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廷玉身为川军老将,大半个中国都跑遍了,与清军大大小小的战斗近百场,他当仁不让的先开口了。

    “说起鞑子的野战能力,的确狠辣得很。”李廷玉目光深邃起来,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在辽东,在山东,在河南,一直到最后退到江南,我与鞑子前前后后厮杀过不下百次,几乎次次败北。从无胜绩,说起来都丢人呐!”

    “蒙古人打仗,喜欢骑着马流窜,来去如风,他们步卒很少,不善火器,只要地理得当,普通的长枪阵即可克制。而汉军分两种,一是投降过去的原大明官军,二是汉军八旗。前者沿袭了明军战法,喜欢用火器,对阵时先打一阵再说,后者基本上就是学的满八旗战法,逢战分前后战阵,死士在前,锐兵在后,骑兵更次之,一旦我们军阵有所松动,立刻全力冲击,生生的撕开口子,直到完败。”

    “而女真八旗,更为强悍,死士营都是野人女真出身,作战身披重甲,悍不畏死,又躲在盾车之后,弹矢不能阻挡,往往在鸟统击发的烟雾缭绕中如恶鬼般破烟而出,手持利刃大砍大杀,直接破去我前军;紧随其后的锐兵营接着冲击我中军,两侧骑兵掩杀,这三板斧一下来,大明官军基本上就没有能挺住的了。”

    “不过女真人虽强,这套战法破解之法却也不难,只要士卒敢战,面对肉搏厮杀勇于迎击,死战不退,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不管他死士营还是锐兵营,都无法寸进半步;至于骑兵,同样无法对严阵以待的步兵方阵无可奈何。”

    “但我大明官军,尽皆羸弱不堪,休说锐兵营,光是死士营的冲击就能冲垮全阵,往往鸟统开火之后,不能阻挡敌军就会土崩瓦解,见血如妇人般惊恐,哪里有丝毫血性。军将更为不堪,一败即先逃,纵然部卒有心杀敌,奈何主将先跑军心溃散,谁还会硬挺着杀敌?故而一战即溃,一溃即散,还发生过两军对阵,鞑子兵只不过击鼓吹号,我们的人就开始逃跑的事,说出来都丢人呐!”

    他说一段,就愤懑的吐口唾沫,待他说完,满地的口水让他身边一圈青砖地面湿溻溻的,宛如下了一场雨。

    站在他身边的孟知雨和马新田,悄悄的站开了几步。

    王欢假装没看到,向李定国道:“定国当年也同鞑子交锋多次,可以说说看。”

    李定国道声是,道:“清军作战,在入关后因为八旗人丁关系,不再如辽东那般将女真旗兵充作主力,而是驱汉人降卒在前,八旗汉军在后,而蒙古八旗再后,女真八旗作为督战队一类的存在,稳稳的居于最后,如此一来,对鞑子自己人的损耗可以降到最少,而冲在前面的,多是降卒。”

    “鞑子野战,必然盾车开路,盾车乃坚木所制,上裹牛皮,冷水泼之,水火不侵。冲阵的死士营躲在盾车后面,鸟统弓箭皆不能破,清军可大胆的抵近我方,然后贴身肉搏,这种厮杀最为惨烈,而死士营甲厚刀快,又悍不畏死,往往能将我方坚阵破开,杀出血路,这时候只要军心稍动,就会满盘溃败。”

    说到这里,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女真八旗的野战方式,与吴三桂之流大同小异,都是步卒死兵冲阵,两翼骑兵合围,最后凭借强大的中军锐卒一举定输赢。

    这套战法中规中矩,并无出奇之处,强就强在军队素质,大巧若拙,女真士兵优秀的个人武技,将这套战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加上明军羸弱的应对,方才将清军战力捧上了天。

    马新田板着扑克脸,罕见的发言道:“如此说来,我们的轰天雷和灭虏弹,正是鞑子的天敌。他们最有威胁的骑兵和重甲步卒,也许能趁着射击填弹的间隙冲破鸟统兵的射杀,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躲过轰天雷跟灭虏弹!”

    众人尽皆点头,面露喜色,扑克脸说的不错,轰天雷连城墙都炸得开,更不用提盾车了。至于骑兵,在灵活的灭虏弹面前,也只能远远避开。

    厅中又一次兴奋起来,大家都觉得这回胜券在握了。

    但是王欢立刻就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大伙的热情,让他们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如果鞑子用红衣大炮打我们呢?”王欢缓缓的说道:“红衣大炮一炮射程五里地,我们的轰天雷才射多远?他们的弗朗机炮都比轰天雷射的远,刚才马公公说了,清军炮营铺天盖地,连大同城墙都被轰开,可想而知炮的数量不在少数,我们有炮,他们也有炮,两边对战,我们占不了便宜。”

    他将放在桌上的画复又捏在手中,捏得很紧,口中恨恨的说道:“无炮不成军,我们也得有炮,而且是长程大炮,比轰天雷打得更远,方可保得万全。”

    (本章完)

第370章 青铜铸炮() 
炮?

    长程大炮?

    大家都有些犯愁了,这大炮可比不得鸟统,一个月就能打造几百把出来,那玩意儿是用银子堆出来的,一尊红衣大炮就要耗费上千两百白银,穷人根本耗不起。而且有银子还不行,还得有铁矿或者铜矿,铜在往前几百年可是等同于黄金的东西,非常贵重,到了近代才开发出铁炮来。

    铁炮与铜炮比起来,要便宜许多,上等镔铁虽然冶炼工艺复杂,但相对于稀少的铜矿来说还是低成本的。不过铁炮相对于铜炮,因为铸造工艺和材质的原因,炮膛内很容易布满细小的孔洞,无法做到光滑如缎,使用时清洁一旦跟不上,就会让火药残渣留在里面,导致炸膛,安全性要差一些。

    这一点上,落后的女真人却走在了大明的前头,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人从登州反叛,奔走后金,随行一万多人,带去了几乎全国翘楚的炮兵和铸炮师,还有红夷大炮多门。

    对孔、耿二人,皇太极率领后金贵族出盛京十里相迎,封二人高官,自成一军曰“天佑军”,极为器重,将其带去的工匠炮手好好款待,为后金打造火炮。

    皇太极这么做,当然是吃够了大炮的苦,在抚顺、在大凌河、在沈阳,从城头上打出的铁弹把八旗兵砸得七零八落,尸横遍野,连努尔哈赤也被炮弹所伤,含恨早死。所以得到了明朝不怎么在意的铸炮师后,皇太极视若珍宝,要什么给什么,很快重赏之下后金技术飞跃,开发出了极有代表性的失蜡法铸炮,用这种方式打造出的炮,内膛光滑而极少瑕疵,不易炸膛,用起来非常顺手。

    反观大明,杀掉从孔有德那里逃出来的孙元化后,满朝文武再没有一个火器专家,兵仗局里宦官充数,只知贪腐不知军务。工匠地位低下,工钱低廉,连家人都养不活,谁也顾不上去认真铸炮和提升工艺,能活下去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干嘛?

    此消彼长,到了永历初年,清廷的大口径火炮已经超过了南明,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比苟且的南明犀利得多,特别是打前阵的汉军,尤为喜欢火炮,王欢在陕西碰上的吴三桂,如果不是多尔衮不放心他的忠心,没有给他多配火器,否则夔州军在西安城外早就与清军炮战一场了。

    王欢有钱,也有铁,四川的银矿和铁矿每天都在大量产出,马崇明不得不说是个经商的天才,在他的管理下,矿井里虽然难以避免的会有些透水、坍塌的事故,却丝毫没有影响产量,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但光有材料也做不出炮来,熟练而技艺精湛的匠人才是宝贝,一想到这个问题,王欢就恨得牙痒痒,这时代汉奸何其多,但要论破坏力,谁也比不上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人带走了登州府大明最为出色的炮手和铸炮师,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钱学森啊。

    王欢没有钱学森,不过还好,他找到了另一个高手。

    大明兵部员外郎徐尔觉。

    前些日子,徐尔觉来汉中宣旨后就被王欢留在了汉中。离开汉中攻打陕西之前的日子,王欢再忙,每日里也要去跟徐尔觉见面,聊天畅谈,工科男固有的秉性让二人相见恨晚,徐尔觉惊佩王欢身为武将居然对这时代视为下贱工作的匠人活计这么了解,而王欢呢,从徐尔觉口中同样震惊的了解到,大明的火炮技术,竟然已经跟欧洲的火炮技术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王欢所处的年代,在欧洲,各种野战炮、加农炮已经作为常备火器列装各国军队,除了要塞炮和破城炮之外,野战炮已经朝着轻量化、便携化发展,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之间的战争如果没有炮兵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澳门炮厂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这一差距,红毛鬼为了在澳门安身挣钱,不遗余力的将先进的火炮技术传授给明朝,让许多明朝官员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

    徐尔觉就是其中一员。

    王欢虽然不懂铸炮,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在与徐尔觉的交流中,他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观点,诸如增加炮耳,定量药包,标准化制造等等新鲜词语,让徐尔觉大感新奇,直呼醍醐灌顶。

    王欢在汉中城外,择地选址,不动声色的兴建了汉中兵仗局,由徐尔觉为兵仗大使,招募工匠,专注于铸炮。

    由此夔州军两大军工基地成型,石柱夔州兵仗局负责制造黄色火药和鸟统、轰天雷等轻型火器,这些东西也便于运输,不会受到道路条件的限制;汉中兵仗局负责火炮等大型火器的制造,汉中交通发达,四面皆可通,火炮造出来后可以方便运输,而陕西的铁矿并不少,完全可以就近取材。

    不过王欢并不乐观,因为汉中兵仗局开张不久,匠人极为稀缺,铸炮并不是拉几个铁匠来就可以干的,没有熟练的工匠造出来的合格铁炮,王欢也不敢用。

    大厅里的人都是夔州军的上层,当然也知道汉中兵仗局目前无力提供火炮,所以大家都是一脸无奈。

    “等等吧,再等几个月,姜瓖没那么容易就被打下来。”王欢凝重的再次看向了马鸣图留下的鬼画符,上面一个个清军主将的名字赫然入目:“他如果没有一点准备,是不敢反叛的,我断定他还能撑一段时间。趁这些日子,我们一要安定人心,大力拓展民政,把我夔州的威名播于西北,将关中之地彻底的纳入我们掌握,这就交给孟巡抚负责;二来加强练兵,新扩充的千人队比老兵要差上许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练起来,三位营总,各自负责自己的营头,地方兵马就交给王永强;第三,就是铸炮,这两个月之内,必须要有第一批大炮入我夔州军!我亲自来负责。”

    他说得严肃,众人听得仔细,每一个人都在听到自己的差事时重重的点头,夔州军军民分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高效而迅捷。

    最后,王欢把目光落到了陈相身上,这个身材高大的兄弟,如今已经成长为魁梧的汉子,一颗亮闪闪的光头将一张浓眉大脸衬托得多了几分凶狠之气,咋看上去像个没心没肺的莽汉。不过王欢知道,其实陈相大智若愚,心里极有分寸。

    “广东那边,可有收获了?”王欢问道。

    陈相略微点头,沉声道:“用钱收买了两个,绑了两个,一共四个红毛鬼,用木桶装了,正在路上。”

    (本章完)

第371章 花钱如流水() 
陈相按照王欢的命令,派人前往广东,招募澳门炮厂的工匠,充实汉中兵仗局的实力。

    但是葡萄牙人来远东的虽然多是冒险家,却仍然无人愿意深入中国腹地去捞金,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很难生活。这些人又不像汤若望那样的传教士,身怀宗教信仰,他们眼里只有钱,但捞了钱没处花也不行,到中国内地去,连面包都吃不上,钱捞来何用?所以招募行动步履维艰。

    陈相的人又不敢大张旗鼓的招人,如果引来李成栋的注意就完了,只得不断加大银子的数量,悄悄的勾引,好不容易才引来了两人。

    但这两人却只是低级的工人,陈相的人怕来了作用不大,于是用了点手段,趁炮厂的两个高级工匠外出喝酒的时候,闷棍敲了,麻袋套了,绑票运往汉中。

    这些手段上不得台面,王欢却不以为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都当圣人,那就上山喝风去吧。

    于是王欢赞赏的冲陈相夸点点头,兄弟间不需多用语言交流,一个眼神就行了。

    “不过,我们一点不动,清军就会以为我们像普通明军一般软弱,是只会当缩头乌龟般的看客,兵还是要出的,且看在什么地方出而已。”王欢话头一转,又用手指指节敲着桌子道:“从明日起,由一个战兵营入驻潼关,那里刚才马鸣图说了,已经被义军占领,从潼关跨过黄河就是山西,驻兵于此,能给山西清军一个威胁,让他们多少不得不留兵防备,也算是对姜瓖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