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许劭乃是天下名士,曹操也没办法报仇,只能告诉亲朋好友们许劭只是一逞口舌之快的人,不配为天下名士云云。

    而曹操这么一渲染,曹家、夏侯家的年轻一代基本都变得看不起许劭,每每听闻到他的消息,均将其当作笑料来听。好吧,谯郡紧挨着许劭所在的汝南郡,许多时候,就算想要听不到也很难。

    听到曹操的话,曹纯顿时就露出了一副神秘兮兮的表情说道,“这次那许劭点评的人,从兄你肯定会感兴趣的!”

    “谁啊?”曹操闻言,下意识的问道,不过随即又摇头说道,“反正也无非就是一个笑话罢了。”

    “哈哈,从兄,让阿纯说来听听嘛,就算是笑话,也是不错啊~”曹洪闻言大笑道,和曹操、夏侯惇等人因为年纪而变得成熟稳重不同,连戴冠之龄都没到的曹洪显然对于许劭的点评很感兴趣。而同样竖起耳朵的,还有一旁的曹仁和夏侯渊。

    听到曹洪的话,又看到曹仁的模样,曹操和夏侯惇对视了一眼,随后无奈的笑道,“好吧,那就说来听听吧~”

    闻言,曹纯这才神秘兮兮的说道,“是无双侯!”

    “是子康?那许劭怎么评价的?”听到曹纯的话,本来还准备就着这个笑话喝酒的曹操顿时就来了精神,一副好奇宝宝模样的追问道,就连一旁的夏侯惇也忍不住转过头来。

    不管是曹氏兄弟还是夏侯氏兄弟,对于李义的感觉都很特殊,一方面,是因为李义是他们的从兄曹操的好友,另一方面,如今的李义声望之高,俨然已经成了大汉头号名将,武勇更是早已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对李义多加关注了。

    “那许劭说无双侯武勇无双,但武勇无双就难以智谋过人。用兵喜欢以奇致胜,但喜奇就不善王道之法……”曹纯用一种很悠然的腔调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背着手作者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哈哈哈!就知道会如此!那许劭,点评任何人都只是如此,不是这样就肯定是那样。如此之人,竟然能够凭借点评他人成为天下名士,简直笑死人了!”曹操闻言顿时大笑道,笑罢,更是高声招呼着,“取墨宝来,我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子康,让他也知道一下,天下竟然有如此可笑之人!”

    “曹君……”不多时,一个委婉动听的声音传进了曹操的耳朵里,随后就看到一双玉手呈着笔墨纸砚出现在他的眼前。8)

0258:刘焉入益州() 
    无双国,无双城。

    “武勇无双就难以智谋过人。用兵喜欢以奇致胜,但喜奇就不善王道之法……呵呵……”李义看着曹操送来的书信冷笑道。

    “子康不用和那许子将一般见识,虽然许子将在年轻时候颇有贤明,不过这些年来,他这种非黑即是白的言词也越发惹人反感。所以直到如今,也只能在汝南郡整日显摆他那点微末的才学。”蔡邕摇头晃脑的说道,话语中,显然对于许劭很是不屑。

    “这算是文人相轻吧?”李义闻言,心中有些古怪的想着。他可是知道在平常闲暇的时候,蔡邕总是喜欢和张芝、王允等人谈论天下那些名人,不过绝大多数的人在他们口中,待遇可都不咋的。

    “放心把外舅,婿儿如果搭理他,岂不是帮他出名?婿儿才没那么傻呢~”李义笑着说道。

    当然,也不单单是没那么傻,而且李义还没有那么闲。因为黄巾俘虏已经正式入住五原、云中两军,各种开荒、调度让李义可是忙得团团转。而且,在正式实施之前,李义还特意将赵云、张任、张猛、臧洪等人都喊了过来。不过让他们过来自然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学习的。

    “真希望能够将颍川那一大票的人才弄到手啊,这样我就能安心的陪琰儿了。”李义无奈的叹息着。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在古代,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总是以失败告终了。不是因为守不住,而是因为不会治理。李义相信,就算天下真的被张角打下来了,最终也会被世家重新夺走,因为李义跟着皇甫规、张奂、桥玄三位大儒学习了这么久还依然不能熟练,更别说张角那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了。

    要知道如今的李义可还有着并州诸多原本的官吏在帮他,如果单凭他自己的那点人,估计就算没有吕布他们,此时的并州也会陷入大乱。

    巴郡,一支约莫5万多人的残军正在缓缓向汉昌进发着,他们垂头丧气着,身上风尘仆仆,更有无数士兵带着伤,显然,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而且还是一场败仗。

    “苏固老贼!早晚有一天,我张修会杀回来的!”五斗米道的天师张修愤怒的大喊着。

    说起来,昔日张修出兵支援北宫伯玉等人进攻三辅,本来是打算趁机扩大五斗米道的影响,一句从益州进驻司隶。毕竟,那里可是昔日五斗米道的祖师张道陵都未曾涉足的地方。

    只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先是前往支援的五万信徒被张温疯狂追杀,随后朝廷直接派了苏固接替张温率军进攻汉中。这种情况,一下子就让因为战败而士气低落的五斗米道信徒无力抵抗,不但一败再败,更是丢了汉中。甚至如果不是张修跑得快,恐怕他们也得被留在汉中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单单进驻三辅的梦想破灭,也不单单是丢了汉中,更重要得势,因为这两件事情的出现,而导致张修在五斗米道中的声望疯狂下跌。现如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张鲁那边,如果不是张鲁没有开口,恐怕在这撤退的路上,他们就得先打起来。

    “张修啊张修,这可是你自找的……”身在后方目光冰冷的看着张修的张鲁心中暗想着,“放心吧,我不会这么着急下手,所以,尽情的享受你最后的奢华生活吧!”

    是的,张鲁打算继续忍耐,因为他知道,如今并不是起事的最好机会。虽然看起来支持他的人很多,但真的发难,很难保证到底会如何。而且张鲁也很担心一旦发难,会不会最后被官兵占了便宜。

    与此同时,广汉郡,绵竹。

    “主公,前方就是绵竹城了!”贾龙恭声说道。

    “哈哈~有劳德才了。”刘焉大笑着说道。

    “刘君侯说得哪里话,君为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又是皇室宗亲,能够在君的麾下效力,那可是我等的福分。”一旁的任岐闻言笑道。

    贾龙乃是本来的益州从事,而任岐则为犍为郡守,两人均是益州当地的士族代表人物。此次却是两人一路将刘焉接到了益州就任。

    说起来,原本刘焉提出恢复州牧权利后,是打算跑去交州过悠闲生活的。毕竟整个大汉十三州,就交州属于基本无人问津的存在。只是可惜,因为原本的益州此时郤俭贪婪成风,使得民间百姓怨声载道。同时,不管是刘宏还是士大夫们也不希望刘焉真的跑去交州当土皇帝,所以就委派他前往益州担任州牧,顺便将郤俭押回京师问罪。

    不过行至荆州,却因为道路不变,加上打着黄巾军旗号的马相等人叛变攻杀郤俭,让刘焉一直呆在荆州没有进入益州。直到前一段时间,贾龙和任岐率领益州士族、豪强击败了马相,才将刘焉接了过来。

    “呵呵,两位太客气了,我在益州,可还需要诸位鼎力支持才是啊。”刘焉闻言大笑道,不过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扬州,九江郡寿春县,自从孙坚在黄巾之乱立下功劳后,就进入京师朝堂之中,虽然没有什么功绩和实权,但也算是一个京官了。

    这种情况下,让孙家得到了扬州许多世家的关注,倒不是因为孙坚在京为官,而是对一名后起之辈的审视。不过随着观察,他们却忽然发现了一个大惊喜。孙策,作为家中的嫡长子,也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目光。理由也很简单,神童……

    虽然李义少年时期的传奇故事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转化出了无数个版本,但显然,人们并不会因此而对一般的神童选择无视,反而越发关注起来。而孙策,却完全称得上是神童中的佼佼者。

    不过11岁的年纪,就已经打遍整个寿春同龄人无敌手,更重要的是,成熟稳重的性格,努力上进的态度,还有自身的才学,无一不是同龄中人的佼佼者。这等少年,又怎会不吸引人的眼球呢?

    b

0259:孙策与周瑜() 
    扬州,九江郡寿春县,孙坚的宅邸。

    一名11岁大的少年正在练武场内不断练习着武艺,他就是孙坚的长子孙策。而在一旁,却是他的母亲吴惠。

    自从孙坚入朝为官后,就将那些跟随他的兄弟亲友诸如孙静、吴景等人都带去了雒阳,只留下他的妻室吴惠留在寿春照顾孩子们。好吧,听起来似乎挺让人无语的,不过实际上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好男儿志在四方,许许多多为了建功立业而出战四方的男人,都是直接将自己的妻儿留在家乡。

    曹操如是、刘备如是,事实上如果李义的父母还在的话,他也是如此情况。唯一的区别,只是家中妻儿是否有老人或者族人帮忙照顾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基本上在这个时代,操持家务抚养孩子的事情,也都是女人的事情。

    吴惠,就是所有官吏妻室中的一员,在孙坚离开的日子中,她不但负责照料着家中老小的生计,更是担负起了对孙策的教育工作。虽然比不上世家之女那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吴惠却也是一名才貌双全的女子,对于孙策的教育,完全可以用严厉来形容。

    不过孙策却也没有让吴惠失望,不过11岁的年纪就已经名声噪起,神童之名传遍了周遭地区,但如此一来,吴惠对于孙策的监督反而更加严厉起来。而对此,孙策并没有任何的怨言,反而以长子的身份,在修业之余,帮忙教育自己的兄弟。

    “策儿,可以休息了。”看了看天色,吴惠慈爱的看着孙策笑道。

    “不了阿母,孩儿在练一会。”孙策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手上动作更是没有丝毫打算停下来的意思。

    “可以了,任何事情,都不能够急于求成,那么做,非但未必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反而可能会失去更多。”吴惠走上前去抚摸着孙策的头发笑道。

    “知道了。”孙策闻言,恭敬的应道,却也没有再坚持。

    不过,虽然停止了习武,但孙策却也没有闲着,反而拿出了书籍看了起来。见状,吴惠欣慰的点了点头,就离开去做别的事情了。只留下孙策一人坐在练武场上,摇头晃脑的不断朗诵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一名下仆走了进来,“少主人,外面有一名孩童求见,自称是舒县周家的子弟周瑜。”

    “周瑜?那个舒县周家的神童?”孙策闻言顿时愣住了,随即站起来一脸好奇的模样问道,同时,眼中还闪过了一丝不服。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神童的世界中也是如此,任何被誉为神童的孩子,就算表面上再怎么恭敬,但心中又如何不充满了傲气呢?他们自信,他们绝对不会比任何人差,未来,也同样如此!

    “正是!”

    听到下仆的话,孙策顿时站起身子快步向门口走去,片刻后,孙策就已经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数人,不过,他的目光只集中在那数人之中,被簇拥在中间的那名男孩。

    “他就是周瑜!”孙策直接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不光是因为面前只有这么一个孩童,更是因为他给孙策的印象,让孙策无比确定对方的身份。

    那仿佛精雕细琢一般的精致外貌,远超同龄人,甚至都快比得上孙策的身高,那浑身上下都充满的温文儒雅的气质。这等孩童,如果不是周瑜又能是谁?尤其是那气质,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寻常的孩童身上。因为只有饱读诗书,从小就成长在世家的孩子身上,才会可能出现这种气质。

    “温县周瑜,见过孙兄。”看到孙策走来,周瑜直接拱手作揖笑道,那一举手一投足,都让孙策感觉到一阵莫名的舒服。

    “富春孙策,见过周兄。”孙策同样拱手作揖道。同时,往门内比了个手势再次说道,“请!”

    “请!”

    好吧,两个11岁的小孩行此大人的行为,看上去似乎挺可笑的,可偏偏,不管是孙策和周瑜做起来都非常的自然,完全没有普通孩童那种故作大人的幼稚可笑的感觉。

    两人一路进了屋内,周瑜带来的下仆则留在了外面,自有人负责接待。而闻讯赶来的吴惠看了看,就给两人上了茶果,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两个小家伙客套了一番,周瑜才恭声说道,“瑜在舒县,久闻孙兄神童之名,如今得见,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周瑜此话并非奉承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