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清-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雄高兴的说道:“有大嫂神通相助,那真是太好了,估计等恶国人知道消息,咱们这边,已经搞好了。”

    “是啊,大嫂,时间紧迫,就请大嫂马上施法吧!”谭达也说道。

    绿萝也不矫情,来到伏尔加河河边,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便命人去砍大树,越多越好。

    等大树砍来了之后,绿萝直接运气将一颗颗大树直接插入河中!

    未几,树桩便很快插满了伏尔加河,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神仙啊,真的是神仙啊!”

    “我们有神仙相助,还怕什么恶国人啊?”

    “大清竟然派来神仙,我们土尔扈特人,真是太走运了,大仙,请受我们一拜!”

    所有的土尔扈特人,都跪下磕起了头来,心里的虔诚,真的满满的,不容任何情绪进去。

    远征军的将士们也看得很过瘾,不过他们之前大多数人都见识过绿萝的本事,只有那些后来加入远征军的士兵,才看得一个劲儿的叫好。

    短短半天过去,一座简易的大桥,便连通了伏尔加河南北两岸。

    桥面用木条和毡子搭建而成,虽然不宽,但足以让人和牲畜在桥上通过。

    绿萝修完了桥,便直接飞回了奥伦堡,向杨猛报告消息。

    “夫君,伏尔加河上的大桥已经建好,几万人迁徙到南岸,也就几天的事儿,你就不用担心了。如今,那个土尔扈特汗国,还有2万士兵跟随恶军在欧洲作战,这或许是阿玉奇汗的唯一担心了。”

    杨猛连连点头,伏尔加河北岸的土尔扈特人迁徙到南岸,这样一来,阿玉奇汗的后顾之忧,便可以解决,土尔扈特汗国,便可以完全倒向自己了。

    “这事儿干得不错,你再辛苦一趟,向阿玉奇汗讨要一封书信,飞往欧洲,交给正在随恶军攻击奥斯曼帝国的土尔扈特军队,让他们投靠奥斯曼帝国,日后,伺机而动,一旦奥斯曼帝国跟大清发生冲突,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奇兵!”

    杨猛再给绿萝布置了一个任务。

    奥斯曼帝国的重心虽然在欧洲,但谁也难保日后的历史走向,大清的扩张势在必行,等和奥斯曼帝国接壤之后,战争的可能性,便会存在。

    而这两万人,的确很有可能会成为决胜的因素。

    试想一下,当战事一起,两万人突然暴起,奥斯曼帝国肯定会防不胜防。

    绿萝领命之后,再度飞走。

    …分割线

    圣彼得堡。

    久久没有得到派出去的特使回音,彼得一世一脸的愤怒,步入暮年,彼得一世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这位恶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已经对当前的格局,产生了错觉。

    “纳达尔,这使臣去了这么多天,怎么还没有回来?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彼得一世问自己的侍从官纳达尔。

    纳达尔说道:“应该没问题吧,土尔扈特人一向温顺,不会抗拒陛下的旨意的。”

    彼得一世正要点头,突然有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边跑,便喊道:“陛下,大事不妙,土尔扈特人反了!”

    彼得一世心里‘咯噔’一下,暗叫大事不好,如今恶国和奥斯曼帝国正在僵持状态,恶国国内却出现了动荡,这会影响到前线的将士,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被动之中。

    彼得一世一把揪住来人问道:“到底怎么回事?特使回来了吗?”

    来人名叫阿巴特,也是皇宫的侍从官。

    阿巴特忙说道:“陛下,特使已经被土尔扈特人杀了,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下游架起了桥梁,北岸的土尔扈特人已经全部迁徙到了南岸。如今,土尔扈特人已经撤了桥梁,沿河设置了防线,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脱离我们恶国了!”

    彼得一世松开了手,脸色苍白了一些,他颓然坐在椅子上,叹道:“这些土尔扈特人,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我们应该让他们全部上战场,可惜,如今不能利用了。也罢,将逼近黑龙的军队调回来吧,预防土尔扈特人的突然袭击,还有,西伯利亚的军队也要收缩起来,做好战斗的准备。另外,派人给普鲁特河的柳比斯基,让他将那2万名土尔扈特人调到最前线,参与攻击,让他们的血肉之躯,最后给帝国创造一点价值吧!”

    “是,陛下英明!”纳达尔和阿巴特齐声说道。

    ……分割线

    1709年的秋天,就快进入深秋,寒冷的天气,终于开始降临在大地上。

    尽管河流还没有冻上,但谁都知道,最难熬的季节来了。

    京城,朝堂上。

    黑龙将军萨布素派人火速进京,给康熙传来了一份儿紧急的军情。

    “恶国人竟然退兵了?看来,小猛子那儿,也肯定给恶国人带来了震慑,今年可以过个安稳年了。诸位臣工,如今边关稳定,大家都说说看,年底的工作怎么开展,各地的灾害,是不是可以提前预备物资了。”

    看完奏折的康熙,老怀大慰,他开始布置冬季的工作。

    大清入关以来,各地灾害频繁发生,一会儿水灾,一会儿旱灾,一会儿雪灾,一会儿虫灾。

    康熙渴望创立一个太平盛世以求名垂千古,但事实,总是和他开玩笑。

    明珠第一个出来说道:“启奏万岁爷,北方的防灾工作应该马上进行,臣听说破虏大将军在哈萨克大草原分别建立猛虎城、光明城,这两座城池,都是用一种名叫水泥的东西粘合砖石修建而成,这种城池,不怕大雪压垮。准噶尔特区如今也已经开始仿效,万岁爷,可给破虏大将军下旨,命他原地止步,返回北方,开展修建城市的工作,这项工作如果做得好,比远征大业,同样的功劳不小啊!”

    明珠这意思,那是要让杨猛暂停远征,转而对民政这一块,进行兼顾。

第四十七章 震惊的胤禛() 
明珠的话,让康熙不断点头。

    恶军既然退了,那远征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康熙没有亲临前线,自然不知道远征军如今的处境,也不知道,有没有机遇。

    现在他最关心的,当然是北方的过冬问题。

    “这个小猛子,有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知道献给朕,一个人闷声发大财,回头,朕非要惩罚他不可!”康熙笑骂道。

    胤禛却道:“皇阿玛,儿臣以为,远征军既然攻击如此顺利,不能就此半途而废,至于这地方建设,儿臣愿意请缨,亲自跑一趟北方,亲眼目睹之后,再将其经验运用到北方各地,甚至京城,也可以大量运用这种材料。到时候,必然可以搞活地方经济,造福万民。”

    康熙闻言,又不断点头,胤禛说的在理。

    “老四所言不错,远征军有远征军的事儿,地方建设,就不劳小猛子了。老四,你就辛苦一趟,尽快将这种水泥,用于地方上修建房屋。对了,既然是小猛子发明的水泥,那就花点钱买他的技术,到时候在各个地方建些作坊,把水泥生产出来。老八,你们户部商议一下,看给多少钱合适。”

    康熙说完,胤禛和胤禩同时说道:“儿臣遵旨!”

    退朝之后,胤禛叫住了胤禩:“老八,皇阿玛的意思,你应该懂,这钱该给还得给,不然天下该以为我们皇家小气了。你赶紧商议一下,给我拨钱,两天之后,我就要去北方。”

    “四哥,这么急?那四哥你说说,到底该给多少钱为好?”胤禩老谋深算,反问道。

    “先给一万两吧,等我去看了之后,看看是否如明相所言,如果是真的,那就得再给银子,不过这也不用担心嘛,还怕挣不回来吗?到时候多建几个水泥作坊,以官方的名义来,引为国之重器,你的户部,还怕没钱进账吗?”胤禛说道。

    胤禩点了点头,说道:“四哥考虑的极是,八弟我受教了。不过杨猛也真是够狡猾,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不报上来,他这心里,还有朝廷吗?”

    胤禛瞪了他一眼,说道:“杨猛远征也不容易,区区三千人,硬是扫平了准噶尔汗国,打通了哈萨克通道,直接逼近到恶国人的眼皮子下,他哪儿还有时间来管这水泥的事儿?你呀,以后别挑剔了,杨猛国家栋梁,不要寒了他的心!”

    胤禩尴尬的笑了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此时的准噶尔特区、猛虎城、光明城以及原奥伦堡如今已经改名的新城,均在大量的使用水泥。

    但水泥的生产,全部被杨猛的人控制着,这玩意儿,完全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准噶尔特区内,已经修建了10座水泥厂,这些水泥厂,全部被李卫控制着。

    猛虎城、光明城和新城,水泥的生产量也很大,刚刚生产出来,就被拉走。

    杨猛给水泥最初的定价,是10两银子一吨,但现在,水泥的单价已经上涨到了20两银子一吨,也就是说翻了一倍。

    如此下来,杨猛每天得进账,都会超过十万两。

    …分割线

    五天之后,胤禛一行赶到了乌鲁木齐。

    还没进城,就被李光地、李卫和鄂尔泰迎住了。

    “见过雍亲王!”

    胤禛沉浸在乌鲁木齐城的新貌之中,有些触动。他说道:“免礼吧,你们做得不错,这乌鲁木齐城,修得非常好,非常好!”

    “雍亲王,这多亏了破虏大将军发明的水泥,现在的工程,进行得又快又好,水泥干了之后,迅速就会将砖石粘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坚固的墙体,臣以为,这些城墙一旦完工,肯定会坚固无比,敌人很难攻破!”李光地说道。

    胤禛点了点头,说道:“杨猛的头脑好啊,本王若非亲眼目睹,怎么也不相信还有这样的材料。走,我们看看去。”

    “雍亲王请!”

    进了城,胤禛四处观看,一天看下来,他的心里,已经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水泥,的确已经成了国之重器,这种材料,将会改变时代,改变大清国运!

    不论是用于民生还是军事,水泥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康熙要给钱,真的不冤,要是杨猛不献出水泥,康熙损失的,可就不是钱了。

    在准噶尔特区呆了三天,胤禛又赶往了猛虎城。

    老远,他就被猛虎城给震住了。

    “这是座城吗?怎么看起来,跟座大山似的?”胤禛喃喃自语,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猛虎城的外城,已经全部竣工,高大的城墙矗立在阿拉山口,将整个阿拉山口笼罩在坚城之下。

    随行的李卫说道:“四爷,这城的主要材料是砖石和水泥,如今已经时间过了,普通的火铳,根本就不能穿透城墙,就是炮弹,恐怕也会费老大的力气。而且城墙上还有炮台,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可以说,这座城市很难攻破,这可是我大清的一道坚实屏障啊。”

    胤禛说道:“是啊,阿拉山口地形特殊,舍此道,恐怕就会要绕不少的路,才能进入我大清境内,有猛虎城镇守在此,我大清西北边疆无忧也!走,进城看看!”

    进了城,胤禛被猛虎城繁荣的景象完全吸引住了。

    城里人山人海,黄头发、黑头发、红头发的人都有,他们在悠闲的生活着,商铺成了猛虎城的另一道风景,各商铺里,生意都不错。

    “李卫啊,这猛虎城,一个月的税收有多少?”胤禛突然问道。

    李卫说道:“这儿不归奴才管,不过上个月奴才听说了,好像超过了200万两呢。”

    “什么?200万两?这么多啊?”胤禛惊得差点没歪了嘴巴。

    这税收收入,绝对秒杀大清治下的每一座城市。

    “四爷,这个数字是有点夸张,不过这猛虎城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特殊了,来往的客商,不少啊,就连三爷、五爷、九爷、十爷,也都参合进来了,他们的生意,做得也挺好的,奴才估计啊,这要是再过几年,税收收入恐怕还得翻十倍。”李卫却说道。

    胤禛心里突然大惊起来,他顺口问了一句:“那这些收入,都是杨猛的?”

    “爷,咋啦?这猛虎城又不是我大清的领地,咱们眼红什么啊?”李卫却道。

    胤禛没好气的骂道:“你这奴才说的什么话?眼红?爷眼红个屁!爷是说如果这些收入都是杨猛的,那他日后的财富,岂不是可以比肩国家财政了?”

    李卫说道:“这个当然了,大将军的脑瓜子好使,不但生产出水泥,也会利用好商业,赚钱是个好手。不过嘛,大将军劳师远征,这花费也是不少,枪炮都是自个儿造,这些收入恐怕多半都会用于武器生产,四爷你是没有见过远征军的武器,那可厉害了,别说以一当十,就是当百,也不夸张,尤其是他们集团作战,敌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赢,奴才看啊,那些恶国人惨喽。”

    “武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