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崛起-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和韩望一样用“我”来做第一人称。

    明德说“别指望了,打不起来,你就稍安勿躁吧!”

    罗延庆不明白了“大师,这国书里面不是讲的明白白,契丹已经发动各部兵马和我们决一死战的么?”

    韩望白了他们一眼“又不是比武,谁开战还告诉对方,我要打你了,明摆着就是虚张声势,除非萧干带着大军回来,否则放一百个心。你们两个,别偷懒耍滑,马上去新兵营报道!”

    杨再兴罗延庆一听见新兵营,马上就提不起兴致,言顾左右,想溜。韩望对他们的自觉性实在没信心,于是押着两人去了新兵营。

    把两人交给孙六,吩咐他,这两个人没有达到甲等的标准,就一辈子关在新兵营。

    孙六一见,这是来了两个猛将,将主亲自送来,吩咐的这么认真,看来可以讨价还价,“将主,要是把他们练出来了,我是不是也能出新兵营?”

    韩望说“你当新兵营指挥有点屈才,好吧,这两个小子练出来,就带兵吧,估计很快有仗要打”

    孙六大喜,看着孙六美滋滋的样子,杨再兴这个自来熟马上就贴上去。“孙哥,我身手好着哩,你就给我打个甲等呗,也好一起出去打仗啊!”

    孙六脸色一板“谁是你孙哥,叫我长官!立正,围着操场跑五十圈”

    然后指着罗延庆“你也去!”(。)

二一四章 盛装出迎() 
原本对于胡闳休,韩望准备是安排到蒙学适应一段时间,再调到参谋本部就任,但是胡闳休却坚持要和杨再兴罗延庆一样新兵训练营。

    韩望说“这训练营一般的军汉都不一定扛得住,你的身体能否吃得消?”

    胡闳休灿然一笑“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那是士大夫。我是农家的孩子,不是你想象的文弱书生!”说完自顾自走进了新兵营大门。

    韩望肃然起敬,对于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居然能说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胡闳休的事情解决,就剩下一老一小,长途奔波,还是带他们去看看自己的新房子吧。

    明德对于六联地区内的各项新鲜生物兴趣盎然,看着工人们用木头给自己建房子。

    工厂将各种切割好的板材,送到蒙学,由工人们进行拼装,一间三丈见方的木结构房子,只需要一天就能搭建完成。

    而且周有福、周俊父子的周氏家居还开发出很多新奇的物件,沙发和组合式衣橱是最受欢迎的家具,还有幼儿城堡高档的儿童房就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当然每一样除了标准款,还可以接受订制。

    明德一眼就看出这些家居物件,肯定不是周氏父子的手笔,九成九是韩望的主意。

    然后接下来观摩了钢铁厂、酒厂、皮革、武器、军服、军粮、食堂、特训基地、航运、最后又回到蒙学。

    房子已经搭建好了,无心到处推推,按一按,有些担心木质的房子不结实。

    明德却说,“木质阁楼、佛塔比比皆是,周氏父子组建上百套房屋,就不要杞人忧天了。可以研究组合结构,这种简便速快的房舍,居住舒适,造价不高,保养得当可用四五十年,真正造福于民!”

    回想一下,如此多的信息明德的脑海,很多有些不敢想。无心却兴奋的不行,每一处都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明德知道韩望至少半个月没回家,就说“今日看的老朽眼界大开,果然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来日再向你请教。时日不早,今日还是早些回府,好叫家人放心。”

    韩望答应一声,向各位学子介绍了明德和无心,聘请明德为蒙学学正,聘请无心为助教,都是老师。又保证说,过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的老师来上课,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交代完蒙学的事情,就出来准备回家,遇上了冯河和一青年军士。

    原来赶巧了,冯亮也是今天赶了回来。大概不熟悉,见了韩望冷冰冰的,一直也不怎说话,最后冯河很尴尬的和韩望道别。

    一路上,冯河苦口婆心的教训儿子,“小兔崽子,人家得罪你啦?你平时灵性劲呢?韩将主和你差不多大,已经是一军将主,而且还是官家御笔亲封的!”

    冯亮哼了一声,“有什么好不好?这种大官我见得多了,都是拿着小兵的命垫出来的功绩”

    冯河怒了,照他后脑勺甩过去一个巴掌,骂道“你当爹是瞎子?俺在当兵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韩望和其他将主不一样,他对手下可好是真的很好,吃得饱,穿得暖,不扣饷,不抢功,自己出钱配最好的兵器装备,他训练出来的兵可也真是厉害!”

    “爹,当兵我算是看透了,不是被长官欺负死,就是被敌军杀死,没啥出路。”

    冯河苦着脸说“两丁抽一丁,当初轮着俺们家抽一丁,当年你弟年龄不够,只好苦了你。只是没想到小晨命薄,今后,家里就只有靠你了。”

    又接着问“对了,这几年在瓶形寨做得如何?若是做的不如意,俺去求韩将主收了你,他当初落难到庄子上,是娟娘一口米汤一口药的把他救活。看着韩望也是有情有义的,只要俺开口一准能成。”

    冯亮却心焉,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还行,看看吧,这事不急!”

    冯河觉得儿子有些陌生,虽说五年不见,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头,儿子第一天回来,还是和和气气的比较好,这次一定要让娟娘怀上,为老冯家留个后才是天大的事。

    韩望快马加鞭,很快就看见太极湖了,这就是到家了。

    其实,这个家韩望总共也没待几天,说起来都是郭药师这个混蛋搞的鬼,还想抢老子的马,不自量力!

    随身的亲卫眼尖,指着前面的小桥说“将主,夏管家在前面桥头候着您的”

    果然夏允正在桥头向这边张望,看见四五骑快马,就知道韩望已经到了,立时差人回去给家里报信。

    自己迎了上来,口中还说“老爷可算是回来了,听说打了易州,怎么又去了京城,连个准信也没有,夫人可都担心半个月了”

    韩望勒住缰绳,笑道“夏管家,看你晒得黑了一圈,辛苦了!家中一切可好?”

    夏允眉开眼笑,悄声说“老爷,这不盘点不知道,原来您的产业可是富可敌国啊,小的已经全部记录在册,回去就给您过目。”

    平时可以不用亲力亲为,但是定期审核账目是必须的,信任不是纵容,而是责权分明。韩望点点头,“家大业大,又刚刚立足,想必操持起来更为不易,老夏放心,你的辛苦会有回报的。”

    夏允脸上居然也有了光彩,“老爷,照规矩小的姓名是要改成韩允的,夫人说韩府里只有亲人,没有奴才。还说将来等我婆娘身子调理好,还要给老夏家传宗接代的,万不可断了香火,忘了祖宗”

    说着泪花又出来了,本来卖身为奴是不孝,韩望宽宏,夏允也没多少激动。但是李金娘的一番话,说到了他心里最软弱的地方,如何能不感动?

    说话间已经到了韩府门前,一身盛装的李金娘和马飞等府上众人在门口迎接,韩望翻身下马,李金娘率众人大礼参拜,礼毕!

    李金娘起身端起一爵酒奉上,按照河北迎接回乡将士的风俗问道“韩氏子孙韩望,出征两旬,战果如何?”

    韩望右手叩胸大声宣告“全歼敌寇,完胜!光复易州,立威!天恩超拔,武节郎致果校尉!”

    李金娘奉上酒爵,口中欢呼“天恩浩荡,无以为报,谨以此酒为韩将军贺,为官家贺,为大宋贺!祝我韩家儿郎百战百胜,祝连胜军威名远扬!”(。)

二一五章 变身大地主() 
在众人欢呼声中,韩望双手接过酒爵,举过头顶,祷告一番,然后将酒敬在地上,说“烈士在上,望,不敢居功”尊重死者,不仅在传统中很,就是生还者也能感同身受。

    李金娘又奉上一爵酒,韩望接过酒,敬给身后的亲卫头子石燕,说“同袍襄助之情,镌刻心中”。

    闹得五大三粗的石燕泪眼婆娑,谁见过将主主动给自己下属敬酒的,而且是在得胜回乡庆祝的的仪式上?

    这是把自己当做嫡系人马对待了,石燕打心里认准了,今天开始就把性命卖给韩将主了。

    五个亲卫齐刷刷单膝跪地,大声说“承蒙将主收纳属下,祝将主百战百胜,拜将封侯!”

    石燕这才接过酒爵,小心的喝了一口,转交给其他亲卫,每人喝一口,代表连胜军全体将士荣辱一体。

    李金娘奉上第三只酒爵,韩望展开笑颜,“夫人在家中劳苦功高,这份军功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夫人请!”说完将酒爵又送到李金娘面前。

    这种后世的军旅情话,李金娘脸上飞起红晕,知道夫君借此尊重自己在家里的地位,

    “夫君血战沙场,妾身不能以身代之,唯谨守门户以尽本分,谢过夫君”接过酒爵浅尝一口,奉还韩望。

    韩望看着美人如花,豪情大发,一口气将酒喝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说罢仰天大笑。

    “卸甲!”这最后一项必须是亲人来伺候完成的。

    李金娘马上转变成温柔贤惠的妻子,将韩望的头盔、肩甲、护臂,拳套,护腿护膝,最后是胸甲、背甲一件件拆卸下来,再用油布包好,叠放整齐到专门收纳箱中。

    而妙月、小红、桂儿、还有新来的两个侍女分别帮亲卫们拆卸盔甲。韩望的亲卫就如同部曲一般,性命都能交给韩望,自然如同韩望的家人一般。

    收拾好盔甲,韩望这才看见,人群之中好些都不认识,但是看样子也不是下人,在一旁踮脚观望着。

    夏允眼色如电,知道这事情夫人不好说,便说“老爷,这几户人家都是我们府上的租户,您先进府,盥洗一番,小的再唤他们进来拜见老爷。”

    家里有租户了?那就意味着家里买了田地,他们几家赶到的时间不晚,应该就是这周边附近的。看来这半个月,金娘做了不少事情。“老夏,我没那么矫情,都是本乡本土他们一起到院子里说话”

    老夏点头说,“好嘞,小的这就去招呼他们过来”说着去到租户哪里将他们带进韩府。

    韩望在院中摆上长凳短椅会见租户,金娘就避入后堂,自家男人回来了,一切事务就交给他处理是天经地义的。韩望接过小红送来的湿布巾,一边擦洗,一边和七八户老农聊天。

    聊了一会,知道来了六家租户,有两家租户男人去城里买菜,还没回来。每家租了三十亩到五十亩地不等,租子每年交三成,加上交给官府的两成皇粮税,住户能落下五成粮食,一个劲的感恩。

    韩望觉得后世每家每户多的就一亩多地,少的地区,每人只能摊到三四分地,一般亩产千斤左右,可是现在这个时代,黍米的亩产最多两百斤,五十亩地,顶天了,也就是一万斤黍米。

    心算了一下,去除交给地主和官府的租税,还能剩余五千斤,这算是好的了,要知道很多地主租子能高到五成,这就比较狠的,好在金娘是按照最低标准收的租子,没有加重租户的负担。

    几个年长者的租户看看韩大人,平易近人,和自己一般坐在长条凳上唠嗑。刘老汉整一整衣裳,大着胆子求情。

    “韩老爷,您定的租子是真定最低的,听说府上还有空地,老汉在保州有个亲戚,种田是把好手。家里有五个小子,打的粮食不够吃,要是老爷开恩,秋收过后让他来租府上的田。”

    韩望笑笑说“行啊!只要会种地,我都欢迎!”其实韩望都不知道金娘买了多少地。

    好在老夏在一旁补充,笑着说“老刘,你租了五十亩,尝到甜头亲戚过来?原先是四成租,现在老爷定下三成租,刨去一千斤口粮,年底能落下足足四千斤粮食,别说五个小子,十个也不成问题啊!”

    刘老汉忙站起身,紧张的说“老爷,俺就是觉得地空在哪里可惜了,要是好好照料,一亩地一年少说能打下两百斤粮食,这两百斤放在荒年,就能救两条人命啊”

    韩望将他按到凳子上,说“老刘,别紧张,您说得在理啊,地空在哪里就是浪费!放心吧,你亲戚随时过来都行呢,老夏,这事你亲自办。”

    韩望有打听了他们的家境,这八户人家,成年男丁有二十多个,还有妇孺三十多个,都住在田间地头的窝棚里。

    不行,窝棚就不是人住的地方,干脆给他们搭建一个筒子楼好了。省地省料,大家住在一起还能彼此有个照应。房子在周氏家居工厂是现成的,不过韩望想建成一上一下的那种。

    楼上两间卧室,楼下是客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