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磨的结构一目了然,再加上旁边画着的各种零件以及安装流程,只要有人能拿到这几页纸,按上面的图就能做出一个水磨来。

    毕竟是亲自捣鼓改进了水磨的最主要部件水轮机,所以冯永还是很了解这个水磨的,当下写写画画,很快就完成了。

    虽然透视图画得不标准,但勉强能看。

    再一次感谢《线性代数》《地图学》《解析几何》等大学的各项科目,以前它们让多少人学得差点抓狂发了疯。

    冯永虽没抓狂,但也是吃力,而且总觉得学了也没什么用,现在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妈的你们都看不起手工业,老子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不但要记下来,还要印出来。

    拿起来仔细地看了看,正想检查一下还有什么遗漏所在,没想到光线突然就暗了下来。

    “干嘛呢?让开点,没看到我正在写东西?”

    冯永还以为是牛娃凑过来看,不耐烦地推了一下。

    “君侯当真是好雅兴,竟然能在这等地方做学问。”

    冯永一惊,这声音怎么不是牛娃的?

    转头看去,只见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老帅哥站在面前,正笑意吟吟地看着自己。

    “唉呀!蒋参军什么时候来的?方才真是失礼了。”

    蒋琬出现在这里当真是令人意外,冯永连忙打了一声招呼。

    “某刚到越帯豢吹骄睿怂担綆‘新定,诸事繁忙,君侯无暇,故这才想着过来看看。”

    蒋琬打量了一下磨房,目光被那个犹在转个不停的下磨盘,有些吃惊走过去,试探着伸手碰了一下,确定自己眼睛没花。

    只见他围着磨盘转了两圈,最后有些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惊骇地看着冯永,“这是君侯做的磨盘?”

    “是磨盘,不过不是我做的,是手底下的人做的,我只是提了一个想法。其实主要还是我这个庄户的功劳。”

    冯永指了指牛娃。

    蒋琬看了牛娃一眼,略一点头,然后又看向冯永,“君侯又何须自谦?君侯擅长营器制造之术,琬在南乡又不是没见识过。”

    说着,又死命地伸长脖子,顺着转轴看下去,似乎想要看清楚下面是个什么模样,让人担心他会不小心掉下去。

    还好蒋琬的安全意识比牛娃的要高,没打算把头伸到里头,只听得他称赞道,“易经有云: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吾今日算是见识到了。这磨盘,可是与那水碓相似?”

    “确实相似。”

    “可否让琬一观如何运作?”

    蒋琬如同是看到心爱玩具的小孩,渴望地看着冯永。

    “这有何难?只要把这吊架上的磨盘放下来即可。来,把上头的磨盘放下来。”

    冯永指挥着牛娃,然后自己亲自倒了麦子上去。

    看着面粉不断地溢出来,蒋琬满脸的欣喜,“有了这东西,以后磨麦子就无须再多费力气了。君侯,不知这东西唤作何名?”

    “水磨啊,与那水碓一样,皆是用水推磨,故唤作水磨。”

    “好好,不知这水磨打造难度如何?百姓能否用得上?”

    这些年,虽然朝廷大力推广种麦,这样一来,有相当的一部分耕地,能多种一季粮食,这才有了大汉如今的粮食丰足。

    但面粉所耗,十之八九,皆是朝廷和世家大族。

    普通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什么机会去磨面粉做蒸馍?

    “和水碓差不多。若是一家普通百姓想要打造,只怕困难,非大户不能造。百姓若是想用,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集一村之力,合作打造,到时所有人都可以轮流使用。”

    磨面粉嘛,以前看电视电影或者是看一些文学作品,知道一直到解放前,有很多地方都是全村一起出力,建起一个水磨坊,大伙一起排队轮流使用。

    当然,也有财大气粗的大户人家,自己就建了一个,穷苦人家就去借用,交点租费啥的。

    家里有牲畜的人家,则是在自家院子里用牛驴拉磨。

    有比较丧心病狂的万恶地主阶级,心疼牲畜的,则是直接让长工人工拉磨,于是积累了大量的阶级矛盾……

    “想不到君侯竟是如此体恤百姓,连这等法子都想好了。”

    蒋琬连连称赞。

    冯永斜眼看去:腻味,十分地腻味!这蒋琬生怕自己把这打造之法收藏起来,不传于世,竟是这般拍自己马屁。难道我是这么一个掉钱眼的人吗?

    冯永自然没想着拿这玩意去赚钱。

    毕竟水磨和水碓的结构都差不多,别人看上几眼,用心琢磨一番,就能打造出来,毕竟这世上的很多发明,其实就是隔了一层薄薄的纸。

    就算冯永藏着捂着,别人做出来的水磨,最多也就是水轮机结构落后一些,比不过改进后的效率那么高。

    “蒋参军,你这远道而来,想来定是疲惫,何不先好好休息一番,这般急切来找我,莫不是有什么事?”

    孟琰这个太守当得很不称职啊!

    怎么不好好招待丞相派过来的人呢?而且蒋琬过来,自己也没跟着,实在太失礼了,莫不是不想干了?

    蒋琬一听,悚然一惊,这才想起自己身负要事,暗道一声“吾差点坏了大事”,于是连忙说道,“琬这次乃是奉丞相之命,有事要告知君侯,故这才着急过来找君侯尔。”

    诸葛老妖专门派了蒋琬来找自己?

    冯永心里咯噔一下,能不能好好说话了?不知道我对大汉丞相有心里阴影?

    “丞……丞相有事要告知于我?”

    冯土鳖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别又是准备来薅我的羊毛,吃大户?

    蒋琬看了看牛娃。

    “你先出去。”

    冯永会意,吩咐牛娃道。

    然后走到门口,对着守在门口的部曲说道,“所有人不得靠近十丈以内。”

    这才转身回来,问道,“不知丞相有什么事要告知于永?”

    “曹丕死了。”

    “曹丕?哪个曹丕?”

    冯永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这些年呆在大汉,小日子过得滋润,有屋有田又有娇妻,名下还有大捞特捞的上市公司若干个,上跟皇帝皇后合作,下跟一大帮喊自己兄长的兄弟合伙,谁特么的还关心外头?

    “就是纂汉自立的曹丕。”

    “那个曹丕?”

    冯永惊叫起来。

    “对。”

    蒋琬眼睛紧紧地盯着冯永。

    只见冯永惊叫一声以后,神色忽阴忽晴,也不知在想什么,过了许久,这才长叹一声,“死得太早了。”

    “君侯此话何意?”

    蒋琬神情一动,连忙问道。

    “要是晚死两年就好了,再不济,晚死一年也行啊。”

    冯永似在喃喃自语,又似在解释给蒋琬听,“若是这样的话,大汉北伐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到时莫说是陇右,就是关中,说不得亦能顺势而下。”

    蒋琬猛然一震!

    此子,竟然是唯一能与丞相想到一起的人!

    “可惜啊可惜,大汉底子本来就薄,如今刚平南中,怎么说也要缓上一年才能再动刀兵,竟是错失这等良机。”

    冯永心里是真的惋惜,多好的机会呢!

    若是没有南中之反,大汉在休养三年之后,趁此机会与东吴联手,突然北伐,曹魏国内动荡,又要面临汉吴两国的夹击,少说也要脱层皮。

    大汉得了陇右,说不得还能尝试一下顺势攻打关中。

    就算打不下关中,至少也能为消化陇右赢得不少时间。

    冯永这般说着,蒋琬却是越听越骇然。

    当初曹丕死讯传来,大汉上下皆是欢欣,大受鼓舞,唯有丞相,神色苍白,叹惜天不佑大汉。

    没想到此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也能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关节。

    单单是这一点,此子就超出朝堂诸公多矣!

    冯永越想越可惜,“啧”了一声,摇了摇头。

    “如今曹魏定然是人心动荡,大汉错失北伐良机,君侯可有补救之法?”

    蒋琬面带钦佩之色,恭敬地问道。

    冯永抬头看到蒋琬这副模样,当下就是一怔,“蒋参军何以这副模样?”

    “得闻贤者之言,自当要恭听才是。”

    “谁是贤者?”

    冯永左右看看,然后厚着脸皮指了指自己,目示蒋琬。

    蒋琬点头,神情凛然,又重复地问了一句,“琬恭问君侯,对此可有补救之法?”

    看到蒋琬这副模样,冯永心里一震,不由地也严肃起来,“此是丞相之问,还是蒋参军之问?”

    “君侯在南中对策于丞相,曾言过北伐之事,故丞相特遣琬问之,此亦同时是琬之问。”

    “容我想想。”

第0534章 丞相的亲传弟子?(先发一个大章,正在赶第二章)() 
冯永沉吟许久。

    蒋琬在旁边静静地等候。

    唯有水磨在“格格”作响。

    直到磨盘再没有面粉溢出,冯永终于拍了拍磨盘。

    蒋琬一喜,正要听其高论,哪知这厮开口竟是说道,“面粉磨完了,先把磨盘分开吧。”

    说着自己动手用吊架把磨盘吊了起来。

    蒋琬:……

    他看了看被吊起的磨盘,又看了看正在转个不停的磨台,眼中若有所思,开口道,“君侯之意,是不是趁着曹贼人心浮动,使间至北方,行离间之计,让他们上下离心?”

    冯永:……

    看了一眼蒋琬,又看了一下分开的磨盘,冯永嘴角抽动了一下,暗暗想着:我有这个意思?

    只是当他看到蒋琬那洗耳恭听的神情,只得干咳一声,“使间也不是不可以,但间谁,间哪里,这个却得好好思量一番。”

    “请君侯为琬解惑。”

    蒋琬的神情更加恭敬。

    冯永心里一哆嗦,妈的自己这是,成了大师?

    只是事到如今,又不得强撑着面子说下去。

    于是冯土鳖不得不绞尽乳……不是,是脑汁,认真地思索起来。

    “曹家自官渡之战后,占据北方已二十六年,至今已有三代,期间曹丕又行九品官人法,大肆收关东、河北世家之心。”

    “曹贼能篡汉自立,说明其在北方已经营完善,得北方世家的拥戴,骤然间不可轻易动摇,使间只怕亦未必有好使。”

    蒋琬神情黯淡,叹息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关东、河北之地,暂时不可轻动,但凉州关中之地,却是可以尝试一下。故我才说使间的对象,要好好考虑一番。”

    “此话何解?”

    蒋琬悚然一惊。

    冯永却是没有注意到他的神色,仍是低头思索,自顾说道,“前汉定都长安,以关中为根基,以陇右为屏障,故用心经营了关中陇右之地。”

    “然光武皇帝复兴汉室后,定都于洛阳,一是因为关中残败,仍处于战乱之地,不宜定都。”

    “这第二嘛,乃是因为光武皇帝能举大事,是因为得到了关东、河北之地豪族的支持,定都洛阳,亦是可以更好地依托关东、河北的战略支撑。”

    “此举在当时,虽是正确之举,但亦造成了后来对凉州陇右之地重视不足的后果。”

    “即便是雄才大略如光武皇帝者,都曾想放弃金城郡西部,湟水谷地,只是因为被伏波将军,时任陇西太守的马援反对这才作罢。”

    “后又有大将军邓骘、司徒崔烈先后提议放弃凉州陇右之地,甚至一度通过朝廷决议,对凉州之民进行迁移,后因对百姓伤害实在太大,再加上凉州人士的极力反对,这才作罢。”

    “然而经历这些后,再加上关东世家推崇经学,而凉州豪族却是以武立家,两者越发地不相容。”

    “如今曹贼定都洛阳,又以收关东河北世家之心为要,乃是学光武皇帝故智,甚至其用人,亦多是关东河北之地出身。”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光武皇帝平四海,亦有凉州豪杰出力,时关东世家与凉州豪族尚能勉强相容于朝堂,然关东世家至今,却是越发地轻视凉州人士。”

    “曹操在时,还曾有唯才是举一说,但至曹丕时,行九品官人法,仕途渐被关东河北世家所掌握。唯一一个凉州出身的贾诩,因为得太尉高位,亦被关东河北世家所非议。”

    曹丕任贾诩为太尉,被孙权所笑,故事出自于《荀勖别传》。

    时西晋的司徒一位空缺,晋武帝司马炎问荀勖有无合适人选,荀勖便提起这桩陈年旧事: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虽然说的是孙权笑之,其实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曹丕任贾诩为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