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195章 值多少钱?() 
给族里的头人干活也是干,给汉人干活也是干,普通的氐人觉得,这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反正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么?

    当然啦,看到自己的族人死在汉人的手上,那些氐人要说没有一些兔死狐悲的伤感,那也是不对的。

    只是这点伤感在每次看到汉人明晃晃地兵器时,在每天能按时吃饱饭时,都会情不自禁被抛在脑后,时间越久,就越想不起来族里死了多少人——反正族里哪一年不死人?

    就和木兀哲一样,这个时候如果再叫他回到深山里去放羊,他一样也会犹豫不决。除了不能随意处罚那些羊奴,不能高高在上之外,这里哪一点不比深山里放羊好?

    如果他是个有野心的人,自然就不会有这种犹豫,可是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举全族投了汉人?

    当个头人又如何?像他这种小部落,指不定哪一天就被人吞并了,到时不要说自己会有可能成为羊奴,到时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何必呢?

    再说了,就算是依附了汉人,也不是没有出头的机会,今天那个美思子,就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头的人。

    所以木兀哲此时也挤在人群里,看着场中的那十一个族中女子,他想看看,汉人究竟会不会兑现承诺。

    虽然织布的技术含量要比纺纱高,可是织布的速度却要比纺纱快。

    美思子是第一个完成操作的人,毕竟用来做试验的羊毛线不是太多。

    经过最开始的紧张后,她已经进入了状态,手中很是熟练地接线打结,眼看着线快要完了,想要再拿起一个纱锭,这才发现发现已经没了。

    于是织机慢慢地停了下来,美思子把织机上的布抱起来,起身走到冯永面前,弯腰说道:“大人,已经织好了。”

    “兄长,她怎的叫你大人?你何时有了这么一个女儿?”

    赵广正站在冯永旁边,听到美思子这么称呼,很是惊异地叫出声来。

    “你给我滚!”冯永恼怒地把赵广踢开。

    胡人能认得多少汉语?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人的意思就是最大的人。

    连族长都只能叫主人,他们怎么敢和放长抢主人这个称呼?

    所以只好退一步,叫冯永叫大人,意思就是他们眼里最大的人物,没毛病。

    再说了,冯永掌握着他们所有人的生死,是他们的爸爸,更没毛病。

    “给我看看,”冯永伸手接过美思子递上来的布匹,虽然只有一尺多,但却比想像中的要重,因为很是厚实。

    冯永低头很是仔细地观察,走线疏密虽然比不过后世那般均匀,但也勉强看得过去。关键是这个毛线按冯永的要求,尽量用粗毛线,所以孔眼要稍微大那么一点点。

    “也就是勉强能用。”

    冯永叹了一口气,完全没有后世那种美观,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厚,如果做成衣服,想来肯定是能保暖的。

    比起第一次织出来的那种白中带黄的布匹,其实这一次已经好看了不少,至少不会是那种黄不溜秋的模样。

    可是冯永看惯了后世色彩丰富,工艺精细的衣服,怎么可能看得上如今这种初级的布料?

    “兄长,这布,看起来比当初厚实不少!”

    李遗走上来,伸手摸了摸,惊喜道。

    “颜色也白了不少。”

    王训也跟着围上来,眼中带光,“好东西!”

    “嗯,当然是厚了不少,我特意叫她们把线纺得粗一些,这样一来,冬日里穿上,能暖和不少。”

    冯永随意把布匹丢给李遗,让他们自己看去,同时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比以前织出来的布要厚的原因。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过改良的脚踏式织机,动力也强上不少,可以承担起织厚布的力度。

    没办法,这种布匹,目前估计是唯一廉价而又保暖的东西,原材料也不用发愁。

    曹贼管得了境内的胡人,能管得住境外的胡人?

    就算他们后面发现了大汉收购羊毛的目的,冯永的牧场估计也搞得差不多了,所以根本不用有原材料方面的担心。

    “你们说,这样的一匹,能卖多少钱?五百钱可以吧?”

    冯永问道。

    “五百钱?”

    被一脚踢开的赵广又挤了过来,正对着加厚型布匹又摸又赞,听到这么一句,惊叫起来:“怎能卖此等价格?”

    再看看李遗和王训都是一脸赞同赵广的说法,不太了解下当下行情的冯永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你们说,是多少?”

    说来也是,这羊毛织成布匹,除了极低的羊毛收购费外,也就是要给织工们一些吃的,连人工费不用算,卖五百钱,估计有点贵。

    “至少千五百钱,还须是五株钱。若是用粮谷来换,倒是可以便宜些,但少说也得一石换一匹。”

    本就是世家子的李遗对这个最是熟悉,脑子一下子就转过来,开口就报出价格。

    卧槽!

    冯土鳖一下子就瞪大了眼:“多少?怎么这般贵?”

    他原本以为,自己开的价格已经够高了,没曾想这几个小伙伴,竟然比自己还要心黑,直接提出三倍的价格。

    “不贵啊兄长!”

    李遗把手里的布匹递给赵广,凑过来低声道:“这布匹,天下仅有兄长能制得出来,又是冬日里的保暖之物,这看起来可不比那裘衣差多少。”

    “兄长想想,一件裘衣价格上万钱,那是往少里说。莫说是家里有些田地的人家,就是那锦城的大富之家,家中又有几人能穿得上裘衣?”

    “这布匹就不一样了,既能保暖,又能让那些小富之家穿得起,这价钱,刚刚合适,正好!”

    你说得好有道理哦,我竟无言以对。

    冯永无语地看着眼中闪着兴奋光芒的李遗,心想这小子估计想这事想好久了,不然不会一张嘴就说出这番话来。

    其实这布匹比裘衣差了不少好吗?只不过这时代,冬日里能保暖的衣物原本就极少,所以能大批量生产的羊毛布就显得极为可贵起来。

    冯永摸了摸下巴,眼中不知道在想什么,嘴里说了一句:“那文轩你说,如果这么厚的一匹布,拿去跟胡人交换的话,能换多少牛羊?听说胡人那边,冬日里可冷了。”

    李遗听了,眼中兴奋之光更甚,声音有些颤抖:“这可不好说,但若是一匹布换不了五只羊,或者一头壮牛,那就是亏了。”

第0196章 第一代厂妹() 
亏个屁!

    根本就是看多赚还是少赚的问题好伐?

    不过在李遗看来,赚得少就是亏了,这种思想,很是先进啊。

    冯永想了想,叹了一口气,“终是没有门路,而且还得先供着汉中,此事以后再说吧。”

    “兄长要是当真考虑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

    李遗继续压低声音说道,“只是此时不是说话之地,待会寻了机会,小弟再与兄长细说。”

    美思子不知道那几个大人在那里嘀咕着什么,她站在显得有些孤单,眼睛偷偷地瞟了几下,却发现根本没人看她。

    心里原本有些担心,也不知这回表现如何?

    不过看到几位小大人都是一脸的喜色,又不禁微微有些高兴,看起来,不像是坏事。

    这时,纺车那边的羌女们也开始有人停了下来,捧着一个纱绽走上前来,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大人,已经做好了。”

    “嗯,不错。”冯永接过来,掂了掂,随口赞了一句。

    这个就不用细看了,改进了纺车,却没有能让它发挥出全部的功效,织工们的技术有待提高啊。

    “这纺车,当真是快捷!”李遗的情绪还未平定下去,又接过冯永递过来的纱锭,翻来覆去地看,好像当真是一件稀罕物一般,“往日里一日能得一锭,已是难得,没曾想此时不到半日,就得一锭,妙啊!”

    “好啦,美思子,你这回的表现很不错,布织得很好。”冯永看向一直等候在旁边的美思子,很是和蔼地说道,“今日回去后,好好给自己想一个姓名。到时候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上个户籍。”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美思子终于得到了冯永的承诺,当下连忙趴在地了磕了几个响头。

    上了户籍,就算是汉人了,再也不是粗鄙的胡人,再也不用看头人的脸色行事,自己就是自由的了——估且算是自由吧。

    虽然她也明白,就是得了自由,她一样也离不开这里,不然要么是饿死,要么就是重新沦为奴隶。

    但至少在这附近,在眼前这位大人的管辖范围内,她就是自由的,比以前那些族人要高贵。

    “好了,散了吧。”

    看着那些羌女们都先后完成了操作,冯永对这次的演示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个时代的第一个纺织厂,看来很快就可以成立了。

    而美思子她们,就是第一批厂妹。

    “兄长,给那些羌女上了户籍,难道就不怕……”

    李遗看着那些羌女散去,这时才开口说道。

    “怕什么?怕她们跑了?”

    冯永笑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别忘了,还有五年的契约呢。”

    冯永也不是滥好人做好事。

    虽说是给那些女织工们上了户籍,可是却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签一个五年的契约,干完五年,留下离去自由,不强求。

    “可是五年后呢?”

    “五年后?”

    冯永看了一眼李遗有些着急的神情,意味深长地说道,“五年后,要是她们当真选择离开,我还真是佩服她们的勇气。”

    后世都说打工苦,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厂妹?

    特别是在九十年代的粤省,多少人涌到那里打工?

    因为在工厂里打工,就是再苦,那比得上家里苦吗?

    当然啦,到了后面,全国的经济都起来了,这种现象才少了。

    可是只要存在工业区,厂妹就不会消失,从工厂拿工资,总比从家里的那几块地刨食要好得多。

    同等道理,只要冯永能保持他手上厂妹的生活水平比普通百姓高,那么就算是给了羌女们自由,她们一样也会主动留下来。

    被逼着干活的奴隶哪有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而干活的人工作有效率?

    再说了,奴隶有个屁的活力?身心都属于奴隶主,只需要给一口饭吃就成,看起来虽然很美好,可是那也只是对奴隶主美好,对社会一点用处都没有。

    自由民就不一样了。

    虽然要给工资,这年头的工资基本都是米粮,冯永甚至打算自己印点粮票,直接发出去当工资算球。

    到时候就让他们拿着粮票,要么在纺织厂里换粮食也行,要么去食堂里换一天的吃食也罢,都是可以的嘛。

    日子久了,吃得饱了,就想穿得暖,就想住得好,就想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甚至想要个女人或者男人,让自己的生活更愉悦一些,这是正常的人类需求发展,根本不用冯永去推动。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有些心思活络的,会想着攒下些粮食,或者粮票,再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最初级的经济交易。

    没有经济交易,哪来的繁荣?怎么提高人们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冯永就可以再次出手,他们想要什么,就卖什么,反正都是左手出右手进,自己又不亏。

    难道只有完全属于奴隶主的才叫奴隶?

    没有生产资料,没有生产工具,离开了冯永他们就会重新变成他人奴隶的厂妹厂仔们,难道就不是一种变相的奴隶?

    当然啦,随着以后厂妹厂仔们的持续努力,最终还是会有人摆脱这种完全依附的关系,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冯永一样会高兴。

    蜀汉最缺什么?

    人口。

    等这些人当真到了能离开了纺织厂还能活下去的地步,那基本也被汉化的差不多了。

    到了那个时候,那就是诸葛老妖要操心的事,关冯永什么事?

    再说了,难道他们还能逃得出大汉?主动回到胡地去牧牛放羊?开什么玩笑?

    且不论胡人会不会认可他们,就是他们自己都不可能再去过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甚至可能连普通汉人的黔首生活都看不上。

    好歹也算是吃穿不愁的人呢!

    吃穿不愁的,还叫黔首?

    那么,只会说汉话,又不会写汉字的汉化胡人,想要再往上爬,唯一的出路,那就只有跟着诸葛老妖去战场博一博了。

    好歹会汉胡两种语言,算得上是翻译人才吧?再加上又熟悉地形,混得好一些的,估计也能得个低级小头目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