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只听得底下各队的下令之声短暂响过以后,整个聚兵场就开始沉寂下来,到了最后连咳嗽声都消失了。

    整整齐齐的队伍站在下头,所有人都静止不动。

    营寨由最开始的沸腾,变成凝固,只用了极短的时间。

    在这个突然安静下来的营寨里,只听得黄崇一声令下:“立!”

    “轰!”

    所有士卒皆是站得笔直。

    黄崇转身过来,行了一礼,大声道,“请长史校检!”

    冯永还了一礼。

    黄崇再转身,对着士卒大声喊道,“歇!”

    士卒脚下一动,又是轰然一声。

    赵云神情渐渐严肃起来:别看这个小小的动作,但却体现出了这支军伍如臂使指般的流畅感。

    这只是一个暂时安排给这支军伍的营寨,不是他们平日里操练的场所,甚至连聚兵鼓都还没挂起来,仅仅是凭几个哨声,他们就能极为迅速地聚集到一起。

    不但如此,而且还能列出最整齐的队形。

    更关键的是,若不是看到他们身上的泥浆,赵云压根就没想起来,这是一支连续半个月日行八十里,才刚刚喘了一口气的队伍。

    赵云看向冯永,心里终于被震撼了一把:这小子是如何训练出这等世间难得的士卒?

    哪知冯永站在队伍跟前,来回走了两步,这才突然大声骂出两个字:“废物!”

    “轰!”

    冯永一开口,士卒们立刻把身体绷得紧紧的。

    “一千多人,从南乡出发,到了这里就剩下六百人!你们说你们是不是废物!”

    冯永破口大骂道,“看看你们!”

    说着,冯永走到走近士卒,指着士卒的脚下,喝问道,“护腿呢?”

    被点名的士卒脸色登时胀红了脸,却又不敢低头,只能是咬牙昂首站立在那里,眼圈迅速红了。

    “禀长史……绑腿,丢了……”

    那士卒前三个字还喊得震天响,后面几个字却是低如蚊呐。

    冯永弯腰,撩起那士卒的裤腿,只见那士卒的腿上果然正在微微颤抖,冯永知道,这是因为双腿又酸又痛才会这般不自觉地抖动。

    “看看你们有多少人丢了护腿!”

    冯永又指了指众人的脚下,“行远路,必须绑好护腿,这是军令!连护腿都能丢,还能指望你们做什么?脸都丢尽了!”

    冯土鳖嘴里骂人的话汹涌而出,口沫横飞地对着士卒指指点点。

    偏偏士卒还就吃他这一套,不少人脸上都现出羞愧之色。

    大汉镇东将军赵云一时间竟是目瞪口呆。

    这是多么难得的士卒呢,你竟然还骂他们是一群不成器的家伙?

第0495章 羽林孤儿() 
领兵打仗了一辈子的赵云很明白一件事情:一声令下,便能闻令而动,坚持半个月连续日行走八十里而无怨的士卒,究竟有多么可怕。

    更可怕的是,这些士卒不是历经沙场而侥幸活下来的老卒,而是一群大部分没有上过战阵的新卒。

    而且他们在到达地方后,主将一声令下,还能迅速地整队,列出整整齐齐的队形。

    这种士卒,可不是随意拉个成年男子入伍就行了的。

    大汉强盛时,强调“非教士不得从征”。

    当时的大汉不仅注重平时因地制宜、因兵种而异的训练,还坚持定期校阅、考核士卒。

    唯有平日训练合格者,才能上战场。

    若是平日里考核不合格,则要受罚。

    然后在经历过几场战阵搏杀后,只要他们能活下来,那就可以直接成为精卒,真正的精卒。

    有令而行,千难万险亦向前。

    有禁而止,刀剑加身犹不怕。

    领军之人最喜这种士卒,因为他们有着可怕的执行力,惊人的毅力,可以让将领意图得到最大的发挥。

    无论是前汉的冠军侯率八百骑深入大漠,还是后汉的耿恭十三壮士归玉门,除了主帅深得士卒之心以外,还有就是士卒平日里训练有素。

    将士上下皆得力,这是大汉能横扫周边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自黄巾之乱后,各路诸侯为了能扩大势力,大肆拉民夫百姓入伍,驱使他们上阵厮杀。

    在经历过无数次厮杀之后,一百个人里能活下来一个,那就算是精卒了,剩余的,要么当场战死,要么伤残之后被丢弃饿死。

    也就是说,这根本就是用最残忍的办法,用人命堆出来的精卒。

    而且在赵云看来,这种精卒也只不过就是各路诸位手上一种杀戮工具,与大汉用来气吞天下、驱逐胡夷、保卫百姓安宁的那种精卒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汉出现了一个异类。

    这个异类在南乡征召了一支千人的士卒。

    这千人士卒里头,有胡人,有僚人,有汉人。

    一声令下,这支士卒,半个月里就要每日行八十里。

    然而这千人士卒不但无怨,反而以奋勇向前为荣,以落后掉队为耻。

    虽说不知道是不是侵掠如火,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不动如山,即便是有些过誉,想来也差不远。

    没想到这个异类竟然还嫌弃?

    真是岂有此理!

    赵老爷子当即就差点脱口而出:你不想要给我啊!我要啊!

    赵老爷子正想到这里,哪知前头正在训话的冯姓君侯竟然指向自己,说道,“你们可知道这位是谁?乃是大汉元勋,镇东将军赵老将军!”

    底下的士卒立刻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只听得冯土鳖痛心疾首地说道,“你们如今这等模样,不仅是在我面前丢脸,而且还丢到镇东将军面前了!实在是太令我失望了!”

    赵云:……

    斜视了一眼冯永,心里就莫名冒出一个词来:巧言令色!

    “在锦城的这些日子,也要加强训练,明白没有?”

    “明白!”

    士卒们轰然而应,神情高昂。

    “好了,解散。”

    命令一层一层传下去,士卒在各队率的带领下,渐次离场而去。

    即便是离去,亦如进场时那般流畅,观之让人觉得亦是一种享受。

    赵云叹了一口气,站在冯永后头幽幽地问道,“还有那四百人你欲如何?”

    “什么四百人?”

    冯永有些不明所以转过身来。

    “我刚才听得很清楚,能按时到达锦城的,有六百七十一人,还剩下四百来人掉在路上了,你打算把他们如何?”

    “自然是让他们返回南乡。”

    “不带他们去越雋?”

    “这等不合格士卒,带过去做甚?”

    “老夫和你打个商量。”

    赵云挥手把众人赶得远远的,凑到冯永面前,说了一句。

    “什么?”

    看到赵云这副神秘的模样,冯永有些莫名地问道。

    “那四百人,既然你不要,那就给了老夫如何?”

    “老将军要他们来做甚?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

    “老夫就喜欢上不得台面的。譬如狗肉,老夫很喜欢吃。”

    赵云直勾勾地看着冯永,真诚地说道。

    冯永干笑一声,“赵老将军说笑了。”

    赵云哼了一声,“那也是你说笑在先。”

    说着,指了指离去的士卒,开口说道,“你可知道,刚才老夫对这些士卒最惊讶的是什么?”

    冯永挠挠头,“莫不是队列?”

    “队列之事,只要日复一日,勤加训练,总是能达到的。”

    “那就是他们能日得八十里?”

    “你也知道日行八十里是了不得的事?”赵云没好气地瞪了冯永一眼,“那你刚才还骂他们不成器?”

    “我这不是觉得,不打不骂,不成器嘛。”

    冯永嘿嘿一笑。

    赵云看着冯永,也不管他的打浑,又叹了一口气,“日行八十里,只要精心挑选精卒,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当年吴起所训的魏武卒,比你这些士卒厉害多了。”

    “那赵老将军惊讶他们什么?”

    冯永奇怪地问道。

    “我虽不知道你究竟从南乡调了多少人过来。但我知道如今到锦城的共有六百七十一人。”

    赵云认真看着冯永,说道,“这个是刚才底下的士卒一个个报数后汇总上来的数字,不是你专门派人去统计出来的。”

    “这就说明,那些士卒,每个人都会算学之术?对也不对?”

    “嗯,没错。”冯永点头承认,顺便解释道,“南乡士卒,每一个士卒,至少都必须学会百数以内的加减以及九九之诀,还要能认得一些常用的字。”

    也就是半个小学生的水平,以南乡如今的条件,只要有心推行,并不算什么难事。

    “至于到了队率屯长以上,要求就更高了。”说到这里,冯永摊了摊手,“所以,如今南乡最多也就能抽出千来名士卒。”

    “千来名就已经很可怕了。”

    赵云眼光看向那些离场士卒的背影,缓缓道,“前汉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这才得羽林军。羽林军者,最多不过二千人。”

    说着,又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这些士卒,可是效仿羽林孤儿?”

    冯永一个哆嗦,“赵老将军,这种事可不能乱说!”

    “你怕什么!”赵云鄙夷地看了一眼冯永,“我只说了你这些士卒与羽林孤儿相似,又没说其他。”

    “羽林军中士卒,人人读书识字,习五兵之法,人数虽少,但战力强悍非常。以一当百不敢说,但以一当十那是绰绰有余。”

    赵云眼中闪着莫名的光芒,看向冯永,“你让南乡士卒人人都要识字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前头又大肆拉拢从沙场上退下来的老卒前去南乡,你别告诉我说他们当真就是去那里享福的?”

    赵云越说眼中越亮,情不自禁地指了指冯永,“你还敢说这不是效仿羽林孤儿?!”

    冯永:……

    “三年前你就做出这等准备,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赵云看来已经下了定论,他不等冯永辩解,就开始神情严肃地盯着他问道。

    冯永苦笑道,“赵将军,如果我说,我最开始只是为了能让尽快教化胡夷,你信不信?”

    “信,当然信。但仅仅是为了这个么?”

    赵云点头问道。

第0496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教士卒识字算术,再让沙场老卒教他们沙场搏命之术,若是冯永敢说没有其他想法,赵云就敢当场强行夺过这支队伍。

    “当然……不是,还为了自己有点倚仗的资本吧。”

    冯永无奈地半真半假道,“毕竟义文等人以后总是要出去建功立业的,到时候能有点自己的子弟兵,心里也有底一些。”

    赵云这才点头赞同道,“子弟兵?这个词不错。”

    说着又加大了点头力度,“就目前看来,你这个方法不错。如今你手头上这几百号人,就算是最普通的士卒,以后若是当真历练出来了,拿出去放到别的地方,顶个什长屯长都算是辱没了他们。”

    冯永又是嘿嘿装傻一笑。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些士卒,真正说来,本就是按着部队基层干部的方向培养的。

    南乡的军队,说白了就是一所不设围墙的军事院校。

    从里面出来的人,只要真上过战场,新卒成了老兵,老兵成了精兵,再以他们为骨干,迅速拉起几千上万人的军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此乃魏武卒的训练之法。

    同时也是后世兔子军的“传帮带”教学方法。

    赵云意味深长地看了冯永一眼,“皆说冯郎君深谋远虑,老夫终于算是真正领教了。”

    同时在心里想着,二郎如今已经开始独领一军,此子如今又准备率军进驻越雋,看来这南乡士卒正是当用之时。

    丞相常言近年来,先帝所聚四方精锐日见凋零,心里甚是焦虑。

    但此子却是似乎已经找到了另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赵云深思了片刻,又看向远去的士卒,开口问道,“养这些士卒,所费几何?”

    “一日三食,每三日必有一次肉食,而且常年训练,不得懈怠,也不必为家中担忧,家中父母妻子自有南乡优待之。”

    训练本就是极耗体力的事,所以吃食一定要保证营养。

    单单是每三日必有一次肉食这条标准,大汉境内,也就拥有牧场的南乡能承担得起。

    虽然这在冯永看来,已经是非常低的标准了,但在别的地方,大多都是临战前,普通士卒才有机会吃上一口肉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