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不提,小妹都忘了兄长可是专学过易牙之术的。”

    关姬又是抿嘴一笑,“只是这角黍不管怎么做,不还是那个模样吗,难不成兄长还能做出花来?”

    “三娘你可不信,说不定我还真能做出花来。”

    冯永满怀信心道。

    没有甜党和咸党之争的棕子不是好棕子。

    “反正今天休息,我就让三娘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角黍。”

    关姬知道这位兄长生性豁达,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前也经常自己下厨,听到他说这话,当下倒也不意外。

    “好了兄长,小妹也只是随便说说,兄长怎么还当真了呢。”关姬劝阻道,“兄长不喜吃那角黍,那不吃便是。小妹已经叫阿梅午食时多做些兄长喜欢吃的吃食。”

第0295章 糯米() 
做粽子,自然是糯米最佳。

    “三娘,你可知南乡这里何处有糯米?”

    “兄长要糯米做甚?”

    “自然是拿来做角黍。”

    关姬听了,摇头笑道,“兄长怎么还铁了心要做这角黍?这糯米本就是少见的东西,小妹亦是很少见这东西。”

    “为什么?”

    冯永奇道,南方不是稻谷的天下么?

    关姬盯着冯永好一会,看得他心里有些发毛。

    “三娘如此看我作甚?”

    “小妹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兄长既然擅长耕种之术,又怎么会不知这糯米亩产极低,一亩也就是得半石多一些。平日里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种植,平常人家怎么会种这种东西?”

    啊!

    我就是个忘本的低能儿!

    还一直自诩是农村出来的娃儿,小时候家里种地,哪一年不是只在地头开了三五分水田种糯米?

    产量低,又是只要过年过节的时候才用得到,谁家闲得蛋疼去满世界种糯米?

    “那些大户人家种来做什么?”

    “听说那糯米可滋补身子,养胃气,故家里有地的人家,都会种上一点。”

    看着关姬还是眼神古怪地看着自己,冯永干咳一声,解释道,“我对那糯米亦不算太了解,只是在师门里吃过用糯米做的粽子。还以为这糯米和平日的稻米差不多呢。”

    关姬点点头,“兄长这般年纪,能有这等学识,已经是世间少见。这糯米本就是少见之物,兄长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也是正常。”

    不用糯米做成的粽子怎么能算是正宗的粽子呢?

    “三娘,我们平日吃的糜子,也没看到有那么黏,这用黍米做出来的角黍,怎么会这般黏?”

    虽然用黍米代替糯米,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但总得要知道它变黏的原理。

    关姬再次瞪大了双眼,她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担忧。

    只见她伸出手,放到冯永的额头上探了探,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但仍是面带焦虑地把冯永拉到椅子上坐下,然后关切地问道,“兄长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我能有什么不舒服?”

    冯永奇怪地问道。

    关姬却是有些责备道,“兄长早食时就应该多吃些角黍,这样才能多避邪气。若不是撞了邪,如何会问出这种问题?”

    我问这问题咋啦?不懂我就应该问啊!

    冯永有些茫然地看着关姬。

    看到冯永这种神情,关姬有些不敢相信地问了一句:“兄长当真不知这两者的区别?”

    我知道个屁啊!

    后世我又没种过小米,吃倒是吃过一些。

    两人对视了一会,关姬突然“扑哧”一声,笑了。

    然后越笑越是控制不住自己,最后竟是趴在案几上,肩膀抖动个不停。

    够了啊!

    好歹我也是种过地的,不就是问了一下北方的农作物吗?有什么值得笑的?我是南方人,不了解那不是很正常吗?

    冯永不满地说道,“三娘何以至此?”

    关姬听了,伸出一只手摆了摆,又是过了好一会,这才重新抬起头,看得出她是强忍着笑意。

    “兄长,实是对不住,小妹一时没忍住。”

    冯土鳖知道自己肯定是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

    关姬接下来的解释确定了他的想法。

    “兄长,那做角黍的黄米,和我们平常所吃的糜子,都是黍米。但一种是黏的,一种是不黏的。兄长……可是典农官呢,怎么会连这个都不懂?”

    那不就是糯米和粳米的区别?

    丢人丢大了。

    冯土鳖只觉得脸上发烧,悻悻道,“我又没做过角黍,如何知道这个?”

    “可是兄长方才还说阿梅做的角黍不好,要自己做呢。”

    关姬实是没有想到一向智珠在握的兄长竟然也有这么一面,看到冯永羞恼的模样,当下主动伸出手,握住他的手。

    只听她柔声道,“兄长不必介怀这个,世间本就没有全知全能的人。小妹以前总觉得,兄长什么都懂,那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

    “没想到今日看来,兄长有时候糊涂一些,倒是让小妹觉得更加亲近。”

    “嘿嘿!”冯永得了关姬的安慰,心下大乐,解释道,“我本就没说过我什么都懂。不过这粽子我是当真会做,三娘,这里有没有绿豆?”

    关姬没想到兄长都到了这种地步了,还念念不忘要做粽子,当下又好气又好笑,“都说了小妹不介意兄长不懂这些,怎么兄长还是要逞强?”

    冯土鳖当即就急了,“三娘,我可真不是逞强……”

    “没有绿豆,红枣也成。”

    妈的,做不成咸党,难道连甜党也做不成?

    关姬狐疑地看了看冯永,心道兄长莫不成当真连这个也会做?

    古人只要是豆,都叫做菽。

    菽是五谷之一。

    到了汉代,豆子的叫法才流传开来,这时候的豆子也有了分类。

    种得最多的是大豆,绿豆也有,但比较少。

    好在黄舞蝶这个汉中首富田地够多,种了一些绿豆。

    而且还派人传了话过来,说是眼看着就要入夏了,送些绿豆给自己的阿弟解暑。

    自己跟赵广没什么好客气的,所以这些绿豆在冯永心里已经毫不客气地被征收了。

    “兄长若是想找糯米,可以去问一下那李家娘子。”

    关姬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李家六房好歹算是大户人家,糯米一般是用来给补气养胃的。”

    “只是三娘不是说过,那糯米本就种得少吗?锦城离这里那么远,怎么可能会送过来?”

    冯永却是没做什么指望。

    “不然。”关姬摇头笑道,“兄长别忘了小妹方才所说的,这糯米是用来养胃的。”

    “而那李家娘子和李家公子若是受族中所重,那他们族里肯定是要让人带着糯米,以防到了汉中水土不服,介时就可以拿糯米来养胃气。”

    咦?这话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啊!

    就是不知道他们把糯米吃完了没?

    去找李家人,当然是李球最合适,毕竟他们几百年前是一家。

    虽然不知道冯永为什么突然要用糯米,但糯米养胃气,李球作为世家子,还是知道的。

    他还以为是谁要用到了这个东西,所以倒也没多问,直接就借去了。

    借粮本来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但对冯土鳖来说是个例外。

    一个借得理直气壮,一个被借得高高兴兴。

    李慕甚至还一个劲地向李球表示歉意,说是糯米太少,如果不着急,她可以让家里再从锦城多送一批过来。

    “不少了,够了。”

    冯永看了一下半袋子的糯米,做点粽子而已,应该用不了这么多。

    黄阿姊送给自己的绿豆没了,赵广当下就连忙赶过来。

第0296章 包粽子() 
冯永的手艺,赵广自然是知道的。

    想当初,他之所以赖在冯庄,有一半原因就是因为冯庄的吃食。

    有了赵广这个免费送上来的劳动力,冯永自然不会客气,当场就让赵广帮他磨绿豆。

    “话说,好久也没见到黄娘子了,不知她如何了?”

    冯永一边把磨好的豆子收拢起来,一边问正在努力推磨的赵广。

    当时冯永等人还在南郑时,黄舞蝶入冬前还来过营寨两次。但天冷之后,竟然是再也没有见过她。

    后来赵广去了阳安关之后,她就再也没出现过。

    “阿姊每年入冬都会回锦城住,毕竟那里比汉中暖和一些。”

    嗯,富婆的生活,果然要比土鳖的生活快活得多,冬天还可以找暖和的地方猫冬。

    推石磨这样的活,对赵广这种常年练武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轻松,只见他一边单手推着磨盘,一边对着冯永说话。

    “开春阿姊回到汉中后,不但要忙着春耕,现在朝廷不是说可以租劳力么?阿姊也就想着把以前抛荒的地重新开垦出来,所以一直没空过来。”

    嗯,租劳力……

    听到赵广说起这话头,冯永心里就不禁感叹一声。

    听说朝廷一个劳力租一个月一缗钱,用死了还得赔一百缗。

    如今汉中的战俘,少说也有几千人了吧?

    一个月下来,几千缗就有了,一年下来,几万缗那就是不在话下,说不定十万缗都有了。

    诸葛老妖这钱赚得真轻松。

    还有这纺织工坊,左手拿点粮食去糊弄胡人,右手把倒腾过来的羊毛往自己这里一扔,就拿走一半的布匹。

    老子想去沮县跟胡人换点东西还要申请……

    对此冯土鳖只想说一声,裁判下场参与游戏,当真是犯规啊!

    只是他想起自己如今在锦城大肆收粮,正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再次坑害蜀中世家,到了明年春天,等那些卖粮给自己的世家明白过来以后,只怕就要扎小人诅咒自己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除了继续抱紧诸葛老妖这根大腿,也没什么其他好路子走了。

    所以冯永土鳖还是得继续说一声:rbq,rbq!

    既然rbq,那还是继续自己的小日子吧。

    李球知道了冯永竟然是要亲自下厨后,本是想着劝说一下的。

    可是当他看到赵广心甘情愿地拉磨,再看看关姬在一旁见惯了的模样,最后想想兄长以前在锦城的传闻,当下也就识趣地闭上了嘴。

    自己这位兄长,和常人是大不一样啊,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绿豆磨好后,泡水洗净,沥干。

    然后就是把提前用温水泡好的黍米捞出沥干后,拌上膏油和盐。

    “就凭兄长放的这些膏油和盐,只怕天底下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角黍了。”

    关姬和阿梅插不上手,只能呆在旁边看着。

    当看到冯永把黍米里的膏油和盐抖均匀了,关姬开口说道。

    老子有钱,吃口好吃的,谁能管得了我?

    反正就算是这年头的皇帝,在冯永眼里都是土鳖。

    连铁锅都没有的土鳖,能做出什么好吃来?

    “粽叶呢,煮好了么?”

    冯永问向一旁准备努力学习包粽子的阿梅。

    “洗好了洗好了。”

    阿梅连忙回答,小步跑过去把煮好后洗干净的粽叶拿过来。

    把所有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后,就可以做粽子了。

    双腿并拢,放上几块粽叶铺在腿上,舀起一把米铺在粽叶上,用手指划一条小槽,然后铺上一层磨好的绿豆,再放上一块腌制好的鹿肉。

    五花猪肉做出来的粽子才是正宗的,但是好猪肉到用时方恨少。

    这年头的猪圈,往往是跟茅房连在一起的。

    人拉出来的米田共,直接就掉到猪圈里让猪吃……

    太恶心了。

    猪肉绦虫是怎么来的?

    不就是这样才会在人和猪身上不断循环寄宿的吗?

    还有就是,虽然古人早就知道了猪阉过以后再养,肉质好吃,也容易长膘的道理。

    但是由于阉猪的技术不过关,准确地来说是伤口消毒技术不过关,导致阉过的小猪很容易伤口感染而死亡。

    所以这年头绝大部分的猪还是没有阉过的,身上的肉带着一股骚味。

    对于这个经常饿肚皮的年代的人来说,只要是肉,那就是珍贵的,自然没那么高的要求。

    但对于冯永来说,这种肉,能吃吗?所以当然是选鹿肉比较好啰。

    也就是有了这么一个大纺织工坊之后,他才想着建起一个养猪场,用食堂里的潲水喂猪。

    能养出来是好事,就算自己不吃,但作为那些工人的奖励,那也是挺好的。

    毕竟劳动强度越大,就越需要大热量的食物支撑。

    肉食,是目前最好的补充能量来源。

    就算得了猪瘟全部死了,那也只是浪费了一些不花钱的人力和潲水,没多大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