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汉之庄稼汉-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管家跑遍了四周村镇,也就收到了四十多不到五十只鸡,而且还是从鸡苗到老母鸡各个鸡龄的都有。看着专门收拾出来养鸡的院子里大小不一的公鸡母鸡咯咯乱叫,满院鸡毛乱飞,冯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改善生活条件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啊!

    “主君,这四周能收的鸡也就这么多了,隔天老仆再去城里看看,能不能再多收些回来。”管家似乎对没有完成主家吩咐的任务很是愧疚,想要努力再补救一下。

    “不必了,赵叔再看看哪家还有鸭子吧,鸡不够,那就连鸭子一起养了。”冯永又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乡下都只能收到这么多,城里怎么看也不可能有多少。

    不过,好像鸭毛可能做羽绒服啊!这年头,没有暖气,冬天里富贵人家也只有皮裘衣可以保暖,差一点的,好像也没有太好避寒的衣服,至于百姓,呵呵,有稻草盖就不错了。记得小时候家里杀鸡杀鸭褪下的毛都是留好晒干,等着收破烂的来收,卖出去的钱对当时的农家人来说不算少,至少过年过节买糖果水果的钱是有了。

    想到这里,冯永心里越发肯定了养鸭的重要性,这时候又不知道棉花传入中国没有,就算是传入了,估计也就是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知道,而且就算是现在把棉花放到冯永面前,他也来不及种出棉花做出棉被。

    冯永怕冷,前世他原本是南方人,可是因为各种原因,长大后却又去了北方,甚至还在半年都是冰雪覆盖的北疆呆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一开始他被冻怕了,就算是后来适应了,可是寒冷的冬天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说他突然觉得养鸭子势在必行啊,而且是越快越好!

    冯永想像了一下没有暖气的冬天,突然打了一个冷颤,转过头严肃地对管家说:“赵叔,这个事情还是得让你操劳一下,再去收鸭子,收得越多越好。”

    赵管家点头应下,看了一下正在院子里忙碌的幺妹,目光里带着些许敬畏。

    在他看来,主家这种方法简直就是用某种不为人知的手段无中生有地变出鸡的吃食,和传说中点石成金的神仙手段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幺妹竟然能够学会这等神仙手段,想来根骨也是不同于一般人,怪不得主家要教她识字读书呢!

    虽然说养鸡大业一开始就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可是冯永还是及时做出了补救。收不到足够的鸡鸭,这个对冯永来说根本不算是难题。

    农村里出来的娃子,别的不知道,难道连这个都不清楚吗?

    小时候家里过年过节杀的鸡鸭,其实大多都是自己家养的。而鸡苗鸭苗的来源,最开始也不是从市场上买的,而是哪个邻居家里有老母鸡抱窝准备孵小鸡了,就跟那家打个招呼,要么是自己出种蛋叫别人家的老母鸡帮忙多孵一些,要么直接是提前叫人家多孵一些,等小鸡出来后再上门拿东西换小鸡。

    直到后来生活上去了,才有了肉鸡蛋鸡的概念,市场上才出不同的鸡苗。那个时候大家也不缺那点钱了,叫老母鸡帮忙的事情才渐渐少了。

    冯永叫幺妹注意鸡群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抱窝行为的老母鸡就马上单独挑出来,然后再挑出十几个种蛋让它孵。农家里一般养母鸡都是为了下蛋,一遇到抱窝的母鸡就马上想办法让它醒窝,可是冯永表示抱窝的母鸡可以多来几只。

    现在的鸡又不是后代那些改良了无数代后有目的地培养出的那些蛋鸡和肉鸡,基本上下够一定数量的鸡蛋后,都会有抱窝行为,鸡龄越大,抱窝的行为就越频繁,而且孵出来的小鸡还可以有老母鸡带,不用人工操心。

    当然缺点就是产蛋效率比后世低。冯永养鸡是给自己改善生活的,又不是为了拿出去卖鸡蛋,所以对这个缺点表示可以忍受。

    古代有身份或讲究身份的人,只要没达到亲密无间的关系,拜访别人家都是要提前几天送出拜帖,以便让主人家腾出时间,不然不提前打招呼就上门那就是没教养没礼貌的表现。

    按说,冯永这种小门小户,暂时应该不会接触到这种层次,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家竟然也有人送上拜帖的一天。就在他正忙着挑种蛋的这几天,管家神色古怪地拿着一个名帖进来,说是有人送来拜帖。

    “赵广?赵义文?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啊。”冯永看着手里的名刺,也就是拜帖,皱起眉头想了想,“这究竟是谁呢?难道我以前认识?”

    认识当然是认识的,赵义文不就是那天和他搭讪的车夫吗?但冯永可以肯定,那是他和赵义文的第一次见面,可是为什么他的名字会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呢?

    姓赵?

    蜀国姓赵的有名人物冯永只知道一个,那就是五虎上将中如今硕果仅存,后世人称万人迷的赵云。

    “我****!”冯永一拍大腿,直接爆了粗口,“我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是他!”

    作为玩过“三国群英传一”到“三国群英七”,“三国志九”到“三国志十二”等系列游戏,还有一些比如“曹操传”“赵云传”之类的三国类游戏的伪三国迷,冯永表示赵广这个名字并没有在他的记忆里有过太多的印象。

    没办法,比如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五虎上将是谁,就是没读过的人大多也听说过,可是五虎将后人都有哪些人,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

    虽然说冯永也曾迷恋过三国,但他撑死也只算得上是一个伪三国迷。就拿读三国演义来说,前面的他会细细读,过了夷陵之战就粗读,再过了诸葛亮死后就是略读,蜀汉被灭后直接就不读了。

    没错,他就是一个刘粉,玩个三国游戏大都只玩刘备方的刘粉。至于三国志之类的史书,也只是为了了解一下演义与史实的不同才挑着有兴趣的地方去看,所以他对于如今他所处的环境,最多也只能大概知道比较大的历史事件和时间。

    像赵广这种史上着墨不多,又没有多少出彩的人物,他一般没有多大印象,之所以能想起他是赵云的后代,完全是因为后世的一家游戏公司。这家公司把游戏当作电影来出,还经常跳票,“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就是它的口号,其中有一款游戏,就叫“冰封王座”。

    嗯,当然,那款游戏也确实是精品,当年冯永也曾和同窗开黑内战啥的。这款游戏里,有一张地图,就叫“守卫剑阁”,历经十年而不衰。冯永十年前玩过这张地图,十年后,冯永穿越了,网络上还有一大批人在玩这张地图,你可以想像出它的魅力,嗯,扯远了。“守卫剑阁”这张图里,有一个人物就叫赵广,他的介绍是——赵云之子。

第0015章 粮价() 
竟然是万人迷赵云的儿子啊!冯永终于激动起来,怪不得长得那么好看,原来先天基因就那么厉害!所以古代的称呼就是麻烦,人的名和字还要分开。要是那天他说自己叫赵广,说不定当场冯永就知道他是谁了。

    “赵叔,家里新建的那个灶台砌好了没?”

    家里来了贵客当然要好好招待,怎么样才算是好好招待呢?民以食为天,吃喝玩乐,这两个俗语告诉我们,吃喝最为重要,特别是吃的。所以要招待好客人,请他吃好喝好,才能表达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中华美食之所以迷倒了无数的歪果人,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炒菜。而炒菜必不可缺的铁锅,在经过铁匠琢磨琢磨再琢磨之后,终于在前两天把它做了出来。管家一把铁锅拿回来,冯永就马上叫人按着铁锅的大小重新砌了一个灶台。

    “昨日就已经砌好了,今天晾了一天,还有点湿,估摸着还得等等才能用。”管家实在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主家一看到拜帖就兴奋得不能自已,眼神有点担心。

    “那就加点火烤一下,争取这两日能把锅架上。”

    铁锅好不好用,还得试了才知道,冯永实在是对这个时代的生铁加工技术信心不够。至于做什么菜,得好好想想,毕竟这年头,吃食材料对于后世来说,实在是太少。目前家里能拿出的也就鸡和鱼,蔬菜也就菘菜,最多加个胡菜,这几样如何搭配出一桌好菜来,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就在冯永在琢磨着如何做出一桌好菜的时候,锦城里和往年相比有些古怪的粮价终于开始涨了起来。

    “什么?这粮价竟然比前些日子涨了五文?!李掌柜,你何不下手去抢?”前来买粮的汉子跳着脚大骂,“这新粮才刚收上来,粮价不降就算了,现在还要涨这般多!猪油蒙了心赚黑心钱么?”

    哪知粮店掌柜却是抱臂冷笑,仿佛眼前的汉子骂的人不是他,等汉子骂完了,才挥挥手,赶苍蝇般说道:“全城都这个价,你不买,可以去别家看看,若有哪家比我家低的,送你三斗米!”

    汉子“呸”了一声,“蒙了猪油的黑心,你家阿翁缺那三斗米?”说着,挺着胸膛走出了粮店,奔向另一家粮店。

    不一会,汉子又骂骂咧咧地从另一家粮店出来,再向第三家粮店走去。

    当汉子从第三家粮店出来的时候,再没了前些时候的精气神,半耷拉着脑袋,苦着脸,看着手里提的半袋米,脑里还想着刚才粮店掌柜的话:“粮价总是要涨的,而且还会涨下去。你说什么?为何会涨?难道你不知道南边的反了么?要打仗了,打仗知不知道?你说为何要涨?”

    “呸!这狗世道!”汉子喃喃骂了一句,“年年打仗,年年死人,不若一块全死光得了。”

    粮食涨价了,赵管家知道后,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也一样跳脚骂了李亭长大半天,怪不得那黑了心的天天往冯家跑想要买粮,原来早知道南边要打仗。

    骂完后又苦着脸去找了冯永请罪,前些日子刚收麦子的时候主家曾说过要买粮食的话,可是被自己否决了,眼下粮价一下涨起来了,当初要真听了主家的话,少说也能买鸡鸭的钱赚回来了,也不至于落得如今的府库里空荡荡的。

    “有啥罪?我当初说要买粮也就是随口说说,就如赵叔你所说的,就是买了粮,放哪呢?”正埋头研究食谱的冯永头也不抬地说道。

    “空院子,多……”管家吭吭哧哧地说了半句话。

    冯永抬起头,看着这个忠心的管家一脸内疚的样子,笑了笑:“好,就算是买回来放空院子里,咱家就那么点家底,就是全部用来买粮能买多少?还有买鸡鸭的开销怎么办?”

    这年头,一般来说只有权贵和上了岁数的老人才有常常吃肉的权利,所以鸡鸭可不像是后世那般便宜,要不然,冯家也不至于买了那些鸡鸭以后,放钱帛的地方空得都可以跑老鼠了。

    “放心吧,粮价涨不了多久的。那些赚黑心钱的,要是不贪心还好,真要贪心了,只怕得倒血霉啊。”冯永安慰自家管家道。

    “可是老仆听说,南边的蛮族反了,这下可是要打仗的,怎的会涨不久?”管家显然有些钻牛角尖。

    我能告诉你诸葛老妖这两年就没打算去管南边那些蛮子吗?

    冯永有些无奈:“赵叔,獠蛮反了,并不一定就要打仗吧?还可以招抚啊。南蛮无礼,可以招抚他们,教他们学礼嘛,说不定他们学会了,就知道自己错了,再不反了呢?好了好了,粮价之事,且再等些日子你就知道了,这事先放下吧。如若你真没事,再去看看庄子里还有哪家有孩子闲着了,让他们进府帮帮幺妹,这些日子买回来的鸡鸭幺妹一个人可看不过来。”

    “主君这是要把这养鸡之术传出去?”赵管家果然一下子就被转移了注意力,眼珠子突然就鼓了出来。在他看来,这种无中生有变出鸡鸭吃食的方法根本就是一种神仙法术,当是传世之宝,怎可教给他人?

    跟古代人交流真的很麻烦!

    冯永叹了一口气,这种养鸡的方法,想一辈子保密那是不可能的,可是能保密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等时机成熟了,冯永当然很乐意传出去——注意前提是时机成熟。

    再说了不是他看不起古代人,在这个连最基本的卫生知识都不普及的年代,你让普通人去搞这个,一个不小心,养鸡变成养苍蝇那几乎是妥妥会发生的大概率事件。想想那种蝇子满天飞的场景,冯永就不寒而栗。

    “帮忙看鸡鸭而已,怎么就是传出去呢?赵叔你也看了不少日子了,难道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还是那句话,不是看不起古人,而是你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知道,就是给你看,你又能看出个什么?

    后世知道原子弹爆炸原理的人满大街都是,可是就算是让他们去核工厂看完生产过程,他们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连管家这种大户人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