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状,吕布搔了搔后脑勺,看了看已经走进树林中的李义两人,又看了看小推车里的东西,最终决定将里面的东西挂在铁戟上跟了进去。

    睢阳外5、6里的一处溪流旁,洗完澡的小白懒洋洋的趴在李义的旁边,不时盯着吕布正在烤的肉食。

    不远处,典韦和李义一边饮酒一边说笑着,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义看着典韦貌似随意的问道,“典壮士,不知以后你作何打算?那李永虽然只是昔日的一介县长,不过你当街杀人,而且还露出了相貌,恐怕己吾你是回不去了。”

    闻言,典韦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笑道,“我也没想那么多,估计就是浪迹天下吧?出了豫州,谁认识我典韦?”

    “呵呵,既然典壮士没有想好,不如跟着义如何?待义返回并州时,对付那些胡人可是很需要典壮士这样的勇士呢~”李义轻笑道,直接就发出了邀请。

    对于李义的邀请,典韦并没有犹豫太久就答应了,因为他孤身一人,去哪里都一样,如果有人愿意庇护他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李义的性格豪爽,很对典韦的脾气,更有小白这等猛兽做宠物兼坐骑,武艺也定然了得。加上吕布也是李义的奴婢,这让典韦觉得,成为李义的麾下,却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义的名声饶是典韦也曾经听过,天下间人人夸赞的神童,被誉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跟着这种人,典韦怎么可能不乐意?不过,典韦却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想和吕布比一场。

    看他那一脸兴奋的模样,李义摇了摇头,直接丢给吕布去处理了。而吕布呢?对此自然是不会拒绝,虽然算不上武痴,但吕布看到武艺高超之辈,却也会见猎心喜。

    两人比武,可谓是一场龙争虎斗,虽然吕布有名师指点,天赋更是一等一,但典韦却也不差。虽然技巧方面逊于吕布,但典韦本身也不是什么靠技巧的主。两把大铁戟加上天生神力,颇有一力降十会的架势。

    不过如果以为典韦只是力量大的话,那绝对会吃大亏。虽然典韦的体型壮硕,但他的敏捷却一点都不差,两人过了30多招,愣是看上去不分胜负。但李义知道,典韦输了,因为照这么打下去,缺乏技巧的典韦终究还是会败给吕布,虽然典韦力量大身形又灵巧,但吕布却丝毫不比他弱。

    “可能典韦真正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就是在杀人逃路之后的这段期间吧……”李义心中暗想着。

    正所谓小时打基础,少时学套路,待到长大时,才能从一场又一场的比武乃至生死斗中,成长为真正的高手。而典韦如今差的,就是经验而已。毕竟和典韦比起来,吕布都不知道在胡人身上刷了多少经验了。

    绕过睢阳,在下一个县城李义给典韦买了一头驴当坐骑。没办法,李义有小白,吕布有马,总不能让典韦走路吧?就算典韦不介意,这么走的话速度也快不起来的说。不过就算如此,三人还是到了9月才抵达颍川阳翟县。

    “主人,打听到了,那司马徽就住在县城往东南2里处的一处茅庐中。”吕布恭声汇报着。

    “茅庐?啧,难道大儒们都喜欢玩这种?”李义闻言心中暗自嘀咕着。

0055:颍川求学() 
一间很普通的茅庐,如果不是确定地方没错的话,李义甚至分不清这间茅庐和旁边那些普通农民所住的茅庐有什么区别。“或许以后的诸葛亮就是被司马徽带坏了?所以才会在南中也弄了茅庐装逼……”李义心中古怪的想着。

    不过虽然心中有些腹诽,但李义却也没有太纠结这等无聊的事情。毕竟他此次前来,是求学于司马徽,而不是来参观他居住的地方。

    待走得近时,却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茅庐的院子里劈柴,连忙快步走过去询问道,“请问这里是司马公的住所吗?”

    闻言,那男子抬头望来,不过在李义的脸上徘徊了不到半秒,就被其身边的小白给吸引了。“可是白虎李义李子康?”那男子声音古怪的询问道,不过虽然是询问,不过语气却非常的肯定。

    “正是。”李义有些无奈的应道,现如今,他已经习惯走到哪里都被人认出来的感觉了,同时,也习惯人们通过小白来辨识自己的身份了。“不过这样也不错,最少不用担心别人认不出自己的糗状出现。”李义自我安慰着。

    “义此次前来,却是听闻司马公之名,特来求教……”李义顿了顿,向这名男子恭声说道。

    “求教不敢当,不过若子康有什么地方不解,而徽又恰巧略知一二,定会知无不言。”男子闻言轻笑道。

    “尊驾就是司马公?”李义闻言,古怪的看着面前男子,依然还是普通农民打扮,不过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他身上那和普通农民完全不同的儒雅气质。

    “尊驾不敢当,子康直呼徽的字即可~”司马徽轻笑道,“寒舍简陋,还望不要介意。”

    “德操公乃是天下名士,义又怎能失礼呢?”李义闻言连忙说道。对此,司马徽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直接将三人引进院子中。好吧,司马徽的这间茅庐并不大,最少李义三人加上小白进去了话,那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嗯……主要还是小白比较占地方。

    落座之后,李义就迫不及待的向司马徽请教起那些困扰他多年的问题。自从桥玄离去后,李义只能够自己研究那些知识,这让李义积累了许多困惑。而对此,司马徽则一一讲解,不管李义有多少问题或者问题是否高深,司马徽的表情都是那么的和善。

    直到黄昏时,李义才意犹未尽的告辞,“德操公,义想要留在您身边一段时日请教学问,不知……”李义看着司马徽恭声问道。虽然司马徽的态度看起来并不介意李义的请教,但时间长了,谁又能说的准呢?要知道李义可不是他的弟子。

    不过听到李义的话,司马徽却只是笑呵呵的应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和子康今天的谈论,却也让徽受益良多。这种好事,徽又怎会拒绝呢?”

    “这尼玛才是真正的大儒啊……”李义闻言心中感叹着,随后就带着吕布、典韦两人,在距离司马徽居所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茅屋住下。

    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李义都按时来到司马徽的住所请教问题,司马徽的学问很大,这一点李义几天就彻底领悟了。不过他还是专心向其请教兵法,其他诸如道学、奇门、经学等,虽然李义也想全部学会,但他深知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而且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么多年来的自学,已经让李义深刻的明白自己的天分绝大部分都点在武艺上面了,与其再去学一大堆,不如专心将兵法学精,哪怕成不了韩信那样的兵仙,最少也能够成为一方名将。

    话说回来,司马徽乃是颍川名士,天下大儒,自然不可能只有李义一个访客。

    “德操公,这位是……”

    某日,李义正和司马徽谈论当今天下的形势,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传来,转头看去,却是两名年轻男子。此时他们站在不远处,一边向这边走来,一边好奇的看着李义。

    “呵呵,公达,你们来了~”司马徽看到两人,顿时笑着起身相迎,见状,李义也连忙跟了上去。

    “为你们引见下,这位是白虎李义,皇甫将军和张司农的弟子,【白马篇】的作者……”司马徽指了指李义,看着两人笑道。

    “这两位,荀攸荀公达,其叔父荀彧,两人均是颍川荀家杰出的少年才俊。”司马徽又指了指两人,看着李义笑道。

    “义见过两位。”李义闻言连忙施礼道,虽然他知道荀家这两位大神也在颍川,不过介于不清楚对方的年纪,而且荀家又是真正的世家,所以李义也没打算去拜访两人,却不想如今竟然碰上了。

    “原来是子康君,尊驾的文才攸可是非常佩服。”荀攸闻言连忙应道。虽然荀彧比他的辈分大,但荀攸却比荀彧足足大了6岁。

    “哈哈,你们三人客气什么,快进来坐~”司马徽大笑道,随后四人落座,在司马徽的带动下,很快就熟络了起来。这让李义心中不免又感激起自己的两位夫子,“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估计我根本不可能坐在这里和这三位大神高谈阔论吧?”

    这个时代世家子弟对于其他人可是相当看不起的,当然这个看不起并不是流露于表面上的那种,因为大部分的世家子弟给人的印象都是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人。只是在他们灵魂之中的傲慢,让他们根本不屑与和平民或者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交朋友。当然了,就算想交也不可能交的上,因为两者之间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共同话题。

    四人不断谈论着各种事情,而这番谈论,让李义终于清晰的看到自己和历史名臣之间到底有多么大的差距。哪怕自己从小苦读,但天赋二字,终究让他很难比得上这些人。

    尤其是那荀彧,明明只比李义大一岁,但其知识之渊博,思维之敏锐,李义不得不拜伏。

    不过李义这边不断感叹,那边荀彧叔侄却也对李义之才大为惊叹。

0056:意外来客() 
荀彧叔侄刚见面时,所言对李义的佩服却也不算是客套,因为他们确实听过李义的名声,而且也看过【白马篇】。甚至他们在和其他颍川士子交往的时候,也曾经讨论过关于李义的话题。

    而如今见面之后,李义的才华更是让荀彧叔侄惊叹连连,并不是说李义的才华之高,让荀彧叔侄感到望尘莫及,而是因为李义能够在资源很少的情况下学到这种程度。

    “子康,攸今日才相信,世间真有天才的存在。”荀攸看着李义恭声说道,“虽然有皇甫将军和张司农的教导,但他们不过只教导了你半年多的时间。而后面的桥太尉,也只教导了你一年。可以说子康你完全凭借着自学,就达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荀攸说着,忍不住摇头叹息起来。

    “是啊,如此天才,实在让我等汗颜啊……”荀彧接口道。

    两位未来的大能如此夸奖自己,饶是李义脸皮很厚,也忍不住有些脸红。“两位某要如此夸奖,两位之才,胜义百倍,如果义是天才,两位又怎么算呢?”李义不好意思的笑道。

    “话不能这么说,颍川多士子,学术氛围非常浓郁。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等出身世家,本身就拥有子康你所没有的条件。如此情况下却还是比不上子康你,岂不是让我等汗颜?”荀攸轻笑道。

    “是啊,如果彧和子康身份交换的话,恐怕彧连子康一成的才学都没有。”荀彧也连声附和着。

    两人的吹捧让李义更加不好意思,只得连连谦虚,顺便也开始吹捧其荀彧叔侄。这种态度,让荀彧叔侄对李义的态度更好了。以至于当荀彧叔侄准备离开时,连连要求李义一定要去他们的家中做客。

    “这种情况,我到时候有没有机会挖曹老板的墙角呢?”看着荀彧叔侄离去的背影,李义心中暗想着。

    荀彧叔侄的离去让李义对于世家子弟有了更多的感官,他终于发现,原来他能和王允成为忘年交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因为这些士子在交朋友的时候,从来只看对方的才学、人品。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接下来的时间李义依然老老实实的跟司马徽学习,丝毫没有去颍川四处拜访挖墙脚的想法。“世家子弟在投效势力时,考虑的终究还是势力的实力而不是交情。只要我在黄巾之乱时好好表现,根本不担心他们不来!”李义心中如此想着。

    虽然没有拜访那些士子的想法,但却不代表颍川的士子们没有来拜访李义的想法。毕竟,经过皇甫规等人的宣传,李义在世家中的名气可不要太大。而对于这些人,李义自然是笑脸相迎,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而此时,他才发现颍川的士子才俊是真他娘的多啊。

    “老天是不是太照顾这个地方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青年才俊?难怪老曹后期那么牛逼,人才压制啊!”李义心中无语的想着。

    想想颍川,再想想五原,李义心中简直是满满的泪水。想到此,李义就不爽的将吕布和典韦拎了过来,让他们在此旁听。

    “先天不足后天补,你们要好好学习!”李义不爽的说道。

    对此,吕布和典韦当真是欲哭无泪,吕布还好一些,最少他们说到兵法的时候,他还能稍微听得懂一些。但典韦就悲催了,他大字都不识几个,李义和司马徽说的那些,对他来说简直和天书没有任何区别。

    幸好,司马徽不但很会识人,还很懂得看脸色,在看到吕布和典韦那满脸菜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