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

    刘备大笑道:“备有国让萧曹之规,有子扬、子敬良平之谋,有公奕、幼平贲育之勇,何愁天下不定、汉室不兴、功业不立?”

    遂以鲁肃为参军事,以蒋钦、周泰为屯将,分属陷阵、摧锋二营之下。

    武卫三营猛将如云,典韦、刘猛、徐盛、蒋钦、周泰、耿奇等皆在其中,囿于三曲编制,难以发挥所长,刘备考虑扩充三营为五营,以典、刘、徐、蒋、周分统之。不过蒋周二人尚未有功,倒不急着给予名。随着刘备势力膨胀,吸引来的贤才豪杰越来越多,元从旧部除了少数几人外,大多数相形见绌。

    关张赵自是脱颖而出的例外,其他如张式,一个典农校尉已经让他很吃力了,再加重些担子,肯定会出纰漏;耿奇,当年在涿县也称勇武,但别说与典韦相比,就是比蒋钦周泰也大有不如,渐渐在武卫营中难以服众;陈恺,以前不显眼,这一段时间却表现突出,具有成长潜力,且观后续如何。

    公孙瓒拨给刘备的第一拨兵士,周衢战死,谢荣虽然莽撞,但能够折节学习,成就当不至于校尉。陈禄,文武全才,可惜度量略狭,希望以后能够打开眼界,不再斤斤计较眼前得失。

    元从谋臣只简雍一个,才具不说跟日后的诸葛亮、鲁肃、刘晔、田豫比,就是跟孙乾相比,也差了不少。无怪乎后来简雍只是东方朔之类的宠臣,并无什么职掌。

    刘备脑中转动,将麾下臣属过了一遍,深有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五月,西凉诸将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等听从贾诩之计,合兵西攻长安,路上又与胡轸、杨定合,沿途收兵,至长安时众十余万,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

    六月一日,李傕等攻破长安,吕布率数百骑兵逃走。李傕等遂杀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

    六月二日,天子在被胁迫下,下令大赦天下,以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其余诸将皆为中郎将。李傕等以朝廷名义杀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权倾朝野。李傕等欲以贾诩为左冯翊,贾诩推辞,又以为尚书仆射,贾诩又推辞,最终受任为尚书。

    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以从事中郎费通为使者,前往长安,拜见天子,贡献财物、珍玩,又发布讨伐黄巾之檄文,率兵济北国,于卢县击灭黄巾一部,斩获数千人,随即南下,攻占蛇丘,又取巨平。巨平县属于泰山郡,而为黄巾袭取。

    应劭心中不安,询问正在其处做客的刘备使者王文。

    王文答道:“历城属我济南,而应公擅自占据不还以历城易巨平。”

    应劭同意,遂撤历城之兵回奉高。

    徐州刺史陶谦也打出讨伐黄巾之旗,举兵西上,击败彭城相薛礼,占据彭城。薛礼率败兵南下扬州。陶谦表任汲廉为彭城相。

    臧霸、孙观、吴敦、昌豨应刘备所邀,率兵自费国北上,击破南武阳,袭占鲁国之卞县。鲁国相陈逸束手无策,困守鲁县不出。

    刘备、臧霸会师夹击泰山之势已十分明显,应劭又怒又惧,大骂刘备狼子野心,跋扈不臣。王文请见应劭,应劭欲杀之。一向强硬的应举却劝应劭再次召见王文,看他意欲何为。应劭犹豫后同意。

    王文见了应劭,对其怒视恍若未见,从容道:“应公,今日形势如此,已非人力所能为。刘公提青州精兵驻于巨平,泰山之险已不足凭,又有臧宣高、孙仲台将悍卒北上,两相合兵,何止数万?而应公之兵不过数千,如何能敌?为公之计,莫如开城迎刘公。刘公必厚德应公,仍会置应公以郡守之位。以刘公之英明神武,若平黄巾、定兖州,奉迎天子、再兴汉室,并非难成。届时刘公亦有功,则刘公不仅免于祸,且得其利也。”

    应劭难决,询问亲信。

    应举率然道:“形势比人强,彼为刀俎,我为鱼肉,身家性命皆操于其手,犹豫亦有何益?”他之前是力主抵抗刘备的,但那时东有臧洪,现在臧洪已为刘备所破,且其已平定后方,兵力源源不断,袁本初、曹孟德又各有事,难以为援,泰山一郡之地如何能敌青州一州之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智者也。

    应劭长叹一声,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对王文道:“归告刘公,老夫愿降。”

    刘备得信大喜,泰山兵精,自己与臧霸合力,虽有把握必破奉高,但肯定要付出相当的伤亡。如今应劭投降,真是天大之喜。

    鲁肃建议:“应仲瑷非果决之人,心中仍有侥幸之念,将军当速将此事落定,勿要给其摇摆机会。”

    刘备然其计,遂带领五百骑兵立时出发,绕过博县,直奔奉高。

    应劭答应投降后,回去想了半天,果然又心有不甘,举棋不定,对应举道:“泰山精兵数千,足以守奉高数月,其时袁本初或曹孟德不能派出一兵来救么?”

    应举劝谏道:“首鼠两端,取祸之由。袁本初远水不解近渴,曹孟德自顾不暇,如何来救?望曹孟德能速破黄巾,岂非期许太高?”

    应劭仍旧犹豫,亲兵来报:“刘青州已至城下!”

    应劭大惊:“何其速也!”顿足道:“开门相迎!”

第五十九章 戏志才智计无双()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十五日,泰山太守应劭出迎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刘备因得据泰山,宛如卧虎出柙。刚刚设奇计击败黄巾一部的兖州刺史曹操闻此消息后,大惊失色,对帐下谋士戏忠道:“刘玄德来者不善,志才可有方略应对?”

    戏忠字志才,颍川人,现年三十四岁,为荀彧去年所举荐,其貌不扬,但富有智谋,深得曹操器重。他皱着眉头,手捻胡须,思索片刻,向曹操道:“刘玄德声称击贼,实行兼并之事,其意不问可知。其一,明公当速派使者至刘玄德处,正色责之越境之罪,以先声夺人。其二,明公如今兵不满万,又与黄巾恶战,势难阻止刘玄德吞食济北、鲁国,当速派使者见袁本初其益兵南下,自东郡渡河,避实击虚,攻击济南,逼刘玄德分兵。其三,刘玄德乃黄巾宿仇,明公可暗中派人见王喜,说明刘玄德与我军联盟,将围杀黄巾于东平,形势大不利于黄巾,说服其暂时归服我军,以保性命。”

    曹操忙正色道:“志才前两计吾将速办。第三计吾难依从。黄巾乃反贼,如何能与其结盟!”

    戏志才笑道:“反贼亦可归顺朝廷,接受招抚,明公不见韩遂马腾、张燕杨凤之事么?我等为朝廷招降王喜,此乃大功,有何不可?”

    程昱亦道:“事急从权,志才之议昱深为赞成。”程昱本年五十二岁,是个长须飘飘的长者,深受曹操尊重。

    曹操道:“既然程公也赞成,那就按志才之计行事吧。”于是立即安排下去,速行戏志才之计。

    刘备据泰山后,以应劭为泰山太守,但将其郡兵全部收编,选得精兵三千多人,设立先登营、敢死营,各编制一曲,直接归属刘备指挥,由蒋钦、周泰以军假司马职衔统领。

    其余两千多人,编为两部四曲,以应举为昭义校尉统领一部,以卫靓为宣义校尉统领另外一部。

    应举在泰山兵中有一定威信,为安抚人心,故用之。

    卫靓则是从泰山兵中脱颖而出的猛将,原在泰山兵中任职为百人将。刘备命士兵推举,卫靓最得众心,受到一致推举。刘备命其展示所能,则挥矛舞刀,驰马射箭,无不超出众人;与其相谈,胸中亦有文章,不同于凡俗武夫。刘备遂超拔其为校尉一职。

    刘备从整编管亥黄巾而设立的三部中,调管未部驻牟县,与驻于临朐的钱义部,共同协防山贼公孙犊。

    安排停当后,刘备带着原属于赵云军的五百骑兵、先登营、敢死营、应举部、卫靓部,自奉高回到巨平,与大军汇合后,留下一部守巨平,全军南下,轻取成县,与臧霸等会师于成县之南。

    臧霸等人各有兵千余,合计五千多兵,部伍虽不甚严整,但士卒皆精锐,自有一股勇悍之气。他取费国时曾声称有一万大军,不过是吓唬应劭罢了。

    臧霸等人自负武勇,对刘备军本来并未看得太重,今日一见,方脸上变色。此行刘备带有关羽之扬武军、赵云之折冲军九千多人,又有新编应举、卫靓二部两千多人,武卫、陷阵、摧锋、先登和敢死五营近三千人,合计一万四千多人,皆是精锐,兵器齐整,衣甲鲜明,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而关羽、赵云、典韦、刘猛、徐盛、蒋钦、周泰、朱樟、管亥、卫靓等威猛高大的熊虎之将,浑身杀气充盈,气势如山如帲四岩员剖印

    刘备久仰臧霸之名,执其手相谈,十分熟络,先谢了臧霸当日以围魏救赵之计逼走应劭的相助之恩,再提及此次臧霸应邀前来,向臧霸等人露出招揽之意。

    臧霸谢道:“刘公雄才大略,霸等无不钦仰,奈何陶使君与霸等有恩,实不忍背之刘公谅解!”

    刘备赞道:“君知恩图报,事上以忠,实在难能可贵,我有何不能理解?且不提这些,如今君与我合兵两万,足以破贼,君可愿随我西上?”

    臧霸道:“已得泰山三县,霸意已足,刘公已平泰山,后顾无忧,面对黄巾,已立于不败之地,无急切用霸之处。且陶使君遣使相招,欲令霸等进至沛国。霸将南下,今来见刘公,亦来辞刘公。”

    刘备深为叹息,但也不能拦着臧霸不让走,因至臧霸军中臧霸逐一介绍其麾下武将,一一问讯交谈,攀扯交情。孙观、孙康、吴敦、尹礼、昌豨等皆是身怀勇力之猛将,或英武,或壮硕,或猛鸷,或凶悍,皆有超越常人之处。刘备谦恭结纳,大摆筵席,用心招待。臧霸、孙观等人皆有如沐春风之感。

    南下途中,孙观叹道:“刘公有雄才,又能谦恭下士,必将成就一番功业!陶使君不及也!”

    吴敦等人也非常同意孙观的观点,尹礼因道:“既如此,不如咱们投刘公罢。”

    臧霸沉声道:“陶使君恩德如山,岂可背之?诸君北上,霸独南下!”

    孙观道:“宣高勿怒,我等只是觉得可惜罢了,怎会背你和陶使君而去投刘公?”

    臧霸道:“陶使君忠义刚胆,亦有雄心壮志,今已取彭城,又邀我等共取沛国。豫州无主,从陶使君取豫州,比随刘公讨兖州黄巾、还要对阵曹孟德,要轻松多了。此亦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孙观等被他所描述的前景激励,也重新振奋起来。

    历史上没有记载戏志才之名,《三国之最风流》杜撰其名戏忠;《汉魏文魁》杜撰其名戏贤。我先看的最风流,就按赵公公的来吧。

第六十章 刘玄德窥视东郡() 
刘备西上时,公孙瓒也举兵从渤海南下。刘备据泰山后,公孙瓒驻兵于渤海接近清河国和安平国的边境县城——修县。张飞从西平昌进兵至安德县。修县公孙瓒、安德张飞、高唐田楷三军呈弓型,公孙瓒与田楷是弓之两端,张飞是弓背,虚虚将位于弓弦位置的平原袁谭半包围住。

    公孙瓒一动,袁绍主力大军也动,进兵清河广川县,与公孙瓒遥遥相对。

    刘备派使者至公孙瓒处,对他道:“袁本初部卒精勇,又有沮、田、审、辛等为腹心,麹、颜、文、张、高等为爪牙,难以卒破将军严阵待之,将其主力牢牢牵制住。备今据泰山,不日将提兵掩袭黄巾,顺势而破曹操,破曹后将与将军并力,夹击本初,冀州不难定也”。

    公孙瓒回复称善,坚壁与袁绍相持。同时,公孙瓒也联络黑山张燕、于毒等,建议他趁袁绍大军外出,内部空虚,积极采取行动。

    这段时间刘备也大体上将黄巾兵力及分布弄清楚了。王喜等有众二十万不是虚词,确有如此之多,但里面胁裹了不少饥民、老弱,能战之兵大约在七八万左右,且兵器不全、甲衣亦缺,与当日公孙瓒所破黄巾之实力在伯仲之间。击败这批黄巾的难易程度又低于公孙瓒。原因在于当日黄巾之聚众一处,而现在王喜的二十万大军却分布在济北、东平、任城、鲁国、沛国的十几个县城,兵力未集,可以分而击之。王喜也不是不想集兵,但集中在一地,粮食不足以供养如此多人,只能分开就食于诸县。

    王喜有兵三万,在东平国无盐县,是最大的一股,且其下壮卒较多,足有两万人。

    青雀有兵一万,在东平国寿张县。此人原为本地贼寇,因王喜入兖,借势而起。

    司马俱有兵一万,在济阴郡廪丘县。

    巢集有兵两万,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