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苤筒罘商於莸亓恕

    李虞夔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相信这些江湖传言,但内心也是极为期望的,大明已经懦弱了太久,太需要一个岳飞式的英雄来提振民心士气了。

    从这个月月初开始,李虞夔就备好了****的物事,搬到了潼关关城里居住,每天都守在西关关楼上,遥望来路,唯恐大明官军的旗帜出现在天边而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得知。

    四月的黄河,恰逢冰封化水,冬季的枯水期导致河床缩小的面貌正慢慢改观,河边草地发出嫩芽,绿意一片,从陕西来的官道靠着秦岭、倚着黄河,蜿蜒而来,弯弯曲折的路径中,来往客商熙熙不绝,潼关正好夹官道而筑,好似一根丝线中间突兀的打了一个结。

    四月十二日这一天中午时分,李虞夔被亲卫从饭桌边叫了起来,惊喜的得到了大明官军到来的消息,听亲卫说,明军队伍旌旗连天,气势逼人。

    李虞夔是跑着出城的,他刚刚在关城外站定,就瞧见了夔州军的前锋。

    大队的骑兵奔腾而来,亮晃晃的骑枪配上白色的铁甲,如天边飘来的一片云,刺得李虞夔连眨了好几下眼睛。

    林字营的骑兵队没有在关城处停留,而是直接从城门进去,从关城内过浮桥,到黄河对岸建立营地。因为要长途跋涉,每个营头的骑兵队都是一人双马,按照战时规制做了加强。

    两千匹马轰隆隆的从眼前经过,骑兵们两人一排、四马并列,整齐有序的打马而过,马儿都是从蒙古新购的健马,膘肥体健,马上骑兵顶盔掼甲,目不斜视,长枪上举,劲弩悬腰,猎猎的旌旗下人马合一,闪闪的枪刃上杀气腾腾,虽无人呐喊,却自有一股逼人的慑人感,避在官道两边看热闹的老百姓,很自觉的无人敢发声,纷纷拜服在地,用恭敬畏惧的眼光偷看。

    马蹄过后,两人一排的整齐步卒队伍开了过来。

    为了这次远征,王欢下了血本,所有的藤甲都已不再使用,夔州兵仗局这些年来,已经能为每一个战兵提供高质量的铁甲,铁甲仿大明最为使用的明光铠制造,王欢加大了胸前和后背两块护甲的面积,仿若两块胸甲,防御性更强,加工难度却反而降低了不少。

    明光铠一套重量约为六十斤,太过沉重,行军时不可穿戴,故而王欢只是把它配发给了步兵队的长枪兵和刀盾兵等近战兵种,同时规定行军不需全套穿戴,只需着胸甲和护裙。不过饶是如此,重量也有三十斤上下,穿上它行军很费力气。

    但是当穿着上了白色漆明光铠的明军出现在李虞夔面前的时候,那仿若天兵下凡的气度,一下子就折服了他,以及他身边的山西兵将。

    夔州军两人一排,队列整齐一直排到极远处,步履声声宛如一人,军靴踏在地面上,比刚刚过去的骑兵马蹄还要震撼,上万人一起踩在黄土地上扬起的烟尘,直冲天际。

    如林的长枪和面面长盾,都是制式装备,标准划一,长达三尺的钩镰枪刃和一人身高相等的盾牌,无一不彰显着夔州军与众不同的军容。

    长枪队和刀盾手之后,是一排排的鸟统手,鸟统手一律身着轻便的锁子甲,头顶铁盔,甲胄同样漆成了白色,一人高的鸟统扛在左肩,右手拿着月牙斧,腰间挂着药筒和弹包,与大明寻常鸟统手大不一样,看得李虞夔等人直砸舌头。

    而步卒之后,又是一队队骑兵,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大队车营跟在后面,不过这些,李虞夔没工夫去看了,因为他见到了万军丛中如此显眼的王欢。

    (本章完)

第381章 一团乱麻() 
王欢骑一匹白马,白色的全套明光铠,红色的大氅裹在肩膀上,配上头盔上红缨飞舞,头盔下面如冠玉,真真英武非凡,偏偏他又身材高大,健硕的肌肉衬托着甲块高高隆起,整个人看上去犹如武神般威武。

    李虞夔不禁暗暗喝了一声彩,心道这平凉候手下果然能人百出,猛将如云,一员小将尚且如此神武,不知还有多少杰出人才为他所用,古人云乱世当出英豪。看来大明朝龙气未尽,有这样一位郭子仪、李靖般的人物出世,当可再续国乍五百年。

    那白甲小将被一群同样白甲鲜明的骑兵护卫着,簇拥着来到李虞夔跟前,有人催马向前凑近小将身边说了什么,那小将点点头,勒马停在了李虞夔面前。

    李虞夔正在奇怪,他巴巴的看了许久,明军过了一拔又一拔,却总不见平凉候中军的到来,眼看着后面就是一辆辆大车云集的辎重营了,还没看到那印象中猛如楚霸王的王欢。

    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他压根没见过王欢,他的儿子李弘去西安,同样没能见着,出面接待的,是陕西巡抚孟知雨。那个时候,王欢正在汉中同洋鬼子忙活着铸炮的事。

    看着那白甲小将跳下马来,站到自己面前,脸上浮起礼貌笑容的李虞夔不禁吓了一跳,王欢的身高比他高了一个头,像铁塔般的身子一下就将李虞夔罩在了阴影里。

    马万年瞧李虞夔一脸懵逼的表情,知道他猜不到威震西北的平凉候居然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怕他出言冒犯,赶紧的上前提点了一句:“李巡抚,这位就是大明平凉候王大人,还不快见礼!”

    王欢是有勋爵在身,而李虞夔早已罢官,充其量不过是个员外,两人相见,当然该李虞夔向王欢行礼。

    听到马万年这话,李虞夔大吃一惊,不由得退了一步,瞪大了眼睛,面露震惊的神色,吃吃的讶然道:“什、什么?这、这就是平凉候?!”

    王欢微微一笑,并不在意:“如假包换!”

    李虞夔身后的李弘见父亲失态,赶紧悄悄伸手捅了一下他的腰,李虞夔吃痛,这才惊觉,赶忙躬身长长一揖下去,口中慌道:“大明遗老李虞夔,见过侯爷!老夫眼拙,未识侯爷大驾,还往望恕罪!”

    王欢双手将其扶起,温言道:“李大人以一已之力,登高呼应,聚众反正,乃我大明忠臣啊,加上收复蒲州、潼关两处,功莫大焉,何罪之有?大人说笑了,本候将禀明朝廷,为大人请功。”

    李虞夔面露尴尬,被王欢扶着的手不自觉的微微往后缩了缩,苦涩的摇头道:“侯爷切莫如此,老夫当初未能舍身报国,东虏占领山西时为这半条老命,苟延残喘,留起了鼠尾辫子,说起来都丢人呐,真真的愧对祖宗!如今借朝廷龙威,起兵反正,不过是以戴罪之身,为皇上尽一份忠心罢了,哪里还敢说什么功劳。”

    王欢摆摆手,不以为然:“李大人此言差矣,所谓时势造英雄,东虏兵锋掠过山西,多少朝廷大员、总兵阁臣尚且未能尽忠报国,遑论避世在家的你?拥兵者不知杀敌,体健者不明大义,此乃大势,非个人所能改变的。大人能在今世反正,正说明大人心怀大明,忠心不改!这就比多少口口声声把忠心挂在嘴巴上的人要好上百倍。”

    这番话说得李虞夔心花怒放,心头的最后一线担忧也尽数抛到九霄云外,对这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将军印象愈加好了几分,又说了几句,就上马在前引路,带王欢进入潼关城内去。

    从西关门入城,沿着徬山官道走上一段,眼前豁然开朗,关城出现在眼前,此时的潼关城,就是一座兵城,除了一些开设在城内的客栈和大车店之外,全城都没有居民,全是兵丁。

    客栈和大车店集中在西关附近,而东边,都是军事设施,过了架设在穿城而过的潼水之上的桥梁,就来到了占了全城大半面积的军营中,军营里有潼关守备府,李虞夔就住在里面。

    说是守备府,其实不过是大一点的青砖瓦房,简陋的白虎堂就设在后进的堂屋里,能容下十来个人,多了就不行了。

    王欢被李虞夔领进里面,立刻就当仁不让的喧宾夺主,除了三个营总和火字营的千总马作衡外,还留下了李虞夔和他的儿子李弘、女婿王成龙,其他的人全都留在外面。

    马万年将李虞夔献上的潼关地图从包里拿出来,摊开在桌子上,王欢招招手,把人都聚拢过去。

    “李大人,闲话就不说了,****的事也等下再说,先说正事,毕竟事态紧急,由不得我们拖延。”王欢正色肃容,沉着脸说道。

    李虞夔点点头,和儿子女婿交换了一下眼色,都对王欢有些凛然,觉得这位年轻侯爷果然雷厉风行,换做其他大明将官,不先坐下来吃顿接风酒,那是绝不会提其他事情的。

    “我军此行,目的是解山西之围,但解围须先保证自己的后路安全,否则解围不成反而把自己也要搭进去。”王欢沉声说道,嗓音透着令闻着不得不全神贯注倾听的严肃:“山西纷乱,粮草无以为续,除了我军随军自带一些外,必须从陕西运送,而潼关,正是我粮道上紧要的一个节点,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前些日子我派了李定国将军来此地打过前站,摸了摸此间地形,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他朝李定国点点头,李定国立刻伸手掏出另外一副地图来,图上用丹砂红笔描出了一些线条点位。

    李虞夔等人翘首看去,发现这副地图跟自己献出去不大一样,多了一些山水,要细致得多。

    “这是李将军在李大人地图的基础上,重新描绘的一副地图,诸位请看,潼关东接河南,北连黄河,过河就是山西,三地隘口,无比紧要。而关城依山旁水,山势奇险,水势湍急,而黄河浮桥又在关城之内,所谓天下奇关,就是说的这里。”

    王欢以手作笔,指向了那些红色线条:“潼关之所以能扼守三省,不外乎有三,一是关城挡道,二是禁沟横山,三是十二连城烽火相连,这三者相互衔接,构成了潼关天险,我军粮道西来,必经西关城,过黄河浮桥,到蒲州入山西,所以潼关不容有失,必须有强军镇守,以防后路被截。”

    屋中雅雀无声,所有的人都静听着王欢说话,李虞夔等人第一次参加夔州军议,肃穆紧张的气氛已经让三人有些窒息,就连眼界开阔的李虞夔,都抿着嘴唇不敢大口喘气,生怕打扰了王欢。

    “马作衡听令!”王欢厉声道,马作衡早有思想准备,从王欢准他一个千总进入这间屋子的时候,他就知道,肯定是有任务派给他了。

    听到王欢唤他,马作衡双腿一并,站得笔直,沉稳的应道:“末将在!”

    “令你带火字营两个步卒千人队,会同李大人的部属,镇潼关,防止河南鞑子趁机叩关,保我粮道平安!”

    王欢喝道,又向李虞夔嗔目道:“李大人应以马将军为尊,服从将令,他会留下朝廷调兵虎符一枚,作为马作衡调配你所部的信物,你可愿意?”

    李虞夔浑身一个激灵,脱口应道:“愿意、愿意,全凭侯爷吩咐。”

    (本章完)

第382章 不服() 
看着李虞夔鸡啄米一般的神情,王欢按着桌子又问道:“李大人不知手上现有多少军马?”

    李虞夔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和女婿,张口答道:“回禀侯爷,老夫起事,始于蒲州城外老家李家集,那里是我家祖宅所在,族中有壮丁五百,平日里为了防范马贼流匪,请了枪棒教师经常教习,又请了原宁夏总兵麾下的军官指导行伍规制,农闲时经常在集外排列走阵,是老夫起事的根本。”

    “靠着这五百人,犬子李弘先入城联络城中原明军旧识,他们都有反正之心,借着守卫城墙的良机,于夜间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杀尽城内鞑子伪官,城中百姓早就深受鞑子荼毒,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义旗一举,一呼百应,三天内就得兵一万人。”

    “老夫又联络女婿王成龙,他原是蒲州守备,被鞑子看中他的武勇,引为潼关守备,但心中其实一直装着大明,老夫一封书信,就让他反正,他手中有兵三千,都是潼关戍卒,与老夫的人合在一起,共计一万三千人。”

    李虞夔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完,王欢听出来了,他不过是想在自己面前抬举一下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点出了二人反正的功劳,日后也好谋个前程,多少抹去些留过辫子当过鞑官的黑历史。

    王欢就坡下驴,微微笑了一笑,道:“令公子身先士卒、置于险地而奋勇杀敌,可谓骁勇;贤婿审时度势、毅然反正,可谓俊杰。两人都是大明的忠臣良将,今后前途无量,不愧李大人的左膀右臂,能得到这么好的儿子和女婿,李大人有福啊。”

    李虞夔心灵通透,一听就明,王欢这是认可了他家两个后辈了,顿时激动起来,冲王欢连连作揖,颤声道:“后辈愚钝,还靠侯爷提携!”

    “不过一万三千人,其中可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