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蒯良拱手沉吟道,“殿下,属下以为,赵公的提议似乎不错。”

    “详细说说。”刘表闻言,不置可否的说道。

    “殿下,虽然赵公和燕公的提议,乃是合纵连横之计,然燕公在先皇尚在的时候扶持新皇、建立新朝廷,野心昭昭天下尽知。而且其与国贼袁术同出袁氏,就算殿下与其联合,恐怕……”蒯良恭声说道,“而赵公仁义之名天下尽知,所作所为均是忠义之举。如今赵公消灭太平贼国,有大功于社稷,就算自行扶持新皇上位,恐怕天下人也无话可说。但赵公非但没有如此,反而打算与殿下、蜀王、齐王等诸位王公商议……单就这一点,却不是那燕公能够比拟的。”蒯良侃侃而谈着。

    

0715:又是一个新年() 
建安四年,一九九年。

    新年,虽然天空飘着雪花,但依然无法阻止雒阳城的热闹场面,无数百姓聚集在广场上肆意的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而在其中,大量雒阳乃至周边赶来的厨子正在忙活着,为百姓们奉上一道道佳肴。

    与此同时,数之不尽的酒坛就这么摆在广场的各个角落,只要想喝,随手就可以拿起畅饮。而在广场最中间的高台上,十数名伎女跳着庆祝的舞蹈。只是虽然乐师们在旁演奏得十分欢快,只是那乐声在这种喧哗的环境中,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听到吧?

    不过就算如此,对于这些伎女们的舞蹈,百姓们依然十分的捧场,甚至还有不少人跑到高台下面,伴随着那微弱的乐声,跳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舞蹈。但就是这种舞蹈,却让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不知不觉,各种各样的乐器在四处响起,越来越多的人三三两两跳着各种奇奇怪怪的舞蹈。甚至还有不少男人直接脱光了上衣,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玩起了摔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一阵震天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赵公万岁!赵公万岁!”却是李义带着家人以及一干文武到了。

    只见李义骑着小白,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和周围的百姓打着招呼。每一次挥手,都能引起一片海啸一般的呐喊。

    自从李义拥有治地之后,与百姓共度新年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活动。从昔日九原县,到如今雒阳城,除了在外征战时,李义都必然会带着家人以及麾下到场。而就算李义不在,也会由荀彧等人代替出现在庆典之中。

    事实上不单单是雒阳,李义治下的所有县乡里,不管尚且贫瘠还是很富裕,都会举办规格大小不一的庆典,且当地的最高官吏也必然会参加。

    可以说,这种庆典已经成为了李义治下百姓们,每年最为期待的活动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提前准备大量的酒食,待到庆典开始时带去与众人一同享用。

    不多时,李义就来到了中间那已经空出来的高台上,手一举,全场百姓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已经看过无数次了,但每次看到这种场面,都让我热血沸腾难以自己啊!”郭嘉仰头看着高台上的李义感慨着。

    “是啊……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主公这般得到万民的爱戴呢?恐怕就算是昔日的周公,也远远不及吧……”荀彧同样看着李义,有些失神的低喃着。不过随后,他的眼神散发出夺人的光彩,用一种不可置否的语气低语着,“不过也正是这样的主公,才有资格统治天下万民!”

    和郭嘉一样,虽然荀彧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这种场面,但他依然还是感觉到非常的震撼。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多,这种震撼也变得更加强烈。

    之前李义出征长安,雒阳的新年庆典就是他主持的。只是那个时候,百姓们虽然对他也十分的热情,但在他们的眼中,荀彧只看到了尊敬。可每次李义到来,百姓们有的不单单只是尊敬,还有那近乎于疯狂的崇拜。

    “呵呵~我可是早就这么认为了~”听着荀彧的低语,一旁的郭嘉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而在另外一边,大道学院的夫子和学生们也都在人群中仰望着李义,听着李义那极具煽情的演讲。

    “呵呵,赵公虽然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但却依然体恤百姓,谦逊有礼,这一点实在难得,实在难得啊!想赵公昔日在茅庐中随我学习……”司马徽抚须笑道,眼中满是欣慰和得意之情。

    对于司马徽来说,天下的主人是谁他并不在意,和许多隐士一样,他只是每天不断的去研究学问,抽空教教弟子罢了。以往,最让他得意的,是学问变得更加精进了。但如今,他生平最为得意的事情变得只剩一条,那就是成为了李义的夫子。

    不过正得意时,一旁传来了一道略带酸意的声音,“赵公的启蒙夫子,可是张将军、皇甫将军和桥将军……德操你啊,顶多算是半个夫子罢了。”

    闻言,司马徽转头看去,不是郑玄又是谁?此时他正撇着嘴一脸不屑的看着自己,眼中却是满满的妒忌。师择徒、徒择师,任何一名夫子,都希望遇到好弟子。

    “哈哈~康成公嫉妒了?哈哈~”司马徽看到郑玄这幅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而听到司马徽的笑声,郑玄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而一旁,管宁等大道学院的夫子们,脸上也满是会意的笑容。

    一旁,大道学院的学生们显然还无法理解这些夫子们为何突然发笑,所以他们只是心中诧异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儒竟然会如此开怀大笑,随后就继续继续仰望着台上的李义。

    不过,他们更多的目光还是落在高台下方的郭嘉等人身上,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有朝一日一定也要站在那里。

    其中,以司马懿的目光最为炙热,因为今年,他就要离开大道学院,正式加冠出仕,成为李义麾下的一员。而作为甲字科中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司马懿没有感受到任何前辈所带来的压力。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和野心。

    新年之后,百姓们就带着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生活中,无论是耕种、经商还是其他行业,都带着一种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气象。

    而李义,也同样忙碌了起来,大量影部的士兵被派到各地,打探着关东、荆州等地情报。同时,李义又派遣使者出使曹操、刘备、刘表、刘璋四方势力,并与其麾下之人进行接触,希望可以将这四方势力拉拢过来。

    虽然从关东打探到的情报让李义有些无奈,但最少,袁绍他们还没有正式达成同盟。理由也很简单,袁绍还在纠结着是否答应刘备的条件这件事情。

    不过,比起曹操和刘备,李义更大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刘表和刘璋的身上,因为这是李义看来,天下仅剩的这六大势力中,也只有他们两人可能会被自己拉拢了。

    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0716:推行新币() 
四月,李义正式在领内推出新币,新币按照雒阳、并州等地的最低消费水准,分为了金、银、铜三种,每种又分为一铢、二铢、五铢和十铢四种重量,并颁布了三种货币的兑换标准。钱币上,有专门设计出来的独特图案,复杂且精美,根本不是以往的钱币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这一切能够实行,自然得多亏了工部的存在。这个部门在李义建立之初,虽然是为了吸引大量的能工巧匠,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武器。但对于民生的发展,这个部门却也贡献良多。

    灌溉的水车、耕田的犁耙……各种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器具被他们不断的研发出来,并推陈出新。可以说,李义治下的百姓生活能够变得越发美好,这个部门绝对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李义推行新币,算是又在历史上写上了浓重的一笔,因为在他之前,金、银仅仅只是作为贵重物品的材料存在。虽然十分珍贵,但没有人用其作为交易货币来使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金、银的产量远远比不上铜矿,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开采出来的金、银,基本都变成了珍贵的工艺品,摆在了各个世家、官吏乃至皇室之中。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多余的金、银去铸造钱币呢?

    不过到了李义这边,这些就不再是问题了。李义的治下有金、银矿,在发现之后,李义可以说是恨不得一口气将其全部挖出来一样,不断派遣奴婢、罪犯前往开采。

    同时,在攻下长安之后,城内库房中那堆积如山的财物自然也到了李义的手中。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李义就直接下令将那些只能看却没屁用的金、银制品全都融了。

    虽然不知道李义的这种做法会不会在后世落一个文物古董毁灭者的称号,但李义可不会在乎那么多。虽然李义也是一个很奢侈、很喜欢享受的人,但他却更多的是属于那种实用主义的奢侈和享受。对于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李义却是没有半分的兴趣。

    当然,李义这么做的目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借此来充实自己的钱库。毕竟,原本只能摆放在房中观赏的工艺品变成了可以流通使用的钱币,这不就代表着李义凭空得了一大笔钱财吗?

    虽然以往金、银也拥有价格,但因为过于贵重,绝大部分的金、银基本只在世家、皇室、大商贾等中间流通。而李义铸造的这种新币,却是让百姓也能够使用上。这其中的变化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李义绝大部分的钱财,可都是花在治下百姓的身上。

    至于百姓是否会接受?李义却是毫不担心。因为早在决定推行新币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报纸为新币预热,为百姓们普及各种关于新币的好处。要知道报纸已经是李义治下百姓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在其他地方,报纸也是深受百姓们的追捧。哪怕曹操等人屡次下令禁止,哪怕其他地方的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这种热情。

    而事实上,百姓对于新币的接受程度,远比李义想象的更好。一经推行,各个县城新设立的钱庄就已经人满为患,无数百姓或背或用车拉,带着大量的铜钱赶来兑换。这让钱庄的官吏不得不加派人手来协助兑换,同时加强戒备以防宵小作乱。

    尤其是京兆尹、右扶风、凉州等地,因为深受大钱之害,让他们早就期望着官府能够出面治理钱币的问题了。所以当钱庄正式开启兑换的那一天,这些地方完全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主公,根据各地送来的情报,百姓们对于金、银两种钱币的需求非常大。如果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年,官府就没有金银给他们兑换了……”荀彧有些担忧的说道。虽然李义准备了大量的金银,但却也经不住百姓这么大量的兑换。

    “哈哈,文若糊涂啊,百姓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地方能够用得上金、银两种钱币呢?而且绝大部分的百姓,恐怕一年除去日常花销,也剩不下多少钱了。如今的热潮,不过只是百姓们图个新鲜罢了。”李义闻言大笑道。

    “这倒也是,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于金、银的需求肯定会更大……”荀彧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错,不过我们治下领地的金、银产量虽然不高,但有个地方,可一直都是金、银的主要产地啊~”李义笑着说道。

    益州汉中郡汉中城内。

    “赵公麾下,法正法孝直见过府君。”法正立于厅堂之中,作揖施礼不亢不卑的说道。

    “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赐座。”张鲁笑呵呵的说道。

    入座后,张鲁和法正客套了两句,随后开口问道,“不知使者此番前来汉中,却是所为何事啊?如果是关于与我主联盟之事,本府却也是无能为力啊。”说到此,张鲁还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神情。

    “呵呵,府君说笑了,谁人不知府君乃是昔日刘公的养子,与蜀王殿下不但是兄弟,更是蜀王殿下的左膀右臂……”法正闻言笑道,“而且我主早就听说天师道的传闻,一直都很想详细了解一下……”

    闻言,张鲁顿时惊疑的看着法正问道,“哦?赵公对天师道感兴趣?”

    “当然,我主常言,治理天下一定要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而且天师道在蜀地的风评一直都非常不错,我主自然有兴趣了。”法正不断说着,笑容变得更加灿烂。

    “这……”张鲁闻言,目光中透露着一丝犹豫和谨慎,想了想后这才沉吟道,“如果赵公对天师道感兴趣,本府自然不胜感激,并愿意派人前往雒阳为赵公详细解说天师道的道义。只是……关于我主与赵公联盟之事,本府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显然,张鲁是打定主意,不管法正如何说,他就是不搀和这件事情。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