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除了自己,她的目标,还能有别人?

    再加上刻意地靠近自己所住的地方开荒,还特地跑来请自己指点,一点也不在意被看出就是对冯永有所图谋。

    以这个时代的风气而言,这不就只差明摆着跟冯永说一声,“来上我啊,我就是来卖给你的……”

    若她当真是洗头小妹,上了也就上了,但抗不住她后面有人啊,万一解开裤腰带,突然冒出个仙人跳,冯永哭都来不及。

    “兄长猜到了什么?”

    关姬好奇地问道。

    这个问题,她以前不止问过一次,但兄长总是不愿意说,没想到此时倒是主动说了出来。

    “能够提早知道那廖公渊要被流放而拒婚,三娘你说,这李家六房是有多大的能耐?”

    冯永盯着关姬的眼睛,轻轻地说了一句。

    关姬一开始还没觉得这话有什么奇怪,想了一下,说道:“这不可能吧?这廖公渊被流放,是丞相所为……”

    说到这里,关姬脸色突然变得有些苍白,看向冯永的眼睛有些慌乱,抱着冯永手臂的手上不禁有些用力。

    冯永点点头,肯定了关姬的猜想,笑着顺势把她搂到怀里,说了一声:“别怕,丞相要害我,用不着这般下作手段。”

    “再说了,若是丞相当真容不下我,又怎会让二郎他们跟着我胡闹?只怕夫人早就拿个什么借口让你回锦城了。所以丞相应该是没恶意,只是我一时想不出来这其中的用意罢了。”

    “当真?”

    “自然是真的。”

    “嗯,我相信兄长,要不要我写个信去问问叔母?”

    关姬刚才吓得一身冷汗,竟然是情不自禁地往冯永怀里靠了靠。

    “不必了。丞相既然不怕我知道这个事情是他的主意,想必夫人也是不会告诉我们的。”

    “嗯,兄长抱紧一些,小妹有些冷。”

    “好的。这春日的早晨,确实有些凉……”

    冯永又把关姬搂得紧一些,看着怀里的人儿,心里默默地保证:三娘,这是我最后一次试探你。

    “哼,这小子,倒是有些眼光。”

    诸葛亮接到冯永从汉中发过来的消息,当着黄月英的面,很是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为国举材,那是好事,怎么这也能让你看不过眼?”

    黄月英拿着诸葛亮丢在案几上的信,看了一遍后,大是不满地说了一句。

    “举材是好事,但那也要看是哪里的材?”

    诸葛亮微微皱眉,有些疑惑道,“这黄崇是黄公衡之子,他就算是有材,但受那黄公衡之事的拖累,一般人怎会敢这个时候举荐他?”

    “再则,黄家在蜀中也算是大族。这小子,按理不至于这般轻率才对,可是为何会犯这种忌讳?”

    按那小子以前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一向对蜀中的世家大族应该没什么好感才对,为何偏偏就对这黄家这般好心?

    有古怪,肯定有古怪。

    诸葛亮心头的疑惑更深,明明是非但没好处,反而是犯了忌讳的事,这小子怎么会犯这种糊涂?

    当时冯永从李遗手里抢走了关姬,又支持李家与何家结亲一事,曾让诸葛亮大是恼怒。

    可是后来证明了,若不是诸葛亮自己反应快,想到这里面有古怪,说不得就得欠下李德昂一个人情。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小子绝对不会像别人那样怕自己这个大汉丞相,是个胆大妄为的主。

    不过还好,这个事情到了最后,诸葛亮最终还是尝到了甜头,何家三房的倒戈,让他手里多了一把锋利的刀。

    “举个县尉而已,又是南乡那种地方,有何大不了的?”

    黄月英不以为然地说道,“想来那里有他亲自看着,那黄家的小子还能翻天?我还看不出,在这一辈里,还有谁比他更能算计的。”

    诸葛亮知道不能与自家细君争论这小子的事,一旦牵扯上了,就像是在护犊子一般。

    “我不与你分说,他人便罢了,但这小子做事,凡有反常,其中必有古怪,而且定然不会是小事。”

    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大汉丞相心里在嘀咕,看来是要注意一下黄家了。

    “有甚古怪?我看阿郎你才是古怪。他在锦城时,你又不是没见过。如何到了汉中,就成了一个好色之徒?那马幼常也是,学妇人嚼什么口舌?”

    诸葛亮避战了,可是黄月英却没想着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你好歹是大汉丞相,拿个女郎去试探他,要被人知道了,成何体统?”

    “人有好酒,好色,好财,不一而足。他可是以后要挑起大梁的人物,当真要有好色这个毛病,那我少不得要帮帮他,有何不妥?”

    诸葛亮没得奈何,只得解释道。

    前些时日,廖公渊又在大放蹶词,已经忍了很久的大汉丞相终于忍无可忍了。

    苍头黔首就算是骂皇帝,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是天子嘛,老天的儿子,老天不让自己好过了,骂两句又怎么啦?

    廖公渊就不行,他可是朝廷高官。

    先前的事就算了,毕竟先帝不追究。

    可是,他竟然敢在先帝灵前杀人不算,如今又大肆宣扬先帝之过,诋毁众臣之失。

    这对于还远未恢复元气,军民士气低落的的大汉来说,与鼓动举国倒戈而降有何区别?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准备要收拾廖立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他与李家六房有牵扯。

    意外收获岂能放过?

    于是先是趁机借廖公渊的手打压了李家六房,然后又反手拉了他们一把。

    把李家六房炮制完毕,这才流放廖立全家。

    甜头这种东西,尝得越多,就越是会上瘾。

    诸葛亮在心里暗暗嘀咕,这小子既然敢与与黄家扯上关系,那么,肯定就是黄家出了什么事,要么就是做了什么事。

    所以,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还有,幼常不是说那小子是好色之徒吗?李家女郎,少说也算个绝妙佳人,送到嘴边的肥肉,他竟然不吃?

第0251章 马太守参观() 
如果冯土鳖知道那个让自己百思不得骑……其解的李家女郎之所以阴魂不散,就是因为眼前这个汉中太守散布自己是好色之徒谣言的原因……

    那他肯定就是直接转身叫藏身在后面的关姬出来,然后把眼前这人打个半死。

    没办法,这年头,文武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讲究的是出将入相,文武双全,冯土鳖感觉自己不一定能打得过这个马谡。

    不过还好自己有个很牛逼的红颜知己。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声又再一次地被败坏了,但这并不妨碍冯土鳖仍然很是不耐烦这个汉中太守。

    你说汉中百事皆在草创,你哪来这么多闲心情盯着我这个未到弱冠的少年郎?

    “这便是你前些时日死活不让我进去观看的纺织工坊?”

    马谡虽然算得上是见识多广,但对于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大集体劳作,还是感到相当地震惊。

    六间明亮宽敞的砖瓦大通房,加起来有几百台的纺车织布同时在嗡嗡作响。

    汉人胡人妇人不分彼此,都穿着同样的衣服,每人脸上戴着一个白色的口罩,坐在机器前不停地忙碌。

    虽然看不到神情,但只看那眼神,就知道她们皆是极为专注,就连自己等人进来,都无人抬头看一眼。

    “太守,此话又是怎讲?”

    冯永可不会背这个锅,“彼时我正在山里找石炭,纺织工坊在南郑成立之初,便立下了那般规矩,怎么又是我不让进呢?”

    马谡也不管冯永的甩锅,径直走到一台织机跟前,仔细地端详,问道:“这织机,怎的感觉与外边的有些不一样?”

    “改过的嘛,也就是方便一些。”

    “这么一台织机,一日能织得多少布?”

    马谡又问道。

    冯永闭嘴不语。

    “怎的又不说了?”

    “马太守,你也看到了,这织机和外边的织机,没多大的不同。外边的织机能织多少,这种织机也就是强一些。”

    这个话是大实话,织机的发展要比纺车成熟得多,汉代已经出现了脚踏式织机,只是样式有些原始。

    冯永要做的,也就是改进一下,让它变得更方便一些。

    织布效率虽然有提高,但远没有达到纺车那种革命性翻几番的程度。

    但实际上,原始的家庭式作业,靠着一两个妇人,又要纺线又要织布,效率实在是太低。

    而这种集体式工坊,至少在原材料筛选,纺线和织布等流程方面,已经开始了分工合作,平均下来的个人工作效率,就算是没有工具的改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再加上纺车的革命性改进,所以相对于家庭式纺织,工坊里的效率提高不是一加一那般简单,而是呈指数级的恐怖爆发。

    这才是冯永不愿意说出一天出布数量的原因。

    但马谡又不是傻子,特别当他看到脚踏纺车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当下顾不得颜面,直接就蹲在妇人的身边,看着那妇人不一会就纺出一个沉甸甸的纱锭。

    “这个东西,你是如何得到的?”

    马谡好几次都想打断妇人的劳作,奈何那妇人只顾低头纺线,压根就不理会他这个汉中最大的行政官。

    最后他只得站起来,手指颤抖地指着那纺车问向冯永。

    “哦,这是阿……呃,我的小妾想出来的,后来我又用师门的学问把它完善了一下。”

    “哪个小妾?”

    马谡脱口而出地问道。

    冯永立刻用恶毒地眼神看着马谡。

    马谡感觉老脸一红,当下有些讪讪地说道,“失言了失言了,校尉丞莫怪。”

    “好啦,马太守,这工坊,你看也看完了,问也问完了,我等还是出去说吧?站在这里,妨碍了这些妇人的劳作,总是不好。”

    冯永不接这个话头,趁机提出去再说的意思。

    马谡却是当作没听到这话,回过头看着这一切,心里头止不住地冒出一个念头:这工坊,产得哪里是布匹?分明是金子!

    看着那排列整齐的纺车织机,那忙而不乱的妇人,让马谡有了一种错觉,那里正产出一堆堆钱粮,然后再变成一批批大军……

    想想丞相在锦城日日夜夜都在为大汉的度支精打细算,再看看眼前这个少年郎,才来汉中多久?这悄无声息间,说他就已经躺在了钱粮上睡觉,亦不为过吧?

    丞相这般看重此子,果真不是无因的。

    “这工坊……”

    马谡就算是人出来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着,忍不住地说道,“这般重要,却偏偏放在此偏僻之地,此地沿汉水而下不足两百里,便是曹贼之地,实是不该。”

    “那太守要不要与丞相提一句,把它搬迁到锦城?”

    “如此是最好不过!”

    马谡说完,才看到冯永讥笑的神色,心下有些恼怒,“你小小年纪,口舌竟是如此刻薄。”

    “我随丞相已快有十年,除你之外,从未见丞相这般迁就过一个少年郎,你就不能体谅一下些丞相苦心?”

    马谡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

    冯永撇撇嘴,“马太守,我若是不知丞相苦心,百姓所用曲辕犁,汉中屯垦所用八牛犁,都是如何来的?更不消说,这羊毛事关北边……嘿!”

    说着,冯永还向北边呶了呶嘴。

    北伐之事,如今朝廷上下,还没多少人能想到,没想到此子竟然有如此玲珑心思。

    马谡得承认,此子所说的话是大实话,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解了丞相不少心头之忧。

    可是说来说去,那曲辕犁八牛犁,都是天下人在用,又不是几百个一起放在眼前同时用着,哪里比得上他亲眼所见这工坊几百台纺车织机同时嗡嗡作响来得真实?

    可是也正是此子所说的话是大实话,马谡发现他竟不知如何反驳这个话。

    巧言令色,当真是巧言令色!

    果真是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名号。

    “你出来这般久,就没想过要回锦城看看?别的不说,你那庄子,你就那般放心?”

    冯永一听,立刻正色道:“马太守此言差矣,如今大汉正是需要人人奋力之时,我又怎能因为区区一个庄子,就置自己的职责于不顾?”

    你以为我年纪小就能欺骗我?

    黄月英可是答应过我的,帮我看好我的庄子,还有那几家,为了他们的利益,能不尽心帮我?

    如果他们都保不住我那庄子,我就是回去了,那有什么毛用?

第0252章 越抹越黑() 
“那张府的小娘子,已然取名,如今正待字闺中。我来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