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张辽的老父为其举行了简单的冠礼,“儿啊,从今天起,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一定要好好努力,为李君侯卖命。”张父沉声说道,语气凝重,表情严肃。

    对于李义乃至他的亡父李彦,张父无疑是非常感激的,因为正是李彦,在他们被迫离开家乡的时候接纳了他们。也正是李义,让张辽能够习武读书,如今更是成为了李义麾下相当被看好的年轻俊杰。

    “放心吧,阿父!”张辽恭声应道,表情同样非常的严肃。

    “这就好~”张父闻言,满意的想要摸一摸张辽的脑袋,不过看到他那已经扎起来的头发,又改为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好好去庆祝一下。”张父笑着说道。

    闻言,张辽顿时露出了一副欢快的笑容,同时转身看向一旁不远处,作为见证人的赵云和张任。“走!今天不醉不归!”张辽大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今天定要将你灌趴下!”赵云闻言大笑道。

    “对了,顺便把小红她们……”张任闻言笑呵呵的提议着,只是话没说完,就被张辽和赵云一起捂住了嘴巴。

    “嘿嘿,张大叔,这小子乱说的~”赵云讪笑着看着张父解释着,同时飞快的和张辽拉着张任逃离了张家,而那张辽,压根就不敢回头看张父。

    不过如果他回头看了,就会发现他的阿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是笑吟吟的。“这小子也长大了~会想女人了啊~嗯……似乎也该给他说个亲事了,隔壁如花似乎就不错~虽然胖了点……”

    而逃离了张家的张任三人,顿时就晃晃悠悠向他们的目的地,无双城最大的酒楼宜春楼走去。一路上嘻嘻哈哈,看上去当真是一股青春的气息迎面而来。

    说起来,在李义麾下的诸人之中,赵云、张辽、张任因为年纪相仿,又同是文武双修,感情这一来一去,就变得非常好了。虽然赵云还有夏侯兰这么一个同乡好友,但因为夏侯兰是李义麾下不多的文吏,李义都恨不得将其掰成两半来用,这让夏侯兰根本没什么多余的时间去和张辽等人玩闹。

    进了酒楼包厢,张任很快就熟门熟路的招来了小红三女,一人搂着一个,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各种吹嘘自夸,如果李义在此的话,恐怕都不会相信自己心中最适合作为大将人选的三人竟然会是这副模样。

    不过正所谓莫欺少年穷,莫怕少年狂,青春年少如果还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嗯……这种人就真的很讨厌了。

    不知道喝了多久,张任忽然冒出来一句,“不如我们三人结为义兄弟如何?”张任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通红,醉眼朦胧,显然已经喝高了。不过显然,另外两人也同样如此,听到张任的话,顿时大着舌头高声附和着,“张兄此言有理!就这么定了”

    没有什么上拜天下拜地中间跪关公,当然了,关羽同学就算在这里,也根本不敢受三人这一拜。嗯……好吧,他们三个也不可能去拜关羽。

    只见他们一人抱着一个大酒坛,就在小红这三名伎女的见证下,结为了义兄弟。同时,三人约定谁先喝完手中大酒坛的酒,谁就是大兄。只是可惜,当他们都趴下之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喝完。

    这就苦了小红为女了,连拉带拽,才将三人抬上了床,累得那小蛮腰都快断了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刘备三人在桃园结拜所以叫做桃园结义。那张任三人在这宜春楼结拜……嗯……宜春楼三结义?

    而在另外一边,李义却正在与一人攀谈着,说起来,自从李义让刘备、曹操等人帮忙寻找名医,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了,可却丝毫没有什么进展。别说记忆中的那些神医了,就连稍有名气的地方医师却也是一个都没见到。

    或许曹操等人是觉得,地方上那些有名气的医师和李义那边的也没什么区别吧?不过就在今天,却来了一人,顿时让李义惊喜万分,因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国三大神医之一的张机张仲景!

    此时的张机已经39岁,刚刚被举孝廉入京为官,不过天生喜欢医术而不习惯当官的他,总在找机会弃官。此次无意中听闻李义这边寻求名医治疗一种怪病,他就多方打探,并跑去袁逢处毛遂自荐。

    对此,正忙着琢磨如何才能让灵帝刘宏立刘辩为太子的袁逢哪有功夫理他?随手就将他打发了。而对此,张机却没有气馁,又跑去邓盛处继续自荐。之前邓盛因为久病被罢免,结果在张机的诊治下,数天间就有好转的迹象,随即就答应帮张机去说一说。

    “君侯,不如先让下官看看病人如何?光听君侯说,下官实在不知道如何诊治啊。”张机有些无奈的说道。他是真的不想和李义在这边胡扯,毕竟他是来看病的,可不是回答李义问题的。

    闻言,李义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仲景,不是我不想给你看,而是因为我这里实在没有什么病人啊。”

    “什么?!”张机闻言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李义,好半响都说不出话来。

    见状,李义忙站起身来将他又按在了凳子上,随后看着他笑眯眯的说道,“其实,本侯之所以想要寻找如仲景这般的名医,是希望能够开设一间医学院。”

    “医学院?”张机闻言,心中莫名的一跳,虽然他不知道这医学院是干嘛的,但他却隐隐觉得,这是他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不错,医学院,就是医术学习和研究的院子~”李义笑呵呵的说道,“如果仲景愿意的话,我可以让朝廷把你调过来,我给你钱和药材,你就专门负责研究那些疑难杂症的治理,当然,还得负责授徒。”

0297:医学院建立() 
    医术,又叫做岐黄之术,其中歧是黄帝的臣子歧伯,黄自然就是轩辕黄帝了。至于为什么一个臣子的名字却在黄帝的前面?可能是因为黄帝自谦的原因?不过,那个时代的医术在如今,却变成了黄帝内经被载入了医经之中。而医经,则同经方、神仙、房中这三种医术典籍,共同被载入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之中。

    顺便一提,这所谓的载入只是提个了名而已,同时标注这本书籍有多少卷,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嗯是不是很熟悉?是的,就是类似如今的起点书单,希望诸位书友有书单的话,也把本书加进去吧

    咳咳跑题了

    “医学院?君侯莫不是在戏弄下官?”张机看着李义不敢置信的问道。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李义的名声太大太好,而且张机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李义戏弄的资格,恐怕他早就愤怒的甩袖走人了。

    之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因为学医实在太难太难了。

    首先,想要学医,你就得读书识字吧?但不管是什么书籍,在这个时代可都是被世家当作宝贝一样珍藏着,怎么可能让那些平民百姓去看呢?而且就算给他们看,没有人教他们又怎么可能看得懂?

    这就是为什么,当李义之前教导吕布等人读书时,他们的父母会对李义感恩戴德的原因。

    而那些世家子弟虽然能够看懂医书,但绝大部分的世家子弟,对于医术都是很少观看,毕竟只有兵法韬略、治国之道才是他们仕官的资本。顶多,一些天资聪慧之人,如同蔡邕、王允这般,才会在闲暇之余看上两眼。

    当然了,民间也会有一些典籍在流传着,但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能够得到一卷就已经是千难万难了。但就好像风寒热十六病方这本医术,就足足有二十六卷,就算得到其中一卷,又有什么用呢?

    真正能够系统学医的,除了那些得到了祖传医术的人,也就只有朝廷的太医署了,不过太医署的所有医官只会为朝廷办事,别说百姓了,官秩低一点的官吏都未必能够请得到。

    这种情况下,让张机如何相信李义所言?但对于张机的反应,李义早就想到了,毕竟这种事情实在过于惊世骇俗。

    “呵呵,仲景啊,本侯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惊讶,但本侯却是认真的!”李义表情严肃的看着张机说道,“只要你答应,要钱给钱,要药材给药材!至于弟子,整个并州百姓都随你挑选!”

    说到这里,李义的表情忽然变得伤感起来,“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人们不用在因为瘟疫而死那么多人了。”

    听到李义的这番话,张机顿时对李义肃然起敬,因为毫无疑问,瘟疫在这个时代一直都是人类的天敌,因此而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尤其在171、173、170、182、185这五个年份中,其规模之大、之广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甚至张机的族人,也有不少死于瘟疫。

    只是,张机却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君侯有此心,机深感佩服,但机只是略通那岐黄之术,就算天天研究,估计也是空耗君侯的钱财。而且”张机说到这里苦笑道,“机又哪里懂得治理这医学院?更别说授徒了。”

    不过对此,李义自然是早有准备,让张机稍等,不多时就拿了一份简策递给了张机。张机结果一看,却是整个医学院构架,从研究、诊治、授徒等等,虽无细节,整体框架也有些凌乱,但无疑,是给了张机重重的一击。

    尤其是那最后的一句话,“如在有生之年,能够将医学院置于大汉天下所有州郡”虽然没有写出在置于天下所有州郡后如何,但张机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个画面了。

    突然,张机起身拜倒在李义的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个大礼,“如果真能将医学院置于天下所有州郡,实是我大汉之万幸,百姓之万幸!张机!愿为实现这个目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仲景快快请起,一切,还得靠你才行啊。”李义拉着张机的手笑道。

    说起来,为什么李义不将这件事情上疏朝廷,请朝廷来做这种事情呢?怎么说呢?如果朝廷会同意的话,早就已经去弄了。毕竟,拥有太医令的朝廷,又哪里会真的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这种事情可是要花很多钱的,还未必会成功!而且学医,就得教导百姓读书,不说别的,上哪里找那么多愿意教导百姓的人?

    世家真的反对百姓读书吗?却也不见得,因为就好像司马徽所在的茅庐,就算是寻常百姓求教,司马徽也是愿意解释的。只是真的要司马徽系统的教导,抱歉,司马徽也没有那么闲的。

    而且从无到有的教,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又有那个世家愿意去做呢?毕竟,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世家不愿意做,那朝廷自然也没办法去做,毕竟朝廷也得依靠世家才行。

    所以,当蔡邕等人得知这件事情后,也是极力反对,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太费钱了。不过在李义的坚持之下,他们的反对却也没什么用。毕竟除了太费钱之外,这件事情听起来,确实是挺美好的一件事情,如果能够成功的话。

    很快,李义就从无双城内挑选了10名聪明伶俐的5、6岁幼童交给张机教导,同时又找了几名识字之人负责教导他们认字。说起来,年纪10几岁的孩子学习能力显然更好,不过李义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去学习,原因无他,耕牧!如果他们去学习了,哪怕只有10个人,也会少了10个人耕田放牧。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或者世家不会去教导百姓的原因。

    十数天后,一名叫做华佗的男子来到了无双城,却是被刘备派人送来了。当李义听到这个人自曝姓名之后,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老兄,你是别想走了。”

0298:刘宏的密令() 
    华佗和张机谁的医术更高一些?这个很难说,按照一般百姓的认知,无疑华佗会更加强一些,毕竟那传说中的青囊书和五禽戏,以及在那个时代就敢做开颅手术的脑洞,怎么想似乎也是非常强悍的。

    不过实际上张机却也丝毫不弱,别的不说,最少他有一本典籍留了下来,甚至直到现在,学习中医的人,是肯定要学习张机的伤寒杂病论的。

    但对于李义来说,他们两人谁更厉害根本和他没什么关系,因为李义表示,他两个全都要!

    “医学院?”和张机一样,当听到李义对医学院的构思后,华佗也直接愣住了,同时眼中冒出了极度兴奋的光芒。而在李义的带领下,参观了如今的医学院后,华佗更是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己。

    好吧,老实说这间所谓的医学院并不是很豪华,不过只是李义用无双城的一间空宅稍微修改了一下罢了。那但大量的药材,认真学习的幼童,无疑不让华佗看到了一个希望。

    而在和张机攀谈后,华佗和张机两人顿时对对方的高明医术所吸引,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元化,按照主公所言,这些幼童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