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才一出口,他就知道问错了。

    南中从后汉中期开始,就已经叛乱不断,越因为靠着西边的青藏高原,地形特殊,更是叛乱的重灾区。

    季汉连续两位越太守被夷人所杀,从中就可以看出夷乱的严重。

    所以官道被阻,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被夷人所隔绝百余年的官道,还有没有人认得路不说,就算有人认得,那道路只怕也早就不能走了,所以诸葛老妖率军进入越,才会走卑水一线。

    冯永又问了高远一些关于越的情况,然后这才看向鄂顺。

    “高郎君与鄂将军既然皆有心助我平越夷乱,那我便给你们手令一份,再派你们些人手,你们可择日先行前往越召集旧部,我带大军随后而来,如何?”

    “遵君侯令。”

    高远和鄂顺齐齐道。

    冯永大喜,又鼓励了高远一番,这才让人把他们送出门外。

    出得外头来,看到四周无人,鄂顺这才对高远赞扬了一声,“我开始还担心少君长失言,没想到方才的应变却是得体,看来是我多虑了。”

    高远心有余悸地回头看了一眼,这才苦笑一声,“鄂将军莫要抬举我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后背,“我这里还湿着呢。”

    想起刚才在厅堂内的情形,高远有些后怕,也有些庆幸。

    “鄂将军,你说,我们能召回以前的族人么?”

    若是此行当真能成事,自己说不定会迎来转机,最重要的是,锦城的家人也能过得舒坦一些。

    若是不成,那不但是自己,还有身后的一家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被困在锦城的小院里战战兢兢地活着。

    说不定哪一天就没了性命。

    鄂顺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点头道,“当年高大王还在时,越谁敢不听高大王之命?别的部族就罢了,我们自己的族人,谁又没受过高大王的恩惠?”

    “只要少君长打出旗号,相信昔日受过高大王恩惠的那些族人,自会蜂拥来重归少君长旗下。”

    高远点头,勉强一笑,“但愿如此。”

    虽然这近一年来,高远的性格已经变得谨小慎微,但他终究是高定之子,当年也是见过各种场面的人物,自不会像鄂顺那般直性子。

    昔日族人蜂拥归来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能聚个三五千人,那就已经算是大出意料之外了。

    鬼王这等人物,岂会把平定越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肯定只是把自己当个棋子罢了。

    退一万步来讲,昔日族人就算当真是如鄂顺那般蜂拥归来,那又能如何?难道自己还能学大人那样?

    想到这里,高远忍不住地问道,“鄂将军,你与那冯郎君相处日久,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我听人说,此人深谋远虑,又心狠手辣,乃是不可轻易得罪的人物。前些日子听说汉人皇帝的亲戚得罪了他,竟然被发配到南中那边去了。”

    想起冯永的种种传言,再想起平日里看到他却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鄂顺其实也说不上来。

    高远点头,心想若是换了别人来,越的情况可能还说不定,但诸葛阿公直接让鬼王去越上任,看来是下定决心要把那里好好整顿一番了。

    整个南中都被鬼王收拾了一番,越又如何能逃得了他的算计?

    “鄂将军你说,若是我当真能把族人再收拢起来,然后向冯郎君表示归顺,把族人从山林中迁徙出来,到平地上建房居住,向汉人学习农桑,可行么?”

    高定又看了一眼身后的冯府,终于下定决心地说道。

    鄂顺惊愕地问道,“少君长何以有这等想法?”

    高定苦笑摇头,“哪里还有什么少君长?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

    说着,他长叹一声,看向鄂顺,“若是我们还抱着像以前那样的想法,只怕是不行的。诸葛阿公让鬼王去治理越,很明显就是要把越变成汉人真正的郡县之地。”

    “我们与其等他们动手,不如自己主动归顺,这样说不得还能得个首倡的功劳。”

    鄂顺想起自己在味县养伤时,看到那些被绑成一串串的战俘,被押送往北边的情形,他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后的冯府,然后便沉默了下来。

    冯府内,在高远和鄂顺走后,冯永看到王训面有犹豫之色,便开口问道,“子实可是有什么疑问?”

    王训点头,“兄长方才说,让高远与鄂顺先行去越召集旧部,还支应他们武器粮草,小弟总觉得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

    “兄长,高远乃是高定之子,鄂顺乃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又忠于高定,万一他们召集旧部之后起了异心,那岂不是纵虎归山,养虎为患?”

    “怕什么?”冯永淡然一笑,“反正我们都是要去越平乱,就算他们起了异心,亦只不过是让我们多平一部叛军罢了。”

    “再说了,高远若是当真有这个胆,我还得谢谢他。他把高定的那些余党收拢起来,也省得我们一个个去找。”

    说到这里,冯永眼中露出深幽的目光,“越马场的人手还没着落呢,多一部叛军,到时马场就多一些人手,那不正好么?”

    王训悚然一惊,“原来兄长早有打算,是小弟多虑了。”

    冯永摇头,笑道,“子实你生性谨慎,又最是心细,能考虑到这个,乃是难得,何来多虑之说?”

    想起黄崇等人还在军营里等消息,便对王训说道,“意致他们还在等消息呢,子实过去把他们叫回来,我们几人商量一下越的事情。”

    “诺。”

    等黄崇几人回到冯府,冯永早就在厅堂里摆上了一幅巨大的越舆图,同时一旁还有一副沙盘。

    张嶷和句扶看到这等精细的舆图本就已经吃惊不小,待再看到那具体地表现出地形的沙盘,更是惊得合不上嘴。

    “君侯,这是……”

    两人凑上前,眼睛已经陷进去出不来了。

    “越的山川地形图。”冯永点了点地图,又指了指沙盘,“两者想印证,可以省不少事。”

    “这何止是省事,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想来亦不过如此吧?”

    句扶一会儿摸摸沙盘,一会儿看看地图,情不能禁。

    

第0504章 出征前() 
听到句扶的话,冯永不禁失笑道,“何来这般夸张,不过是大略定下方针,以及推演战局罢了。至于最终临阵对敌,胜负还是要靠领兵之人。”

    “能定下大略方针,推演战局就足矣!”

    张嶷却是同意句扶的说法,恋恋不舍地看着这一份巨大的地图,他这辈子何尝见过这等制作精细无比的地图?

    “夫战者,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可测。就人和而言,夷人兵不足训,器不足惧,唯恃地险尔。有了这舆图和沙盘,夷人唯一所能恃仗者,便不足为虑。”

    这年代的地图极其粗糙,随意画条线就是河流,再画条粗点的线就是山脉。

    更不用说什么比例尺等高线等比线。

    幸好诸葛老妖平越雋时,曾实地考察过越雋地,并且令人制作出越雋的沙盘图。

    冯永作为越雋长史,又要率军去平乱,自然有资格拿到越雋各种资料。

    再加上鄂顺和高远又是越雋夷人,熟知当地地理。

    所以冯永这才能制作这么一份地图。

    作为权贵二代的带头大哥,冯永被人安上了深谋远虑,心狠手辣之类的称号,就连赵广有时都觉得兄长深不可测。

    但冯永深知自己的底细,最多也就是占了个知晓未来,还有眼界的便宜。

    真论起玩权谋,诸葛老妖一只手能吊打他这种渣渣一群。

    但没关系,他知道后世有一个部门,叫参谋部。

    参谋部门的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各个基层,它的成员需要确保指挥官能了解军队各个方面,同时还可以帮助指挥官制定各种情况的应对方式。

    冯永还知道有一种制度,叫联合会议。

    联合会议能最大可能地集众人之智。

    季汉后期,人才凋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比不过曹魏。

    要想弥补自己的缺陷和人才的缺少,成立联合参谋部,集众人之智,是目前冯永唯一所能想到的办法。

    而要成立联合参谋部,除了要聚集才能出众的人才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基层识字人员。

    南乡士卒,刚好符合这一个条件。

    等识字的南乡士卒经过战争,逐渐成熟之日,就是联合参谋部正式成立之日。

    拿出地图和沙盘,召集王训黄崇张嶷句扶过来一起探讨,只是冯永对联合参谋部制度的第一次尝试。

    同时这几人也是冯永平定越雋的最主要助手,所以冯永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越雋的战略意图和未来对越雋的施政方针。

    虽然张嶷和句扶可能还没有达到后世史书上的那种能力高度,但天分在那摆着呢。

    半成熟体的两人通力协作,再加上王训黄崇在旁协助,这份阵容对于越雋的夷乱来说,已经算是豪华套餐了。

    冯永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战略意图提出来,然后放手让他们几人去实施,同时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给他们提供最佳后勤保障,以及不让外界因素干扰到他们就行了。

    相信处于奴隶半奴隶社会阶段的越雋夷人,面对优秀将领所率领的汉军,不会有太多的抵抗能力。

    关键就在于,平定之后如何治理。

    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什么选定冯永去治理越雋的原因。

    毕竟有南乡的例子在前。

    大量的汉胡夷混杂,从最开始担心会产生汉胡矛盾,造成民乱,到南乡一跃成为汉中最繁华所在,甚至还能从中训练一支精兵出来,仅用了三年时间。

    更别说还带出了赵广李遗王训李球等等一大堆年青俊才。

    冯永的这份能力,莫说是大汉的其他人,就连诸葛亮都惊叹不已。

    冯郎君年少高才,上马领军,下马抚民,善识人,会用人,在大汉朝廷的官吏中已经成了共识。

    所以冯永以这等年纪封侯,同时牧守一方,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甚至还觉得理所当然。

    不过受到重用的人往往担子很重,很累人。虽然不用亲自上阵杀敌,但管理后勤也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

    所需粮草、征发的役夫、武器、盔甲等等,虽然底下有数目报上来,但各种文书帐薄总归是要冯永亲自过目的。

    幸好有阿梅这个高级秘书兼生活密友帮忙,再加上魏容的协助,这才轻松了不少。

    就在冯府上下都在忙着给主君去越雋上任做准备的时候,只见官道上下来一队车马,直直就向庄子上驶来。

    “娘子回府了。”

    这个消息被极快地传到府中。

    前脚才有下人把消息传递给冯永,还没等他起身,只见门口光线一暗,一个高挑的身影就走了进来。

    “阿郎。”

    清幽而略带急促的声音响起。

    “咦,三娘,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冯永惊喜地起身问道。

    归宁少说也要三日,没想到这才第二日,关姬就出现在府中,让冯永当真是意外。

    “越雋卑水的军情报到丞相府,阿兄得知后就与妾说了,估计阿郎这几日就得去越雋,故妾这才着急回府。”

    冯永一听,心道就凭这一个推断,关兴能让诸葛老妖看重,果然是有道理的。

    再看向关姬,只见她一副小妇人打扮,再不是以前的女扮男装,别有一番女儿姿态。

    冯永心里微微跳快了三分,上前扶着她入座,又给她倒了一碗茶,笑道,“去越雋不是早就定下来的事么?早几天晚几天有何分别?”

    “阿郎打算何时启程?”

    关姬拉着冯永在她身边坐下,关切地问道。

    “过几日就走了,还有一些事没办完,办完后就启程。”

    冯永脸上略带着遗憾,又有些歉然道,“时间有些紧,只怕不能多陪细君了。”

    想起以前关姬总是跟在自己身边,充当保镖兼侍卫首领的角色,没想到如今与她成了亲,却是没了以前的方便。

    此次冯永正儿八经地率军出征,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不伦不类地带着家属女眷。

    关姬摇头,安慰道,“阿郎这是为国出征,妾既是将门之后,又岂能拖阿郎后腿?”

    说着,关姬握住冯永的手,柔声道,“妾虽不能随阿郎去越雋,不过妾下边还有一个阿弟,武艺倒也不算差,对阿郎倒是仰慕得紧。”

    “故妾想让他跟在阿郎身边,长长见识也好,不知阿郎意下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