过,早已不在乎门第高低,况且长平失了一臂,已成残疾,平凉伯少年英雄,威风凛凛,长平嫁给他,反倒是有些辱没了英雄,还请皇上仔细着人游说。”

    永历帝鼻孔里哼一声,晒道:“皇室公主,金枝玉叶,纵然身有缺失,又怎样?平凉伯不过少年得志的武夫,能得到公主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