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得倒是轻巧,”吕老卒撇撇嘴,说道,“你当主家不想,但如今在汉中,上哪找这般多的汉人女子?”

    “老哥,贵人想要多少汉人女子,小老也不敢打听,但其实这周围,说三四十个妇人,还是可以找得到的。”

    吕老卒一听,顿时露出极有兴趣的模样,竟然蹲了下来,有些急切地问道,“在何处?”

    何老六指了指自己身后,“也不敢瞒老哥,这附近,约摸有百多个野民,妇人就有三四十人,以前汉中未曾大乱前,也算是大汉的子民。若是贵人缺少人手,这些妇人,想来定是要比那胡女好使……”

第0222章 月犯心星() 
吕老卒听到这话,突然笑了,拍了拍何老六的肩膀,说道,“你们这般,也算是费尽心思了。若不是快要被冻死,只怕还要躲着不愿意出来吧。”

    何老六脸色一变。

    “行了,你也不用掩饰了。老子在刀口下,都不知差点死了多少回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吕老卒站起来,说道,“回去告诉你身后的那些人,想要投到主家门下,也不是不可以,但须紧记一点,要守主家的规矩。”

    说着,晃了晃手中的横刀,“要是发现有怀了奸滑心思进来的,莫怪我拿他来试试这刀利是不利!”

    何老六“啊”地张大了嘴,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的?不愿意?”

    吕老卒轻喝道。

    “老……老哥的意思是,除了妇人,其他人也要?”

    “要,怎么不要?不拘是妇人还是壮劳力,甚至是老人小孩都要,尽管让他们前来就是。”

    何老六仍是不敢置信,呐呐道:“贵人……如何这般好心?”

    吕老卒轻蔑一笑,“主家的心思,岂是你等所能猜的?你身后那些人,想来也是抱了团才能活到今日。”

    “主家说了,就算不是一家人,但既共了患难,那就是有了情分,让你们分开,想必也是不舍。”

    吕老卒终于把刀收回鞘里,继续说道,“你回去跟他们说,多给一口吃食让老人小孩吃,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要记在那些劳力和妇人头上。以后跟了主家,得多干一份活补回来,要是愿意的,那便来,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何老六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被人看个通透的同时,又觉得老天突然眷顾了自己。

    “愿意愿意,他们肯定都愿意!”

    何老六连连磕头。

    吕老卒闪到一边,“莫要磨叽,速速起来吧。这头不是给我磕的,是要给主家磕的。”

    “好好好……”何老起身后,抹了抹眼泪,“小老这便回去,最晚不过明日就回来。”

    说着,转身便走了,眼中的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同时嘴里喃喃自语道,“造孽哦,早知道这贵人这般好说话,还用等这么久?冻死的那些人当真是死得冤啊……”

    “主家,那野民终于挺不住了,方才有一个叫何老六的过来。问了主家能不能收留他们。”

    在何老六走后,吕老卒一刻也没耽搁,连忙报给了冯永。

    暖房里,冯永的脚搭在小矮凳上,前面还放着一个小火炉,小火炉里烧的,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木炭,正烧得红通通的,却没有多少烟气。

    冯土鳖整个人缩在太师椅里,昏昏欲睡。

    反正此处远离锦城,这里他又是老大,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谁敢说自己不遵礼法?

    听得吕老卒的回报,冯土鳖终是来了一丝精神。

    当下有些感慨道,“他们竟能挨到这般冷的天才过来,倒是真能忍。行了,吕叔辛苦了,要不路口那门房就撤了吧,这般冷的天,吕叔你们呆在那里,也是受累。”

    吕老卒揪下头上的羊皮帽子,咧嘴一笑,“主家多虑了,小的上下裹得这般严实,呆在屋里全身都在冒汗,巴不得出去凉快一下呢。”

    “以往过冬,担心被冻死,如今过冬都过成享福了。主家要是没事,小的就先出去了。”

    冯永也不是第一次提这个事,看到劝说不动那些老兵们,当下也没奈何,点了点头,“那就辛苦吕叔了。”

    “无妨无妨,这是小的本分。”

    吕老卒行了个礼,转身出去。

    “文轩,此事就交与你了。”

    等吕老卒出去后,冯永对着一旁正在写着公文的李遗说道。

    李遗应下。

    旁边捏着泥巴的赵广抬起头来,问道:“原来兄长让伯松兄收那些秸杆,就是为了逼那些野民出来?”

    “谁说的?”冯永否认道,“收秸杆是为了喂养牛羊,你难道不知?这野民,只是当时临时起意,其实我亦未确定他们会不会出来。能收服他们,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远远坐着刻字的关姬抬头,轻扫过来一眼,眼中藏着一丝鄙夷之色。

    这个人,又在一脸正经地胡说八道。

    “对了二郎,以后这里,人会越来越多,所以也要更多的人手看着。到了阳安关,如马将军手下有老卒无处可去的,可以让他们都过来。”

    “小弟明白。”

    建兴元年最冷的时候,冯永手里又多了一百多个仆役,籍贯是汉中毛纺织工坊。

    建兴元年十二月丙子,月犯心大星。

    占曰:“心为天王,王者恶之。”

    青城山的某一个地方,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拈起一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再指了指天上的星象,说道,“如何?”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三十多的中年人,听到老者的问话,却是浑不在意地一笑。

    “还能如何?三月时,就曾有过月犯过心星之象,后刘备薨。如今时隔九月,这星象又重现,却是不知会应到哪一家头上。”

    老者略有惊讶地看了中年人一眼,“我还以为,你会担心那刘家天子。”

    中年人悠悠道:“我是修道之人,自应遵天道轮回。如今天下三分,便有三位王者,此是事实,又何用自欺?非修道者所为。”

    “但你那二兄,可是蜀汉丞相。”

    老者拈胡而笑。

    “我还有一位大兄,在东吴呢。”

    中年人正是弃官而入深山修道的诸葛均,只见他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老者,“我说李老神仙,你究竟能不能看出来,这月犯大星,是应在哪一家?”

    “天意难测,谁能看得出来?”

    李意摇摇头。

    “你莫要诓我,我可是知道,你画了一幅画给刘家天子,若是心中没数,岂敢这般添乱?”

    诸葛均自是不信李意所言。

    “这如何是添乱?”

    李意脸上毫不在意诸葛均所说的话,摆手道,“三月时的那次月犯大星,刘备又病重于白帝城,谁都知会应于他身上。”

    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当年我与这位刘家天子,好歹有过一份机缘,哪知他当时怒在心头,却是不愿意听我所劝,非要伐吴,最后落了个身死白帝城。新天子登基后又派人过来,我总不能厚此薄彼,故这才回了一幅画。”

    说着,看了一眼诸葛均,“还有,你口口声声自己是修道之人,却不潜心清修,问这世间大事做什么?”

第0223章 左右都不亏() 
诸葛均见这老狐狸看破了自己的来意,只好也跟着叹了一口气,道:“当年我身无尺寸之功,却被刘家天子封为长水校尉,若是不回报一二,又如何能安心清修?”

    “如今大凶天象又再出现,最要担心的,只怕是刘家天子,毕竟刘备曾应过此象。所以我才想着,过来问问你,究竟能不能看出此次应在何处?”

    “你口口声声说天下共有三王,其实心里所偏倚的,还是刘家天子。”

    老者指了指诸葛均,大笑道。

    诸葛均默然。

    “这天下事,我本是不该多加置喙。但也不瞒你,在三月那次天象之前,我本以为这天下三足鼎立,乃是必成之势。”

    说到这里,李意脸上露出微微深思的神情,“没曾想今年天象频现异常,三月一次,上月又有月晕北斗,此时又是一次,此乃有人要再次乱天下之象啊!”

    “天下还有此等枭雄?”

    诸葛均骇然道。

    “是否枭雄我是不知,但此人竟能以一己之力,扰乱本已天定之事,算得上是逆天而行,想来必不是易与之辈。故我也很是好奇,此人究竟从何而来?”

    李意看向远方,只见远山云雾缭绕,如同这世间之局,令人无法看清,“只是希望天下苍生,能少受些苦难吧。”

    “老神仙,可能看出此人大致方位?”

    诸葛均低声问道。

    李意轻轻摇头,眉头有疑惑之色:“这正是我的不解之处。此人来不知何处,去不知所在,当真是如鬼魂一般。星象里,竟是没有显出此人的踪迹,当真是奇也怪哉!”

    “奇也怪哉,当真是奇也怪哉!”

    诸葛亮摇头晃脑,手里拿着一封信,嘴里虽然说着奇怪,但脸上却是掩不住地有一丝得意。

    “丞相何以欣喜?”

    马谡很敏锐地看到了丞相脸上的笑意,当下心里莫名地跟着高兴起来。

    丞相终日劳累,能得如此放松一刻,当真是难得。

    “这小子竟难得对我服软,你说稀奇不稀奇?”

    诸葛亮把手里的信递给马谡,说道,“还派人给我送了这么一封信,里头的口吻可不像是他所说的话。”

    马谡看完信,指了指手里的信,脸色古怪,“丞相,这信上,说了那甚么沙盘,可是对行军打仗大有裨益。还举荐了李球。”

    说到这里,马谡想了一下,“弟子记得,那李球,算得上是一个少年才俊,弟子也曾想举荐过此人,却是被他拒绝了。没想到这冯明文倒是好本事,竟是能说动他出仕。”

    这些才是信中的正事吧?

    可是看丞相这模样,却是更关心那冯明文的态度,甚至因为冯明文这里边说的几句恭维话,都能露出笑意。

    这可不是丞相一惯的作风。

    他却是不知,诸葛亮权倾朝野,但总是拿捏不住某个滑头小子,心里头早就憋了火。

    如今终于看到他愿意伏低做小,当真是如三伏天里吃了冰酪一般爽快,浑身通透,一时间竟是压抑不住自己的舒爽。

    “他的本事,幼常又不是第一次知晓,再拿出个新鲜事物,不算是稀奇。”

    这沙盘,诸葛亮和马谡都没见过是什么样子,一时间哪会想得到会有多大个用处?当下也只是觉得,会对行军打仗有所帮助,至于帮助多大,却是得用了才知道。

    “再说了,如今随着这八牛犁的推广,这小子的名气越发的大了,算得上是大汉少年郎之翘楚。大汉少年,多是以之为楷模,他能说动李球出仕,不算太奇怪。”

    诸葛亮终是大汉丞相,心头的舒爽感过去后,立刻就恢复了往日的睿智冷静。

    这小子这般滑头,总是会做些出人意料之事,岂能以常理待之?

    诸葛亮心里暗暗忖道,他前些日子不愿做这南乡县县令,还道他是像以前那般,想要偷奸耍滑,没曾想到如今却又亲自举荐他人,看来此子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此次难得他这般主动,如此看来,倒是不能冷了这份心意。

    诸葛亮想到这里,当下便开口问道:“依幼常所见,这南乡县令之位,那李球能胜任否?”

    马谡想了想,点头道,“那李信厚颇有才干,年纪虽是小了些,但正如丞相所言,汉中南乡之地,不过是新分之县,又无多少人口,正是积累实干经验的好去处。”

    “那成,那这个南乡县县令,就让李球去当吧。”

    既然马谡都认为这个李球是个有才干的,那南乡县又不是什么重要之地,诸葛亮倒也没把此事看得多重。

    若李球当真名实相符,那大汉便是白得一良材。

    若李球是徒有虚名,那南乡本就是无足轻重之地,想来也无关大局。

    更重要的是,若李球最后令人失望,那举荐他的滑头小子,想来总是要担些责任的,那时,将那小子搓圆捏扁,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如此一想,左右都是不亏,诸葛亮不禁拈须微笑。

    “幼常,再过几日,便是元旦。等过了元旦,天气就会渐为转暖。你这几日早做准备,等过了元旦,便起身赶往汉中,注意多多督促那汉中农耕事。”

    “是,弟子省得。”

    天还没亮,汉中南郑附近营寨的专门独立出来的小庖房里,阿梅就已经在忙碌开了。

    主君醒来的时辰一向很准时,她必须要在主君醒来之前,把早食做好。

    关姬从外面进来,看到阿梅忙碌的身影,眼中若有所思,开口问了一句:“阿梅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