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工程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飘出来就散了。

    “传说这是诸葛武侯的法子,一代一代在川中居民中流传,当年朝廷在石柱设矿采银,那矿监更是赛食人猛兽,百姓躲入山林间,为防止矿监搜查发现,煮食热饭就用的这个办法。”李严见王欢一脸惊异,不禁面有得色,炫耀似的说道。

    王欢不住点头,这种无烟灶,跟后世的方法差不多,自己在野外勘探矿脉的时候也曾见同行用过,刚才自己一时情急,担心烟气被过往行人发觉,没有细看就慌乱行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听到李严的后半截话,王欢眼珠子一下瞪得溜圆,猛地抬头急问道:“银矿?石柱已经开采银矿了?”

    李严笑道:“哪里有银矿,那不过是矿监敛财的把戏罢了,他们诡称民房下面有矿,逼迫房主缴纳银钱索贿,否则就要推平房屋建矿,其实地下根本没有矿脉。”

    王欢闻之,心头一松,暗道好险,如果明朝矿监抢在自己前头把矿挖了,自己这时候巴巴的再去,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挖不到了。

    这一惊一乍的,弄的王欢本就疲惫的周身都软了下来,李严看他四脚朝天的又靠着一棵树躺了下去,笑呵呵的舀了一碗粥递过去,说道:“参议既然醒了,还是先喝碗粥吧,吃点东西,恢复得才快。”

    王欢伸手去接,还没接到,斜刺里却伸出一双大手,一把将木碗夺过,一个粗豪的声音叫嚷道:“好香,好香!是谁在煮饭?好香好香!”

    木碗在一只巨掌手中,像个茶杯一样小巧,只见李廷玉眼睛都还未睁开,闭着眼头一仰,将碗中热粥一饮而尽,然后嘴巴砸吧两下,懵懵懂懂的睁开双眼,睡眼朦胧的问道:“这饭味道不好,怎么有一股泥巴的味儿?”

    李严和王欢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去抓碗舀饭,殷勤劝道:“大人,再来一碗!”

    夜晚的奔波,对于铁人般的白杆兵来说,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同样够呛,一直休息到当天下午,众人才陆续醒过来,然后架起无烟灶烧火吃饭,王欢借着这段时间,赶紧躺下合眼打了个盹,梦都还没做一个,又被人叫了起来,说李大人找他商量要事。

    王欢揉着眼屎找到李廷玉,这大汉和李严、祖边与几个千总军官,正对着地图皱着眉头,想着什么,一见王欢来到,看他一副睡眠不足哈欠连天的样子,李廷玉不禁眉头皱得更深了:“王欢,少年郎当朝气蓬勃,这都休息了大半天了,你还如此模样,像什么样子?”

    王欢心道:“大哥,你们的鼾声赛过大象奔驰,我是一直没合眼好吧?”

    这理由当然不便理直气壮的提出来,否则更会招来不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的斥责,于是王欢认错道:“大人说的是,王欢懒惰了,以后一定注意。”

    李廷玉不满的哼哼几声,又连忙将他拉过来,巴阿巴拉的说道:“从信阳往襄阳,中间横隔大别山,要从此过,路有两条,我们该怎么走?”

    他指着地图道:“如果从道路畅通好走与否来选择,当选南阳道,此路官道良好,宽阔平坦,走起来一马平川,只是信阳至南阳四百里,由南阳至襄阳又有三百里,加起来有七百里路途。”手指一晃,又指向地图上另一条墨线:“而另一条路,则由信阳经礼山县穿大别山小道到襄阳,全程六百二十里,距离上要短一点,但是必须通过大别山十三关,道路崎岖,难度要大一点。”

    王欢盯着地图看一会,不假思索的说道:“走大悟三关!”

    (本章完)

第56章 武昌道() 
“大悟三关?”李廷玉看着地图盯了半天,茫然抬头道:“在哪里?”

    王欢一拍脑袋,这才想起大悟是后世的地名,这年代还没人听说过呢,地图自然也不会标注,连忙解释道:“那个,就是大别山十三关其中三道关卡的别称,我师父教导我地理的时候,就这么说的。”

    李廷玉和李严、祖边“哦”的齐声明白过来,原来是那不世出的大贤说的,怪不得闻所未闻。祖边不由得赞叹道:“参议的师父端的是厉害的紧,这地名都喊得与众不同。”

    王欢头上一汗,赶紧插嘴道:“这大悟三关,其实是大别山众关口中距离信阳最近的三个关口,而具体到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来说,又以其中的平靖关最近,从这里往南三十里,即是关口。”

    李廷玉道:“可是从大别山各个隘口往襄阳,近倒是近点,道路却是难行,都是在山中钻来钻去,官道狭窄,为什么不能走南阳呢?”

    王欢脱口而出:“南阳道不行!如今已是五月初,那里现在已成兵城,阿济格大军追击李自成的后方粮道囤积地就在南阳,从南阳往襄阳的道路关卡重重,从那里走是飞蛾扑火。”

    李廷玉等人听了,定定的看着王欢,目光奇怪,好一会,李廷玉才讶然发问道:“参议,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严也道:“是啊,清军的动向,我们两眼一抹黑,只能从过往乡民口中知道个大概,参议怎么了解得如此清楚?”

    王欢看着几人的目光,脸上汗水都下来了,这种后世穿越者了解的历史信息,该怎么解释呢?只得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胡侃道:“凡行军布阵,军粮囤积之处不得置于前线,也不能置于离大军太远的地方,现在阿济格大军已破武昌,只需略作算计,就能得知他的军粮囤积之地必在南阳!”

    在场的人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良久不敢作声,最后李廷玉舔舔嘴唇,一脸神往的向王欢道:“参议,这算计之法,可否教教我?”

    王欢硬着头皮道:“好的,只是现在时间太紧,等以后脱离险地再说吧。”

    李廷玉大喜,笑道:“行啊,就这么说定了!”

    众人欢喜一番,又低头看地图去了,王欢偷偷擦汗,心中暗道好险,今后一定得注意一下,免得不能自圆其说。

    几人商议了一会,都觉得如王欢所说,南阳道大军云集,贸然过去,必然凶险无比,而大别山隘口地理奇险,李自成的大顺军又早已离开HN入湖广,清军没有主力守卫,从那里走,反而安全,一致同意,入大别山走平靖关进礼山县,从武昌道到襄阳。

    计议已定,众人就开始收拾东西,按照计划分作八队,每队一名千总领衔,次第出发,而李廷玉和李严、祖边并王欢等一众小和尚,同为一队,居中而行。

    大家又在树林里歇息了一会,等到酉时初刻,日薄西山的时候,第一队才开始出发。

    李廷玉拍着第一队带队千总的肩膀,沉声嘱咐道:“你们作为第一队先锋,遇事要沉稳仔细,千万不可冒险冲动,如果前面有危险,切记不可缠斗,脱身为先。多多保重,等到在夔门我们再相见!”

    千总点头抱拳答应,李严又交给他一根焰火筒,这焰火筒其实就是一个烟花,有点象一根细长的短棍,内置火药,有引线延伸而出,只要用火点燃,就能直冲云霄,是明代军队示警传信的东西。

    第一队在暮色中离开,李廷玉站在树影中,算计着时间,在一刻钟以后,放出了第二队,跟着是第三队,等到第三队走了一刻钟后,第四队也就是李廷玉的本队,也出发了。

    钻出树林,官道已经行人全无,天色还没有黑尽,过往行商就已经无影无踪,前面两队人已然看不到影子了。李廷玉等人放心大胆的在官道上疾行,一路直奔远处重重山岭而去。

    三十里的道路,酉时未尽的时候,众人就已奔到,王欢喘着粗气,看到了眼前如巨大的城墙般耸立着的大别山。

    大别山古为天险,横立中原腹心,隔断南北,是HN湖广两省界SX接桐柏SD延为天柱山、张八岭,淮河与长江在此山南北奔流,是两条大河的分水岭,山南麓的水流入长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山势厚重险峻,又宽阔延绵,多低山丘陵,深谷陡坡,地形复杂,从西至东有十三处可通行的谷地隘口,自战国以来就是兵家要道,故而建有十三处关口,无数古战场深埋在山石之中。

    “果然奇险,不愧为险要所在。”祖边赞叹道,他是辽东人,第一次来到中原山地,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不算什么,蜀中剑阁,那才是真正的雄关天险。”李严笑道:“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下凶险之地非其莫属。”

    李廷玉回头瞪眼道:“少吹牛打屁,赶紧的跟上,路还长着呢。”

    二人赶紧闭嘴,迈步紧紧跟着。

    五十人鱼贯而行,趁着天未黑尽,进了大别山区。入山之后,更是****绝迹,树影婆娑,山风吹来,在空旷的谷底回荡,如鬼音阵阵。而蜿蜒在丘陵山间的官道上,除了山林间虫鸣鸟叫,四下里连鬼影都没有一个,众人脚上的草鞋军靴踏在落叶遍地的小道上,发出微微的“嚓嚓”之声,在万籁俱寂的山谷中,又似百鬼夜行,让人心悸。

    为了掩饰,李廷玉不敢多打火把,只在一头一尾的位置,亮起两根火把,而队伍中的人,多半都有夜盲症,只有少数人没有这种病症,在夜晚行军,如果没有打火把,只得牢牢跟着前一人行进,否则就会在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摔倒。所以队伍很紧凑,一个跟着一个。

    王欢穿越而来,不知怎的,居然也没有这种在这时代很普遍的症状,于是当仁不让的走在队伍中间,陈二狗等人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

    一边走,王欢一边不断的抬头看天,他心中一直悬吊吊的,生怕夜空中突然炸开一朵烟花,烟花绚烂,却是标志着巨大的危险,当前方队伍遇到敌军袭击,万般紧急之下,就会炸开焰火筒,向后传警,后面的队伍则会立即停下,转而向他途避开危险。

    这条路是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其实其中凶险万分,如果在关卡处有清兵设伏或者识破了他们的伪装,逃都没地儿逃去,路是王欢选的,自然责任也在他身上。

    好在一路行来,虽风吹草动,夜色沉沉,却没有遇上半点危险,黑暗的山岭间除了山风,再没有任何声音,天空中也没有炸起烟火,这让众人悬着的心越来越轻。

    走了大半夜,队伍已经深入山区之中,走在前头的李廷玉突然顿住脚步,双臂一张,将后面的人拦住,整个队伍立刻很有纪律的停了下来,安静的隐在夜色之中。

    王欢急忙跑到前头,却见李廷玉正抬眼朝前观望,顺着他的目光眯眼望去,王欢立刻瞧见了一座关楼雄立在狭窄的官道之上。

    (本章完)

第57章 钓大鱼() 
平靖关乃古来天下九塞之一,历来为南北交通要道,中原紧要之地,战国时孙武曾攻略此地,从此关南下几乎灭楚,两边五峰岭、凤凰山如两扇大门,将一线天似的谷底夹在当中,王欢睁大两眼看去,只觉黑暗中的关楼,墨影栋栋,如夹在两侧山壁间的一块巨石,高不可攀。两侧山峰高达万丈,关底宽约二十丈,被厚实的关墙牢牢锁住,除非长上翅膀飞越而过,否则只有关门一条道可走。

    李廷玉低声道:“关上没有灯火,可是没有守军?”

    祖边喜道:“那太好了,多半是李自成的手下军士弃关而去,清军又忙着赶路追击,最后谁都没人来守关了,正好便宜了我们。”

    王欢却筹措起来,心中孤疑万分,觉得这种情况太不合情理,如此险要关键的隘口,怎么会无人守卫?莫非清兵是扳包谷的猴子,夺了一处就直奔下一处,不管夺去的地方了?

    李廷玉也觉得不可思议,本来还准备了重金贿赂,以行商赶路的借口过关,现在却用不着了,他皱眉道:“前面两队人没有示警,也许真的无人守关。”

    李严道:“应该是,否则前面两队人无论出了什么事情,总会有人发焰火示警的,现在平安无事,必定两队人都顺利通过了。”

    众人都点头称是,李廷玉沉吟一会,派了一个身手灵活没有夜盲症的手下去探路,那手下顺着道路,如一只灵猴般悄悄摸了过去,不大一会,就原路回来,兴奋地报告道:“诸位大人,前面的关楼一个人也没有,关门大开,看那模样,似乎是好一段时间没有人守卫的样子。”

    这么一来,大家连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乱世炎凉,看来清军打下这片地的时间不长,流动作战的习惯未改,加之进军顺利,兵力有限,没有来得及动一动仔细经营的念头,一股脑的追着李自成去了,竟然连这险要的关卡,都放弃不守。

    李廷玉大手一挥,领着众人迈开大步,顺着官道向关楼走去。

    王欢走在头里,看着那黑暗中的高大关楼越来越近,心里不安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当走到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