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襄阳的陈生、张虎了……”刘表环视着众人说道。此时,蔡瑁、蒯良三人以及南郡的诸多世家都已经依附于了刘表。

    “主公莫忧,属下愿意前往襄阳,劝那两人开城降服!”蒯越闻言开口说道。

    “这……”刘表闻言有些犹豫,却是在担心蒯越的安危。不过最终,还是在蒯越的执意要求下,同意了他的提议。

0384:袁绍来使() 
    皮氏城北方约莫10里左右的地方。

    “主公,根据打探,城内守将应该是李傕、韩遂二人!那李傕据说是董卓麾下第一大将,不光武勇了得,更擅长用兵之道,而韩遂则是之前凉州叛军的首领,城内兵力约莫4万余人。另外,那叛逃的刘豹就驻扎在皮氏不远处,兵力1万5000人。”曹性恭声说道。

    “嗯,派人去留意一下左冯翊的董旻,可别正在攻城的时候,敌人的援军忽然出现。”李义点了点头说道。

    “诺!”

    “那么,商议一下如何进攻皮氏吧”李义环视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

    只是就在这时,忽然有一名士兵快步走了进来,“君侯,袁车骑的使者求见。”

    “嗯?袁车骑的使者?”李义闻言古怪的嘀咕着,有些弄不明白袁绍派使者来干嘛。毕竟从以前到现在,他和袁绍基本没有进行什么联系,都是由曹操帮忙转达互相之间的信息。

    不过虽然弄不明白袁绍的目的,但李义还是让其进来,毕竟如今好歹是盟友,不见显然说不过去。

    只是,当那名使者进来之后,包括李义在内,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并不是因为来人的表现让他们不满,而是因为来人的年纪实在太小了,最多也不超过16岁。

    对此,来人完全没有在意,只是来到李义的面前恭敬的施了一礼,随后看着李义不亢不卑的说道,“袁车骑二子袁熙,拜见李君侯!”

    “袁熙?”李义闻言楞了一下,随后突然大笑道,“记起来了,你是德操公的弟子吧?德操公在信中提起过你,说你的才学完全不比阿嘉、公达他们差呢。”当然,还有一件事情李义也记了起来,那就是娶了甄宓的幸运儿。

    “恩师实在过誉了,熙才疏学浅,又如何比得上郭师兄?更别说两位荀君了。”袁熙恭声应道。

    “哈哈,过于谦虚就显得虚伪了,最少能够让德操公称赞的人,我可不觉得会是才疏学浅之辈。”李义见状大笑道,随即挥了挥手道,“赐座。”

    “多谢李君侯。”袁熙恭声应道。

    落座后,袁熙不等李义开口,就恭声说道,“李君侯,此次在下前来,却是奉家父之命,希望君侯能够在河东对那董贼施加一些压力。虽然以如今盟军之势,并不是那董贼能够阻挡的,但早一日击败董卓,司隶的百姓也能够早一日恢复安定的生活,天下也能早一日的恢复安定。”

    说起来,本来袁绍是打算派人督促李义尽快攻略河东的,不过袁熙却不打算这么说。他知道,自己的父君有些膨胀了,毕竟如今袁绍麾下的兵力达到了恐怖的12万人!而且他还知道,袁绍这么做有一丝试探李义的意思。

    但袁熙更加知道,如今绝对不是和李义交恶的时候。要知道在司马徽那边求学时,袁熙可是从司马徽口中得知了许多关于李义的事情。所以他很确定,如果他真的按照袁绍的原话去说,绝对会让李义非常生气。

    所以,他不但自作主张改了说词,顺便将袁绍写给李义的信也顺手丢了。

    “呵呵,这袁绍,看来是遇到硬茬了。”李义闻言,心中好笑的想着。从袁熙的话中,结合历史的资料,李义很轻易的就猜到了袁绍如今的处境。不过虽然这么想,但嘴上李义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我出兵讨伐那董贼,就是为了朝廷和天下百姓”

    随后,李义就设宴招待袁熙,虽然因为皮氏城距离不远,只是摆了一个小宴而已。当然,之所以设宴款待,却不是因为袁熙是袁绍之子,而是因为袁熙是司马徽的弟子。毕竟对于司马徽,李义可是非常尊敬的。而且,虽然一直都有通信,但李义还是想通过别人之口,得知一些关于司马徽的事情。

    “恩师的身体很好,依然还留在阳翟隐居。郭师兄已经回到家族行冠礼,不过君侯却也毋须担心,因为还有另一名师弟陪伴恩师。”袁熙恭声说道。

    “哦?就是那阿庶吧?据说也是颇有才华之人。”李义闻言应道。

    “正是,徐师兄之才,胜熙十倍,而且他还除了兵法韬略之外,武艺却也不俗。”袁熙恭声应道。

    “哦,这等人才,我可真想见见啊。”李义闻言大笑道,同时心中浮出了一个想法,“最好将德操公也一同骗来。”

    说起来,李义已经不知道邀请司马徽多少次了,从黄巾之乱爆发时,他就邀请司马徽前来并州避难,后来黄巾在豫州复起,他又再次邀请。直到董卓乱政,曹操号召天下群雄起兵讨贼,李义又再次邀请司马徽来并州避难,只是,统统被司马徽以不想离开阳翟为理由拒绝了。

    这让李义很无奈,可他却不打算放弃。毕竟,那可是司马徽啊,教导出无数牛人的汉末最强教师。而且李义可是还记得,司马徽最终还是离开了阳翟前往荆州,这不就说明他还有机会吗?虽然说事不过三,但对于司马徽这种大能,就算事过万千又如何?

    酒过三巡,李义忽然问道,“阿熙啊,话说你怎么会到这里?别说是袁车骑派你来的啊而且你今年才14岁吧?不应该呆在渤海吗?”

    “其实是在下主动请缨前来,因为恩师一直对君侯赞不绝口,所以小子希望能够亲眼见一见君侯。”袁熙闻言恭声说道,随后,又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神情讪笑道,“其实父君出兵之时,在下尚在阳翟。听到不断传来的捷报就有些忍不住了。毕竟这等规模的战事,如果这一次不来看看,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在下就告别了恩师前往父君之处。”

    “其实和后面那一场场动人心魄的大战比起来,这场战争当真算不上什么”李义心中暗想着。不过严格说来,对于袁熙的这个想法他也能够理解,毕竟他麾下就有不少这种人。

0385:按兵不动() 
    袁熙离开了,不过李义并没有按照他说的那般立刻出兵,相反,他直接就驻扎在距离皮氏城外10里地左右的地方不动了。

    不过,却也不是李义出尔反尔,因为他给了袁熙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阿熙,我虽然也很想立刻出兵,不过你也知道,自从我响应联军出兵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带来的粮食基本都吃完了……”李义故作为难的说道,“而且,那胡人单于刘豹之前趁机叛乱,如今已经投靠了董卓。虽然对我军没有什么影响,但并州那边却也有不少的胡人响应叛乱……”

    “请君侯放心,父君定然会理解君侯的。”袁熙恭声应道,他对此并没有怀疑,因为就在不久之前,韩馥也才刚刚将粮草给袁绍送过来。

    另外一边,李义抵达皮氏城外10里处的消息自然不可能瞒得过李傕两人,不过对此,他们却没有任何的反应。因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董卓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死守城池不准出城迎敌。那个时候董卓的怒火,李傕、韩遂两人可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忘记。

    只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李义在抵达了皮氏城外10里地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别说攻城,甚至连简单的试探都没有。

    “这李义到底打得什么主意?!”李傕看着韩遂、刘豹问道。

    闻言,韩遂不言,只是转头看着刘豹,毕竟从对李义的了解来说,在场的三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刘豹。

    “想来,他可能是在等待并州的消息。”刘豹见状叹息着说道。

    听到刘豹的话,李傕和韩遂顿时就反应了过来,“嗯……确实,单于弃暗投明投靠相国,那李义自然要担心并州的胡人反应。如此一来,他如今按兵不动却也能够解释。”李傕沉声说道。

    “李中郎将,那依你之见,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应对?”韩遂闻言随口问道。

    “不需要理会。”李傕闻言摇了摇头道,“就算加上刘单于的兵力,这里也不过区区5万多人。如果是其他敌人,我倒是不惧,但那李义……”说到最后,李傕的语气中充满了忌惮。

    虽然未曾和李义交过手,但对于张济叔侄,李傕却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从败逃到这里的残兵口中,李傕也得知了那一战的经过。可以说在李傕看来,张绣的提议和张济的决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换做是他自己,也很有可能会这么做。

    而且张济的埋伏与应对,看起来也没有出什么差错,甚至途中还有刘豹突然反叛倒戈而带来的巨大优势。可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张济还是败了,不但丢了蒲子城,自己和侄儿张绣也纷纷被杀。

    为什么败?李傕稍微总结了一下后,得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就是李义麾下的兵将太强了……强到哪怕在那种劣势下,还依然能够轻松打开局面。虽然这个强,仅限于陷阵营和飞骑营,但战争许多时候不就是如此吗?凭借精锐部队取得优势,其余部队只要跟着一起杀就行了。

    “而且相国已经下了死命令,不管任何情况都不准出击。”似乎生怕韩遂或者刘豹不听命令,李傕搬出了董卓。

    说完,李傕又看着刘豹沉声劝道,“单于,我知道你十分痛恨李义,不过目前来说,并不是和那李义决战的好机会。”

    “请李中郎将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的。”刘豹闻言恭声应道。

    “那么临汾那边呢?一旦李义解决并州的胡人,恐怕就会将并州的兵力调集到东边开启第二条战线吧……”韩遂有些担忧的说道。

    “嗯……虽然我不觉得并州能够支持这么多的部队作战,但文优先生也让我多加注意临汾那里……”李傕闻言沉吟道。“这样吧,等到董将军率军来援时,我率军赶往临汾镇守。”

    闻言,韩遂点了点头,却也不再多言。

    而就在李傕等人就李义的行动猜测时,那边吕布等人也同样有些迷惑不解。李义和袁熙说的那番话,他们可没听到,不然肯定会多多少少猜到李义的想法。

    所以在众人商议了一番后,推举了与李义关系最好的吕布去询问。毕竟,总是呆在这边傻愣了,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吧?

    “主公,如今皮氏城内兵不过4万人,虽有叛贼刘豹相助,但也不到6万人,以如今我军的兵力……”吕布恭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解。

    “奉先啊,攻下皮氏不难,甚至拿下整个河东也不难,但之后呢?”李义闻言随口问道。

    “之后?”听到李义的话,吕布不禁愣住了,想了想,随后犹豫的回答道,“应该是攻入长安斩杀董贼,救出圣上和诸多士大夫吧……”

    “哪有那么容易?”李义闻言摇了摇头道,“你觉得之前那袁绍为何会派人让我们尽快拿下河东?以他的兵力,加上如今董卓主力尚在旋门关,不可能被区区一个野王城挡住的。”

    “主公的意思是说……”吕布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明悟,显然已经猜到了什么。

    “如今联军之中,袁绍那边的兵力达到了12万,兖州的兵力也有十数万,虽然有韩馥、刘宠等人支援粮草,但你觉得他们能够支撑多久?更别说去攻打长安了。”李义摇头笑道,只是这个笑容之中,却带着一丝苦涩。

    看看人家,出兵兵力再多,也有人赞助粮草。可李义呢?如今兵力也达到了十万余人,可用的粮草可都是他自己的!老实说,如果不是之前李义一直在拼命的储存各种粮食军需,单单兵力的消耗,就足以将他以及整个并州拖垮。但就算如此,以如今李义的储备也撑不了一年半载。

    “而且,这场战争虽然有我和孟德的参加,但说到底,不过是董氏和袁氏的争斗而已。”李义看到吕布的模样再次说道,“赢了,袁氏当权,以那袁绍对我的忌惮,恐怕我也拿不到什么好处。输了,还是一样……”

0386:各家心思() 
    如果联军胜利的话,其他人比如李义、曹操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吗?这一点其实没有任何的疑问,虽然李义名声很大,又立下了无数的功勋,但这些东西并不足以支持李义与袁绍争夺朝堂上的权利。

    世家的支持,才是争夺权力最重要的东西。而毫无疑问,哪怕袁隗等人被董卓杀了,袁氏也依然是天下最大的世家之一,甚至因为杨彪等人如今被董卓控制,同时袁术又占据了豫州和南阳,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