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义也不是没有烦心事,那就是这些士子们总是想要他再做几首诗来,可他肚子里的存货又哪里有那么多。而且作诗的讲究那么多,就算随便搬出一首后世的绝妙诗句,在不应情不应景的情况下,又能好到哪里去?就好像炎炎夏日你来一首赞美雪的诗句,那不是有毛病吗?

    但最终,李义还是成功的度过了这一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为了作诗而作诗,却不免落了下乘。”李义颇为装逼的一句话,不但完美的化解了作诗危机,更让包括司马徽等颍川老一辈的名士也是称赞连连,“子康真乃是天纵奇才啊!”

    雒阳,桥玄的府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啊,实在是妙!”蔡邕连连赞叹着,这个句子他已经不知道读了多少次,可每每读起,还是觉得妙不可言。

    “伯喈,你就不觉得那首【出塞】才是真正的妙吗?能将自己的志向变作如此充满气概的诗句,就算是老夫如今听了,也不由得有一种前往边疆和胡人作战的想法。”桥玄闻言颇为不满的说道。

    “哈哈~公祖公莫要责怪~”蔡邕闻言笑着抱歉着,不过不管是语气还是神色,又哪里有半点抱歉的意思呢?不过对此桥玄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也知道蔡邕,虽然博学多才,但却都是文才,对于出塞的感觉不可能和他这种率兵和胡人作战过的人一样。

    在一旁,三名少女乖巧的坐在一旁,听着桥玄两人不断议论着关于李义的事情。其中,一名少女约莫10来岁,一边听着一边喃喃自语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另外两名少女约莫3、4岁的模样,似乎有些听不懂桥玄两人的话,只是坐在那边好奇的看着他们。

0059:大疫() 
每天向司马徽请教各种学识上面的疑惑,闲暇时和郭嘉或者前来请教的荀彧叔侄等人谈经论道,又或者和吕布、典韦比试武艺,还有戏弄戏弄小白,这种小日子过得倒也是相当的惬意。

    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可能李义都会觉得自己会一直待到黄巾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嘛,说起来,就在前不久,李义和众人闲聊之时,才忽然发现如今竟然已经是光和2年了。

    其实严格说起来,每一次年号的变更虽然不像后世那般有网络、各种媒体的报道,可以让世人们立刻知道这件事情,但因为年号的意义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在朝廷更改年号后,就会立刻传令给各个州府,让他们负责通知地方百姓。

    只是在变更年号的时候,李义早已经踏上前往幽州的旅程,加上谁没事会问别人现在是什么年月这种无聊的问题,结果就是过去了两年,李义同学才知道年号竟然已经变了。

    “黄巾之乱是光和7年的事情,如此一来,就还有5年了……”李义心中暗想着。

    在颍川一直待到黄巾之乱爆发前再赶回并州,这种事情自然是开玩笑的。如果李义是自由身的话,他倒是不介意留在颍川等黄巾之乱爆发。但身为李家家主,他又怎么可能放弃家族呢?

    而对于回到并州的发展,李义已经做好了打算,虽然张奂、王允等人都希望李义能够进入童子科,不过李义在得知了距离黄巾之乱爆发的时间后,就决定留在地方。毕竟去童子科天晓得要多久才能下放地方,虽然可能在黄巾之乱时能够发展的更好,但李义还是觉得在地方上更加有助于自己和李家的发展。

    不过,就在李义琢磨着什么时候动身返回并州时,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他放起了考虑。

    “什么?!兖州和长江以北发生大疫?!”李义震惊的看着荀彧,显然被他口中的话给震惊了。

    “不错,根据初步调查,爆发范围在兖州东郡以及扬州庐江郡。至于是不是瘟疫,还在调查之中。”荀攸一脸凝重的说道。

    大疫,这个词李义并不陌生,大规模的平民染上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实只要翻翻史书,就会发现这个词会出现在几乎所有国家所有时代之中,唯一的区别就是出现的次数多寡以及疫情的轻重罢了。

    事实上在李义来到这个时代的14年里,就已经碰到了两次大疫,分别是在建宁4年和熹平2年,不过那个时候他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亲眼看到。

    “唉,希望不会是瘟疫吧。”司马徽长叹一声,语气中有说不出的无奈和悲伤。

    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要瘟疫爆发,带来的就是大规模的人口锐减。而且因为所有能够被冠以瘟这个字的疫情,都是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一旦爆发,那可不是普通大疫能够比拟的。

    “德操公,义准备回并州了……”沉默了片刻,李义忽然对司马会恭声说道。

    “回并州?”司马徽闻言楞了一下,随后就反应过来,李义是担心并州那边的情况。

    “也好。”司马徽闻言点了点头,随后示意李义稍等,起身走入茅庐不久后,拿着几份简策走了出来。“子康,这些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关于孙膑、孙子等先贤所著兵书的一些心得,你拿回去吧。”司马徽说着,将这些简策放在了李义的手中。

    “这……德操公……这是不是太贵重了?”李义闻言,一时间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在这个绝大部分的书籍都被世家垄断的年代,李义深知手中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的价值。

    而且,这不单单只是单纯的【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更重要的是还有司马徽的新的!看看一旁的郭嘉和荀彧那散发着炙热光芒的眼神,就知道这几份简策的价值了。要知道他们自己家里的藏书,不可能没有这些兵法,但司马徽的心得……

    只是李义虽然嘴巴上说太贵重,可却飞快的将那些简策收入怀中,仿佛慢上一点,都会被被人抢走似地。

    “子康,不论未来发生什么,都要记得将平生所学,用来造福天下苍生!”临走前,司马徽拉着李义的手叮嘱着。虽然他生平遇到无数年轻才俊,李义既不是跟他最久的,也不是天资最为卓越的,但司马徽却有一种感觉,李义的未来,会比他见到的任何一名年轻才俊都要更高。

    “请德操公放心!”李义语气坚定的应道。

    回到家中,和典韦、吕布稍微说了一番这件事情,李义就匆匆带着他们返回并州。而对此,典韦和吕布都没有任何反对之情。事实上当他们听到发生大疫,尤其是听到兖州东郡时,神色就变得非常不自然了。

    虽然他们未来都是世之虎将,但在这个时代,又有谁不谈疫色变呢?虽然目前只是扬州和兖州,但谁知道会不会传到并州去?要知道东郡距离并州也就隔着一个魏郡而已。

    三人离开阳翟后就一路北上,直接进入司隶河南尹,随后从新郑继续北上前往荥阳。说起来,本来他一开始的打算是离开颍川后,一路向西前往弘农拜会他的恩师张奂,顺便也看一看当今的京师雒阳。可惜,这场大疫让李义没有了任何的心思。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李义如今的心情,那就是归心似箭。诚然,历史上吕布、张辽、高顺他们都活得好好的,这似乎侧面证明了并州或者说九原县应该没有太大的疫情。但问题是,就算真的是瘟疫重灾区,也很少会出现所有人都死光的情况。

    虽然就算李义回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他的医学知识就只是后世普通人的水准,也就知道一些诸如头痛发热是感冒,要吃药。但怎么说呢?最少他回去后,不用像如今这般只能瞎担心。

0060:救下蔡邕() 
“主人,前方再走数里地,就是高都县了。”曹性看着李义恭声说道。

    他是李义在路过河内郡山阳县时,在一处树林中遇到的。不知道为啥,他义上来就请求李义收他为徒附,搞的李义还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结果仔细询问,才知道他在山阳县得罪了人,本来想要去其他县避避风头,结果就遇到了李义。虽然曹性不认识李义,但却认出了小白。

    说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义进城已经不需要城卫去通报当地长官了。白虎李义,神童、才俊、孝子……种种光环加身的他,在许多地方都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小白那近乎唯一性的标识,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在看到小白后,立刻认出了李义的身份。

    对于曹性的请求李义并没有拒绝,先不说此人也算是留名历史的武将,单单他为了让李义收留他而显露出来的箭术,就足以打动李义了。

    “嗯,既然如此,加快速度,在天黑前赶到高都县。”李义闻言点头说道。

    他的脸色有些疲惫,事实上不单单是他,吕布和典韦也都是如此。自从离开阳翟后,他们每天都在拼命赶路,而且可不像是刚离开九原时,他们都是抱着游山玩水的轻松心态。这种情况下,饶是他们三人从小练武,又已经习惯了在野外休息,也有些扛不住。

    此时此刻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古代会有“父母在,不远游”这么一句话了,因为当出现这种大疫或者其他天灾人祸时,身在他乡而无法得知自己所挂念之人的近况,这种未知感和无力感,真的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

    “主人,您不用太担心,性在河内时,并没有听闻并州有发生什么疫情。”曹性看到李义的模样恭声劝道。

    “唉,就算知道,但没有亲眼看到的话,终究还是很难放心的下啊。”李义闻言叹道。他在踏入河南尹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疫情,看起来他似乎是白担心了。

    只是正如李义所言,有些事情,在无法得知消息的情况下,会无限增加人心中的担忧。只有亲眼看一看,才能够解除这种担心。

    闻言,曹性也没有多言,只是领着李义三人继续向高都县走去。不多时,他忽然停了下来,“主人!”曹性低声提醒着。

    “嗯,你去看看,小心点。”李义冲着曹性点了点头,却是他们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阵兵器碰撞的声音。

    “是!”曹性说着,就悄悄向声响传来的地方靠近着。不多时,曹性就赶了回来汇报着,“主人,前方是两拨人在进行械斗,可能是仇杀,被围那方有十多人在保护数量马车,另一方则由3、40人。”

    “数辆马车?”李义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这年头能用得上马车,而且还是数量马车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去看看!”李义沉声说道。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有多远躲多远,但显然李义他们并不是一般人。而且在李义看来,既然被围攻的人非富即贵,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了劫匪。在这个时代,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很快,李义三人就在曹性的带领下赶到了事发地点。好吧,或许李义当真是觉得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了,就这么大大方方的站了出来,丝毫没有任何隐藏的念头。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瞬间就场中的双方给发现了。

    只是不等李义开口装个逼,也没等围攻马车那边的人开口发问,却见其中一辆马车中探出一个脑袋,冲着李义方向焦急的大喊着,“请子康救我!我是桥司徒的门生蔡邕……”

    不得不说,这个教蔡邕的人脑子很好,如果他废话多一些,可能李义要墨迹一段时间才会出手相助。而如今,听到这番话的李义立刻下令道,“阿布、阿韦、阿性,上!”

    闻言,吕布和典韦没有丝毫犹豫,操起兵器就杀向人群。而曹性则是弯弓搭箭,任何试图靠近马车,尤其是蔡邕方向的人,都逃不过他的利箭。

    “小白,你看好,别让他们跑了。”李义拍了拍小白的大脑袋说道。虽然小白的实力不比一般猛将差,而且威慑还要强上不少。但这种情况,李义显然不敢让小白上去。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小白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分辨敌友。

    毕竟长期相处的人,小白可以通过气味等来辨别,而如果陌生人,1、2个倒还好,如今这种4、5人的情况下,恐怕小白下去,除了马车上的人其他基本都会被小白视为敌人。

    “嗷呜!”小白闻言咆哮了一声,从声音听起来似乎非常的兴奋。

    片刻后,战斗结束了。在李义三人加上小白和曹性的阻截下,这群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不过他们死的也不怨,谁让他们遇到了3个怪物呢?

    “多谢子康相救,邕感激不尽!”在战斗结束后,蔡邕就连忙下了马车走到李义的面前恭声说道。

    “阁下客气了,阁下既然是公祖公的门生,义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李义恭声说道。

    “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