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崛起-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朱云义,在东京城略有薄名,听闻真定传出忆秦娥、卜算子和青玉案俱为你所做,不知今日可否再作一首?”还真直接,上来就准备打人脸,虽说文人相轻,可是你不看看赵楷的脸色么?

    赵楷正要劝和,韩望却温和的推辞,“朱夫子,在下本是武官,于诗词并无多少心得,何必强人所难?”

    朱云义眼睛一亮,自以为抓住把柄,得意地哈哈大笑,故意大声说“三首词篇篇脍炙人口,谅也不是你这个毛头小伙所作,若是给众人道个歉认个错,承认自己剽窃,老夫也就不予追究了”他这一说,附近池边的文人才子都围过来,准备看热闹。

    赵楷有些不悦,但是这个朱云义还真的在东京诗社里面有些名气,虽然不是千古流传,也是偶尔有一两句闪光点。只得扯过韩望,悄悄问“韩望,这并非小王本意,这些老夫子实在迂腐不堪,等下由我出面挡住他们可好?”

    韩望连忙说“殿下放心,这些老夫子不足一提,之前是不想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既然对方逼上门,还望殿下莫怪下官不给他们留情面了!”

    赵楷一惊,这韩望难道还要当场作诗作词?不过如果能做出一篇上得了台面的,自然就能堵住对方的嘴,省的说自己有眼无珠,便道“这个自然,既然韩大人胸有成竹,本王自然恭候大作”

    韩望重新上前,看朱云义依然趾高气扬,犹在明里暗地夸赞自己的眼光如何如何高明,便直接道“朱老夫子,韩某今日本欲结交一些文人雅士,没料到,原来是候着韩某兴师问罪的,如此就恕在下无礼了!”

    朱云义本来正享受众人的吹捧,猛然被韩望这么一说,恼羞成怒,怒斥道“竖子无礼!你若是当场能做的出一首,老夫给你牵马坠镫!”这就是要给韩望当下人的赌咒。

    韩望说“如此,一言为定,”

    下面有人开始叫好,至少不是人都喜欢朱云义的,文人相轻嘛!“那就命题作词吧!”

    “不如请王爷殿下命题好了”

    “好好好!”朱云义心中固执己见,认定韩望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一口答应下来。

    赵楷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怕出的题目对不上韩望路子,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便说“韩将军在北地连战连捷,建功立业,不如就以此为题”

    被宋军旅间的诗词少之又少,可谓冷门,但是这个军旅毕竟也是韩望所熟悉的,所以对于韩望朱云义都能接受,并无异议。当即让人摆开书案,笔墨纸砚伺候。

    韩望心中默默的说“对不住了,辛老爷子!”佯装度了几步,活动了下手腕,深吸一口气上前,在书案上上下翻飞。片刻,辛弃疾的《破阵子》的上阙完成。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为唐教坊曲,属龟兹乐部。李世民所作《秦王破阵乐》,为唐朝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全场两千甲士着戎装,手执旌旗起舞,极为阳刚壮美,震惊一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赵楷一见之下,大为惊喜,同时仿佛融入百万军中,年轻的血液中有一种血勇充斥胸膛。连声说“好一曲破阵子,韩大人果然才学惊艳!”

    亭内众人惊讶莫名,若非亲眼所见,这种雄壮的军旅词曲竟是这名年轻的韩大人当场写就,无论如何,这上阕已经可以名动天下了,看来下阙也不会差,朱老夫子,你要如何收场呢?

    朱云义的脸色已经面红如赤,方才自己还信誓旦旦的断定别人剽窃,转眼睛就被现实打脸了。郓王殿下绝对不可能和一个七品小官勾连作弊,而且就那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有机会对应的。憋着一口气没下去,而且众人时不时瞟过一眼,脸上就像火烧,看来这次自己失误了。

    众人已经口口相传,有性急者,在池边泥地上写下上阕,正在逐字逐句品味,想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啧啧称奇。上阕已经如此,大家就更期待下阙会是怎样的奇妙。

    只有朱云义心中暗念“老天爷,你怎么就瞎了眼,这样的莽夫怎么会写得出如此的词?为什么?”(。)

一八八章 王爷的面子() 
围着书案的几位文士,目不转睛的看着韩望的笔端,尤其是朱云义,仿佛笔尖是金子做的一般。蝉鸣也不叫了,风也柔和了,就连烈日也凉快了几分。看着韩望一副随心而就的模样,朱云义的心一直在往下沉,不过还在期待万一的运气。

    郓王站在一旁,手中折扇一会张开扇两下,一会收起在掌中转动,看来心情也比较激动。如果韩望今天在府上留下传世名篇,必将形成非常有利的局面。

    第一郓王府的名望将会再次提升,礼贤下士肯定跑不了;第二不管韩望愿不愿意,他都贴上郓王府的标签。这个有兵权,有财运,有文采的实力派将主,至少不会比一个五品官差。

    更为的是,这将会给太子一党形成绝对的杀伤力。比如,赵桓准备借着韩望的来访大做文章,还请动了两个御史一起上书弹劾,太低级了!韩望为什么来东京?就是受到父皇的重视,对于这种弹劾无异于泼脏水,最后恶心的是皇帝,那么泼脏水的下场不言自明。

    乐舍早就布置好了一切,现在不害怕赵桓来找茬,而是故意犯一些无伤大雅的过错,放给太子手下知道,然后就等着太子一党胡乱出手。即便落实这些指控,也不过是郓王府下人和部属杆的,随便找两个顶缸就能了结。

    很简单,******出手弹劾的越多,犯错的机会也就越多。万一哪天碰到赵佶心情不好,对于弹劾者龙颜大怒,那时候再将事件背后勾结的关系捅出来,才能狠狠打击太子。

    只要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肯定引起赵佶的厌恶,就能愈加动摇太子的储君之位,所以赵楷不自觉得就流露出感激和亲近的神态。

    还好,韩望正在专注的写破阵子,不然看见赵楷暧昧的眼神肯定要落荒而逃。韩望接着上阕,很快就写好了下阙。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写完之后,韩望放下笔,拱拱手,“诸位,偶的陋作,不登大雅之堂多多指教!”然后接下小厮递过来湿布巾,沾沾额头上的汗,再擦擦手。

    不显山不露水,哪怕王爷就在身边,也是一副高人作派,这逼装的有点大。但是越是这样,这帮知自命风流的才子士子越发认可你,有才的人不都是那种白衣傲王侯的作派吗。

    这一下人都对韩望的文采确认无疑,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才思如泉涌啊。从起笔到落笔,一点都没耽搁,如此精炼的文字,如此雄壮的气息,如此贴切的神韵,千古名篇啊!

    一时间众人皆来向韩望祝贺,同时也吹捧赵楷慧眼识英雄。

    “鄙人二十年精选诗词集一部,合计三十五篇,还望韩大人多多指点”

    “韩大人,后日南环斗诗盛会,满城文人竞相赋诗作对,不可错过啊”

    “恭喜王爷,成全韩大人文武双全美名,这一回礼贤下士,又将千古流芳啊!”

    最后,朱云义,吭哧吭哧憋红了脸,过来给韩望赔罪“老夫莽撞了,多有得罪,韩大人,实在对不住!”说完深鞠一躬,表示歉意。

    韩望哪能让他真的鞠躬到地,对方毕竟也是赵楷的客人,打了朱云义的脸就是不给郓王面子。刚弯腰就被韩望托住了,“老夫子,一时的戏言,如何就能当了真?我们厮杀汉有一句话‘不打不相识’,以后还要仰仗老夫子多多提醒,免得小子年轻气盛,得意忘形。”

    赵楷自然不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韩大人果然心胸广阔,朱夫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诸位如此佳作,岂能无酒?”当下午餐开始,王府的效率可不是吹的,而且形式也比较活泼。

    荤素菜肴均放在精美的银盘中,小厮和婢女一盘盘端着,走在客人中间。客人看中的菜肴就留下,类似野外自助餐的形式,就连韩望也觉得很亲切。如果再来几个穿着旗袍,端着一盘盘高脚香槟酒杯的服务员,韩望绝对会以为回到后世五星级庄园风格的大酒店。

    没有香槟,没有小提琴,没有穿着高叉旗袍的妹子。一串串腹诽吐槽之后,韩望觉得有必要开发一些奢侈品项目,毕竟像郓王这种钱百万,就是价值很高的目标,还有很多。

    自从破阵子写完,郓王的目光几乎一直在他身上打转,如何才能真正收服韩望让他很伤脑筋。金钱,人家根本不缺;官位,目前韩望的位置是老爹一手提拔的,自己插不上手;难不成要用?

    不去管赵楷胡思乱想些个什么,边吃边感悟,黑乎乎的、软塌塌的就是出自王府大厨?酸不酸涩不涩的,就是所谓的宫廷御酿?

    韩望只是越发觉得有必要让太白楼尽快开张很有必要。一种全新的饮食,一种前所未有的餐饮文化,在新的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得更美好!

    而太白楼在高调亮相的同时,还有一个很的作用,全面落实制和好评权在东京城的实践。一定要顶住压力,无论如何都不能撤。堂吃的顾客都能得到一张菜品评价单,依据自己喜好给菜肴评分。

    太白楼韩望花重金招募三个大厨,南北荟萃,厨艺超群。选择了二十四道主菜,四十八道辅菜,十八道凉菜,八款汤品,十二道甜点。做成目录,直接拜送到府上,接受官员富商们的好评度打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白楼就是自己设在京城的一个点,由商业头脑最灵活的韩二亲自坐镇。韩二来东京之前,韩望足足培训了十天,拿出了一份在实践中整理出标准化的制度。有了这本制度,韩望相信没有自己,韩二也能在东京打响名声。

    在享用完王府美食之后,郓王有意无意提到了将来的事情,说自己有志于国富民强,希望能得到韩望的和帮助。虽然委婉,但是期望韩望投效之意露了出来。

    韩望一边拍胸脯打包票,一边说已经获得官家授权,正准备在易州试点,振兴工业,搞活经济,拓展民生。官家交代的任务是六百万贯一年,自己现在手忙脚乱,邀请郓王务必莅临指导。

    “乐舍,韩望如何?”

    “此子恐非池中之物”(。)

一八九章 分一杯羹() 
赵佶认玉皇大帝为祖先,以道教立国,还声称玉帝托梦给他,将由他来振兴道教,所以现在道士都可以拿薪水。

    梁师成除了上朝和侍驾,每日午后都在自家的道观静修,说到底就是顺赵佶的心意。否则原来一个书艺局的杂役,怎么会********捣鼓道教?作为一个奸臣,迎合上好是的必然技能。

    虽说静修时外客一律拒见,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时任少宰的王黼。

    王黼和梁师成是隔壁邻居,两家之间的院墙上有一道被假山所隐蔽的小门,两人但有信息,不便登门拜访的,便由小门互通。

    道观后,王黼低头哈腰的来到梁师成跟前,喜滋滋的表情按耐不住。王黼就是梁师成是皇帝的,由于其风仪俊秀,得到官家赏识,一年之中连升八级,称有宋一朝第一人。

    受了这个恩情,王黼自始至终都毕恭毕敬,以子侄辈礼侍奉梁师成,每见必称“恩府先生”。王黼一旦上位,借着梁师成的权势,大肆卖官鬻爵,造成民怨沸腾,朝野议论纷纷。

    对于梁师成而言,王黼这种自寻死路的做法愚不可及,但是他丝毫不劝解一字半句。王黼被查抄下台对梁师成只有好处,毕竟可以用严厉惩处大贪官纾解一下民众的愤怒,表示朝廷清正廉明的决心。

    另外,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王黼、李黼在等着恩府先生提拔。牺牲了一个王黼,却能让朝野上下都要念着梁师成的好。

    “将明,扰人清修,罪过不浅呀”梁师成装模作样扶正五彩莲华冠,“这次来,又有何事?莫要再弄你那些俗物来烦咱家!”

    王黼一见梁师成发话,自然心情大定,“若是小事,岂敢劳动大人大驾,昨日闻听连胜军韩望,许了官家易州一年六百万贯,特来相商”

    “六百万贯你也当真?易州虽说宋辽边境通商要地,目前年入不过百万。即便他有再大的本事,一年之内,能有两百万贯算顶天了,说六百万贯九成九是哄官家开心”梁师成根本不相信六百万贯,这种用欺瞒行为讨上司欢心的事见的多了。

    “大人说的是,过十抽一,两百万贯也不少,且官家开支日渐增加,着实难以为继”王黼接着说,“此子白手起家,办了三家钢厂,两家酒厂,一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