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道:“此吾素志。然青州凋敝,贤士零落,备虽欲申大义而力不能。恳请崔君助备一臂之力!”因深相拜。

    崔琰也拜倒道:“琰敢不从命!”

    刘备遂于路上辟崔琰为吏曹从事,负责州内人事选举事宜,同时提拔诸葛瑾为崔琰之副。如果以公司比喻,刘备是董事长兼总经理CEO,治中简雍是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总CHO,崔琰则是人事部经理,诸葛瑾是副经理。

    郑玄诸弟子除了赵商坚持不仕外,其余弟子皆应刘备辟用。

    郑玄家在高密下面一个乡,孔融已将其改名为郑公乡,以示对郑玄的尊崇。刘备率武卫三营护郑玄回乡,车马极盛,举县往观。入高密县时,刘备召见守高密令王修,询问其高密周边形势。孔融在座陪同。

    这段时间刘备破臧洪、掌青州后,州里威信大增,郡县豪强皆屏息不敢犯法,王修在高密施政更加顺利,乡里大治。见刘备询问,王修遂答道:“高密之北淳于与高密之东夷安之间山谷中,有贼数千人,为首者左黑虎,常来为寇。”

    刘备命孔融调拨其郡兵千人入驻高密,归由刚刚移驻高密的忠义校尉李器指挥。刘备受任青州牧后,心中已有决断,决定迅速将管亥等击灭,因此命李器驻高密、谢荣驻营陵以防备管亥、左黑虎西窜,命关羽督诸将至平寿东,待刘备安顿好郑玄后再入复甑山进讨。

    孔融这段时间收拢征募了一千多兵,一下子被刘备调走大半,忙向刘备表示剧县也需守卫。

    刘备道:“本州盗贼横行,尤以东部为甚,若各郡各自为战,势必为寇贼分别击破,集中起来,统一调度,合力击贼,方为上策。乐安、济南、平原、齐国皆将其郡兵纳入州里统辖。卿当全力治政兴学、急农事、兴水利,无须忧于盗贼。备忝为镇东将军,击平群贼乃备之责也,盗贼之事有备足矣。”

    孔融见刘备对此事非常坚决,默然不语,心中大为不满。北海功曹孙邵在旁缓颊道:“郡国守相,身负护民讨贼之职,岂能全劳将军?且鄙国豪滑丛生,单靠百余郡兵难以震慑,将军精兵在握,岂多此千余新兵,不如在国中留下一半,尚可承担监督豪强、征集军粮等责任。”

    刘备思考片刻,笑道:“孙卿之言亦有道理。既如此,国中留兵三百,其余八百调来高密。”

    孔融讥道:“将军尽收郡兵,威加诸郡,令下诸县,融等身为郡国守相,仰成而已。将军岂非过劳?”这段时间,刘备对北海国内各县官员多有调动任免,虽然这些县城大都是孔融未能控制的区域,但见刘备在自己地盘上各种动作,孔融仍有种权力被侵蚀的不满,如今刘备又将其郡兵调走,他终于忍耐不住火气,出言讥讽。孙邵阻拦不及,脸上变色。

    刘备慨然道:“青州动乱,盗贼四起,寇掠诸县,难以卒制,故郑公远避徐州,此吾州之耻也!备忝牧此州,心中未尝不怀忧惧,决意不让郑公出走之事再现,故决定集合全州之力一举扫平群贼。如今正处于备战阶段。行事若有操切之处孔卿谅解。为重兴此州、再兴汉室,荣辱毁誉备一力担之。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乎!”

    孔融色变。孙邵、是仪、王修等皆动容。

第五十三章 孙关为使入虎穴() 
刘备与孔融不欢而散。

    历史上两人交情不错,除了刘备对孔融援救之恩外,主要是因为两个人没有太大利害关系,孔融刘备入主徐州,刘备表孔融为青州刺史,唇齿相依,守望相助。

    现在刘备作为青州牧,对整个青州都有通盘规划,要求贯彻到底,不允许郡国守相自成一国,各有自己的施政方阵。孔融在施政方面唯一能入刘备眼的也就是立学校、表儒术了,其他如急农、水利、兼并、赋税等各方面全无可取之处。而这一个月孔融对刘备的政令推行到北海国时,多加入自己的理解,将刘备背后的意思完全扭曲,刘备渐渐难以忍受。

    因此,刘备借着集军讨伐管亥的机会,率大军北海,召见平寿令随广、营陵令王艺,温言勉励,辟二人为从事中郎,重新表任县令。闻郑玄来归,刘备率武卫三营南下迎接,经安丘、昌安、平昌时召见三县令长,考问政绩方略,将阿附豪右的三县令长全部免职。三县豪强慑于刘备军威,皆登门拜见,匍匐叩谢。刘备好言抚慰,令豪强推举其家中出色弟子入州为吏,每家任用一人。豪强皆大喜。

    刘备上述举动并未事先征求孔融意见,只是事后通报于他。孔融得到消息后,忿怒难遏,因刘备有援救之恩而没有公然出言反对。

    孔融心高志大,朱虚解围后回到剧县,又积极招募士兵,延揽豪杰,不到一个月而聚兵千余,志欲扫除黄巾,布威德于北海。不料千辛万苦征募得到的军队被刘备一句话全部划走,怎不愤怒。刘备剖明心志,推心置腹,详细解释青州军队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孔融都难以接受,认为郡守又称郡将,天然具有统兵之权,而刘备违制剥夺,是有骄横之心、跋扈之志。

    沐并道:“孔北海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此人四海闻名,若直接逐之,则有害贤之名,不如派使者至长安,讽朝廷征之入朝。”

    刘备同意但找不到合适人选。这个人要与朝中秉政有相当熟悉的关系,能够打通关节。

    田豫道:“费文直伶俐机变,可为使者。”费文直说的就是朝廷使者费通。沐并表示认可。

    刘备一经提醒,也觉得费通是个好人选。如果王允掌权,费通去找他疏通关节或许困难,但若是李傕等反攻长安成功,费通作为董卓的亲信,完全能在李傕处长袖善舞,发挥难得的作用。但现在派他去不是个好时机。费通只会认为是在被刁难。

    刘备道:“待时机成熟,再遣费文直前往。”

    田豫、沐并知刘备对王允秉政不看好,虽将信将疑,也不再劝说。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四月二十日,刘备率一万大军复甑山中,直扑管亥老巢。管亥依山据险,步步阻击。刘备军虽连战连胜,但损失不小,超出刘备原先设想。

    孙乾道:“贼负隅顽抗,有必死之心,不如缓攻,派人招降。”

    刘备道:“谁可为使?”

    孙乾道:“乾与管亥俱北海人,愿入山说其来降。”

    沐并建议道:“为防管亥犹疑,且示之以诚,不如再遣一军中重将随行。”

    刘备道:“可。”回顾众将,问道:“诸君谁愿一行?”

    关羽、张飞、赵云等皆踊跃争先。

    刘备点名关羽:“云长去吧。尔与公祐一武一文,注意严宽相济,恩威并施。此行以公祐为首,尔按公祐眼色行事。”

    关羽躬身领命。

    刘备又对孙乾道:“公祐此去小心,若管亥愿降,可以吾名义任命其为怀义校尉;若不愿,亦无须触怒于他,以尔二人安全为上。”

    孙乾感激地道:“乾谢主公关怀,此去必不辱使命!”与关羽拜而出帐。

    孙乾、关羽二人出营后,孙乾问明关羽与管亥之恩怨,已成竹在胸,与关羽商议针对管亥各种反应的不同应对方略,遂骑马往管亥山寨而来。

    管亥依山据守,共立了十七座营寨,刘备军已攻破三座。孙乾、关羽在第四座营寨前下马。举目观瞧,但见深山幽谷,怪石嶙峋,古木参天,通往营寨的乃是一条崎岖山路,别说仰攻了,连行走都有些困难,比前三座营寨险恶何止数倍,都不由心惊。

    孙乾高高举着一杆白旗,走上山路。距离营寨约有二百步,上面有人喊道:“来人停步!再往前俺们就放箭了!”

    孙乾喊道:“吾乃刘使君帐下孙乾,特来拜见你家渠首,还不速速通报!”

    寨门内的黄巾守兵吃惊不小,忙道:“你等着!”派人速回报管亥。

    这第四营的性比前营的多,若破了第四营,从第四到第十地势都相对平整得多,因此管亥亲自坐镇第四营,他闻听前方汇报,心中惊疑,暗自思忖:“刘备为何派人前来?难道是劝降?哼!气势汹汹入山来战,现在却怂了?俺与他仇深似海,妄想俺投降真是做梦!先看看来使说什么再作计较。”于是命将使者押上来。

    亲兵传令下去,看守寨门的黄巾兵遂喊孙乾、关羽上前。

    两人来到寨门后,黄巾兵命两人解除武器。孙乾将腰间长剑,关羽将环手刀都解下。黄巾兵还要搜二人的身。关羽睁眼一瞪,那黄巾兵吓了一跳,惊呼道:“你、你是关将军?”

    将军?关羽虽不解其意,仍哼道:“正是关某!”

    那黄巾兵脸上变色,不再坚持搜身,亦不敢“押”,而是引两人入内。关羽自不知自从东光一战后,他在黄巾兵中已经凶名赫赫,朱虚一战,又令管亥所部黄巾兵对他的印象再次加深,纷纷暗中称他为虎威将军。

    沿着石路来到营寨大厅,管亥正高坐首席,各路小帅分列两旁,各按刀柄,杀气腾腾。管亥见手下士兵并未将使者押来,而是引领而来,心中本自愤怒,仔细一看前面文士后面一个门神般的大汉可不正是杀弟仇人关羽!惊怒交集,腾地站起,大喝道:“是关贼!大家当心!”呛啷啷抽刀在手。

    两旁众将也都看清是关羽,心中震骇,都跃身起来,拔刀在手。

    收藏总算快破千了。加油!

第五十四章 管亥自缚出深山() 
孙乾大笑道:“久闻北海管亥之名,却如此胆小!我二人赤手空拳来你寨中,还怕我们插翅飞了不成?况且远来是客,这就是一方渠帅赫赫有名的大贤良师亲传弟子的待客之道吗?真是笑煞人也!我身为北海人,也替你觉得惭愧!”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孙乾与刘备说话阳春白雪,与管亥说话却是下里巴人。而且他研究过管亥的性格,知道这人能做到一方渠帅,盛时统带数万人,是有一定见识和水平的,不是单纯的莽撞武夫。若非如此,孙乾不但不会清影,还会劝谏刘备派人招降之议。

    管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大叫一声:“收了武”将刀入鞘。众将皆将刀插回,仍旧浑身紧绷,盯着关羽。关羽眼睛半眯,恍如未觉。

    管亥道:“你是北海人?”

    孙乾道:“我姓孙名乾,剧县人。”

    管亥念叨了两遍“孙乾、孙乾”,吃惊道:“莫非是周济灾民、活人无数、后为郑公弟子的孙公祐么?”孙乾家资中等,但性格悲悯,数年前青州大旱,百姓饥馁,孙乾曾倾家赈济,以是知名州郡。

    孙乾道:“此我年轻时所为,你如何得知?”

    管亥回顾众将道:“此贤人,不可失礼。”遂请孙乾入座。亲兵也为关羽设了个座席。管亥哼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因问孙乾道:“孙先生所为何来?若是招降,就不必提了,我与你主有血海深仇,誓不投降!”

    孙乾道:“咱们先不说招降之事。我先向渠帅请教一事,渠帅为何举事?可是推翻大汉,在新朝享受荣华富贵?”

    管亥瞪眼道:“哪有此事!俺等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不举事哪来的饭吃?哪来的衣穿?俺辛辛苦苦耕种,为何粮食都归了那些又蠢又肥的老鼠?他们可是什么活都没干!这贼老天既然如此不公平,俺们就反了它!”

    关羽神色微动,压住心中怒火,这贼子!

    孙乾脸色不变,道:“那你们其实就是反那些压榨你们的硕鼠了?如果没这些硕鼠,大家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大家就不会造反了?”

    管亥犹豫了一下,道:“应该不会吧?谁愿意过这种刀口上的日子,谁不想与妻儿热热乎乎地过日子!”

    孙乾道:“渠帅听说过东平大姓卫家吗?”

    管亥道:“听说过。”

    孙乾道:“卫家田多地广,苛待佃户,压榨百姓,囤积居奇,这就是你口中的硕鼠吧?可惜徐和占了东平,卫家又是送钱粮又是送,徐和就接纳了他,反而利用他压榨那些同你们处境一样、只是老实没敢举事的百姓。这算什么呢?难道你们举事就是家人亲戚能吃饱穿暖,其他穷苦百姓就不管了?那他们活不下去也举事反你们怎么办!”

    管亥哑然,半晌吞吞吐吐道:“徐和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吧。”

    孙乾不理他的无力辩解,道:“反而是我主刘公为民请命,将卫家诛灭,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百姓欢喜,人人以为重见青天。就说你们丢弃在朱虚的几万老幼,我主不以他们为累赘,宁愿减少军队的供养,也要保证他们不饿死。这等仁义之主,渠帅听说过吗?”

    众将齐问:“我等老幼都还活着?”

    孙乾直起身来,神色郑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