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外戚,这个时候若是和许敬宗李义府一样瞬间就离开了,怎么也说不过去。虽然不算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但是怎么说也沾亲带故的,不待一会儿说不过去。但是太医已经说了,李治一个时辰之后会清醒过来,然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贺兰敏之反正是没发现一丝好转的迹象。

    既然风疾之症都能说成是火气攻心,那这清醒时间自然也是可以作假的。若是自己在这里等到一个时辰,李治醒了无妨。若是他真的没醒,出去了怎么和众臣说啊。所以赶紧拱手告退吧。

    武则天看了他一眼:“下去吧。去告诉许相和李相,如今陛下身体不适,朝中大事还望他们两个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处理。今日陛下清醒过来也就不召见群臣了,各守本分就是。”

    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武则天的声音之中就满是虚弱之感。脸色虽然比李治的好看,可也好看不到哪去。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李弘年幼,还远远撑不起大局。政敌也刚刚肃清,准备享受两天好日子了,若是李治就一病不起了,那可真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如今的她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想要代唐为周,她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影响力就足够了。可是李治若是没了,主少国疑,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到时候孤儿寡母的,还不就任人揉捏了。

    贺兰敏之拱了拱手。这样的安排最好,李治如果今天整整一天还清醒不过来,那身体如何还真就是说不准了,到时候压也就压不住了。一天的时间刚刚好。

    “请娘娘也保重身体,微臣告退。”

    “去吧,陛下身体不适,你的事情不妨日后再说。如果这两日有人找你,不用理会就是了。”

    贺兰敏之愣了一下,他知道武则天说的是什么。

    随着李治身体出现问题,很多事情和当时的设想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时候是一个说平静也算是平静,说不平静也不平津的时候。贸然进行政治交易,恐怕不太好。

    “是”贺兰敏之退下去之后,直接就去找了许敬宗和李义府,正好儿两人在一起。

    “二位相公好。”

    “大郎无需多礼,快说说如今陛下身体如何?”李义府仍旧是一副急躁的样子。他最近好像变得越来越坐不住了似的,不知道是咋回事。

    许敬宗倒是很沉得住气,区区一个皇帝病倒对于他来说还真是算不得什么大事儿。玄武门事变他都走过来了,太宗驾崩他都经历了,这点儿小事还真不叫事儿。

    “李相啊,要沉得住气,莫要如此焦躁。如今你我若是沉不住气,这满朝文武该当如何啊?”笑呵呵的说了两句,虽然是心平气和,但是贺兰敏之一下子就听出不对了。这是把自己摆在前辈的身份上,在批评李义府呢啊。

    若是两人关系依旧,这当然是无妨。可是如今这样儿就有点儿故意恶心李义府的感觉了。两人如今的身份级别等同,许敬宗拿出一副前辈的架势李义府当然不满意了。

    不过他倒是也不是那般不明事理,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出口反驳。看到他这个样子,许敬宗仍旧是笑呵呵的不说话,但是贺兰敏之却从中看见了得意。不论怎么说李义府终究是不如许敬宗的,骤然显贵始终是没有积累,如同浮萍一般啊。不过老爷子这火气也是挺大,这么大岁数了还斗什么啊。

    “许相,李相,下官在陛下龙驾中待了半个时辰,陛下始终未曾清醒过来。不过据太医诊脉,应该是已经好转,估摸着再有半个时辰就能醒转。皇后娘娘口谕,说是今日陛下身体不适就不接见众位大臣了,请各位各安其职,两位相公总领朝中大事。”传达了武则天的意思之后,贺兰敏之也悄悄地将李治如今的状况泄漏出去了。

    始终未曾清醒,就是隐晦的告诉他们,李治恐怕是不太好,一个时辰之后恐怕也醒不过来。太医的话也说了,但是两个都是人精,谁不明白太医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啊。

    两人听了这话,均是皱着眉头。李义府看了看许敬宗,示意让他拿个主意。

    许敬宗愣了一会儿:“皇后娘娘处理甚为妥当,我等遵命就是。待会儿老夫亲自去见见薛将军,一切照旧就是。”

    两人也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他的这个说法。

    不知道是历史偏颇了,还是怎么样。反正自从九成宫之后,本该征战沙场的薛仁贵,被李治留在了京师,始终不曾外派委任。不过这不是说就不信任了。李治将千牛卫全部交给了薛仁贵执掌,每每出离京师,负责护卫的一定是他。这就是极大的信任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户部之难() 
正在许敬宗李义府贺兰敏之三人在商量着该如何应对的时候,兵部尚书崔余庆的马车中来了客人了。≥ ≯>

    “哈哈,余庆兄,好生悠闲啊?为兄这可是看你一点儿不着急不着慌啊。”笑声爽朗,听上去就让人觉得很是舒服。此人轻轻的撩开崔余庆的门帘走进了马车。

    武则天已经下令,全军停车,不再前行了。所以所有人的车驾都是停住的,准备安营扎寨了。

    崔余庆这会儿正在马车之中抚琴,琴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不过可见其抚琴的水平还是异常高的。听了这声音之后,他轻轻的停下手,抬起头:“维德,怎么出来数日,今天有兴趣来为兄这里坐上一坐啊?”

    只见来人,一身青衫也未着官袍。同样是四十左右的年纪,看上去比崔余庆小不了几岁。不过到是没有他长的那般文雅,反而是平白生了三分霸气。

    “这几日舟车劳顿,就是我也感觉有些吃不消啊。每日里除了公事儿恨不得就是躺在车中,这不是今天才得闲出来看看兄长。兄长莫怪,莫怪啊。”

    “无妨,车中简陋,随便坐吧。”说着,将手中的琴轻轻的拿到一边儿,认认真真的摆放好。方才回过头来和来人继续攀谈,崔余庆是爱琴之人,这一点儿大家都清楚,所以也自然是不会计较。而且两人一举一动均是温润有礼,这一起一落一站一坐之间仿佛都是培训了好多年一样,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却异常舒服。

    两人都一样,身上带着若有若无的书卷气。同时还有着常人难以看见的一种高傲,这是出自于身份的高傲。他们都是山东七家五姓,是如今这大唐之中比之皇室血脉还要高端的世家。他们怎么能不高傲,他们的血统怎么能不让他们觉得骄傲。他们这诗书传家的气质,怎么能不让他们觉得自己高出别人一等。

    轻轻的给这个叫维德的人递了一杯水过去:“马车之中无法煮茶,维德就将就这喝吧。若是你再晚来上半个时辰左右,怕是这帐子就能搭好了。”

    “兄长客气了,这白水一样。”

    此人姓郑,名朗,字维德。乃是这荥阳郑家支脉一人,如今在朝中坐着户部左侍郎。荥阳郑家在山东氏族之中,没有博陵崔家,清河崔家那般的名声远播。也没有范阳卢家那般的张狂不可一世,不过实力却也从来不可小觑。

    “如今户部如何?出来这几日消耗不少吧?”崔余庆笑呵呵的问着。

    一说起这个,刚才还显得很是豪迈爽朗的人一下子就变得有些咬牙切齿了起来。

    “兄长还好意思说?你们兵部就会开口要钱。好像我们不给就是滔天的罪过一样,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我大唐如今的是国力昌盛了,可是这家大业大的哪不是钱啊?东西南北就没有一处安生的,四面八方都有小战争,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点儿弟弟我自是知道。可是其他的呢?甲胄,兵器,饷银,马匹这哪一个不是钱啊?”

    崔余庆看着他这个样儿,再听着这些个牢骚,瞬间恨不得砍死自己。没事儿的跟这个玩意儿说什么钱啊,荥阳郑家本身就是诗书传家,但是生意也是做的七家五姓之中最好的一家。就是这个有点儿守财奴的性格,历代都是如此。

    刚想开口打个岔,结果郑朗喝了口水接着说:“就这还不算,陛下这一年哪儿在长安待着了?陛下出巡这些个钱,哪一项是小数目啊?别的就不说了,就说你这个兵部从我这而拿走了多少钱?兄长自己数数吧。看着门口儿外边儿的这些个将士们,我的心都在滴血啊。”

    他说的到是有点儿夸张了,崔余庆也没人住噗嗤一下就笑出来了。

    “不至于不至于。你这话也就再为兄这儿说说,可别出去瞎说。若是传到薛将军耳朵了,说你闲他的兵花钱多,他还能饶了你?”

    “不是我要说啊,实在是大实话啊。你们都张嘴就要钱,你们不知道这户部日子难过啊。每年赋税收入就那么点儿,抛出用于百姓的,百官的,陛下的,皇室宗亲的,各位爵爷的,能给兵部的就那么点儿。你们是年年不够,我们是年年亏空啊。别的不说啊,就那个明光铠,说实话,兄长你说若是到了战场上它有个什么用处?死贵死贵的每年产那么多,无非就是个好看而已嘛。”说着拿起茶杯又是满饮了一口水,刚想要接着说,崔余庆趁机赶紧拦下了。

    好嘛,这要是让他接着说,非得说上个一天一宿不可。如今的户部尚书岁数也不小了。这户部可以说就算是他这个左侍郎说了算了,若是凭着资历和政绩,上个户部尚书也是可以的。可是老尚书还没有乞骸骨,自然也不能上。而且武则天一系对于山东的打压也是让他迟迟不能在进一步的原因。

    侍郎不过是正四品上的官员,与贺兰敏之如今处于一个级别上。他可是熬了一辈子还死死卡在这儿难以寸进,然而贺兰敏之一出仕就是正四品上。

    “行行行,日后为兄一定多多控制兵部财务,争取每年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就不多要了。你今日不能是没事儿就为了来找我牢骚吧?”

    郑朗这才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赶紧不好意思的一笑。不过却也不着急说那件事儿,朝着崔余庆拱了拱手:“小弟就多谢兄长了。兵部算是这六部之中油水比较大的部门了,每年的很多钱都是不翼而飞啊。若是这笔钱能小一些,也算是给小弟省了不少的事情,多谢兄长。”

    崔余庆眼神儿都愣了,不必要的开销可不是说的这些啊。这些个可不是他区区一个兵部尚书能够阻挡的了得,这要是答应了还了得:“停,莫要着急谢。有些事情不是为兄推辞,实在是想少也少不了。为兄只能从自己的手里尽力而为,可别想着坑我啊。”

    “这一点小弟清楚,兄长能控制着一点儿,户部已经是感激不尽了。”郑朗本来的有些喜感的话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都是觉得有些难受了。可是这千里做官只为财,莫说是别人就是自己也不是那么干净,还哪有脸说别人。(。)

第四百二十七章 嫉妒之心() 
其实官儿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一个尚书,一个侍郎。还有什么事情看不明白,看不清楚的。只是看清楚了,也就越的难以接受了。却也无力改变什么,人就是这样,谁不贪?谁也不能不贪。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不假。可是这千里做官只为财也是真的啊。不能每一个人都做圣人,不能每一个人都不用吃饭了,不用养活家人,不用照顾家族了,不贪又能怎么办呢?

    别看郑朗作为户部侍郎在这儿喊冤叫屈,着牢骚让别人不要贪了,让崔余庆限制着兵部要少贪一些。但是崔余庆心里清楚着呢,自从这个家伙上了户部侍郎之后,虽然是政绩显著,但是老尚书逐渐的被架空,右侍郎也根本不出力来。这偌大的户部每一年不知道要无声无息的给荥阳郑家带来多少的好处,自己兵部这点儿油水儿,能够比得上荥阳郑家每年拿走的一半儿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是从大家族出来的。这家族为什么要费尽心机的培养你,为什么要倾尽全力的支持你?那是因为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就是该你反馈给家族的时候了。对于家族子弟来说,摆在第一线的永远不是国家,甚至都不是自己,就是背后那个庞大的家族。

    只要家族昌盛了,就是这个国家亡了,也不是没有机会。这么多年来,亡了多少个朝代了,家族不依然毅力在那里,未曾动摇吗?当然没有人希望看到乱世,那是要死人的,要流血的,和平年代大家互相攫取一些利益,维持着国家展,这才是大家族的生存法则。

    只要家族昌盛了,甚至他们自己献出生命都是可以的。因为家族昌盛了,自己的功勋势必会被记得,自己的子嗣会因为自己的功勋得到培养。最不济的也能舒舒服服的活过一辈子,这不就是封妻荫子了吗。

    国家,国家。没有家,要这个国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