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不错!从那以后,天下间只有赵公一直出兵讨伐董贼、马贼等乱臣贼子,前不久更是消灭了太平贼国……”又一个男子出声附和着。

    “是啊是啊,如果没有赵公,我们那里还可能在这边喝酒享乐,更别说还有报纸让我们这些人了解天下大事了~”

    “说的不错!我老李原本目不识丁,整天就只知道种田。可现在呢?不但认识一百多个字,还开始看起论语来了~”

    “哈哈~我可是认得两百多个字!这些年,都是我给邻里们讲报纸上的事情呢~”

    “这可都是多亏了赵公啊~”

    “是啊~希望赵公能够早日一统天下,我可是很想回家乡去看看呢……”

    一时间,酒楼之中充斥了各种议论的声音,仿佛一场针对袁绍等人的批斗会,以及李义的歌功颂德比赛现场一般。

    刘表和刘璋都出头了,李义自然也不可能闲着。不过比起他们两人,李义的做法就简单有效的多了。他让邯郸淳直接在新一期的报纸上,罗列袁绍等人所立的新皇帝不合法性,乃是真真正正的伪帝。同时,又列举了袁绍等人这些年所做的事情,暗讽他们根本就不算是汉室忠臣。

    这种做法,就造成了上面的场景不单单只是在雒阳,几乎在李义治下的所有领地,哪怕是在凉州,也会出现大量类似的场面。

    以仁政爱民的名声取得百姓的爱戴和信任,再通过报纸来操控百姓的舆论。这种手段,李义可是越发熟练了。

    当然,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操控舆论,不过只是聚集民心罢了,虽然也有许多报纸进入兖州、冀州等地,但终究没有李义治下影响那么大。所以在操控舆论之余,李义又玩起了经济战。

    禁止所有人前往冀州、兖州、豫州、幽州做生意,同时也不与这些地方的来客做生意,更是直接中止了原本和袁绍、曹操所进行的所有交易。这种影响,可比舆论要厉害的多。

    在以往,因为李义治下不但治安好,物价平稳,而且还因为发展的原因,拥有许多其他州郡所缺少的物资,所以从冀州、兖州等地往来的商人可是非常多的。而且李义与曹操、刘备两人,也一直保持着各种交易,比如……战马。

    通过战马,李义可是从曹操、刘备的手中赚取了不少的钱财,甚至于在袁绍没有攻下幽州前,李义也和他做过不少战马生意。而如今一停……袁绍有幽州还好,但曹操可就彻底没了战马的来源了?

    嗯?李义没有停止与刘备的交易?是的,没有停止,甚至禁商令中,也没有徐州、青州。而且在报纸之中,对于齐王刘备,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之所以这么做,自然不可能是因为李义念旧情不想对付刘备,而是……

    “不愧是子康啊,这等明谋,就算袁本初和孟德看破,恐怕也很难不心生芥蒂……”刘备看着手中的情报,摇头叹息道。

    “儿臣以为,如今父王不需要主动做任何解释,除非他们主动派人来询问。而赵公与父王之间的交易,只要赵公不停,父王大可继续交易下去。”诸葛亮沉吟道。

    “可如此一来,燕公和郑公不是会更加猜疑殿下吗?”一旁的简雍担忧的问道。

    “会,但如果主动解释,同样也会让他们更加猜疑殿下。”荀棐沉声说道,“赵公此计,无论殿下如何做,都不可能让燕公、郑公不猜忌殿下。毕竟,青徐的地理位置,让他们不可能不担忧。既然如此,不如继续保持下去,还能多得一些好处……”

    “正是如此!”诸葛亮轻笑道,“如今的局势,只要父王答应出兵共抗赵公,燕公和郑公就轻易不敢与父王翻脸。”

    “嗯……说的不错。而且非但不需要解释,对于那些该争取的,也必须要争取!合纵连横!虽然如今天下李子康看似最强,但却也没有强到能够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群雄。”刘备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而正如诸葛亮等人所料,曹操和袁绍虽然看破了李义的阳谋,也同样对刘备产生了巨大的猜忌,但如今的形势,让他们只能将猜疑全部藏在心中。

    不过就算如此,这个针对李义所建立的联盟,却依然无法迅速出兵。理由也很简单,三方之间还有许多分歧无法解决。

    之前群雄讨伐董卓时,虽然号称援军,但实际上却是四方势力各打各的。李义乃是并州豪强,袁术和袁绍互相不对付,袁绍代表着冀州士族,曹操则被兖州士族推到明面上来。最终,各怀心思的四方势力,面对董卓丢出来的一座空荡荡的雒阳城,瞬间就瓦解了。

    那个时候,袁绍等人也不在意,因为那个时候虽然他们依然忠于汉室,但比起讨伐董卓,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各自的领地。

    而如今,情况显然不一样了。李义的威胁比昔日董卓要大得多。而且如今的袁绍等人,也不是昔日那只想着偏安一隅,等待时机的小小郡守或者州牧了。野心、实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他们,有着必须击败李义的理由。

    但也正是如此,让三方的分歧很难达成统一,具体到底怎么打?是分兵还是合兵?分兵如何配合?合兵由谁指挥?三方都想要从此事之中争取更多的利益,新皇都灵阳内,几乎每天,负责谈判的三方使者,都会在那傀儡皇帝面前上演脸红耳赤的激烈争论。

0720:燕王和魏王() 
六月。

    李义的外舅之一,已逝大儒桥玄之子,大道学院德高望重的夫子之一,桥羽桥翼孝,才,享年五十七岁。

    临走前,他只留下了两句话。

    一句,是带着一丝无奈的请求,“一定要将桥家延续下去”

    这番话是对趴在床边的桥馨姊妹所言,也是对站在不远处的李义所说的。

    一句,则是带着一丝羞愧的自嘲,“不知道下了黄泉,父君会不会见我这个无能的儿子呢?”

    无能,是桥羽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虽然李义和桥馨姊妹都非常不同意这番话。

    桥玄在世时,桥羽就经常让桥玄生气,因为作为一名天下闻名的大儒,桥羽的学问却远远不及桥玄⊥好像在大道学院,桥羽虽然德高望重,但比之张芝等人,却还是有所不及。

    如果没有李义,那么他很可能会因为黄巾之乱,放弃在桥玄帮助下得到的任城国国相,带着两个女儿逃亡扬州避难。或许,在扬州,会遇到另外两位贵人。

    身为人子,身为人父,身为桥家的家主,桥羽显然觉得自己在这三点都是不合格的。

    十月,大道学院内。

    郑玄伏在案几上,他的脸色苍白,正用微弱的声音和面前的杨彪等人讲解着周易,而杨彪、管宁等人虽然有心劝阻,但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能毕恭毕敬的旁听着。

    不远处,司马徽表情严肃的正坐着,一声不吭,奋笔疾书,记录着郑玄所说之言。

    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一阵喧哗声,打断了郑玄的话↓到这个声音,众人非但没有恼怒,反而还如负释重一般的松了口气。

    不多时,房门缓缓打开,李义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玄”郑玄想要起身相迎,不过刚有所行动,就被几个跨步来到身旁的李义按回了位置上。

    “康成公为何不好好休养?”李义颇为无奈的看着郑玄问道⊥在不久前,大道学院的学生跑来告诉他,身患重病的郑玄非但不在床上好好休息,反而跑来大道学院给杨彪等人讲解着自己对周易的最新体悟。

    “呵呵,时日无多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岂不智能带着遗憾离去?”郑玄轻笑着说道,虽然语气是那么的微弱,还不断发颤着。

    闻言,李义正打算继续劝说,不过郑玄却再次开口,让李义的话又吞回了肚子里。“玄有一事,希望赵公能够答应”

    “康成公请讲,义一定全力去办!”李义闻言,表情严肃的回答着。这番话,以他如今的地位和势力,那可是非常重的。但李义还是说了,因为提出这个请求的人,是郑玄。

    “玄希望赵公能够答应,让大道学院永远保持如今的氛围而不是像那昔日那太学”郑玄用那不断颤抖的手拉着李义,语气中带着一丝乞求。

    “请放心!大道学院,永远只会是大道学院b里,只有钻研学问的夫子和学生!”李义朗声说道。

    “如此,玄就放心了。”郑玄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环视了一眼屋内众人,透过余光,他还能看到围在屋外的众多学生。

    忽然,他朗声说道,“赵公多年来,对外降匈奴、退鲜卑、灭黄巾,对内广施仁政让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又,成立医学院,让百姓们不必担心染疾,成立大道学院,让天下百姓有机会读书,让天下士子可以专心钻研学问这等功劳,就算是昔日周公也无法比拟。”

    说到这里,郑玄剧烈的咳嗽着,李义见状连忙上前为郑玄调顺气息,同时想要送郑玄回府休息。虽然,他已经猜到了郑玄想要做什么,也非橱白郑玄这么做会对他有多大的好处。只是这一次,郑玄依然摆了摆手拒绝了李义,并抢在李义开口之前继续说道。

    “方今天下,已然重回战国之势,诸侯并起争雄天下,汉室衰微无振兴可能希望诸位日后能够细心辅佐赵公,剧平定天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郑玄说完,又再次剧烈咳嗽起来。

    当天夜里,经学集大成者,一生都在钻研学问,教导弟子数千人的一代大儒郑玄才,享年七十三岁。

    看着郑玄含笑而去,李义的心情很是复杂。郑玄的话,直接把一件所有人都知道,但却都藏在心中的事实给挑明了。整个天下,有资格去挑明这件事情的人不多,郑玄却是其中一位。

    按理说,李义用开心才是,但此时此刻他却又开心不起来,因为这让他有一种亏欠郑玄的感觉。

    数日后,郑玄下葬,十数万人前往送别。一个月后,消息迅速传开,天下节哀。袁绍、刘备、曹操、刘表、刘璋甚至还有陈国皇帝袁术,都派遣使者前往雒阳祭拜。

    而一同传开的,还有郑玄的那番话。虽然当时只有大道学院一部分夫子、学生听到,但还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天下☆义并没有参与此事,但在听闻之后却也没有阻止。

    二零一年,正月。

    刚刚过完新年,一个消息就再次让整个天下震惊了。消息的内容也很简单,袁绍被封为了燕王。

    “终于,还是到这一步了吗?”曹操看着面前的诸多麾下,曳叹息着。

    “主公不要在犹豫了!如果主公不称王,将士们又如何齐心?地方百姓又怎会归心?”荀攸、贾诩、程昱三人齐声说道。

    “唉,那就这么办吧。”曹操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难以言喻之情。

    数日后,曹操被封为了魏王。之所以是魏王而不是郑王,却是因为众人觉得以如今战国之势,郑这个名号有些不吉利,所以疡了战国时期作为一方霸主的魏。而且,曹操如今所在的治所陈留,往西四十余里地就是昔日魏国的王都大梁。

    袁绍和曹操的相继封王,自然让齐王刘备很是不满。虽然汉室已经衰弱到了极是,但作为刘姓王,刘备显然还需要汉室这个旗号。只是如今的他也只能忍下去,同时与天下人一同,注视着雒阳那边,等待着李义的反应。

    

0721:赵王李义(上)() 
“主公!如今天下诸侯并称王,如果主公不称王,岂不是比这些诸侯要矮一头?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但百姓们会如何想?将士们又会如何想?大道学院的学生们又会如何想?主公可还记得郑公病逝之前的话吗?”

    雒阳城赵公府内,荀彧义正言辞语气激昂的劝说着李义。称王之后会怎样?荀彧不可能不清楚,但他依然这么做了,很难想像就在不久前,他还为了汉室的衰败而伤心难过买醉。或许,对于他这种等级的智者,有些坎,一旦跨过去了,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了。

    “文若之言属下甚为认同,如今燕公、郑公相继称王,如果主公不称王,岂不是让天下人认为主公怕了他们?届时,又如何与他们相抗衡?”一旁的郭嘉也同样激动的附和着,那模样,仿佛李义不称王的话,简直对不起天下万民一样。

    只是对于两人的劝说,李义似乎完全无动于衷,他只是语气平淡的说道,“身为汉臣,虽然如今汉室确实已经……但怎么能够因为野心之辈称王,我就也跟着称王呢?”留下这么一句话,李义就直接起身离去。

    看到李义这般态度,荀彧和郭嘉并没有露出震惊或者疑惑的神情,反而摆出了一副沉思状。而尚且年轻的司马懿,却颇为焦急的问着两人,“荀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