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想那些话,大半是《后出师表》所言,不管其文真伪如何,但肯定就是你的心声。

    想起后世的黑子们那些恶意抹黑和猜想,他心里又长叹一声,后世之人以无节操为荣,却认为古人亦无节操,当真是羞耻。

    “你说说,若是北伐,当如何进军?”

    诸葛亮心情难抑之下,竟是开口向冯永询问此等国家大计。

    冯永听到这话,一时沉默了下来,心里倒是有些抑郁。

    是啊,北伐当如何才能成功?

    后世不管是黑也好,粉也罢,大多都对北伐持悲观态度。

    即便是最大的乐观,也是最多只能占陇右。

    据潼关而占雍州……别做梦了!

    诸葛亮看到冯永不说话,脸上微微露出失望,心想他终究还是年少,能想到北伐已经是难得,我又如何能强求他去想这等大事?

    正当他在安慰自己的时候,冯永却是出乎意料地开口了,“丞相,北伐之事,永亦久思矣!以大汉之国力,对比曹魏,可谓我弱敌强。是故北伐,只能小心谨慎,不可大意。”

    “说得好,继续说!”

    诸葛亮没想到对冯永竟然当真想过这个问题。

    冯永抬头看向诸葛亮,说道,“自汉中伐贼,有五条道,自东而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最后就是出祁山而行。”

    “子午道最近,但最是险恶,大军无法通过,所以只能最多只能走偏师,不能走大军。傥骆道途中需要翻越的几座高岭,行军不易,故大军也不能走。”

    “剩下的唯有褒斜道,陈仓道。当年淮阴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得就是此二道。褒斜道最是好走,可通大军,但若是从此路出,必然会遇到曹贼大军。”

    “若是丞相欲与曹魏大军决战,走此路最是合适不过。”

    “不成。”诸葛亮摇头道,“你方才也说了,我弱敌强,若是能用计歼敌,避免硬拼,那是最好不过。此道只能算是最后之选。”

    冯永点点头。

    没错,蜀弱魏强,硬拼乃是下策。

    “陈仓道出口,有陈仓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军又施展不开,敌军只需数千守军,就足以阻挡十万大军,难啊!”

    “那就只能走祁山。”

    诸葛亮明其意。

    “祁山路远,关中又是平坦之地,大汉多步卒,曹贼多骑兵,只怕速度上有所不利。”

第0459章 守关中必须守陇右() 
诸葛亮不满地看了冯永一眼,说道,“五路皆有不利之处,难道就不能北伐了?”

    “北伐自然是要北伐的,但如何走,如何打,又如何守,却是要细细思量。”冯永说道,“永敢问丞相,欲全力取雍、凉乎?欲取陇右俯瞰关中乎?”

    诸葛亮眉头一挑,神情再一次地出现意外之色,“此时的你,才算是当真有几分高人子弟的风采!若是能全力取雍、凉,那自然最好不过,当如何做才是?”

    “全力取雍、凉二州,则须冒险。”冯永顿了一顿,这才说道,“令一猛将率五千精兵,再让五千辅兵负干粮,应该足够三个月之食。从子午谷秘密而行,直袭长安,攻下潼关。”

    “如今曹贼重防江淮而关中兵力不足,现在都督关中者,又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其人无武略,好经营家业,长安定然毫无防备。”

    “若是奇兵突临长安,未必不能下,潼关如今又是曹贼的心腹之地,关上肯定兵力不多,长安一下,再一鼓而下潼关。”

    “丞相则率大军从斜谷快速而行,抢在曹贼援助关中之前,汇于潼关。”

    “介时再分兵夺取上方蒲坂津渡口和下方的武关,如此关中则全掌握在手中,北伐已然成功一半。”

    “不成!”诸葛亮断然拒绝道,“不说子午谷凶险,就算是夺取潼关成功,上方蒲坂津渡口与下方武关的曹贼守兵,定然会警觉。”

    “从汉中走斜谷至潼关,就算是大驱军士而行,少说也要二十多日近一个月。而宛洛之兵到潼关,最迟不过十日。”

    “到时潼关能不能守得住不说,就是蒲坂津渡口与武关,肯定早就布满了曹兵,又如何夺取此二处?”

    “介时曹贼从蒲坂津派大军施压,后方再从武关派骑兵袭扰粮道,则潼关大军进不得,退不得,困守潼关,自陷死地,此计断然不行!”

    说到这里,诸葛亮又狠狠地瞪了一眼冯永,“当年马孟起十万大军据守长安和潼关,曹操是如何大败他的,难道你不知道?”

    冯永干笑一声。

    “丞相若是不用此计,那就只能是走祁山而割陇右了。”

    这就算是间接承认子午谷计谋的缺陷之处。

    大汉底子还是太薄了,赌不起。

    冯永自己也知道,这个计谋风险实在是太大。

    他提起这个计谋,当然不是奢望诸葛亮能接纳,他其实是为了下一条计谋做铺垫的。

    至于后世极力推崇子午谷奇谋的人,他们应该不知道司马勋,高迎祥,王耀武是什么人——但凡走子午谷者,皆没有好下场。

    而且认为子午谷奇谋能成功者,很少人会说起夺取潼关长安成功之后汉军要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在他们看来,打下长安就是万事大吉。

    却浑然不知打下潼关和长安后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

    就算是大汉是老天爷的亲儿子,让汉军开了挂,直接下了长安和潼关,但武关呢?蒲坂津渡口呢?

    关中又不是只有潼关一个关口。

    刘邦当年是如何进入关中的?不就是从武关么?

    被大汉夺取了潼关之后,曹魏只要智商不在人类平均线以下,都知道要加强武关和蒲坂津渡口这两个地方的防守。

    潼关的偏师能守住潼关就不错了,哪还敢分出兵力去夺取这武关和蒲坂津渡口?

    等诸葛亮率大军赶到,少说也要一个月。

    驻扎宛洛的曹魏中央军团又不是智障或者死人,再加上骑兵众多,如果日夜兼程,根本不用十日,六七天就能赶到潼关。

    十天的时候,不管怎么说也够到武关和蒲坂津渡口了,怎么可能还会再次让大汉轻易地夺取这两个入关的通道?

    到那个时候,大汉极为脆弱地粮道就直接暴露在曹魏的铁骑之下。

    更凶险的是曹魏雍州和凉州的军团丝毫未伤,还会从西边进行夹击。

    传檄而定的说法,根本就是在幻想。

    一伐的时候三郡皆反,关中震怖的情况下,郭淮、徐邈等人不但能坚守等待援军的到来,甚至还进行了反攻。

    梦中说好的传檄而定呢?怎么没来?

    这种情况,当真是比失了街亭还要可怕。

    失了街亭还能惊险退回汉中,而奇袭了潼关之后,大汉的几万士卒不但要面临曹魏十数万人的三面攻击,而且根本毫无退路,必须要完全击败他们。

    不然就是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自陷死地的说法,一点不为过。

    “既然无法一口吞下雍州,那就只能是退一步,取陇右而俯瞰关中。自古守关中必须守陇右,无陇右则关中无险。若是得了陇右,关中迟早也是手中之物。”

    其实第一北伐的战略目标是正确的,可惜的是马大嘴的表现着实是令人失望之极。

    “守关中必须守陇右,无陇右则关中无险。此话当真是大妙!”

    诸葛亮刚还想着冯永实在是太过于异想天开,心里失望刚升起,没想到他竟然又说出这番话来,不禁赞赏道,“说说,若是取陇右,又当如何?”

    “这个就简单多了。淮阴侯珠玉在前,我们亦可效仿之。令一将军布疑兵,大张旗鼓走斜谷或陈仓,丞相则率大军出其不意从祁山而行。”

    “曹丕视孙权为大敌,故大军多置于江淮,关中兵力只可自保,陇右兵力更是空虚,丞相若是率大军突临陇右,只怕有陇右各郡措不及防,怖而降之亦未可知。”

    “便是有死硬者据城而守,只要能断绝曹贼东面来援之敌一个月,城中吏民只怕亦无心再守。”

    “好!”诸葛亮击掌叫好道,“此计稳而无险,得陇右而窥关中,大妙!”

    他的脸色微微有些兴奋的潮红,看向冯永,眼中尽是兴奋之色,“如何阻隔曹贼驰援陇右,你可有想法?”

    第一次北伐是大汉最有希望翻盘的时机,冯永在穿越前在网上都不知跟人辩论过多少次了。

    当下从容道,“从关中入陇右,共有五条道。其中两条,皆是小道,大军不可行,可略之不计,剩下三条大军皆可通行。”

    “最北者乃是过关中四关之一的萧关,走泾河河谷,过了陇山再向南行,此路较远。曹魏若是走此路,长途跋涉,人马疲惫不说,时间未必能赶得及。”

    “到了那时,只怕陇右早就归大汉所有,所以他们定然不会选择此路。”

    “最南者,从陈仓出散关绕道武都,再折向北可达天水。此路最是平坦,但路途最远,而且距离汉中过近。”

    “若是曹贼走此路,可以直接切断我军后路,让我军陷于进退失据之境。但永想着,曹贼最不可能走的,亦是此路。”

    “为何?”

    “路途太远不说,且离汉中极近,只要他们一出陈仓,汉中肯定得知,到时丞相只要率兵回头,堵住武都要地,汉中再派一偏师袭扰后路,曹贼援军只怕就要十去六七,谈何援助陇右?”

    “那按你的意思,他们会走最后一条路?”

    “对!”冯永肯定地说道,“这条路最近,而且是从关中进入陇右的主要通道,乃是关陇大道。只要丞相能守住关陇大道的隘口,陇右诸郡就尽在囊中。”

    “关陇大道,东起陇坻,西至街亭。故若要守住关陇大道,上计为背陇山而据陇坻,下计为据街亭而阻曹贼。”

    “怎么说?”

    诸葛亮当真是越来越感到惊喜了,没想到自己只是想问问此子关于南乡汉水的情况,没想到却得到这么一番惊世之言。

    心里的喜悦,当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子弟,腹有良谋,安坐堂中,运筹帷幄国之大计。

    “丞相可观当年光武皇帝旧事。当年光武皇帝亲至长安,遣耿弇、盖延、祭遵、王常、马武、刘歆、刘尚等七位将军从关陇大道讨伐巴蜀公孙述。”

    “陇右的隗嚣疑惧汉兵攻伐自己而举兵反汉,并令部将王元据陇坻而伐木塞道以拒汉军。汉军七将仰攻陇坻而不下,最后竟是大败。”

    “丞相想想,光武皇帝何等雄才大略,手下又有多名大将,竟是打不下关陇大道隘口区区陇坻之地,那曹贼又如何能与光武皇帝相比?”

    守关陇大道西头的街亭只是被动防守,守东头的陇坻才是上上之选。

    陇坻背靠陇山,俯瞰关中大地,从长安而来的大军只能仰攻。

    只要能把陇坻纳入手中,别说张郃五万人马,就是再加五万,也未必能过得了陇山。

    陇坻之险,险在于背靠着陇山。

    若是从陇山那边而来,陇坻就失去了恃险之处,从陇山方向攻打陇坻,那就轻松得多。

    这相当于一个人前面和后背的区别。

    至于能否拿下陇坻,就看行军速度了。

    第一次北伐,无论是马谡也好,诸葛亮也罢,都对曹魏的突进速度严重估计不足。

    更重要的是,马大嘴这个家伙,败的速度也太快了,让诸葛亮根本没时间反应过来,差点自己都被断了后路。

    至于据陇坻而占有陇右后,如何堵住最北边萧关,那就是再说。

    反正按历史进程,当时安定都已经响应北伐,归汉叛魏了,萧关属于安定郡,兵不血刃取得萧关那也是正常——这也是为什么张郃不走萧关的原因之一。

    当年刘秀这个位面之子,已经统一了北方和江南之地,只有陇右的隗嚣和巴蜀的公孙述各自割据一地。

    就是这个区区的陇右之地,让位面之子举全国之力攻打,而且是打了又败,败了又打,反复争夺好几回,最后才吃力地啃下来。

    曹贼肯定比不过位面之子,隗嚣就更比不过诸葛老妖。

    更何况此时大汉还有汉中巴蜀。

    事实上,在冯永心里,只要能据有陇右,大汉就算是安稳了——少说也是一个北周之类的局面。

    到时相持上数十年也好,百来年也罢,至少对于对冯土鳖自己来说,在有生之年,根本不用担心大汉会被曹魏给活活给熬死。

    “好好好!”

    诸葛亮大笑起来,极是快慰,脸上的神情尽是欣慰之色,“我大汉终是有后来人矣!”

    他看着冯永,心里突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