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司马有所不知,世人皆以为胡人不善耕种,却是不知,他们每一个部族,皆有一隐蔽之处,专是用来种糜子。不然那胡人光是吃肉喝奶,肚子便是铁打的,也挺不住。”

    “每年春日种糜子时,胡人皆会到固定的地方,撒下种子,留些人手看着,待秋季再过来收获。如此虽是比不得咱汉人精心所种,但总是也有些收成,再加上牛羊,这才能熬得过冬日。”

    蒋舒站在那里,虽然脸上带着笑,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所以说,灭一族容易,但要不让漏一人,却是不易。”

    赵广眼中目光一闪,问道:“你有把握找到这个胡人部族的种糜之地?”

    “如今已然开春,还有一个多月,便是种糜之时。按胡人惯例,开春出了深山,便要回到那种糜之地准备撒种,如此算来,这个部族的种糜之地,应该不会太远。”

    “若是五日后那胡人头人不愿前来,那必然是要离开此地,前去他们部族的耕种之地,那里应该还有他们的人。所以赵司马五日后只要放他们离去,自能找到。”

    蒋舒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残忍的光芒。

    “好。”

    赵广盯着蒋舒,目光冷森,“此事就交与你去办,办成了,我自会向叔父禀明功劳,若是出了差池,可别怪军法无情。”

    “小人领命!”

    蒋舒大声应诺。

    “这蒋舒,年纪比我等还要小,没想到却有这般歹毒心思。怪不得兄长特地嘱咐我们,要用此人,又要小心防着此人。”

    赵广看着蒋舒离开营帐后,这才坐下,缓缓地说道,“此人用好了,用处倒是不小。但小小年纪心思就如此歹毒,在未曾了解其为人之前,却是不可全信。”

    说着,看了一眼站在旁边欲言又止的老头,赵广笑了笑,“三叔你也不用这般看着我,这些话,都是我那位兄长教与我的。再说了,我跟着兄长这般长时间,总是能学到些东西。”

    说句心里话,赵广如今对自己嘴里的那位兄长,可是又是敬服,又有些畏惧。

    敬服自不用说,只要是跟在兄长旁边的,哪一个不是这般?

    可是畏惧的,却是兄长那份让人捉摸不透的心思。

    你要说他心软吧,那确实是。

    放他人眼里,僚蛮算是人?

    可是看看那个僚女阿梅,不但能当了妾室,还能跟着他识字。

    更不用说那些奴仆的孩子,他不但能放得下身段,而且还极有耐心地去教他们。

    可要说他心肠硬,那也是事实。

    虽然从未亲手杀过人,可是手上却是沾满了胡人的血。

    那羊毛织布,根本就是用胡人的血肉织出来的。

    当初光是用石灰清洗羊毛,胡人的手因为整日泡在石灰水里,那是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肉。

    若不是后来关阿姊不忍心,叫兄长想了法子,弄出一个专门搅拌石灰水的木头转盘,只怕现在已经有些人手上的皮肉烂到见了骨头。

    更不用说那些生生被窑子活埋进去的人。

    听说,前些时日,为了挖那石炭,胡人又填进去了近百条人命……

    作为兄长的小伙伴,赵广委实觉得,如若是违背了法度,得罪了丞相,最多最多,也就是被当场砍了脑袋。

    可是得罪了兄长,那当真叫生不如死。

    也不知他对胡人哪来这般大的仇恨?

    见得多了,想得多了,赵广的心思就起了不少变化。

    被人唤作三叔的老头子垂下眼皮,轻轻地说了一句:“看二郎如今这份模样,终是比以前长大了不少。若是家主知道,想必定然是高兴。”

    赵广听了,脸上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可能吧,大人应该会高兴吧。”

第0230章 伤寒杂病论() 
想起自家那位大人,自己除了这一身武艺,这十几年来,从他身上所学到的东西,竟然还没兄长教得多。

    他的眼里,就只有那位亲大兄。

    如今自己手里既有牧场的份额,又有那纺织工坊的份额,再加上这份官职,哪一个不是兄长给的?

    若是此行再立些功劳,林林总总加起来,要钱财有钱财,有官位有官位,要功劳有功劳,这一辈里,除了关张那两位,只怕已经没人能与自己相比了。

    这样一来,自己哪里还用依靠家里?

    甚至还可以反过来给大兄支持,这在只看重大兄的大人眼里,应该是高兴的吧。

    兄长的话是对的,靠自己闯出来的天地,才算是自己的。

    靠家里,终是要受人羁绊,哪有如今这般快意自在?

    “怎么回事?”

    冯永“叭”地一声,把木板扔到桌上,略有不满地说道,“这些时日,你的功课怎的变差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

    坐在他前面的阿梅低着头,双手绞着衣角,估计她也知道自己做的有问题,当下就跪了下去,“对不住主君,婢子辜负了主君的期望。”

    对于这么一个从来没让他失望而又极为温顺的学生,冯永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明明识字学得很快,怎么到了学数学的时候就变成这样?难道你不喜欢数学?那也不对啊,前面觉得也挺好的啊!”

    冯永看着跪在地上的阿梅,心头实在是有些烦躁。

    这么一个好苗子,要是又像留守在庄子里的幺妹那般,学到一半就没了上进心,那当真是会让他万分失望。

    “兄长莫急,我看阿梅这些时日,总是有些心神不定,莫不是有什么心事?”

    这些时日一直跟在冯永身边的关姬,此时走过来,给冯永倒了一碗水。

    接着又拿起木板看了看,笑道,“兄长教阿梅的这些东西,小妹也是全程听着。如今看这上面的东西,竟是看也看不懂,阿梅能学到这一步,已经算是难得了。”

    南乡县虽名为县,其实人口没有锦城那边的一个村庄多。

    李球能答应当这个没几个人的地方县令,完全是因为看在冯永和李遗的面子上。

    地方荒凉,危险性就高,再加上这些时日冯永又带着人满山遍野的跑,关姬实在是放心不下,这才一直全程跟随,很少离开他身边。

    美人恩重,冯永对关姬说的话自然要听进去。

    “心事?”

    冯永看了看还跪在地上的阿梅,说道,“你先起来。你一个丫头,天天吃饱穿暖了就是识字读书,丫鬟的身子女公子的命,能有什么心事?”

    阿梅应了一声,起来后感激地看了一眼关姬,低着头嗫嚅地说了一声:“回主君,婢子确实有件心事,只是又不敢打扰主君,所以这些时日才心神不定的。”

    冯永愕然,情不自禁地转头看了一眼关姬,心道这关姬,什么时候关心起这么一个小婢女来了?

    关姬注意到了冯永的眼神,只是抿嘴一笑,也不说话。

    只是他没看到,当他转回头去后,关姬的目光落到阿梅盘着的妇人头发好一会,这才收了回去。

    “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知道了阿梅是有心事而不是没了上进心,冯永去了一层担心,便有心情关心起自己这个贴身婢女来。

    “主君,那个……这世间,你说会有两个叫张机的人么?”

    阿梅得了冯永的允许,终于鼓起勇气问了一句。

    “那当然会有,这大汉有一个叫马忠的将军,东吴那边也有一个叫马忠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冯永漫不经心地回答,这丫头,都问的啥弱智问题?

    常用汉字也就三千来字,用汉字取名的人又有多少?怎么可能没重复?

    “那……又会医术,又叫张机的呢?”

    阿梅这回脸上有了些许的希冀,又有些担心地问道。

    “什么意思?”

    冯永心头一动,“说清楚!”

    张机啊,医圣啊,正是冯土鳖心里最大的遗憾,同时也给中国医学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不小的缺憾。

    “婢子的大人临走前,曾给婢子留下了几本书。”

    阿梅又低下头,轻轻地说道。

    “我知道!”

    这死丫头说话当真是能憋死人,冯永不耐烦地打断她,“说重点!”

    “那几本书,好像是医书,上面还写着,张机著……”

    卧槽!

    还没等着阿梅说完,冯土鳖就霍然起身,激动地把桌上的碗都直接掀翻了,水泼了一桌都没在意,当下直接越过桌子,一把握住阿梅的胳膊。

    “书呢?那书呢?!是不是叫伤寒杂病论?是不是?”

    阿梅脸上露出极为惊讶的神色,“婢子认不全上面的字,但确有伤寒二字。”

    “错不了,错不了,定然是伤寒杂病论!一定是!”

    冯永连连说道,似乎也是在给自己打气,仿佛这样,就能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

    妈的,要真是伤寒杂病论,老子就是把手里的一切都送人了,也要保下这本“众方之祖”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即使在后世,一直都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中医迷信?

    我去年买了个表!

    那时的科学那么发达,在全球非典的那一年,那些不孝子孙们,不还是得乖乖地回头翻这本书,想要从中找出治疗非典的办法和理论依据?

    都说岛国的东西好,可是却极少人知道,岛国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方至少占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大多是张仲景方。

    更何况后世的《伤寒杂病论》,根本就是残本,关于杂病的那部分有很多是不全的。

    残本都那么牛逼,要是老子得了全本,那还得了?

    “兄长,兄长不要激动。”

    关姬看到阿梅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可是却又不敢挣扎,当下连忙帮忙拉开冯永握紧阿梅胳膊的手。

    在她心里同时也有些奇怪,这只是一本医书而已,又不是什么传世典籍,兄长为何会如此激动?

    冯永就算是被拉开了,也依旧死死地盯着阿梅,“书呢?书在哪?”

    我怎么能不激动?

    国宝呢!

第0231章 妾室……也算是枕边人吧?() 
三国时代,最可怕的是什么?

    不是战乱,而是瘟疫。

    因为战乱而死的人都没有因为瘟疫而死的人多!

    而张仲景偏偏就是这方面的行家。

    《伤寒杂病论》上面的方子,即使到了几千年后,也一样被证明了是有效果的。

    有了这本医书,再找上几个医工,在自己的高度重视下,还怕什么医疗卫生条件不行?

    别的不说,这卫生条件一上去,又有了常见病的有效的治疗方子,人口死亡率少说也能降低十来个百分点不是?

    或许还不止。

    至少不用担心自己发烧感冒了,也有可能会去见马大胡子。

    听说里面还有治疗肺炎的方子呢!

    这本书,在这个时代,说它是大治疗术,那都是往轻里看。

    你们这些土著,偏偏看不起医工,更看不起医术,这么伟大的国宝竟然都能乱丢而导致失传,活该寿命短!

    “是不是在你房里,走,去瞧瞧!”

    冯永心急,说着又拉上阿梅的手。

    “主君,不是的,婢子身上带着呢。”

    阿梅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巾包着的书,小心地摊开,露出里面包住的书。

    看得出这丫头很是精心地保管着这本她家大人留下来的书籍。

    小心是对的,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冯土鳖心里默默地说道,伸出有些颤抖的双手,接过那本书。

    上面赫然写着:伤寒杂病论。

    果然是它!

    “是纸书,不是竹简?”

    冯永说着,翻开书皮,又翻开一页,再翻开一页。

    他看不懂。

    他只能看出这是医书。

    但是这就够了。

    名为《伤寒杂病论》的医书,作者又是张机的,天下就这么一本。

    “回主君,婢子的大人说过,这是他手抄下来的。原本用的是竹简,但一直留在先祖手里。”

    “够了够了,手抄也行,只要是完本就行。”

    冯土鳖差点热泪盈眶。

    “还有……”

    阿梅看着自家主君激动得不能自已的模样,犹豫了一下,又说了一句,“还有一本,要薄一些,被婢子放在屋里了。”

    “还有?”

    中了个特等奖,还附带送个赠送奖?

    “还不快点拿来?”

    冯土鳖差点就要跳起来亲自去翻阿梅的屋子。

    阿梅听了,连忙慌慌张张地跑去拿了过来。

    确实是个赠送奖,而且一个大赠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