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在南乡,就算没有万人,也有七八千人,都是在给他幸福地做牛做马。

    去年的时候,他开启了基建狂魔模式,盖起了大批的大院子当职工之家。

    而且还特地举行了集体婚礼,让那些战乱里幸存下来人们,重新组建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普通人家平日没有多余的娱乐,天黑连灯都不舍得点,加上食堂伙食又不差,老话不是说得好吗?暖饱那啥嘛。

    就在他离开南乡前,不少新家庭的妇人已经有了身孕。

    可以预见,南乡在下半年,很快将会迎来第一批婴儿的集体出生。

    虽然妇人的怀孕有些影响到工坊的毛布产量,但为了人口的繁盛,冯永还是咬咬牙,定下了规矩:一年的产假!

    每月的钱粮按照没怀孕前算,生下孩子的话,无论男女,都奖一条狗,坐月子期间,还有羊奶供应。

    男女平等,从我做起!

    也幸好他早就料到了南乡未来几年会迎来婴儿潮,所以倒也做了一些准备。

    先是加紧多印了《疗妇人方》的医书,又拼命地搜罗产婆,让樊阿的弟子尽可以地教给她们必要的生产知识。

    要是哪个敢不听,拿那些不卫生的陋习来说那是习俗,直接就上皮鞭!

    人口繁殖……不是,应该叫人命关天的事,冯永才不管习不习俗。

    同时为了避免有人泄露出去,利用谣言造成恐慌,冯永还特地制定了严格地保密条例。

    在新式接生方法没有被众人所广为接受前,不许任何人乱说,否则,直接扔到山里的矿坑里挖矿挖到死!

    从良心上来说,为了南乡妇人的生育,冯土鳖觉得自己当真是操碎了心。

    给予的这些福利条件当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就是小地主家也未必有这条件。

    孕妇的年龄合适,身体状况良好,再加上营养普遍比他处高上不少,还有改进了接生方式的接生婆随时待命……

    种种有利的条件下,冯永觉得,要是南乡今年出生的婴儿死亡率还是和以前那样居高不下,那就当真是没天理。

    也正是有了这个底气,冯永这才敢拿女子在十二三岁生孩子过于危险,故不宜早成亲的说法来哄骗关姬,以证自己的清白。

    哪知关姬对于冯永那个神秘莫测的师门,却是非常地崇敬,于是连忙把这个说法跟黄月英提了。

    黄月英知道了,代表着大汉丞相也知道了。

    诸葛老妖为了复兴大汉也一样是操碎了心,一听到竟然还有这等说法,不顾南征就在眼前,还特地关注了一下这个事。

    为了把自己这个说法圆过去,冯永只好再提出一个说法,那就是收集南乡妇人和婴儿的数据,与锦城那些十三四岁就生孩子的女子做个对比。

    虽然在冯永眼里,这种粗浅的数据收集和对比,只能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数据统计,而且从科学角度上来说,它的统计,未必适合大汉的普遍情况。

    因为南乡那些妇人,都是从战乱里活下来的,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身体上,都肯定比较适合生育的。

    甚至在心理上,因为她们本身的经历,都要比一般的妇人有优势得多。

    但对于诸葛亮黄月英等人来说,这种新型的统计方法,却是如同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一般。

    所以正在抓紧时间研制鼓风机和改进铁炉的黄月英,这才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赶到了冯府,要亲自问冯永一个究竟。

第0393章 万般学问,你学了多少?() 
之所以把这个事情托付给黄月英和皇后,是因为这个妇人生育的事情,如今还没有下定结论,官府贸然插手,容易造成世人的误会。

    毕竟这种违反了世俗观念的事,没有定论之前,如果传了出去,有心人只要稍加煽动,就容易引起群情汹汹,那就肯定会坏了大事。

    诸葛亮能托付黄月英和皇后跟进,那就已经是对冯永的极大信任了。

    所以就目前而言,这事也就算是几人私下里的讨论。

    黄月英从关姬手里接过纸张,细细地看了又看,这才抬起头说道,“照你这个说法,那这妇人生产的道理可多了去了。”

    “确实很多。”冯永看了一眼默默地守在门边上的关姬,顾不上失礼,直接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舒缓了一下紧绷的神经,缓缓道,“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看妇人的身体状况。”

    “至少就目前大汉的情况来说是这样。妇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决定着生孩子时危险性的大小。至于剩下的种种,都是在这个基础再想法子降低风险。”

    “就目前大汉的情况?”

    黄月英敏锐地感觉到了冯永话中别有意味,“你的意思是说,还有别的情况?”

    “有。”冯永没有避讳这一点,点头承认道,“若是能达到我师门那种地步,九成九的妇人就不必再担心生孩子会有危险。”

    “那你就是白说!”黄月英白了冯永一眼,然后悠悠地叹了一口气,神情像是在神往。

    “若是大汉当真能如你所说的,九成九的妇人不必再担心生孩子会有危险,那将是何等幸事?那时,全天下的人夫妇都会无比感激吧?”

    听这这话,闭着眼的冯永嘿然一笑,也不说话。

    黄月英看着冯永古里古怪的神情,皱皱眉,“又在想什么古怪?”

    “没什么。”

    黄月英看到冯永不想说,也不追问,“既如此,那我们就等半年。只要你所说的是事实,等着的这半年就太值了。”

    说着,她又看了看纸张,抬起头疑惑问道,“只是这里头,要收集的数据,呃,是叫这个说法吧?”

    “对,就是叫收集数据。”

    “这个什么数据的类型也太多了点吧?这般繁琐,你又是如何能保证全部收集上来?就算是收上来,再等核算出来,那又得多久?妇人生子也就是半年后,难道你不要时间核算?”

    冯永听了,终于睁开眼,自信一笑,“夫人,我在南乡的工坊时办有一个学堂,学堂里的那些孩童,以后不管要做什么,有两样必须都要先学会。一个是识字,一个是算学。”

    “我之所以把这些东西叫做数据,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可以计算出来,其结果可以当作我们行事的一种依据。”

    黄月英听到这话,精神一振。

    这岂不是这小子师门的核心学问了?

    这种大数据的收集,统计,再加以运用,在黄月英看来,当真算是一种极为厉害的学问。

    所以说,南乡这批婴儿的出生,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大汉以后的婚姻政策。

    想到这里,黄月英转过头去,对着关姬使了一个眼色。

    关姬会意,侧耳倾听了一下,轻轻地摇了摇头,示意外面没人。

    黄月英这才开口问向冯永,“所以你让学堂里的孩童一定要学会算学,是有目的的?”

    “对。”冯永点点头,“我的师门认为,要想认识世间万事万物,就必须收集足够的数据,再对其加以整理,最后再计算出结果。”

    “而这个过程,每一步都需用到算学,所以在我的师门里,识字和算学,是做学问最重要基础。”

    “记得你以前曾说过,你师门里专注于求世间万物运转的根本,难道便是用这种方法来求得?”

    黄月英目光灼灼地盯着冯永问道。

    “呃,算是其中的一种吧。”

    “所以你说你师门喜欢逆天而行,其实根本就没说实话。”

    黄月英站起来,神色中带着兴奋,仿佛发现了什么极大的秘密一般,步步逼过来,“那是因为你的师门已经掌握了那些东西如何运转的根本,知道如何改变它们,是也不是?”

    “嗯,算是吧。”

    “算是?”黄月英笑了,抖了抖手里的纸张,“所以说,其实此次你就是用你师门的手段,用手里那批学过算学的人,把数据收集上来,再加以整理,计算。到时候,自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冯永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味,“什么叫我想要的答案?夫人此言何意?这数据我又没作假。”

    “数据作假?”黄月英神情颇为玩味地看着冯永,“说得很顺口啊,看来你的确很了解这个过程。”

    冯永一听,急道,“到时夫人你可以派人过去盯着嘛。”

    黄月英回到座位上坐下,脸上一副了然的模样,“派肯定是要派的,毕竟此事重大。而且所用的方法,对大汉的官府来说,说不得也有借鉴。”

    “但我要说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下半年南乡收集上来的数据都会证明你所说的是对的。”

    说着,黄月英也学着冯永懒懒地往椅背上一靠。

    “因为你那个有关妇人生产的说法,其实你师门里早就有过统计和计算,所以你所说的,就是你师门里的结论,是吧?”

    冯永沉默。

    看到冯永不说话,黄月英笑笑,“看,被我说中了,就不说话了?”

    冯永继续沉默。

    妈的,这个女人这么聪明做什么?土鳖就不要面子的吗?

    黄月英把纸张随意地扔在桌上,从这个动作看来,这个结论对她来说,就算是已经定下来了,后面的数据统计,其实就是个过程。

    “你那个师门,果然是高深莫测,连这等学问也有。”

    黄月英长长一声叹息,语气里带着无比的钦佩。

    然后好奇地看着冯永问道,“我很好奇一件事,想问问你,不知可否?”

    “夫人要问什么?”

    “你究竟学到了师门里的几层学问,就能被放出来行走人间?”

    冯永:……

    沉默,继续沉默。

    “八层有没有?”

    黄月英试探地问道。

    冯永脸皮抽抽。

    八层?

    我不但可以带领你们进入蓝星民族大团结的社会,并且还可以开始向着星空出发。

    看到冯永这神情,黄月英叹息道,“看来是没有,那五层呢?“

    五层?

    我可以让大汉真正实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伟大愿望。

    黄月英微微皱眉,“三层?”

    三层……

    大概可以让大汉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吧?

    这回轮到黄月英脸皮抽搐了,她咬咬牙,从嘴里挤出一句话:“两层?这么少?”

    两层……

    大概……

    冯永悄悄地抬起头,看着黄月英那张已经变得难看至极的脸,再瞄了瞄门口瞪大了美目的关姬。

    心里一声长叹,哭丧着脸,慢慢地伸出一个半屈的手指头。

    “怎么才一层?!”

    黄月英惊叫起来。

    “半……半层……”

    冯永壮着胆子,厚着脸皮低低地说了一声。

    看黄月英那神色,冯永觉得自己如果当真敢说连半层都没学上,说不得她会当场暴走。

    黄月英一声闷哼,对着冯永怒目而视。

    像极了后世自己有一次数学考试得了七十四分,老爸老妈那暴怒而又失望的神色。

    屋里死一般的沉寂。

    好久好久之后,黄月英才长长叹息一声,幽幽道,“造孽哟……”

    羞愧,很羞愧。

    看到冯永羞愧的模样,黄月英又是一声长叹,想起他说过他师父只教他耕种和易牙之术,心里就惋惜万分:你师门里有万般学问,别人渴求而不得,你却这般视而不见?

    只是此时再可惜也是无用,再说了,这小子已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惊喜。黄月英如今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然后又重振起精神问道,“听说,你准备去南中?”

    “是。”

    虽然不明白黄月英为什么会问这个,但冯永还是老实地回答,“丞相曾问过我,若是平定南中之后,南中当如何治理。所以我就想着亲自去看看那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你是个有能力的,也是能沉下心来做实事的。”黄月英赞赏地点点头,“虽说在心底,我是不想让你去这般危险之地的,但你们男儿自有雄心,我也就不妄加多言了。”

    “不过南中不比汉中。当初汉中虽说是荒凉了些,但终归是大汉的腹心之地。”

    “而南中不一样,自先汉灭夜郎而定南中,那里就从未真正地平定过,夷人叛乱已有数百年,此次叛乱更是差点就危及锦城。”

    “更不要说,如今你的名声在南中……”

    黄月英说到这里,却是说不下去了,沉吟了一会,似乎在想着用什么词来表达比较好,只是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

    只好说了一声,“你的名声在南中很不一般。若是真要去那里,一定要做好准备,要小心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