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欲重建周礼?正是因为春秋诸礼崩坏,几成蛮夷之地,礼实乃是汉夷的根本之辨也!”

    “若是汉人入夷地,说夷话,行夷礼,那他岂能算是汉人?当今天下大乱几十年矣,多少汉民为避乱世,遁入蛮夷之地,成了夷人?”

    “反之,若夷人入汉地,习汉话,行汉礼,又岂能算是夷人?”

    “冯君侯收越雋夷人,欲让他们改夷欲,教他们汉礼,此乃教化大功是也,当大力推行才是,如何能说是多此一举?”

    此话一出,连好老人向朗都吃惊地向杨仪看去,这家伙,还当真是大胆!

    “冯君侯可比光武皇帝?亦或可比丞相?”

    李严冷笑一声。

    这话问得委实诛心之极。

    杨仪顿时胀红了脸,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这李严,根本就是要把他往死里坑啊!

    若是他答是,不但是当场得罪了丞相。

    就算是远在越雋的冯永,得知了今日之事,只怕也要跳脚,恨不得直接赶回锦城把他掐死!

    比光武皇帝还厉害?你怎么不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若是答否,那光武皇帝和丞相都是以怀柔为主,那冯永不遵循旧例,不就是自作聪明?

    诸葛亮咳了一声,终于插了一句,“公琰,你觉得如何?”

    问的却是蒋琬。

    蒋琬与杨仪的关系并不算好,但也不算差,而且同为丞相府参军,此时看到他硬肛李严,也有些担心。

    听到丞相问话,连忙开口道,“回丞相,琬以为,李君侯说得有道理……”

    李严满意一笑,杨仪则是怒目而视。

    “然冯郎君乃是山门中人,行事常有惊人之举,咳,倘若当真能如杨参军所说的,教化夷人习汉话,学汉礼,那越雋郡岂非能成为第二个朱提郡?”

    朱提郡儒学兴盛,大姓人家以习汉书,行汉文为荣,南中叛乱时,朱提各夷王大姓皆是不为所动,正是因为人心向汉。

    李严杨仪两人却是没想到蒋琬后面的话里还有转折,于是两人的神情竟是又立马互相调换了过来。

    要说起知晓诸葛亮的心思,除了去汉中当太守的马谡,接下来定然就是蒋琬。

    别的不说,李严劝丞相进九锡称王的事情,蒋琬是少数知晓的几个人之一。

    当时丞相暴怒无比,从那时起,李严因为私心之重,就已不被丞相所喜。

    如今让他进前将军之位,看似高升,但从永安调往江州,却非是简单。

    永安是李严接受遗命的地方,同时也是先帝亲手把手上的精兵交予他的地方,意义非同一般。

    但江州就不一样了。

    当年先帝伐东吴,赵老将军可是督江州之人呢。

    这其中的微妙,非一般人所能知。

    也就是说,丞相如今已经开始提防李严了。

    大汉丞相听了蒋琬的话,垂下眼眸,不让人看到他眼中闪过的寒芒。

    同时心里对李严也有些失望,正方啊正方,我本以为,你只是私心有些过重,还是可以相忍为国的,没想到你竟然已经到了这等惘顾公事的地步。

    若是朝廷钱粮吃紧,或者无力南顾,让夷人仍自守其地,遵其旧俗,不失为暂守一时安宁之法。

    但如今朝廷为何能够大肆清查田亩人丁,你当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既然敢对世家大族的人口土地这一条命根子动手,又何须怕对另一条命根子动手?

    作为大汉丞相,诸葛亮很清楚目前南中的状况,甚至这种情况还是他刻意放纵的。

    如今南中正准备大开庄园,所需的劳力从哪里来?

    总不能赶着汉人去南中吧?

    谁愿意去?谁愿意从富庶的蜀地去传说中的疫瘴之地?

    所以自然还是找当地的夷人最为方便。

    只要夷人没有习汉话,没有遵汉礼,没有归于官府的直接管理之下,那他们就仍是潜在的劳力来源。

    世家和权贵要让他们变成劳力,那就只是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

    但在大汉丞相看来,朝廷需要削弱南中夷人没错,可同时也不可能让南中的地方势力再次膨胀。

    如今的做法,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南中,最终的目的,还是有朝一日能让朝廷直接管理南中,而不是假手南中豪族和夷王蛮帅们。

    南中,只能是朝廷的南中,而不是其他人的南中。

    但很明显,李严铁了心要反对冯永的建议。

    只听得他对着蒋琬斥道,“朱提郡自前汉始,就兴儒学,自今已有数百年矣。越雋设郡,亦始于前汉,自今亦有数百年,可如今夷乱仍频,两者岂能混为一谈?”

    李严反对此事,是因为他对南中目前这种情况很满意,甚至想让它永远保持下去。

    至于有没有顺便帮世家维护另一条命根子,知识垄断权,还是故意帮忙,谁也不知道。

    “大家考虑得都有道理,且冯长史信中所言不详,也不知其具体打算如何,委实令人难下结论。丞相何不派遣一人前往越雋详问一番?”

    老好人向朗一看场面有点火气过大,连忙跳出来调解一番。

    “向长史所言甚是。”

    张裔一直冷眼旁观,此时终于也说了一句话。

    于是这个议题就暂且搁置了下来。

    与让丞相府差点就吵起来的这封信相比,给小妾阿梅的信里头所交代的事情,那就容易办多了。

    看完主君的来信,阿梅想了想,然后让人去把管家叫过来:“赵叔,我们庄上,如今有多少鸭子?”

    “一百二十三只。”

    赵叔作为管家,是很合格的。

    如今的冯府可不是以前连一百只鸡都养不起的人家,庄上不但有专门养猪的地方,还有专门养鸭养鸡的地方。

    毕竟府上这两年多了不少人,再加上主君的名声比较大,只要主君回到府上,几乎天天有人过来拜访,光是要招待用的食材,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正在下蛋的有多少?”

    “没个准数,这鸭子大多都是在夜里下蛋,平日里只能估个大概,也就七十来只吧。”

    “太少了。”阿梅皱眉,“若是去外头买种蛋,能买多少?”

    “只怕是难,今年不少人家都学了咱们府上的秘方,这鸭苗鸡苗种蛋,都紧俏得很,主君没离府前,还有不少人上咱们府上来问呢。”

    赵管家对主君的败家行为很是碎碎念,在他看这,这等秘方,是可以世代相传的东西,当初被迫送出去给几家,那是情有可原。

    可如今,听说锦城的不少富贵人家都会了,让赵管家心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别家的不说,这关府总可以拿到一些吧?”

    阿梅皱了皱眉,叹了一口气,“娘子来了一封信,是给关君侯的,请赵叔亲自走一趟关府吧。正好捎个口信给关君侯,就说主君运些种蛋去越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赵叔一听,就是一哆嗦,“听说越雋离锦城有近千里,这路上得颠坏多少?”

    府上有储存鸭蛋鸡蛋的方法,就是拿糠麸埋上,只要一个月查看两次,挑出坏蛋,大部分可以保存两到三个月不坏。

    所以倒是不用担心路上会被臭,但锦城到越雋,那得多远?而且听说这一路上不是山就是水,哪有那么容易运的?

    “所以才要多收一些,就算坏一半,也能留一半。”阿梅又叹了一口气,“不要怕花钱。”

    “这简直就是胡闹!”

    关兴接到冯永传过来的消息,当下就是一阵牙疼,知道这小子有钱,但这般折腾,也太不把钱当钱了吧?

    从锦城运新鲜鸭蛋去越雋,这得多任性?

    早知道当初就多要点彩礼!

    只是看到三娘也来了信,关兴只得照办。

    任性的冯土鳖才不管锦城的人因为他的信会头疼还是心疼。

    此时的他,正站在田埂边上,用力踩着田埂,甚至还蹦跳几下,感觉确实挺结实的,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田埂要比常见的要高得多,也宽得多,而且还特意夯实了。

    高定乱越雋近十年,也不是只顾破坏不管生产,毕竟夷人也是人,也要吃饭,养士卒也要钱粮。

    就算是胡人也会在某个地方撒点糜子,以待收割,更何况立郡数百年的越雋?

    在邛都周围的孙水平原,本就有不少耕地,原本是属于高定的产粮区,虽然去年荒废了一年,但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以直接耕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夷人头目愿意配合冯永开荒的原因之一。

    因为邛都周围,大部都是熟僚,或者说是会耕种的僚人。

    邛都这一季是没办法种早稻了,但对于手上有大量人手劳力的冯永来说,赶工整理出两块地让他试验一番,还是可以的。

    冯永精心挑选了一块地,又令人按他的意思进行改造了一番。

    四周垒起了高高的田埂,又在田里挖出纵横几条沟,每条沟有两尺宽,一尺半深。

    然后在水田的进水口处还挖了一个四尺深,一丈大小的水坑。

    由此看来,某长史这些日子倒也不是一天到晚地骗夷人小孩子帮他捉泥鳅,至少还搞出了这个怪模怪样的水田。

    水田里插上了秧苗,经过几天后,已经重新站直了,开始返青。

    冯永绕着稻田走了一圈,发现确实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这才对着身后的下人吆喝道,“好了,可以放进去了。”

第0524章 你们在干什么?() 
田埂上放了一排水桶,水桶里全是鱼,有鲫鱼,有泥鳅,还有一些精心挑选出来的草鱼类,都是冯永用肉饼子骗夷人小娃子帮忙捉来的。

    大的已经吃掉了,小一点的就留下来,养了好一段时间。

    弯腰试了试水温,感觉桶里的水和水田里的水温度应该差不多,冯永点了点头。

    “小心点,别惊了鱼。”

    拿着瓢,舀起木桶里的鲫鱼,小心地放到进水口的大坑里。

    鲫鱼是杂食性,草鱼类的鱼种主要以草类为食,所以进水口的大坑要围着用细竹篾编成的栅栏,等禾苗再长高一些才能让它们在田里四处游荡,不然它们会吃秧苗。

    等水稻稻**直远离水面,稻秧就不如青饲料鲜嫩,草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就要及时将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拆掉,让鱼能够到田中活动觅食。

    至于泥鳅,则是可以直接放在沟里。

    “兄长要在这田里养鱼吗?”

    关姬难得地没有带着人去邛都周围设置防御,蹲下来,看着冯永领着下人在田里小心翼翼地放鱼,轻声地问道。

    “是啊,养鱼。”

    冯永点点头,看了一眼关姬,“细……咳,四郎今日怎的有空过来?”

    “旄牛部的狼离今日带着他的阿姊离开,张将军给他设了送别宴,小弟亦要入席。”

    蹁跹郎君关索微微一笑,自有一份浊世佳公子的味道。

    “哦,那狼离走了?”

    “对,刚把人送走。张将军看兄长在忙着,不好过来打扰,就先去准备旄牛部的营地了。”

    “旄牛部的营地?”冯永一怔,“什么意思?”

    “走之前那狼离说了,过些时日准备带自己所部过来投靠鬼王。”

    冯永有些意外地问道,“还有这等事?这是狼离亲口说的?”

    “那是自然。”

    对于手中兵力充足,且已经初步在邛都站稳了脚根的冯永来说,旄牛部虽然可能会让人有些头疼,但最多也就是目前能造成点麻烦。

    所以旄牛部的事情,冯永是全权交给张嶷去处理的,一直没关心这个事。

    本来他还想着,孟琰就算没法全歼旄牛部,只要打败他们,把他们赶回北边的汉嘉郡就行。

    只要等越雋彻底稳定下来,马场走上正轨,有了足够的需求和动力,邛都直达锦城的那条路,就算冯永不想开通,也会有人主动去开通。

    到时旄牛部就可以直接叫放牛部了,而且是专门给马场放牛的那种。

    却是没想到这狼离竟然说出这等话来。

    冯永不禁就深深地沉思起来:这特么的不科学啊!莫不成张嶷自身带的降智光环比自己的鬼王光环还厉害?

    “旄牛部作乱汉嘉郡有数十年了吧?怎么可能这就般轻易地臣服?”

    冯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地问道。

    “不是旄牛部整个部族,只是狼离自己所部。”

    “即便是狼离自己所部,那他又怎么会有这等想法?莫不是只是假托之辞?”

    当初得知狼离率东渠残部过来参拜,冯永与张嶷就认定,这狼离过来参拜之假,查探形势才是真——要不然怎么没带旄牛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