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李义轻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诸位也知道,用这种方法只需要将墨汁直接涂到雕刻的字板上就可以印刷,但不管是印在木牍上还是竹简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印于纸上,现有的蔡侯纸质量又不是太好……”

    蔡侯纸就是蔡伦所改良的造纸术造出来的纸,虽然在研发成功后,就由汉和帝刘肇下旨推广到全国,但真正去大量制造的人却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纸不管是制造需要的花费还是制成后的质量都不算太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纸制品实在不好保存。

    打个比方,如果用纸来书写书籍,那么如果被水一泼,瞬间就得完蛋。可如果是简牍呢?可以很肯定的说,不会用任何的问题!因为所有写成书籍的简牍都会经过火烤去水的工序,这使得字在写上去的时候,会很容易被竹子吸收进去。这也是为什么想要将写在简牍上的字删去,只能用刀割。

    这种情况下,别说纸的质量不好,就算再好也不会用人用,书写书籍那么麻烦,一旦损失了,谁都承受不起!

    但!当雕版印刷术出现后,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所以李义直接打起了纸的主意,只是如今的蔡侯纸,却无法让他满意。

    听到李义的话,蔡邕顿时笑道,“如果子康只有这么一个难题,那么大可以不用担心,我知道一人,曾根据蔡侯纸改进制出了一种新纸,曾经我书写过,却是比蔡侯纸好很多。至于制造的价格,据说也比蔡侯纸要低一些。”

    “哦?!当真?!那人现在何处?!”李义闻言顿时追问道。李义并没有怀疑蔡邕的话,因为作为天下有名的书法大家,蔡邕对于纸张的要求无疑更高!

    “此人名为左伯字子邑,乃是青州东莱人。昔日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如果子康想要招揽他,想来他是不会拒绝的。”蔡邕闻言轻笑道。

    “太好了!那就劳烦外舅了!”李义闻言大喜道。

    他没办法不喜,因为如果能够解决纸张的问题,那么书籍,就再也不是问题了!而当书籍和夫子都没有问题的时候,那么学院的规模,将只会是时间问题。

    “诸位,虽然这么说有些自私,不过还是希望诸位能够将雕版印刷的事情保密。”李义看着众人恭声说道。

    闻言,众人自然连连点头,正如李义所言,这么做很是自私,但是考虑到未来天下的局势,众人还是答应进行保密。毕竟,他们如今可是站在李义这一边的,哪怕没有出仕。

0426:骑兵三件套的最后两件() 
    飞骑营。

    自从李义从并州回来之后,他就将飞骑营和陷阵营迁到了无双城附近,毕竟此时匈奴人已经彻底降服,再将他们留在美稷周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另外,当卢植决定辞官之后,李义也将护匈奴营给迁了过来,同时改名为无双营,以作为自己的亲卫部队。

    而此时,他正骑在一匹马上随意的挥舞着天龙破城戟,好半响,一旁的童飞才笑问道,“主公,感觉如何?”

    “不错!许多动作可以做得更加轻松了。”李义翻身下马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士兵们的效果呢?”

    “已经挑选了百余名士兵进行测试,按照主公的吩咐,这些人的骑术从不会到精通都有,至于效果……有了高桥马鞍,精通骑术的士兵可以做出更加复杂的动作,而就算是骑术很差的士兵,也可以迅速提高骑术。”童飞双眼放光的看着李义说道。

    顿了顿,童飞又再次说道,“至于马蹄铁,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测出什么,但按照那些养马的老人所言,这个东西可以很好的减少马蹄的损耗。”

    童飞的语气充满了敬佩和崇拜,因为他实在不明白,自己这个主公是如何想出这么神奇的东西来。

    “呵呵,有效就好~”李义轻笑着,对于童飞的目光,他是欣然接受。毕竟,这两个确实是给骑兵带来变革的大杀器!真正的大杀器!

    骑兵三件套,双边马镫、高桥马鞍和马蹄铁,这是未来骑兵的标准配置,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如果说哪一种的作用最小,毫无疑问是双边马镫!

    双边马镫能够使骑兵拥有一个借力点,进而节省行进间的体力。同时,也可以使初学者快速提高骑术。但实际上在作战的时候,双边马镫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作用!因为任何精通骑术的人,都不可能在作战的时候去依靠马镫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因为那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脚和马镫分离……所以不管是李义还是其他人,在作战的时候只会通过夹紧马福来保持自己的平衡。同时,这么做也更加容易施力!

    所以小时候的李义毫不犹豫的将双边马镫拿了出来,用来换取名声和朝廷的注意,而把更加重要的高桥马鞍以及马蹄铁留了下来。

    高桥马鞍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将骑兵固定在马背上!在没有高桥马鞍之前,骑兵在作战时很容易因为施力而出现前后滑动,这在作战的时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高桥马鞍的作用,就是将骑兵固定在马背上的一个点,甚至给骑兵增加了一个靠背!也就是一个支点!这,对于骑兵战斗力的提升,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马蹄铁,它对于骑兵并没有什么作用,但对于骑兵胯下的战马,它却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件装备。因为它能够防止马蹄磨损!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任何养马的人都知道,一旦马蹄磨损到一定限度,就根本无法走路,更别说骑乘了。而不能走路的马,又能有什么用呢?

    尤其这个年代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充满了碎石等杂物,就算只是那些拉货用的劣马,马蹄的损耗也是非常大的。而一旦有了马蹄铁,就等于给马穿上了鞋,想要磨损到马蹄,就得先把这块铁磨掉。如此一来,对于马的使用年限,自然是提高不知道多少了。

    “传令下去,给飞骑营所有马匹全部装备高桥马鞍和马蹄铁!另外,这两件东西必须严格保密!尤其是马蹄铁!”李义看着童飞沉声说道。

    “诺!”童飞闻言恭声应道。事实上就算李义不说,童飞也会照做,毕竟这种好东西,谁愿意和别人分享?

    说起来,李义之所以将双边马镫献给朝廷,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仿制的难度。毫无疑问,双边马镫属于看一眼就会的玩意,毕竟这个时代已经存在单边马镫,多挂一个又能如何?但不管是高桥马鞍还是马蹄铁,都不是能够一眼就猜到效果的。

    尤其是马蹄铁,钉在马蹄上,想要看也基本不可能看得到。不过就算如此,李义依然只打算将高桥马鞍和马蹄铁装备飞骑营,最少目前以李义的势力,也养不起更多的骑军。

    回到无双城,李义稍微陪伴了一下距离生产越来越近的蔡琰两女,就继续去忙碌着了。乱世的邻近,或者说已经开始的乱世,让李义充满了危机感。因为在乱世之中,他的名声,他的战绩,虽然会带给他很多的优势,但也会带来许多的劣势。

    所以他根本不敢停下来,而必须不断的变得更强!那怎么变得更强呢?改变!发展!

    “奉孝,传令下去,从现在开始,所有驻兵数量在千人以上的地方,全部划出一块地来让士兵们进行屯田!”李义看着郭嘉沉声说道。

    自从郭嘉成为李义的麾下后,李义就直接将影交给了他。因为他发现比起处理文书等繁琐的事情,郭嘉显然对于收集、分析情报更感兴趣。不过也因此,郭嘉也得负责帮李义传令。

    “屯田?”郭嘉疑惑的看着李义问道。

    “不错!驻守在城池的那些士兵们,虽然肩负着城防重任,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可以说是没什么事情可做。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进行屯田,不求太多,自给自足就可以节省许多的粮草消耗了!”李义沉声说道。

    “另外,除了屯田之外,还要大量开辟荒地种田!同时在无双城修建大量的地下粮仓,以备不时之需!”李义看着郭嘉不断说道。

    “属下明白了。”郭嘉闻言恭声应道。

    “还有,对于境内的矿产开采力度要加大!还有那两座盐湖,也要加大开采!未来,这些东西可是很稀缺的……”李义沉声说道。

    “但人手恐怕会出现不足,虽然主公已经修改税法来鼓励生育,但却需要时间……”郭嘉闻言有些为难的说道。

    “那就传令出去,招收天下流民!告诉他们,如果愿意移居到并州开荒,只要能够种的了,多少亩地随便他们拿!同时,我还会免收他们三年的税钱!”李义沉声说道。

0427:大黄弩() 
    免去税赋,赠送田地,毫无例外都是吸引流民最佳的办法。毕竟流民之所以会成为流民,就是因为生活所迫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不得不离开故乡。

    “另外,通传下去,只要愿意来并州定居,除了刚才说得那些好处之外,其原本不管做过什么恶事,在我这里都可以既往不咎!”李义沉声说道。

    “明白了。”郭嘉点了点头道。他很明白为何李义对于人口如此的急迫,因为并州空闲的土地实在太多太多了。

    简单来说,雁门郡的人口约莫快四十万,而朔方、上郡、西河三地,算上那些归降的匈奴人,人口也不过才堪堪比得上雁门郡,但这三郡之地,最小的朔方郡也比雁门郡的面积要多出三四层。

    抛去山林、沙漠等无法生活的地区,再去掉匈奴人畜牧的草原,还有着大片大片荒无人烟的地方闲置在那里。虽然开荒同样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只要成功,获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呵呵,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啊~”李义看着郭嘉笑道。

    以往吩咐曹性的时候,李义必须得告诉曹性具体怎么做才可以,不过如今换做了郭嘉,李义只需要说一个大概,郭嘉就可以将其细致化并传达下去。出错?最少如今,郭嘉从来没有出过任何的差错。

    “对了,如今那大黄弩制造的进展如何了?”和郭嘉又商议了一会后,李义开口询问着。

    大黄弩,汉朝研究出来的弩箭,又叫做黄肩弩,乃是汉朝对胡战争中的必备武器。这种弩从最小的一石弩到最大的十石弩不等,需要的力量更是非常大,单单一石弩,就需要将近三十公斤的力量。

    而事实上,那传说中的十石弩,也只有昔日的雒阳以及现在的长安城城墙上有,而且已经算不上什么弩箭,而应该叫做弩炮了,因为其不单单威力巨大,射程更是达到恐怖的四五百步!

    不过这种传说级别的弩箭李义也不过只是听闻,根本不曾见过,倒是无双城的仓库中有不少一二石级别的弩箭。

    这些都是当初设立陷阵营时,李义请求朝廷配给的,不过后来在发现很难仿造后,他就放弃使用弩箭了。毕竟保养起来很麻烦,连射同样很麻烦,再加上陷阵营内各个都是弓箭好手,又何必弃弓用弩呢?

    只是在之前劫掠河东郡时,李义获得了两名制作弩箭的匠人,一下子让他重新燃起了对弩箭的兴趣。

    毕竟弩箭就好像后世的火绳枪一般,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有两个优点却是弓箭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的。一个就是上手快,一个初学者只要脑子不蠢又肯用功,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学会如何操作弩箭。第二点就是威力大,不管是谁,轻轻扣动扳机就可以彻底发挥出弩箭的威力。

    这种武器又有谁不会动心呢?要知道一名出色的弓箭手需要的不单单是长时间的训练,还要有足够的天赋!而弩箭手,却不需要这些!

    “没有任何的进展。”郭嘉闻言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弩箭的制造工艺很是复杂,短时间内那些匠人根本无法学会。”

    “这样啊……”李义闻言想了想,忽然,他脑中冒出了一个想法,随后古怪的看着郭嘉问道,“你口中的学会,是不是能够单独制造弩箭?”

    “呃……”郭嘉闻言,一脸疑惑的看着李义,似乎不太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

    “一起去看看。”李义说着,就起身向外走去。郭嘉见状,也不多问,连忙跟了上去。

    不多时,两人就来到了一间院子中,此时,正有十数名从各地征集来的匠人,聚精会神的看着面前的两名老者讲解着弩箭的制作技术。

    “拜见君侯!见过郭别驾。”李义两人的出现,顿时让众人敢过来施礼。

    “安公、赵公,本侯觉得,你们这样教授的办法不太对。”李义直接开口说道。

    “还请君侯赐教。”被称作安公和赵公的两位老者并没有对于李义的话有任何的不满,只是恭敬的询问着。以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