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并州李义-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角女儿有没有并没有见于历史,至于她存在的目的嘛……咳咳……你们猜~

    ●关于唐周告密的那些剧情:

    嘛,其实很简单啦,虽然有个主角,但也不能都写主角吧~不然吕布和XXX又有什么区别呢?之所以是配角,就是因为有戏份嘛~

    ★最后随便扯扯:

    我百分百确信,当这一章出现后,肯定有亲会说竟然不是更新之类的。咳咳……不过加更的事情我已经考虑了,上架后只要成绩还可以的话,每天三更。嘛,个人觉得这应该比某一天爆更一下更好吧?

    ◆嗯……弱弱的求下推荐、收藏、打赏以及各种各种……

0115:那些人() 
此次太平道起事,朝廷直接打破了所有的惯例,不单单是宣布昔日因为党锢之祸而被永不录用的那些贤才们无罪,并让他们跟随地方抵御太平道的进攻。更是直接破格给予了地方官吏直接征召贤才的权利,与此同时,所有举荐通道全部打开,任何官吏只要愿意,都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

    与此同时,不单单是朝廷这边打开绿灯,原本各地不愿意被朝廷征召的才俊们,纷纷响应了此次的征召,比如说何进,不单单征召了袁绍这位四世三公之后,更有荀家的荀攸等大量贤才。显然,这些人从这次大乱中,看到了机会,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

    另外,朝廷还将大量的人才下方到地方,以此来应对太平道的叛乱,比如原本为侍御史的王允,就直接被任命为了豫州刺史。协助皇甫嵩、朱儁两人以及豫州各郡的郡守,抵御和镇压太平道。

    这种情况,身为讨伐太平道统帅的卢植三人,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机会呢?而曹操,就被朝廷任命为了骑都尉,协助皇甫嵩征讨颍川的太平道叛逆。不过就如同曹操所言,他不过只是一个替代品而已。

    因为,三位中郎将在准备出征前,几乎同时向朝廷请命,希望其能够调派一人为他们的副手,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冠军侯、度辽将军李义。

    三人之中,卢植是因为其和蔡邕交好,这些年来一直有书信往来,所以对于李义有一种非常好的感官。而皇甫嵩则是因为他的叔父皇甫规这层关系在,同时也想看看天天被他叔父称赞的李义,到底有多厉害!而朱儁的理由就比较单纯了,纯粹是因为听说李义的名声和事迹,从而对其充满了好奇。

    当然,除了李义的个人因素之外,其麾下那支将近5000人的骑兵,也是他们推荐李义的原因。

    而对此,朝廷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争论,倒不是在争论应该将李义调去哪里,而是该不该调动李义。毕竟并州这个地方实在过于特殊,上有鲜卑下有匈奴,虽然没有太平道反叛,但显然,不管是鲜卑还是匈奴如果趁机攻来,都不是此时的汉朝朝廷愿意看到的。

    最后,还是卢植再次上疏,言道有李义和度辽营的相助,定然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平息太平道的反叛。而这一个最快,无疑让汉灵帝刘宏心动了。

    于是,刘宏答应了卢植的请求,将李义调派到给了卢植担任副手。与此同时,依照卢植的提议,任命张柔为护匈奴中郎将,并命乌桓中郎将宗元负责监视北方鲜卑人。

    而皇甫嵩和朱儁,刘宏则派遣了其他人为副手辅佐他们以作为补偿。这个结果,皇甫嵩和朱儁虽然不太满意,但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不过他们却还是征召了自己颇为看好的人才。比如朱儁征召了自己昔日的属吏孙坚,而曹操,则是皇甫嵩点名要的人。

    曼柏,度辽营内。

    “终于来了吗?”看着手中的这份圣旨,李义心中暗想着。不知道为什么,他明明对于这场可以说开启乱世的黄巾之乱期待已久,但当其真的发生之后,他反而没有想象中的兴奋。

    反而,在他的心中有一种名为伤感和忧愁的情绪蔓延着,因为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天下将陷入数十年的乱世之中。

    “君候?”一个声音打断了李义的思绪,抬头看去,却是前来送信的并州刺史张懿。当然,他前来送信只不过是顺便的事情,真正的目的是率军进驻太原,一边防备冀州的太平道反贼,一边帮助新任的护匈奴中郎将张柔防守匈奴和鲜卑人。

    是的,新任的护匈奴中郎将,显然面对太平道反叛的汉室朝廷,已经懒得理会南匈奴的心情了,因为比起这个,他们唯一在意的就是南匈奴如果趁着太平道反叛时也跟着作乱。

    “呵呵,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所以”李义摇头苦笑道,而这个理由显然张懿并没有任何的怀疑,事实上当他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比李义更加的不堪。

    在送走张懿后,李义立刻就召集众人将事情说了一番,“那么,所有人立刻去准备,等到张中郎将抵达美稷后立刻出发。”李义大声命令着。

    “是!”

    涿县。

    “玄德,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公孙瓒看着面前的刘备,有些不舍的问道。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希望刘备能够成为他的下属,因为多年的交情,公孙瓒可是非常清楚刘备的才能。

    “呵呵,伯珪就不要再劝了,此次太平道作乱,可是备一飞冲天的最好机会!”刘备轻笑着,眼神中闪烁着精光。

    “唉那你也不用将阿飞也带走吧?”公孙瓒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

    “哈哈谁让备比起伯珪你,更能得到阿飞的好感呢?”刘备闻言大笑道。

    他们口中的阿飞,乃是涿县张家家主之子张飞,今年虽然19岁,但却已经在涿县拥有不小的名气,武勇直追刘备和公孙瓒。

    九江郡寿春县。

    “策儿,阿父不在的时候,你可要好好的保护阿母他们哦”孙坚摸着其子孙策的小脑袋笑道。

    “请阿父放心,有我在,阿父尽管放心离去吧!”孙策挥了挥小拳头,语气坚定的大喊着。

    看着孙策那一脸认真的模样,孙坚顿时大笑起来,“哈哈策儿这番话,着实让阿父放心呢”

    “那是当然!”孙策闻言,顿时以为孙坚真的是在夸奖自己,欣喜的应道。只是这番话,顿时惹来众人的大笑。

    河东郡安邑县。

    一个壮硕的男子一脸不爽的灌着酒,好半响,才对身旁一名温文儒雅的男子抱怨道,“朝廷也真是的,论战功、论资历,我哪一点比皇甫嵩或者朱儁差?凭什么会选择他们?!”

    “主公莫要忧虑,太平道势大,只要主公静心等待,机会总会来的”那名男子轻笑着应道。

0116:出征() 


0117:驰援颍川() 
豫州,颍川郡,阳翟。

    此时王允早已经抵达阳翟,并开始统领世家、地主布防整个颍川郡。不得不说,颍川郡或许是因为世家太多的原因,这里的布防可谓是非常的严密,饶是波才集结了十数万大军,也不过只刚刚拿下鄢陵等颍川外围的城池。

    而随后,待皇甫嵩和朱儁抵达阳翟后,波才立刻就下令停止进军,并要求麾下部队不断向鄢陵集结。波才并不是什么名将之后,既没有看过书,更不识得字,但对于自家和官兵的优劣势,他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两位大人请看,如今贼军大将波才,聚众十数万屯于鄢陵,与此同时,汝南黄巾贼数量也约莫十数万,南阳的人数稍少,不过却也不可小视……”王允指着地图恭声说道。

    “啧啧,这群乱贼别的不行,兵是还真多啊……”朱儁闻言冷笑道,“不过他们难道真的以为人多就有用吗?”

    “公伟莫要大意,贼众势大,如果死守城池的话,我们却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们。”皇甫嵩闻言连忙说道。

    “皇甫大人所言甚是”朱儁听到皇甫嵩的话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不如这样,由末将先行进攻鄢陵,皇甫大人从侧面包抄,待得末将将其引出来后,一举将其拿下!”他的话听起来似乎在和皇甫嵩商量,只是语气中却没有半点商议的意思。

    “嗯……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皇甫嵩闻言想了想后说道。

    “那末将就先行出发了!”朱儁说着,直接就起身离去,好一副雷厉风行的模样。

    见状,王允连忙说道,“皇甫大人,朱大人看起来似乎根本没有把敌人放在心上,下官担心……”

    闻言,皇甫嵩无奈的苦笑道,“不然呢?你觉得你我之言能够劝得住他?”皇甫嵩的话里充满了无奈,因为自从两人相遇之后,皇甫嵩就能够从朱儁的眼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敌视。

    这种敌视并非是对敌人的那种仇视,而是一种类似于竞争对手的意思,而且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服。

    其实也很好理解,朱儁是寒门出身,依靠孝义被上虞县县长推荐给了会稽郡郡守韦毅,成为了他麾下主簿。而随后,依靠其自身的才能,终被下任郡守徐珪举为孝廉,随后又被任命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直到平定叛乱后,他才被封侯被入朝任谏议大夫。

    可以说朱儁的这段仕途,就是这个时代所有寒门子弟最好的榜样和案例,如果没有李义的存在。

    反观皇甫嵩,那就完全是标准的世家子弟了。因为其家族乃是将门世家,所以从小就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举孝廉、入朝为官,随后被下方地方,一路走来,那完全是通行无阻。哪怕其中一段时间下野,那也是他不想入朝,置太尉、大将军的征召于不顾的原因。

    当然了,这些只能说明皇甫嵩和朱儁是两类人,却并不是朱儁对皇甫嵩有敌意的原因。之所以会如此,纯碎是因为朱儁认为皇甫嵩并没有附和这个位置的能力!

    就像上面提到的,皇甫嵩除了名将之后这个身份,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过什么战争,甚至镇守地方时,也没有任何的功绩可言,这如何能让一刀一枪拼到这个位置的朱儁心服?

    “皇甫大人,要不要派人……”待皇甫嵩率军启程后,骑都尉曹操开口询问着。

    “算了,如果被公伟发现的话,肯定会认为我小看他。”皇甫嵩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过说着,他又看着曹操笑道,“而且孟德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公伟昔日曾经平定交州叛乱,虽然黄巾势大,但想来其还是能够应付的。”

    闻言,曹操不语,或许在他的心中,也觉得朱儁并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们率领的可不是地方上那些训练散漫的普通官兵,而是从五校以及三河征调来的精锐之师。毕竟天子脚下,部队的战斗力就算不能冠绝天下,那也不是一群泥腿子能够比拟的。更别说在他们军中,还有数千骑兵。

    只是,他们显然太过于乐观了。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兵力、装备、训练、将领、谋略等等等等,但其中有一点是影响非常大的,那就是士气!

    自从黄巾军起事以来,除了少数城池没能攻下,完全可以说得上是连战连捷,汉朝官兵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虽然这也和张角一开始的布置,要求诸军率先攻打那些乡里以及小县城来增加自信。

    但这种情况持续到现在,已经给了所有黄巾军的将士们一种普遍的观念,那就是官兵根本就是一群废物,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人,他们除了逃跑之外根本不会干别的。这种心态虽然显得过于轻敌,但对于黄巾军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由普通穷苦百姓组成的杂牌军来说,这种心态让他们在面对官兵时,丝毫不会拥有畏惧的想法。

    而恰巧,驻守在鄢陵的黄巾军渠帅波才,也是一名自信心爆棚,不把官兵放在眼里的主。不过最重要的是,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同,波才这支部队中,最少有3、4万人装备着齐全的装备,更受过非常严格的训练。

    “哈哈!官府那群废物们竟然还敢主动进攻?!本以为朝廷派来的援军会有多厉害,没想到只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而已。”波才听到朱儁率军正向鄢陵这边进发的消息后,顿时大笑着嘲讽道。

    “出兵!击溃这支不知死活的官兵,一鼓作气拿下颍川!到时候,我倒要看看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和地主们,还敢不敢拒绝我们黄巾军的邀请!”波才大声下令道,说到最后,语气充满了怨毒。显然在起事前他在拉拢地方世家和地主的时候,遭遇了许多的不愉快。

    随即波才点兵8万,出了鄢陵之后就直奔朱儁所在的位置,而得到消息后,朱儁非但不惊反而大喜,因为他本来就打算诱敌出来,结果如今他还没引诱,波才就自己出来了。

    只是,面对轻率出击的波才,朱儁却生出了别样心思,“如果他守城,我这2万人肯定打不过,但野战的话……”

0118:被困长社() 
骄兵必败,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真理,那如果两支骄兵碰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