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仗。但是如今看来弊端也已然显露出来了。”武则天直指问题的中心,寒门举措的弊端所在。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她的政治天赋。

    “这些问题,微臣也曾有过考量,但却始终无法解决,还望娘娘示下。”

    既然自己不行,只能寄希望于这位千古女皇了。这位可是用了一生的寒门啊,从开始的李义府,到后来的来俊臣等人都是寒门士子,有的更是出身卑贱。不过显然历史上她并没有能够拿出什么好的方法来。

    “此乃人性,莫说是你,也别说是本宫,就算是孔子,老子等人重生在世,恐怕也不能有所改变。但是人性人心难变,但是人却好变。记得当年隋炀帝杨广对于天下百姓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这天下的黎民百姓犹如麦子一般,割了一茬不久之后终会长出另外一茬。你觉得如何?”武则天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看着贺兰敏之轻轻地说道。

    但是这个时候她的笑容却并不美丽,而是显得有些诡异,让人感到无比的阴冷。贺兰敏之几乎是难以置信,赶紧低下头去不让她看见如今自己的眼神,身子却仍旧止不住的打了一个冷战。

    割麦子。。。什么意思?是要提拔一个,等到这个人卖足了力气,享受够了,就把他收割了,再换下一个?想想历史上那些曾经在武则天手下层出不穷的寒门士子,那些个再一步登天之后迅速走向灭亡的来俊臣,周通等人。贺兰敏之仿佛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怪不得那么多的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怪不得武则天用了一批又一批。原来从根儿上她就没有打算要进行规劝,提点一二。从根儿上她就是打算利用了之后就将他们所有的人全部收拾处理掉。

    贺兰敏之有点儿害怕,若是自己有朝一日也像这些寒门官员一样被用过之后处理了,该当如何?

    不不不,自己毕竟是武则天的亲生外甥,不会和那些寒门士子官员一样的后果的。贺兰敏之不敢在继续往下想了,只是将头放得更低,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减轻负罪() 
从武则天的车厢中出来之后,贺兰敏之实在不是他不愿意笑,也不是他故意要给人一种在武则天车厢之中不愉快的错觉,实在是他笑不出来,就算是进最大的努力也笑不出来。

    刚刚过了晌午,这会儿也正是热的时候。秋天的午后比之夏天也丝毫不逊色,但是贺兰敏之满头大汗的同时却觉得浑身上下阴冷阴冷的。甚至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要打寒颤。骑着飞雁一路狂奔到自己的车厢前,迅翻身下马将手中的缰绳朝着阿大一扔:“或是今天或许明日,会有传旨太监前来。吾被授予太子左庶子一职,尔等若是寻得影迹素来报我。晚饭不用了,吾身体不适,禁忌一切来客,也不要随意打扰。”

    度快的阿大都没怎么反应过来,贺兰敏之就已经进了马车车厢了。嘭的一声响动,车厢门儿关了旁边的三人才反应过来。

    阿大呆滞的拿着手里的缰绳,茫然的看了看阿二阿三:“这。。。被封官儿不是好事儿吗?难不成是官职太低?”

    阿二也很是茫然,他主要负责的是农事和庄子上的事情,对于官场这些他一向不是很懂。茫然的摇了摇头,然后看向了阿三。三人分工明确啊,阿大负责府上的各种事务以及安全,和长安城的信息。阿二负责的是农庄和工匠。只有阿三是负责和贺兰敏之一起在朝中往来,互相拜访朝中重臣等的外交工作。

    阿三皱了皱眉头,撇了撇嘴:“大哥别瞎说,这太子左庶子乃是正四品上的高官,就是在这满朝文武之中也是数得上号儿的。而且整个太子府中除了太子詹事以外就没有比左庶子更高的官职了,目前我们的太子殿下可是没有詹事的。这已经是极大的恩宠了,所以断不会是因为官职一事。”

    “那。。。这。。。到底是怎么了?难不成真是因为身体不适?”阿二又是茫然的问了一句“那可不能耽误了,这一路舟车劳顿,最是容易得病。”

    阿大出口反驳道:“你没看少爷出门的时候还是中气十足的?怎么会如此快的就生病了。而且少爷如今的内家功夫已经到了境界了,别说是舟车劳顿就是跋山涉水也不一定会生病。”

    “咳!”贺兰敏之在车里边儿就听见他们在这说来说去,本来就异常难受,他们还在这儿闲扯,心中更是烦躁:“你们三个若是一路上事儿少,就脱了这一身家丁服,和将士们一起吧。”

    得,这回三人都老实了。赶紧低着头默默的走回了自己的马旁边儿翻身上马,老老实实地一言不了。

    这跟随着贺兰敏之随身伺候的家仆待遇可是要比那些个军士强不知道多少了。最起码不用餐风饮露,甲胄加身,还可以骑马。若是换了一身军装,就不是这么简单地了。就是阿大这身板儿养尊处优这么长时间了,也难以挺住。

    贺兰敏之在车厢里冷冷的扔出这么一句话之后就再也不多说什么了,他心中实在是有些烦闷。也不可否认的确实有点儿害怕。

    武则天的一席话实在是给了她巨大的震动。所谓的割麦子理论,将上位者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知道自己若不是武则天的亲外甥,恐怕一辈子也听不到她的这个理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真正的上位者究竟是怎么想的。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开凿运河,耗费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也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百姓。历史上一直不能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丝毫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今天武则天的一席话算是解释了这个谜题。

    原来在他们心里,这些人根本就不算人,就是一茬又一茬可以长出来的麦子。随意收割,之后又会长出来。

    其实刚才贺兰敏之是想要告诉武则天,就是因为隋炀帝这样想,所以隋朝二世而亡。若是您这样想。。。那您就不害怕吗?可是他终究是没有说出口,不得不承认一,他确实是不敢。二他也能够明白武则天的心思。她是在培养自己,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她将自己真的视为最亲近的亲信,自己也不能辜负她的这份儿信任,也不能违逆她最根本的想法。

    可是自己真的能够做到这样冰冷吗?

    贺兰敏之问自己,他没法回答。

    武则天终究不是杨广,她比杨广要聪明的多,或者说她没有杨广那种将天下视作自己一家所出,藐视一切的狂妄自大。

    杨广将天下所有的人视作为可以随意收割的麦子,武则天只是将寒门士子视作可以收割的麦子,这有着天壤之别。只要武则天是皇后,那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寒门士子投靠她,这是利益的驱使。因为除了武则天他们再也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他们的后果都是自己选择的,这其中他们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武则天不过是榨干了他们最后一丝的剩余价值而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而已。

    贺兰敏之悄悄地将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拂去,这样想心里的负罪感瞬间减轻了不少。武则天只是一个资本家,在榨取其他人的剩余价值,也给了他们一定的回报。至于那些结局惨不忍睹的人都是他们咎由自取,像许敬宗不就得到善终?也是他自己修道德,年纪大了眼睛不再被蒙蔽,心灵也能够控制住贪欲。

    至于寒门。。。

    贺兰敏之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些事情他们真的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啊。他们大多的人还真是像如今的李义府一样,实在是让人有些失望,或者说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让人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怒其不争。

    微微眯起了眼睛,贺兰敏之缓缓地躺倒在自己的软榻之上,午后的困倦逐渐的传来,可是他却并不能睡。他一向还是个比较乐观的人,所以能够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是事情究竟要怎么处理,他还没有想好。最难得就是如今的李义府,贺兰敏之也拿不准自己要用一个什么态度来处理他。(。)

第二百三十四章 寒门之伤() 
对于李义府的功勋,贺兰敏之完全承认。在武则天立后的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举荐许敬宗,团结寒门,凝成势力,上书参奏,每每也都是他冲在最前方。

    而且还有一点儿很是关键,他很忠心,远比许敬宗要忠心的多。当李治将长孙无忌一案的神力全权交给许敬宗的时候,贺兰敏之就知道了,这个老家伙太油滑了。他真正效忠的并不是武则天,或者说不光仅仅只是武则天。他最后边儿的老板是李治,他是揣摩圣意才毅然决然的支持了武则天。他也有可选择性,他的资历给了他这个自信,也给了他选择权。

    但是李义府没有这个选择权,李治看不上他,他只能匍匐于武则天的脚下。用他的忠心,用他的能力换来了如今的一切。如今,他的张扬跋扈迟早会毁了他所创造出来的这一切。

    这就是寒门的最根本的弱点所在,就是武则天所说的人性而已。

    像李义府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他们有实力,有才干,有文化,但是就是苦于一个身份,被长期的压抑着,受尽了苦难。一朝富贵了,得了权,得了势了,就自然而然的忘形了。

    其实是个人都难免有这么个想法,千里做官只为财,然而做了一个五六品的京官儿哪来的财。如今做了宰相了,这还不是财源滚滚?得了钱了,自然就想买房子置地,开始修缮自己的府邸,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自家房子装饰好了,就想着在附近的地方置地。然而土地就是农家人的命根子啊,谁会卖?尤其是在这皇城墙根儿地下的老百姓即便是在穷,也不会到卖房子卖地。那就只有强买强卖了。

    买了房子置了地,是不是就该满足一下自己的生理需求了?青楼的妓女就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了吧?就该娶妻纳妾了吧?强占个良家妇女啊什么的,这不是很正常吗?

    等到这些所有的**都满足了,是不是就该考虑一下朝堂上的事情了吧?自己已经做到宰相了,还能求什么啊?无非就是自己儿子是不是也能得个官职啊?自己的党羽是不是要遍布一下朝堂啊。自己的女儿女婿是不是得有个好归宿啊?

    等到所有的一切都满足了,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突然发现这个朝堂之上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了,还有一些人和自己一样。同样都是宰相,自己遇到事情还得和他们商量着来。慢慢的开始不满意了,是不是找个机会打击他一下啊?是不是得把他的门生故吏打击出朝堂,是不是得让这位自己的政敌付出巨大的代价啊?

    等到权倾朝野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专门的就和自己的过不去啊。御史言官这些人实在是不应该存在啊,专门儿就惹得自己不得皇帝开心,是不是找个机会迫害一下?迫害了这个迫害那个,整个朝堂之上就再也没有异样的声音的。那么他们就会满足了吗?

    并不是,人的**永远都不会满足。寒门出身的人往往比任何人都更加在意自己的出身问题,他们会想想要疯狂的给自己先人封官,赐爵,想要修缮自己的家庙,想要得到世人的尊重。仿佛别的世家大族千年才能做到的事情,在他这一代就要全部完成一般,他们开始想要修改氏族志,想要让世家大族给自己的低头,那样才能满足自己心中无尽的贪欲。

    然而将这一切都做完,或者是做到了这其中某一项,中途的时候就会失败了。因为这些所有的事情无论哪一项都会触犯到国家的法律,他们会越发的张扬跋扈,在朝堂上排除异己,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皇帝所能够容忍的了的。

    这就是寒门,每一个得势的人都差不多走的是同样的一条路子。他们会被蒙蔽双眼,周而复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样子。归根究底,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底蕴。人说三代成一家族,陡然而福,骤然得贵,人就会变得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如今的李义府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如果是按照武则天的想法,就是放任他,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至于会不会损伤自己的势力,贺兰敏之以为肯定会,然而武则天则认为他越是张扬跋扈,就越是能够开疆拓土。只要他还有利用价值,就这么养着他,非但不会有损势力,反而会有所助力。

    只要等到他没有了一丝剩余价值的时候,武则天主动提议将李义府废掉,那就会充分体现了她的大义灭亲和大公无私。世人都会赞颂她的美德而不会诋毁于她。牺牲的就只有李义府而已,只要选好了继承者,李义府下去了,扶持另一个人起来就行了。而且,李义府是自己作,而不是武则天的命令。继承人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怨恨到她的身上。

    或许贺兰敏之有些妇人之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